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十二章 劉太后

第六百零四十二章 劉太后

萬萬沒有想到,最終還是從郭公公哪裡得到了一些消息,「太后……」

果然如小魚兒猜測的一樣,皇宮裡最大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后她老人,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是最可怕的,更何況她還沒有子嗣的老妖婆。

歷史上,這位與武則天有的一拼的劉太后,的確不是小人物。於是兩人就趕到了太后所居住的慈寧宮。

劉太后正在歇息,她聽聞腳步聲道:「竟然來了,怎麼不進來?」

小魚兒與鬼面四目相視,看來這個劉太后是高手。兩人隱藏的功夫可是一絕。鬼面是殺手,自然有一套隱匿的功法。而身有系統的小魚兒更加不得了,隨便搞出一套隱匿的藥丸,就能隱蔽。

這老妖婆絕對是超過60級,比他們倆人搞出10幾個等級。

話又說回來了,既然來了,肯定不能走了。於是兩人下定決心就進了慈寧宮。

「吱吱」

門推開了,他們看見一個女人妖嬈的坐在床榻上,如果不是知道這裡是慈寧宮,絕對以為是哪個娘娘的寢宮。

這劉太后根本看不出來是老太婆,而是很妖嬈的少婦,不對,應該是說那種久違侵露的怨婦。

鬼面可是非常喜歡辣手摧花的主兒,抓起手中的寶劍就準備開怪。

小魚兒抬起右手攔住鬼面道:

「等等」

鬼面看著小魚兒,難道這小子要臨陣倒戈?被這妖婦迷惑了?希望他能給一個解釋。

小魚兒掃了一眼。並沒有給出解釋,而是上前請安道:「開封府尹座下捕快小魚兒叩見太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劉太后雖然臉上帶著面紗瞧不見模樣。但是小魚兒偷偷向皇太后瞧了一眼,只見她臉色極白,目光炯炯,但眉頭微蹙,似乎頗有愁色,只見一聲冷笑:「竟然見了本宮,為何不下跪?難道包大人沒有教你們禮儀嗎?」

小魚兒微微欠身道:「見了太后老人家自然要禮儀的。但,您,恕在下眼戳。實在瞧不出…」

「瞧不出什麼?」

「明白人不說暗話。」

卻迎來了對方的一聲冷笑:「好大的膽子,竟然夜闖慈寧宮。來人呢?給哀家拿下。」

瞬間,「唰唰」一陣亮光閃閃,從屏風後面跳出四隻手持長劍的宮女?難道這boss身旁還要有f4護法?這又不是神廟。

說時遲。那時快。四個宮女手持長劍襲來。

鬼面厲聲道:「說那麼多功夫幹什麼?還不是要打?」他在埋怨小魚兒羅里吧嗦。說完,就持劍上前與四個宮女糾纏在一起。

四個宮女不是等閑之輩,練會了一套合擊術——高山流水,橫掃千軍。看來這皇宮裡在民間搜羅了不少珍貴秘籍,連四人合擊術都會。

這四個宮女在太後身邊多年,早就掌握了心有靈犀一點通。即便是宗師的鬼面也勉強招架。

而此刻的太后則是吃起了葡萄,好像在看一場戲。小魚兒皺了一下眉頭,立即出手道:「擒賊先擒王。」

說完就抽出大刀跳上房梁。以一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朝著太后襲去。

太后小手輕輕一抬,一陣風襲來。而小魚兒感覺到了這陣風的震撼。

「噗」

小魚兒感覺到了喉嚨一甜。一陣血箭從口裡噴出。僅僅一掌就讓他受到如此傷害,看見這女人厲害。

「小魚兒!!!」

鬼面現在被糾纏也沒有辦法騰出手幫忙,看到自己弟弟受傷,問道:「小魚兒?!」

「咳咳」小魚兒緩過勁兒道:「沒事,還死不了。妹的,這女人果然危險,恐怕你我聯手都不是她的對手。」暗忖,必須想個辦法才行。

於是,他暗運真氣療傷,口裡卻道:「太后,果然是太后,竟然深藏不露?看來那些人的死與你是分不開的。」

也不待劉太后回答,而是又道:「想必皇上的親生母親也是你殺的吧?」

「你胡說什麼?」

「你別以為我不知道。我可是被皇上封為天下第一捕。」

「你到底知道什麼?」

小魚兒說道:「真宗年間,有兩妃,劉妃跟李妃,俱各有娠…」

歷史上仁宗確有認母一事。據歷史記載,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劉德妃的宮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劉德妃將其收為己子,親加撫養,後來在年幼時即繼了皇位。這樣,劉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於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劉太后垂簾聽政。仁宗並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懼太后之威也不敢說。但劉太后仁慈厚道,當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時,劉太后將其由宮女晉陞為宸妃。後來李氏病故,劉太后還以皇后之禮給予厚葬,這對一位宮女出身的人來說,也是備極哀榮了。過了若干年,劉太后逝世后,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言下之意,宸妃乃劉后所害。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好在宸妃靈柩尚在,於是仁宗親看開啟宸妃之棺察視。宸妃遺體由於有水銀保護,故其膚色就像活人一般,並非被人害死模樣。再看她的冠服,確如皇后。這就證明當初宸妃確實因病而死,劉太后也確實將宸妃按皇后禮安葬。仁宗看到這一切,感慨地說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劉妃、李妃確有其人,但其事絕非傳說的那樣。

『仁宗認母『這一事件整個過程,也與包拯毫無關係。這件事發生在仁宗親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時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29歲的包拯才考中進士,本被派到建昌縣(今江西永修)任職。由於包拯為孝敬年事已高的雙親,請求回到家鄉附近任職,於是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但由於還不在父母身邊,包拯又辭職回家,孝養雙親多年。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喪期滿,才在親友勸告下。離家去天長縣(今屬安徽)任職,而這時他已經40歲,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有去過京城,哪能幫助仁宗尋找生母呢!

關於趙禎的身世,有一種至今流傳的說法。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清末成書的小說《三俠五義》稱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劉妃工於心計,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為皇后。後來,天怒人怨。劉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后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並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而已升為皇太后的劉氏則畏罪自縊而死。

自宋朝以來,由於小說、戲劇等各種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的演繹,仁宗生母之謎日益鮮活生動,備受世人關注。儘管歷朝歷代增加、刪改了不少或虛假或真實的內容,而且,戲曲和小說中情節也不盡相同。然而,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劉氏之子,還是妃子李氏親生,無論是小說,還是戲曲,幾乎眾口一辭,認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劉皇后之子。

事實也大體如此。李氏本是劉后做妃子時的侍女,莊重寡言,後來被真宗看中,成為後宮嬪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經生過5個男孩,都先後夭折。此時真宗正憂心如焚,處於無人繼承皇位的難堪之中。據記載,李氏有身孕時,跟隨真宗出遊,不小心碰掉了玉釵。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釵若是完好,當生男孩兒。左右取來玉釵,果然完好如初。這一傳說從側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態,也是真宗無奈之餘求助神靈降子的真實寫照。雖然不盡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後來的確產下一個男嬰。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趙禎還未來得及睜開眼睛記住自己親生母親的容顏,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許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劉氏據為己子。生母李氏懾於劉后的權勢,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奪去,卻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情緒,否則不僅會危害自身,也會給親生兒子帶來災難。

乾興元年,13歲的仁宗即位,劉氏以皇太後身份垂簾聽政,權傾朝野。後人或許是出於男權意識,或許是基於正統觀念,將劉后比作唐代的武則天,而對她當政非議甚多。加上宋初有過兄終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確有一個能幹的弟弟涇王趙元儼,便出現了許多傳聞,說劉后在真宗臨終時,以不正當手段排斥趙元儼,從而攫取了最高權力。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在真宗病逝前最後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問疾的諸大臣。後有人臆測,當時真宗是想讓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說戲文中知名度極高的『八千歲『元儼攝政並輔佐趙禎。但劉後於事後派人對大臣解釋說,官家所示,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別無他意。元儼聞聽此事後,發現自己已成為劉后當權的障礙。為了避免遭到劉后的殘酷政治打擊,他立即閉門謝客,不再參與朝中之事,直至劉後去世,仁宗親政。

然而,傳聞畢竟不是事實。據可靠資料記載,真宗病危時,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兒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後一次在寢殿召見了大臣們,宰相丁謂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諾,皇太子聰明睿智,已經作好了繼承大統的準備,臣等定會儘力輔佐。更何況有皇后居中裁決軍國大事,天下太平,四方歸服。臣等若敢有異議,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當萬死。這實際上是向真宗保證將全力輔佐新皇帝,決不容許有廢立之心。真宗當時已經不能說話,只是點頭微笑,表示滿意。事實上,真宗晚年,劉皇后的權勢越來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謂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真宗留下遺詔,要『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相當於讓劉后掌握了最高權力。

這樣,仁宗就在養母的權力陰影下一天天長大。劉太后在世時,他一直不知先皇嬪妃中的李順容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這大概與劉太後有直接關係,畢竟她在後宮及朝廷內外都能一手遮天。在這種情況下,恐怕不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告訴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劉太后病逝,仁宗剛剛親政,這個秘密也就逐漸公開了。至於是誰最早告訴仁宗實情的,已很難弄清楚,凡是那些與劉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說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當是『八千歲『皇叔趙元儼和楊太妃。趙元儼自真宗死後,過了10餘年的隱居生活,閉門謝客,不理朝政,在仁宗親政之際,趙元儼突然復出,告以真相,應該是情理之中。楊太妃自仁宗幼年時期便一直照料其飲食起居,仁宗對她也極有感情,在宮中稱劉後為大娘娘,呼楊太妃則為小娘娘,楊太妃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中說出實情也是極有可能的。無論如何,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蒙受了20年的欺騙,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當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其震驚無異於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后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此時的仁宗不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聽說自己的親生母親竟死於非命,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后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李氏是在臨死時才被封為宸妃的,劉太后在李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準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后,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后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生母雖然厚葬,但卻未能沖淡仁宗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謚為庄獻明肅皇太后,李氏被追謚為庄懿皇太后。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劉太后的陰影。(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捕亂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神捕亂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零四十二章 劉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