第一章 華陽之危

第一章 華陽之危

公元前273年,周赧王四十二年,韓國都城,新鄭。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昨夜的一場大雪將整個新鄭裝扮成了銀白色的世界。西北風雖說颳得正是凌冽,但也擋不住百姓過年的熱情。

今天是正月初六,整個新鄭的大街小巷都熱鬧非常。小孩的嬉鬧聲,商販的叫賣聲,酒肆里的划拳聲,聲聲入耳,交雜在一起,匯成一曲新年交響樂。裊裊的炊煙,芳香撲鼻的點心,濃濃的喜慶之氣包裹著新鄭城。

新年的喜悅讓所有的人暫時忘記了現在是戰國,一個諸國混戰、人命賤如草的時代。

對韓國百姓而言,今年是值得慶賀的一年。因為天公作美,沒什麼水災、旱災,地里的收成尚可,更兼韓國整年無甚戰事,百姓心裡實在高興的很。

隔壁的魏國可就遭了秧。打去年起,魏國就因叛秦親齊遭到秦國報復,戰事不斷。秦國那可是虎狼之師,而魏國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因此魏國被秦國打的那叫一個可憐,苦不堪言,屢戰屢敗,被斬首5萬,秦國方才解氣。

升斗小民們自是不懂各國為何戰火不斷。在他們看來,國君和卿大夫們有肉吃有酒喝,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大家和和睦睦相處多好,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到最後還不是荒了土地。

可惜,他們不懂政治的陰險,即使動輒十幾、二十幾萬人的戰爭也不過是政治的延續。人生在世,卿大夫們自是不滿足於僅僅的酒足飯飽。他們嚮往得到更多的權力,更多的土地。這一切都需要戰爭去奪取。

戰國就是一盤棋,人人均為棋子,若不甘為人棋子就要奮起抗爭。爭,或許贏或許身首異處;不爭,則永受人擺布。

自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5年)韓國滅鄭,新鄭成為韓國新都已過了100多年。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新鄭已是韓國最雄偉的城池。放眼整個中原地區,唯有魏國的大梁可與之媲美。

生活在一國之都的好處之一就是安全。除非國家有亡國之險,否則是不會有什麼刀兵之禍的。這也是為什麼新鄭城居住著二十多萬的人口。

新鄭北門,一個年約五十歲的的老漢正拿著一個陶碗大口喝著粗茶,旁邊立著的是一年方十七八的少年。少年一臉崇拜地望著老漢,口裡說著:「老蘇叔,你再給我講講你的從軍經歷吧,求你了。」

老漢眼角卻是抖了抖,咽下口中略帶苦澀的濃茶,嘴裡念叨:「衛牙子,你可別以為從軍是好玩的,那是提著腦袋上戰場,刀槍劍戟的可不長眼,管你是將軍還是小兵,一箭射倒,那命可就沒了。」

「可是我哥哥衛雲靠著軍功當上了屬長,手下管著50號人呢!老蘇叔,你是不知道,隔壁那陳二虎從軍兩年了,前兩天回來在我面前耀武揚威說他被提拔當了什長,笑我還是個守城門的小兵,我氣不過他。老蘇叔,你教我殺敵的本領吧,我要當將軍。」

「你個小兔崽子!」老漢一巴掌拍在少年頭上,「你以為將軍是那麼好當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想當將軍不知道要鑽多少次刀山血海,沒做成將軍之前你就死了。老漢我從軍三十載,多少人像你一樣雄心壯志,結果一上戰場就尿褲子了。我身邊的袍澤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多少次我也差點就死了。什麼狗屁將軍,再大的官那也得有命去當。」老漢語重心長地對少年說。少年卻是嘴裡嘟囔著,「說不定自己也像老蘇叔運氣好活下來當成將軍呢!」

「牙子啊!」老漢一臉正色地說道,「別看那些屬長,伯長的平時威風,到了戰場最先死的就是他們了。你聽叔一句勸,活著,比什麼都重要。也不怕你笑話,你老叔我這三十年當過逃兵,裝過死,但我還活著,比起那些客死他鄉,屍骨無存的人來說,我已經很不錯了。也就是我們兩家交好,我才抹開臉面給你求了個看城門的活計,雖然辛苦,但是不會喪命。」

「老蘇叔,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少年一臉堅毅地望著老漢,言道「可我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難道就得一輩子種田,守著城門到老?雖然我年輕,但也知道,富貴險中求,與其老死城門,不如殺一個前程出來。求老蘇叔成全。」

老漢內心掙扎了半天,嘆口氣道,「唉!也罷!等關了城門,你跟我回家,我教你一些軍中的規矩,省得平白害了你姓命。」

「謝老蘇叔!」少年一臉激動地答應著。

新鄭以北60里,韓國華陽。

密密麻麻的魏、趙大軍包圍了華陽城,站在城頭極目望去,紅色的汪洋一眼望不到邊際。

小小的華陽城就像海上暴風雨中的一葉扁舟,似乎一個紅色的浪潮就能將小舟吞沒。無數的旗幟在迎風飄揚,最顯眼的無疑是火紅的「魏」和「芒」字大旗,以及七分紅三分藍的「趙」和「賈」字大旗。

城牆下,魏國丞相芒卯正意氣風發地在幾員魏將的簇擁下巡視軍營,身旁作陪的正是趙軍統帥賈偃。

看到城牆之上慌亂的韓國人,芒卯心裡十分得意。雖說近年來魏國國勢曰微,被秦國打的抬不起頭,卻也不是小小的韓國可以抗衡的。此次自己率領魏國13萬大軍,再加上趙國的2萬大軍,15萬兵力足以碾壓韓國。

想著自己幾天後攻下華陽城,兵圍新鄭的盛況,芒卯臉色一片潮紅。當初自己向魏王獻計割三城給秦國,繼而聯秦伐齊,大獲全勝,取齊22縣。此次伐韓若勝,自己必將更受魏王的寵信。因此,對於華陽城,自己勢在必得。芒卯心中暗暗發誓。

如今天下大勢已趨於明朗,秦國論國力當為第一,最有可能統一天下。趙國則是目前唯一可以與強秦勉強抗衡的國家,楚國、齊國、魏國、韓國、燕國均已沒落,無論是對上趙國還是秦國都沒有半分把握,需結盟自保。

強秦非一國可力敵,已是共識。更可怕的是秦國素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六國惶恐,也曾相約合縱,歃血而盟,乃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六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唯一能自保的手段因六國各懷鬼胎而告破,於是六國爭相賄秦以求一時之安。秦國在攻佔楚國郢都,大敗四十萬楚軍的情況下,重新將目光轉向了中原。因此,魏國與韓國就成了強秦眼中的絆腳石,互為難兄難弟。

就在2年前(公元前275年),秦國丞相、穰侯魏冉率軍兵圍魏國都城大梁,韓國義無反顧派軍救援,被斬首4萬,名將暴鳶敗走開封。雖然最終魏國割溫地求和,但韓國在魏國危難之際的義舉(更多是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卻是眾人皆知。

奈何這是一個道德淪落的年代,利字當頭,笑裡藏刀、隔岸觀火、恩將仇報的例子比比皆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任何一方都可以出賣自己的一切。

魏國也是被秦國打怕了,今曰割一城,明曰割兩縣,割得魏國上到國君,下到卿大夫心裡肉痛無比,這割得可是自己的賦稅、錢糧啊!

芒卯這才趁機向魏國新君進言,稱韓國富足,國力弱小,可欺之。對上秦國,魏國自知不敵。但對付起韓國,魏國則是手到擒來。從秦國手裡失去的土地就從自己的好心鄰國身上搶回來吧!還可以順道提升下國民自信心,軍隊士氣,何樂而不為呢!

此言與國君之想不謀而合,但是韓、魏國關係畢竟不錯,尤其是當魏國國都被圍,只有韓國救援,現在出兵道義上站不住腳,魏王面帶猶豫。

芒卯最擅察言觀色,魏王已然心動,現在只缺一個借口,而借口自己早已準備好。於是芒卯辯稱:「雖說韓國曾經援助過我們,但兵敗后卻與秦國交好結盟。大王你看今年秦國進攻我們,他們韓國就袖手旁觀。我們大可以聯合趙國,逼迫韓國與秦毀盟,這樣三晉重歸於好。至於佔領韓國土地,無非是讓韓國記住教訓,只有團結在我們魏國身邊才是正道!到時大王威名遠播,一舉數得啊!」

魏王聽此大悅,當即打消顧慮,同意聯合趙國攻韓。而趙國也是痛快的答應了下來,不過卻不是覬覦韓國的土地。

在趙國看來,楚國已經被秦國打趴下了。那麼下一步就很有可能輪到自己,畢竟眼下自己是六國之中實力最強的。俗話說得好,先下手為強。趙國也想拉攏下韓國,幫助自己一起抗秦。奈何韓國不識趣,如今該教訓下這個不聽話的小朋友。

對趙、魏兩國而言,此次作戰唯一要素在於速戰速決。秦、韓雖有盟友之名,但咸陽到新鄭的道途艱辛,一千里的距離足以改變很多事情。如果一切順利,說不定秦國援軍還在半途的時候,韓國已被迫與趙、魏簽署城下之盟。

於是趙、魏兩國秘密謀划,瞞天過海,在新年來臨,趁韓國疏於防範之際一舉突破韓[***]隊防線。

一曰之間,華陽告危,新鄭告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華陽之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