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章 互相拆台
對崔氏女兒的教養品性,聖人還是很信得過的,何況宮裡還有個麗妃。
雖然聖人對麗妃不甚寵愛,卻也得承認跟麗妃一比,平妃那真是不夠看,只是聖人年紀大了,反而偏愛那一種就是個人喜好問題了。
聖人蹙眉只為崔謙之,竟然是個白身?如今這年頭,白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出身還很好!這種出身的人想要出仕不要太容易啊,但崔謙之卻能混成這樣,是不是扶不上牆的爛泥一坨?這樣的岳父對孫子而言似乎不大好。
當然聖人也只是懷疑,畢竟崔氏的招牌太閃亮,崔謙之的三個兄長又都很能幹,還真能基因突變出來個畫風格外不同的?
秦王見狀深深看了太子一眼,心道太子果然要搗亂,便忙道:「阿爹明鑒,那崔謙之是大儒王通弟子,性情淡薄不喜名利,許是不耐官場繁雜也是有的,當初他年輕時曾在洛陽任職,還因為景平十三年洛陽暴雨之後治水有功,升遷到了長安,只是後來崔侍郎致仕,崔謙之便帶了家小侍奉父母返鄉,直到今年才回長安。」
如今評價一個人好不好,第一是外表夠不夠靚,賣相畢竟是第一直觀感受,若是長得不好,就連中午在辦公室吃食堂都能給你比別人少放一塊肉,更不要提那麼多的上位者都是顏控,當然了崔家子弟這一條肯定沒問題。
第二條就是孝悌了,這悌不悌還不知道,但能捨棄繁華的長安陪著爹媽去鄉下小地方,孝順肯定是有了。
第三則是才華,這才華可不是像後世科舉考八股那樣而是多方面的,譬如詩詞歌賦。譬如書法水平,譬如君子六藝,你就算是跳舞跳得好。都算有才華!
所以雖然秦王說話語言比較樸素,但該點的都點出來了。只要聖人自己腦補就行。然後聖人一腦補,心想這崔謙之果然是大才?又想到景平十三年的多事之秋,便模模糊糊想起來了,那一年的洛陽令可不正是蔣卓嘛。
對蔣卓這個人,聖人是比較欣賞的,這十年他有往上挪了挪,已經成了一州刺史了,對比他的出身而言。升遷速度算挺快了,而能有這麼快的升遷速度,自然是得益於他本身的才能。一想到蔣卓跟崔謙之是師兄弟,便對崔謙之更有好感了,師兄這麼能幹,師弟能差到哪兒去?
所以說,被聖人這麼一腦補,倒好似顯得崔謙之是個多麼難得的人才了。恐怕就連崔謙之自己聽了,都會懷疑的想:這說的真是我嗎?有點不好意思誒。
甭管崔謙之好不好意思,反正聖人是對崔謙之挺滿意了。便點點頭道:「若然如此,這崔氏女倒是堪為——」
「阿爹!」聖人話未說完,就被太子打斷。「阿爹且慢,雖然二郎將崔謙之說的那麼好,可是父親優秀,不代表其女也出色呢,二郎切莫只道聽途說就給小三郎定下了,萬一不好,豈非是……」太子說著,看向秦王那張怒氣騰騰的臉,悠然道:「二郎你莫生氣。阿兄也是為了小三郎好!」
好什麼好?你明明是拆我台!方才聖人都要點頭同意了,可卻因為太子插嘴。又黃了!而且,秦王暗搓搓的想。阿兄你從小就心眼不大,這回肯定是在順手抹黑崔氏,報復他們沒把閨女嫁給你兒子罷?又想到還是自己果斷,要不是許出了世子妃的位置,恐怕也沒那麼容易打動崔氏!
太子確實是對崔氏不爽,他倒沒覺得崔氏早就跟秦王勾勾搭搭,而是認為崔氏不答應東宮的提親是看不上側妃的位置,所以他要攪黃了侄兒的婚事,只要崔氏女嫁不進秦王府做世子妃,那崔氏還有什麼能挑剔的?
他本身倒不至於像秦王吐槽的那樣小心眼,可是能順手坑秦王一把,並且極力爭取崔氏也是對東宮有利的,既然有利,那為何不做?反正不過是說幾句話的事兒,而且還能看一看弟弟那張生氣卻又得憋著的臉!
這也是太子並未將秦王當成生死大敵來仇視的原因之一,秦王還是個性情中人,這麼些年了也沒修鍊成不動聲色的功夫,就算能打仗,恐怕也是城府有限,再看他那個侄兒,也被教導的那般單純靦腆呢,這麼一想,太子就更有信心了。
而秦王看著太子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樣也是咬牙,他最討厭這樣的太子了!從小到大就好像一隻臭狐狸,面上笑眯眯的,肚子里卻還不知道轉著什麼坑人的詭計呢,長這麼大了還是這副德行。
便瞪了瞪眼道:「阿兄這話說的不對,我方才都說過了,王妃見過此女好幾回,可不是什麼道聽途說!」
太子呵呵一笑道:「哦?會不會是那小娘子太會裝模作樣,騙過了弟妹?」接著便朝聖人一拱手道:「阿爹明鑒,我可不敢胡亂說話,這是二郎去安樂那裡時聽說的,安樂堂堂一公主,總不會誣賴人罷?」太子一轉手就把安樂公主給推到了前頭。
又是安樂公主!秦王眉毛一挑,想到之前安樂公主到秦王府來胡說八道的事兒,頓時一撇嘴道:「安樂她自己都亂七八糟——還有心思管別人的事兒?她倒是熱心。」在秦王看來,安樂公主若只是愛長舌八卦,或者養小白臉能跟鳳陽長公主似的拿捏住,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她不但長舌還造謠,養小白臉鬧得滿城風雨,無論哪一樣都夠丟人的,連帶蕭氏也要丟人。
太子道:「誒,二郎這是什麼話?安樂她也是一番好意,不可混為一談嘛。」
「好了,你們兩個不要爭了,堂堂太子和秦王逞口舌之快,成何體統?」聖人打斷兄弟兩個的你來我往,直接一錘定音道:「叫安樂來問問不就行了。」
聖人既然發了話,便有人當即領命去召見安樂公主了,雖然說安樂公主才死了兒子,但身為長輩不需給晚輩守孝,出門倒是沒什麼忌諱的。
秦王妃依舊在裡間聽著,這會兒也忍不住暗暗吐槽,難道你們一個聖人兩個皇子在此討論一個小娘子的品性操守之事,就有體統了?真是閑吃蘿蔔淡操心!但吐槽貴吐槽,她也有些擔心過一會兒安樂公主來了會胡說八道,她小閨女還在太子身邊坐著呢,有心想把小閨女抱出來,又怕太子不放人。
她也是怪納悶的,太子又不是沒有閨女,搶她家的作甚?
話說傳召的內侍到了安樂公主府時,安樂公主正召見了幾個僧人在詢問給兒子建佛祠的事兒,見到內侍先是一愣,繼而聽見聖人召見,還是往秦王府見駕,這面色就有些精彩了,便問道:「可知聖人為何宣召?」
小內侍憨厚一笑,恭敬答道:「公主見諒,奴婢只是奉命來傳話,別的事情並不知曉的。」末了又加了一句道:「太子與秦王俱在座。」好了,這一句算是個提點。
安樂公主原還當這小內侍不給她面子,面色一沉,再聽見后一句,就想這小內侍恐怕是真不知道什麼內情,只能拿太子在座來說話,便叫人賞了,連忙換了衣裳去秦王府。
話說秦王妃在聽見聖人要見安樂公主之後就有些擔心,尋思了一會便悄然出了院子,往二門處行來,正好迎著安樂公主,行禮之後,秦王妃便沖安樂公主微微笑了笑。
安樂公主一見有些意外,平日的交往中,秦王妃待她雖不失禮,卻也能感覺出來幾分疏離的,今日怎的竟然親自來迎她了,莫不是有事相求?
正想著,便聽見秦王妃道:「安樂可知今日,阿翁為何要召見你?」不待安樂公主回答,便輕聲道:「聽說二郎去安樂那裡聽了一些話?」接著卻話題一轉,嘆了一聲道:「你二兄曾同我提到崔氏女堪為良配,如今聖人怕是想要聽聽你的意思。」
乍一聽,好似秦王妃只是善意的提醒她,讓她有個準備,但仔細一想,秦王妃卻是來表達立場的,特意提到秦王認為崔氏女是良配,就是說秦王世子妃定了要給崔家了,而聖人竟然拿不定主意而想要聽她意思,定是太子反對秦王,雙方各執一詞,所以說,今次她須得作出一個取捨!
到底是站到東宮一邊,還是站到秦王一邊?
太子乃是嫡長,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名聲很好,朝中諸臣對太子觀感也不錯,並且太子在聖人病後便協理朝中事務,處理政務有模有樣,肯定要沒少了安插收攏人,相比之下,秦王這一面處於劣勢。
但秦王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他軍功太盛,手下謀臣猛將更是不缺,而且聲威赫赫,於整個大周而言,秦王的聲望是超過太子的,一旦有變……拳頭硬的才能說話大聲,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安樂公主一面思索著,很快便到了地頭,依次拜見聖人太子和秦王之後,便有了決斷,因此當聖人問她崔氏女究竟如何時,便安然一笑道:「此事我說了,也是空口無憑,不若改日我請上一些小娘子來玩,聖人叫一位娘娘來親眼看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