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軍餉何來
皇極殿,大明皇帝上朝辦公的地方。清初,改為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於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中心位置,是紫禁城最核心的位置。殿前沒有殿,也不允許有殿,都要在它兩邊或者在它的後邊,前面不能擋著它,這是一種至高無上,一種就是所謂一個國君的一個尊嚴。
由午門長驅直入,過金水橋,太和殿就在眼前。
殿前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三條階梯直通大殿,一條於中,兩條對稱與兩側。中間這一條一般人走不得,中間這一條又被盤龍浮雕分為兩條,那龍與皇帝龍袍的龍相似,虎虎生威,齜牙咧爪,好像隨時可以幻化真龍,騰雲駕霧。
金碧輝煌,金磚鋪地,金粉飾柱,寸土寸金。雕龍畫風,龍鳳呈祥,咆哮九天,龍御天下。
至尊寶座,龍椅,就在其中。農民起義,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把龍椅。
「哈哈哈。。。。。。」奸笑聲響徹大殿。當李自成走進這他連想都不敢想的殿堂時,內心的狂喜溢於言表。
這不愧是金子做成的宮殿,殿內七十二根大柱,雕梁畫柱,無一不是黃金彩飾,雖說不是真金,也和真金可以等價了吧。門窗地板,更別說龍椅,無一不是雕龍畫鳳。在李自成眼裡,就算不做皇帝,把太和殿拆了也夠自己好幾代開銷了。
多少人前仆後繼,就是為了坐上這座大殿。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我李自成做到啦!驕傲吧!自豪吧!
可是坐到龍椅之後,他開始覺得原來做皇帝,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好做。「手下幾十萬的兄弟,等著自己養。以前,殺到哪,就就地取材,開倉放糧,才有這麼多人,冒著殺頭的罪跟著自己干。現在要是沒糧給他們,那。。。。。。」想到這頭就疼。
這天,太和殿里,李自成的心腹幕僚們聚集一堂(李自成沒坐龍椅)。
「我說,兄弟啊,今天找大夥來是不是開慶功宴,犒勞大夥。」一個長著絡腮鬍須,須如針刺,圓臉黝黑粗魯,渾身是肉,渾肉是毛,且肥且壯,微袒的胸部,芳草凄凄的大漢性口開和的說。這不是誰,這相當然的就是「二當家」劉宗敏,頗有李逵風範,人稱「小旋風」。想當年,李自成起兵之時,也並不是一路風順,崇禎十一年,兵敗潼關,僅率劉宗敏等十餘人,隱伏商雒叢山中(在豫陝邊區)。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魚腹山(腹一作復)被困,以五十騎突圍,劉宗敏也在其中,算是李自成的哥們。
李自成徹底無語。無奈啊,這些兄弟整天也就想這些,沒一個能知道自己心裡想什麼。
指望這些兄弟是沒希望啦,李自成不禁望向一白衣書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臉如玉般細膩光滑,不長鬍須,典型的「小白臉」,在這群人中頗有點格格不入,不是一行人。
李自成不喜歡他,因此他也沒有被李自成放進自己的「兄弟」行列。李自成,陝西米脂人,自小給地主家放羊,曾為驛卒,後來驛站進行改革,精簡驛站,李自成就被辭退,鐵飯碗也就丟了。在明代,可不是現在,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一旦丟了飯碗,那就等於一家老小就要喝西北風。
孟子曰:「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崇禎朝,兵事不休,災荒連連,賦稅不減且增,民不聊生。自己尚且養不飽,更奈何妻子父母。生男不是當兵,就是為盜,生女養不起就買到大戶人家做女婢,或者買到青樓。
百姓無以為生,先是吃蓬草,榆樹皮,樹皮吃光后,就吃觀音土,最後真的沒吃的,出現慘絕人寰的易子而食。
俗語有云:「寧為飽鬼,不為餓漢。」反正兩頭都是死,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李自成就在這樣的形勢下和自己的侄兒李過參加了農民起義。先後投靠王佐掛、張村孟,可惜人各有志,燕雀和鴻鵠畢竟是無法相處,轉頭舅父闖王高迎祥,一直到闖王被殺,自己被推舉為新闖王。
那白衣書生姓李,原名信,後來李自成親自賜名岩,字清明,出身官宦世家,為人行俠仗義,樂善好施,人稱「李公子」。因請求賑災無效,自己散財救民,卻被反誣「散財收買人心,圖謀不軌」被抓。饑民群起,在紅娘子帶領下,攻破大牢救之,遂反投李自成。
雖同姓李,不過李自成並沒有把他當成親信,一個出身官宦,又是舉人出身,一個是鄉下的「泥腿子」。再論才論貌,李自成不甘拜下風也不行,出於嫉妒,他不喜歡,再加上身處高位的考慮,他更得防著點。
「闖王是否為錢糧發愁?」李岩看著李自成目視自己,臉上稍有難色。
李自成又是一驚,又是一喜,又是一愁。畢竟是經歷風浪的人,喜道:「李公子大才,知本王心者,唯你一人而。」這人不簡單啊!
「不知公子有何高見?」李自成有些虔誠的討教道。
「如今大明半壁河山已入闖王之手,江山已屬闖王,不宜在搶掠,宜勸農耕做,穩定民心。今天下未定,四海為一,滿蒙虎視,百姓身處幾十年戰亂,未得休養,無以為濟,應減免賦稅。」
「停,停,停。。。。。。」正當李岩講得正起勁時,劉爺在也停不下去啦。急忙叫停。
「我說,李大公子啊,不搶不掠,那也就算啦,俺們也是迫不得已。減免稅收,那叫我們手下幾十萬兄弟吃什麼,喝什麼。那還不如叫大夥散夥回家種地得了。」劉宗敏最不喜歡書生,說話不幹脆,之乎者也。老子是鄉巴佬,聽不得你們的話。
這話說到李自成的心坎,這也是李自成最害怕的結果,大夥沒飯吃,管你闖王還是床王,我們不幹啦,你自己去做光桿司令吧。
大殿之內,更是人心浮動。好不容易打到北京,幾年來吃的苦還沒補回來,怎麼能散夥,火中取栗----白忙嗎。
「其實,闖王不必憂慮,錢糧的問題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正當李自成還想聽李岩的后話,一位身體臃腫,流著山羊須,嘴角生著一顆大痣,痣上長毛,頭戴儒巾,身穿大袖衫的人悠閑淡然地說道。
「牛軍師,有何良策快快道來。」李自成臉上笑開了花大喜道。
這人就是陂北牛金星,字聚明,也算出身書香門第,性喜讀書,通曉天官、鳳角及孫、吳兵法。因與王姓親戚結怨,被污以抗欠賦稅、強佔婦女18人,而遭「盆冤」,革去舉人,發配充軍,恰遇李自成起義,遂加入。
「牛毛出在牛身上,解鈴還需系鈴人。百姓沒錢,有人有的是錢。我們可以不取百姓一分一毫,『他們』我們可沒說不取。」牛金星話裡有話,綿里藏針。
當年,牛金星家有良田,生活富足,平日設館授徒,沒得罪什麼人,就因為官紳王姓親戚看上自家良田,良田被占,下獄充軍。
「現在老天爺終於開眼,有機會報復他們啦,也該他們倒倒霉。」想到這裡牛金星不禁冷笑。
「靠,沒錯,我怎麼把他們給忘啦。哼,可以留他們狗命,但錢得給我留下。」一想到這裡,李自成不禁內心笑開了花,心裡的大石終於可以放下啦。
「來人,傳令下去,明天召集百官上朝。敢有不來者,格殺勿論。」
「闖王不可,現在人心還不穩定,如果那樣的話,只會把他們往明朝那邊趕,後患無窮啊!現在他們個個戰戰兢兢,只要闖王善待他們,他們必定感恩戴德。」李岩急薦道,語氣強硬和不滿。
一個朝代滅亡,對於前朝皇室,或殺或關,無可厚非,但是歷來在處理前朝臣子上,處理不當,引起的後果是無法想象的。西涼董卓對於那些不聽自己,而忠誠漢室的大臣,不是殺,就是烹。蔡文姬之父蔡邕就曾被恐嚇「汝若不來,誅你九族。」董卓終身死,身被剖腹掏心,升空化燈。未功成名就而擅殺大臣,只會徒增麻煩,甚至身死。唐末,朱溫滅唐,可謂深謀遠慮,大權在握,在內滿朝文武插入自己的親信,在外各地各節度使均出自他手下,穩握政局,待時機成熟,將滿朝唐臣沉入黃河溺死,可謂「開天闢地」,後無來者,也只有梟雄才能做得這麼徹底,真正實現改朝換代,可是這樣的王朝也是一個失敗的王朝,歷史終究證明了一切。
「哼,李將軍也說的太嚴重,明朝氣數已盡,崇禎身死國滅,我等不日南下盡滅之。話說回來。我等走這條道路也是敗誰所賜,今有仇報仇,有冤報冤,也該是他們吃吃苦頭的時候。」牛金星深受其害,說得咬牙切齒,恨不得將這些明臣扒皮抽筋。
不說還好,一石驚起千層浪。李自成手下那個不是深受迫害,沒飯吃,被逼上梁山的。滿朝文武無不破口大罵,憤憤不平。
看到這種勢頭,本身也受地主階層壓榨的李自成,自然也恨由心生。「要不是那些差役奪我主田,逼死我父。害我衣食不保,要不是那些貪官污吏剋扣錢糧,兵無戰甲,更無錢糧。要不是他們橫徵暴斂,民衣不蔽體,食不裹腹。」
「是啊,應該給他們應得的報應。」
李自成擺擺手,以示stop。「此事不必再議,我意已決,明日召集百官上朝。」
李岩無奈地搖了搖頭,看向一身穿道袍,年似古稀,身體清瘦,飄飄欲仙的宋獻策。
可惜,宋獻策緊閉雙目毫無表示,置身事外。
看來,西楚霸王倒是出現了,不知道劉邦還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