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形勢顛覆
道門反水所能帶來的效果,遠遠超出風蕭蕭的預計,不單是讓佛門少了道門高手相助而已,聽寧道奇的口氣,儒道不分家,如今道家的立場便是儒家的立場,反之亦然。
這讓風蕭蕭頓時陷入狂喜。
儒家高手雖不少,不過在江湖中並無太大勢力,名聲最鼎盛的無非是被他殺於洛陽的大儒王通與白道名宿歐陽希夷,以及曾配合李淵於長安襲擊過他的「神仙眷屬」褚君明、花英夫婦,除此之外,再無幾個拿得出手的高手。
不過儒家一向不混武林而混朝廷,並且紮根民間,但凡中原的世家門閥,必受儒家影響,上至四大門閥,下至地方世家,絕無例外,放到爭霸天下的國家層面,誰得儒家的支持,誰就幾乎擁有了中原正統的地位。
風蕭蕭當即表示,可代宋閥做主,若有朝一日宋閥問鼎天下,必尊道儒。
不過他也留了口子,說明自己只能做主至此,具體事宜,需要道儒與宋閥親自磋商。
風蕭蕭雖親近道家,卻也深知宗教干政的後果,絕不肯同意立道教為國教,儒家也必須受到限制,不可一家獨大。
對此,寧道奇並不滿意,因為李唐獲得天下,照樣會尊道敬儒,既是結果相同,又何必冒著極大的風險改弦易轍?
風蕭蕭卻笑言,他並未要求道儒現在鼎力支持宋閥。對於道儒兩家來說,只需兩不相幫,便可坐收漁翁之利,絕對是最好的結果。
寧道奇大有深意的瞟他一眼,心知邪帝這一手算是擊上了軟肋,要是將這個條件帶回去,道儒兩家保證個個心動,只是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因為道儒一旦兩不相幫,最惱火的自然是佛門和李閥,就算道儒二門再想反頭,也休想獲得之前的待遇,兩相比較下,道儒兩家只有選擇鼎力支持宋閥,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否則若連絲毫貢獻都未做出,將來宋閥獲得天下后,豈能優厚待之?
不過這個條件雖然綿里藏針,寧道奇卻心知只要風蕭蕭此趟能夠在圍攻中安然存活,道儒兩家十有**會接受。
畢竟現今天下局勢未明,誰也不能肯定是李閥還是宋閥問鼎天下,風蕭蕭送的這個香餌雖然包藏私貨,可起碼能保證無論哪方得勢,道儒兩家起碼不會遭受清洗,能夠安然延續。
同樣有機會中頭彩,一個可以保底,一個不能保底,傻子都知道該怎麼選。
瞧著風蕭蕭笑意盈盈的模樣,寧道奇不禁面露苦笑。
他微微嘆氣道:「老道本以為宋缺兄已是大氣魄的人中之傑,無人能過之,沒曾想邪帝更是明大勢,知乾坤,邪帝天刀攜手,天下大勢已得十之七八……也罷!老道此去后必會全力說服道儒兩家。」
他十分看好風蕭蕭與宋缺,雖不能立刻代道儒兩家做下決定,卻不妨礙他以個人的身份儘力促成。
風蕭蕭微微一怔,沒想到寧道奇居然如此當機立斷,不由收斂笑容,緩緩道:「散真人之努力,風某必會銘記在心。」
不過轉過臉來,他又笑嘻嘻的道:「如今佛門仗勢威逼,我嘛勢弱難敵,只能拖得一時是一時,還請散真人將就一二,不如在這兒陪我多聊上個十天半月。」
寧道奇聽他說得無賴,啞然失笑道:「莫說十天半月,梵齋主只怕連一天半天都不會等,她絕不允許你一直脫離她的視線,若你始終沒有現身,她必會尋找另外的方法進來寶庫。」
風蕭蕭聽得悚然一驚,沉吟不語。
假的畢竟是假的,弄不成真,尤其想在梵清惠眼前作假,更是可一不可二,所以他才引寧道奇避入寶庫,正是想躲開梵清惠的注視。
寧道奇又道:「老道來前得到消息,魔門似乎與東溟派暗有聯繫,邪帝並非全無外援。」
風蕭蕭面色微變,暗叫不好。
他太熟悉魔門中人的秉性,定是看得他居然有實力硬撼佛道二門,所以專念想要支持,但又絕不肯自耗實力,硬撼佛道二門。
這種情況下,拉東溟派打先鋒,對魔門來說乃是上上之策,畢竟東溟派高手眾多,實力強勁,是最好的炮灰。
雖以東溟夫人的智慧,定然瞧得破魔門的險惡用心,但很可能會被感情沖昏頭腦,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寧道奇瞧出風蕭蕭的擔心,微笑道:「老道此後將會離開長安,見幾個故交老友,正可懇請東溟夫人派船捎帶一程。」
他一是暗示自己將會向道儒兩家轉達風蕭蕭代宋閥開出的條件,二是替風蕭蕭向東溟夫人說明現今的情況,使東溟夫人不至冒險。
風蕭蕭卻聽出更深一層含義,不由暗嘆寧道奇也是人老成精,絕沒有修道修糊塗了。
因為連寧道奇都知道東溟派暗有異動,沒可能佛門不知道,寧道奇若能使東溟派不再涉入,最高興的當然是梵清惠,起碼在短時間內,使她不疑道門反水,道儒兩家正可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觀望其後情形,權衡利弊,可謂是進退自如。
風蕭蕭一念轉過,當即同意,並向寧道奇交代了東溟派的暗語。
然後寧道奇又和他裝模作樣的弄了半日動靜,方才由井口退出寶庫,向梵清惠表示自己輸下一招,依照和風蕭蕭訂立的諾言,將代表道門退出此次圍攻。
縱是梵清惠也不能質疑或反駁這位道門大宗師的許諾,只能黯然同意,沒了道門的幾名頂尖高手與天罡之陣,她所能操縱對付風蕭蕭的力量,登時少了三分之一,損失不可謂不大。
寧道奇則表示自己將搭乘東溟號的座船離開長安。
梵清惠立刻心領神會,知道寧道奇在暗示東溟派無法再構成威脅,得此結果,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
如果說風蕭蕭單人力抗佛道二門多日,已讓人無比震驚的話,那麼寧道奇的退走,則完全震撼了密切關注此地情況的一眾勢力,整個長安城一時失聲。
再無人懷疑風蕭蕭乃是當今天下第四位大宗師,甚至連唐皇李淵都不禁心生後悔,有意撤走誅邪隊。
長安乃至天下的形勢,從寧道奇率道門高手退離西寄園的得那一刻起,開始徹底顛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