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戰情(上)
聽說是二房郭夫人,房裡頓時安靜了下,大家難得露出了笑容又收斂了,姜律這次真是被皇家和郭家坑慘了,大義上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可誰家不心疼自己孩子?
王夫人嘆了一口氣對姜微道:「她們這些日子每天都過來,你要是有閑心就見見她們吧,省得你大娘天天打發她們了。」家裡幾個兒媳婦都出門了,她和姜恪病倒了,阿文整天就照顧他們了,一家子事又落到阿則頭上了。
「那就讓她們進來吧。」姜微吩咐道。
郭夫人是和兩個兒媳婦、長孫媳一起來的,三人看到姜微十分吃驚,忙上前給姜微行禮,姜微也沒讓她們行大禮,「叔祖父、兩位伯母不必多禮。」她又讓人給四人看坐,郭氏年紀大了她還讓人加了一個靠手讓她支撐。
郭氏訕訕的望著王夫人,「阿嫂你身體好些了嗎?」
「好多了。」以王夫人的教養也做不出對郭氏惡言相向,只能淡淡的道謝。
「身體好了就好,三郎年紀輕又自幼習武,我想他跟阿謝會平安無事的。」郭夫人說。
「承你吉言。」王夫人也希望長孫能平安歸來。
盧氏和崔氏也勸慰沈沁、謝則多注意身體,不要談擔心了。
郭氏欲言又止的看著姜微,「皇后,我大哥知道安南出了亂子后就一直想要親自出征,以償罪過。」郭氏的大哥就是郭六的祖父,今年已經有八十歲了,知道安南動亂、長孫死在一個外室手上后,就直奔皇宮向趙恆表態願意領兵出馬,平定安南叛亂。
只可惜趙恆都不肯召見他一面,尤其是後來知道姜微出事後,皇帝病重症患者更是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倒了郭家身上,對郭家萬分不見待,郭家在京城的幾個弟子已經受了趙恆不少責罵了,郭家走投無路只能去求二房。姜懌跟郭氏感情不好,但郭家對二房一直不錯,姜懌找了姜恪、姜凜好幾次想要探聽情況。大房最好說話的姜恪病重,姜家由姜凜和謝則管,姜凜連受打擊正恨著郭家,哪裡肯耐煩應付姜懌?他借口養病連門都不出,而姜凌又隨趙恆去長安了,郭家摸到了門檻也不得而入,幾個主人都急上火了。
盧氏聽郭氏這麼一說,也關切的望著姜微,別的不說,她女兒就是郭家的媳婦。
「軍政大事我不懂,朝政也不是我後宮女眷可以插手的。」姜微一口拒絕了,她跟郭家又不熟,他們還害的大哥下落不明,她沒落井下石已經很好了,還想讓她去為他們求情?郭夫人莫非腦子壞了?
「這——」郭夫人還想說話,卻被崔氏打斷,「皇后連日奔波回京,定是累了,我們也不叨擾皇后休息了。」
郭氏和盧氏才想起皇后也是今天回京的,兩人互視了一眼,只要皇后肯見她們,慢慢說清皇后總會心軟的,現在最主要的是姜律要安全,只要姜律安全了大房肯定不會袖手不管的。
等三人退下后,王夫人也想起姜微剛回長安,連忙讓她先回家休息,姜微趕了這麼久的路,哪怕一路上趙恆都安排好了,等真正到了京城她還是覺得倦意襲來。她也沒跟家裡人客氣,寬慰了阿婆、大娘和阿娘幾句就先回宮梳洗,也不等宮女把頭髮擦乾,她就趴在床上睡著了。
比起姜微的悠閑,趙恆就忙碌了許多,他回宮簡單的梳洗過後就召見了已經來長安三天的吐谷渾王慕容平,突厥這次揮軍南下不僅集結了西域眾部,連吐蕃都聯合了,吐谷渾隔在秦、吐蕃和突厥之間,吐蕃南下首當其衝倒霉的就是慕容平。慕容平領兵抵抗了三天就被吐蕃攻破了城牆,他帶著王后德慶公主、王太子和王太子妃逃到了安西都護府,林熙派人把他們護送到了京城。
慕容平今年已經有五十歲了,頭髮都花白了,看到穿著玄衣的趙恆出現,他頓時老淚縱橫,趴在趙恆面前哭得不能自己,「聖人,你要為小國做主啊!」
趙恆也不跟他廢話,「吐蕃一共出了多少兵?兵力如何?」
「吐蕃攻打小國約有三萬兵力,據說他們這次一共出了五萬兵力,配合突厥的五萬騎兵,攻城的時候不僅有投石機,還有床弩和衝車……」慕容平將自己用國民血肉探聽來的消息全部告訴了趙恆,他也不求能復國了,只希望大秦能給他一個安身之所,慕容平暗自慶幸自己幾代都跟大秦皇室聯姻,不然他現在還真不知道去哪裡。
百萬聯軍聚集在邊境,這實在不算一個好消息,到場的官員神色都十分凝重。
「聖人,眼下國內天災人禍四起,不宜妄動糾葛。」一名臣子拱手說道。
「都集結了百萬大軍,難道那些人還會退下不成?」另一人反駁道。
「突厥斷無百萬兵力,定然是聯合西域及北部諸小國方有此大軍,烏合之眾不足為懼。」
趙恆並沒有理會爭執的官員,轉而問剛被他從姜家接來的姜凜,「大舅你怎麼看?」
姜凜看著輿圖緩聲道:「突厥自聯合我們一起攻破柔然後,已經吞併了不少小國,勢力儼然當年柔然,遲早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大秦在立國之初,突厥不過只是北方大草原上一小小的部落,根本不起眼,當時大秦的心腹大患是柔然,是故趙鳳翔登基后又娶了柔然公主為妻,他的元后安氏偏居側室,直到六十多年前大秦聯合突厥攻破了柔然都城后,柔然在逐漸沒落,隨著突厥的壯大,當年雄踞北方一時的柔然只剩下北方高車國一塊。只要趙恆一天想要揮軍南下,跟突厥一戰是必不可少的。
「是心腹大患,可現在安南動亂、長安地動,北方又有鬧了蝗災,實在不適宜再起兵事。」說話的是中書左侍郎。
「我們鬧蝗災,突厥也鬧了蝗災,難道要我們送上糧食保他們安然無恙的渡過一個冬天嗎?」姜凜淡聲道。
「這——」中書左侍郎崔顯語塞,他懊惱的想到怎麼忘了姜凜一對上突厥就是妥妥的主戰派。
趙恆眼見他們這樣爭執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那阿舅有何高見?」
姜凜攤開了輿圖對趙恆道:「從輿圖上可看突厥的領土並不比大秦小上太多,中間間隔的也就只有吐谷渾和高車兩國。」姜凜攤開的輿圖是照著姜微的法子畫出來的,比他們之前的輿圖要清晰許多。
眾人點頭,面對突厥的時候他們可以鄙視的罵突厥乃不懂禮數的化外之民,但現在到場的都是跟突厥打過很多年交道的大秦高層官員,肯定沒人會在這個時候說突厥不足為懼。
「突厥同我們秦人不同,他們逐水草而生並無固定居所,連王庭都沒有,利丹可汗算得上雄才大略,打敗了柔然又一統漠北,建立了突厥汗國,但也只是限於他在世,他一去世其下諸多將領都不服其子干染的領導,干染只能將大權旁落,封了諸多小可汗。」姜凜說著突厥的過往。
「干染早逝,臨終前因擔心主少國疑,將汗位封於其弟伊利,以下突厥二代汗王都藍、葉護皆是兄死弟及,直到這任汗王步離是前任都蘭汗王之子。據說是因為藍汗王是突厥汗國中僅次於利丹可汗的英主,葉護感念兄長都藍恩情才在臨終前命自己兒子將汗位傳位於都藍之子突利。」
「突利今年不過二十五歲,又非突厥貴女所出,干染之子達頭一直對此頗有微詞,突利為了安撫達頭,效仿干染立達頭為第二可汗共享權力,而達頭的勢力正好在西面。」姜凌手指在輿圖上畫了一個圈,「臣以為臣以為突厥雖號稱百萬騎兵,但大多聯合西域諸小國拼湊出來的烏合之眾,可分而破之。」
「大舅的意思是讓我們拉攏達頭?」趙恆問。
姜凜說:「不僅可以拉攏達頭,亦可拉攏突厥其他可汗,突厥無居所不定性,也無忠君之念,若能投其所好,未必不能有東西兩部。」
崔顯拱手道:「聖人若不棄,臣願親自前往說服達頭可汗。」崔顯是前任中書令之子,父親去世后他就一直擔任中書侍郎。
姜凜有指著高車國道:「五郎也可派人去高車過一探虛實。」
趙恆沉吟片刻就答應了,如果能兵不血刃最好。
趙恆在派出使者同突厥談話的同時,又分了東西兩條線鎮守大秦邊關、加築長城,分別在薊縣、晉陽、馬邑、臨洮等地派遣兵力,共同抵禦突厥,要不是朝中竭力反對,趙恆甚至想親征。在朝中正在緊鑼密鼓準備戰事的時候,前方又傳來了兩條不算太好的消息。
第一條消息是西北地區,突厥和吐蕃二十萬聯軍在入侵交河城時被安西都護林熙打敗,但另一支騎兵卻深入武威、安定、金城等縣大肆殺傷掠奪。
第二條消息是北面姜凈以一萬將士對上了突厥北面十五萬主力,雙方大戰了三天三夜,據說最後秦軍連武器都沒有,只能跟突厥肉搏,姜凈硬生生以一萬人重挫突厥十五萬人,最後突厥十萬騎兵敗退,但一萬將士戰亡了大半,姜凈長子、次子戰亡。這個消息傳到京城后根本沒有人敢告訴何太夫人和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