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六章: 另外一場戰役

三百六十六章: 另外一場戰役

自從張俊和王德突然撤軍以後,岳飛心裡一直有些忐忑不安。

岳飛擔心的並不是戰場上局勢,因為戰場上遇到的困難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逐一克服;他所擔心的是高宗皇帝和朝廷對這次出兵的態度。

自從在紹興八年換了首相以後,朝廷的政策變得極端保守,一心只想著去跟金國議和。只不過,對於女真人這種以侵略起家的民族,在把他徹底打痛之前,單方面的求和無異於刻舟求劍。

所以,岳飛才會憤然說出:「犬羊安得有盟信耶!」這樣的句子。

正因為岳飛看透了金國的本質,確信狼和羊是無法達成盟約的,因此這幾年雖然沒有戰事發生,岳家軍卻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

......

金國在紹興十年中的毀約出兵,其實是這幾年來岳飛最大的驚喜。

女真人在修養生息了一段時間以後,終於重新張開了自己的血盤大口,露出了要侵略和吃人的獠牙。

按照大宋朝廷百多年來所一直沿用的潛規則,根據儒家理學家們所一直強調的「修身」的道德要求,無論如何,秦檜這個一心只想著與金國議和的執宰大人,是必須要辭職以對天下人謝罪的。

按照一般的邏輯,秦檜下台以後,無論新上任的宰相是誰,只會比秦檜要好,起碼不會沒有底線地親近金國。

可是,秦檜的厚顏無恥以及高宗皇帝的碌碌無為讓所有的宋人的都失望了。

秦檜的戀棧不去更是讓岳飛忿忿不平。

然而,根據朝廷的規矩,邊防大將不可以過問和干預朝廷的內政事務。對於秦檜小丑一般的表演,岳飛和韓世忠們也只好乾瞪眼。

但是,岳飛也有他自己的計劃。

只要金兵膽敢南侵來犯,只要朝廷下旨讓他出兵,他一定會竭盡全力,痛擊來犯的金兵;好讓朝廷知道,金兵的不敗已經是昨日的黃花。如今岳家軍的力量已經超過金兵,可以很輕鬆地戰勝他們。

正因為有了這個想法,岳飛在這一次的北伐當中,每一戰都是採取最激進的全攻型打法,而捨棄了以往的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只要對上金兵。岳家軍勢必出城作戰,與金兵在平原野地上展開對攻。而絕不聚險而守。

這種舉動,岳飛是要向金兵傳達一個信息,岳家軍要以金兵的最擅長的方式進行決戰,還要戰而勝之。

岳飛不但要贏得戰爭的勝利,更要擊潰金兵的信心。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可是來自敵方金兵的尊崇和概嘆。

假如要比較斬殺金兵的數量,岳飛不一定比得上吳玠。但是,縱觀整個大宋皇朝。岳家軍是唯一的一支部隊,能夠與異族的精銳重裝騎兵在野外公平對壘,還能夠堂堂正正地戰勝他們。

必須承認,在這次的北伐當中,戰場上局勢的發展比岳飛所設想的還要順利;又或者說,金兵的孱弱比岳飛原先設想的要更甚。

完顏兀朮傾全軍之力,竟然在順昌城大敗於劉錡兩萬八字軍的手中。

按照宋朝兵力排行榜。八字軍的兵力應該屬於中等偏下,與岳家軍、吳家軍、韓家軍等朝廷的主力野戰軍不能夠相提並論。

劉錡兩萬八字軍的大勝,徹底點燃了岳飛心中的那把火。

因此,岳飛把岳家軍分兵幾路---張憲居中、王貴向西、牛皋往東,一起殺向金兵,要徹底擊潰完顏兀朮的大軍。

根據岳飛的想法。岳家軍不但要勝,還要大勝、短時間內大勝。

岳飛心裡很清楚,自己能夠掌控的時間並不充裕。

......

在這場戰爭之中,完顏兀朮連戰連敗,損失慘重,卻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指責。究其原因,套用《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說法---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公平地說,完顏兀朮在這場戰爭中的種種布置,還是很有針對性的。

最初對上劉錡的兩萬八字軍,金兀朮十三萬金兵全體出動,以獅子搏兔之勢,殺雞用牛刀的打法,要儘快攻陷順昌府。

當順昌大敗之後,得知岳家軍出動,完顏兀朮馬上收縮防守,把在中原地區的所有兵力集中在開封府及其周邊的幾個重鎮。

遭遇到岳家軍之後,先是在穎昌府和淮寧府連輸兩場;完顏兀朮把心一橫,派出最精銳的拐子馬騎兵,去郾城偷襲,實施斬首戰術,把目標對準了岳飛。

在郾城和小商河連輸兩陣以後,完顏兀朮箭頭一轉,把目標對準了穎昌府---這個岳家軍最大糧倉的所在地。

從集中力量后的遭遇戰、到突發奇想的斬首戰術、再到銷毀糧倉的打、等等,對於一位指揮員而言,完顏兀朮已經盡了他的能力,窮其所能;至於他的失敗,或者可以套用後世的一句話:

「不是國軍無能,只是共軍太狡猾了」

......

岳飛原先的想法是,用大的勝利,用接連不斷的大捷來刺激高宗皇帝,讓他重新煥發起雄心,轉而支持北伐。

以當時的思維邏輯而言,岳飛這個想法的可行性還是很高的。

在古代,當官員是需要政績的,宋朝把考察官員稱之為「磨勘」。

當皇帝同樣需要政績。而檢驗皇帝的好壞只有兩個標準:第一是民生,第二就是國防和外交。

在中國的傳統上,一般都是輕民生而重國防;因此,能否開疆拓土幾乎成了衡量一個皇帝是否明君的重要標準。

比如在漢朝,文、景二帝重民生,採取了修養生息的政策;而孝武皇帝專事對外戰爭,擊滅匈奴、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等等,虛耗國庫。

從後世的評價,漢武帝要遠遠高出文、景二帝,就是這個道理。

根據岳飛的想法,只要他能夠取得接連不斷的勝利,就可以讓高宗皇帝知道,岳家軍的將士們有能力戰勝金兵。光復故土,甚至還可以收回幽雲諸州,從而使高宗皇帝達到了他的祖先們所不能夠達到的高度。

一代明君,開疆闢土。

這樣的榮耀,有哪個皇帝不喜歡!

......

不得不說,岳飛的想法非常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而骨感的現實只是來源於一個人。一個岳飛一生中最大的敵人---秦檜。

秦檜的心裡非常清楚明了,自從金兵突然間毀約出兵南侵的那一天起。他的首相位置就變得岌岌可危了。

雖然得以矇混過關,那是因為高宗皇帝的慵懶、他秦檜自己的黑箱權謀操作、以及他本人厚顏無恥的結果。

實際上,包括岳飛、劉錡在內的所有宋朝將士在戰場上取得的勝利,都是對他秦檜投降政策的否定和譏諷。

原因很簡單,所有投降議和的理論根據,都是基於本國的實力不如對方。

只有在打不過對手的情況下,才會想到投降或者講和;倘若己方的實力還要強於對手,幹嘛還要卑躬曲膝地向對手求和?

這是小孩子都能明白的道理!

對於秦檜而言,最大的問題在於。他身上議和的標籤太明顯了。

自建炎四年秦檜從北方鍍金回來以後,他就開始大張旗鼓、四處宣揚講和,他最著名的理論就是「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而在紹興八年他所主持的和議中,南宋朝廷、包括高宗皇帝所要忍受的屈辱,已經打破了大部分讀書人的心理底線。

而如今戰場上的節節勝利,豈不是對他以往的投降政策的最大的嘲笑?

可以這樣說。宋朝的官兵在前線戰場上獲得越多的勝利,他秦檜的首相位置就會愈加的危險。

因此,無論如何,他秦檜都必須要制止這場戰爭,平息所有的風險來源。

從這個角度來看,秦檜與岳飛勢同水火。無法兩立矣。

......

事實上,除了在正面戰場上和完顏兀朮鬥智斗勇之外,岳飛在後方的臨安府內,還同時進行著另外一場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岳飛依然是進攻的一方。

岳飛的進攻手段就是,用連續不斷的捷報,用震驚一方的戰報來提醒皇帝。你也可以成為一方的霸主、流傳萬世的一代明君。

相對於岳飛,秦檜自然就是防守的一方。

秦檜的防禦手段就是:首先,儘可能地封鎖消息,讓皇帝不清楚前線戰場的最新動向;其次,發動自己的黨羽,向皇帝灌輸金兵不可戰勝的想法,要讓皇帝下令岳飛儘快收兵。

當然,秦檜不會親自出手。

秦檜自紹興八年開始獨相以後,尤其是在與金人的和議當中,得到高宗皇帝的授權,在侍讀和御史台等重要部門全都培植了自己的親信,如今戰火瀰漫之際,出手的當然就是秦檜的黨羽們。

第一個出手的殿中侍御史羅汝楫。

羅汝楫上奏給高宗皇帝曰:「兵微將少,民困國乏,岳飛若深入,豈不危哉!願陛下降詔,且令班師。」

對於羅汝楫這個說法,整個御史台集體響應,然後提交給宰執秦檜大人審核,隨後上報給皇帝,請示批准。

這就是中國某些文人的表現,歷朝歷代莫不如是。

在他們的眼中,只有自己切身的利益,而沒有黑白對錯之分;至於國家利益、民族大義、等等,管他呢!

對於這份集體奏告,高宗皇帝考慮到大多數幹部都這樣想,覺得這樣更能構體現出大多數人的利益,於是批准。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謝謝zhuxyhh01大大、靚女007大大、vela2003大大、hans2006大大的打賞和支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聖傳說之岳武穆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武聖傳說之岳武穆篇
上一章下一章

三百六十六章: 另外一場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