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作者:酈道元

○資水△資水出零陵都梁縣路山。

資水出武陵郡無陽縣界唐糺山,蓋路山之別名也,謂之大溪水。東北逕邵陵郡武岡縣南,縣分都梁之所置也。縣左右二岡對峙,重岨齊秀,間可二里,舊傳後漢伐五溪蠻,蠻保此岡,故曰武岡,縣即其稱焉。大溪逕建興縣南,又逕都梁縣南,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長沙定王子敬侯定之邑也。縣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淺,其中悉生蘭草,綠葉紫莖,芳風藻川,蘭馨遠馥。俗謂蘭為都梁,山因以號,縣受名焉。

△東北過夫夷縣。

夫水出縣西南零陵縣界少延山。東北流逕扶陽縣南,本零陵之夫夷縣也。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長沙定王子敬侯義之邑也。夫水又東注邵陵水,謂之邵陵浦水口也。

△又東北過邵陵縣北縣治郡下,南臨大溪,水逕其北,謂之邵陵水。魏咸熙二年,吳寶鼎元年,孫皓分零陵北部,立邵陵郡於邵陵縣,縣故昭陵也。溪水東得高平水口,水出武陵郡沅陵縣首望山,西南流逕高平縣南,又東入邵陵縣界,南入於邵水。邵水又東會雲泉水,水出零陵永昌縣雲泉山,西北流逕邵陽縣南,縣故昭陽也。雲泉水又北注邵陵水,謂之邵陽水口。自下東北出益陽縣,其間逕流山峽,名之為茱萸江,蓋水變名也。

△又東北過益陽縣北。

縣有關羽瀨,所謂關侯灘也。南對甘寧故壘。昔關羽屯軍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之於是水。寧謂肅曰:羽聞我咳唾之聲,不敢渡也,渡則成擒矣。羽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茱萸江又東逕益陽縣北,又謂之資水。應劭曰:縣在益水之陽。今無益水,亦或資水之殊目矣。然此縣之左右,處處有深潭,漁者咸輕舟委浪,謠詠相和。羅君章所謂其聲綿邈者也。水南十里,有井數百口,淺者四五赤,或三五丈,深者亦不測其深。古老相傳,昔人以杖撞地,輒便成井。

或雲古人採金沙處,莫詳其實也。

△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於江也。

湖即洞庭湖也。所入之處,謂之益陽江口。

○漣水△漣水出連道縣西,資水之別。

水出邵陵縣界,南逕連道縣,縣故城在湘鄉縣西一百六十里。控引眾流,合成一溪。東入衡陽湘鄉縣,歷石魚山,下多玄石,山高八十餘丈,廣十里。石色黑而理若雲母,開發一重,輒有魚形,鱗鬐首尾,宛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漣水又逕湘鄉縣,南臨漣水,本屬零陵,長沙定王子昌邑。漣水又屈逕其縣東,而入湘南縣也。

△東北過湘南縣南,又東北至臨湘縣西南,東入於湘。

漣水自湘南縣東流,至衡陽湘西縣界,入於湘水也。於臨湘縣為西南者矣。

○湘水△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即陽朔山也。應劭曰:湘出零陵山,蓋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縣北,縣故零陵之南部也。魏咸熙二年,孫皓之甘露元年,立始安郡。湘、漓同源,分為二水,南為灕水,北則湘川。東北流。羅君章《湘中記》曰:湘水之出於陽朔則觴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於其中也。

△東北過零陵縣東。

越城嶠水,南出越城之嶠,嶠即五嶺之西嶺也。秦置五嶺之戍,是其一焉。

北至零陵縣,下注湘水。湘水又逕零陵縣南,又東北逕觀陽縣,與觀水合。水出臨賀郡之謝沭縣界,西北逕觀陽縣西。縣蓋即水為名也。又西北流注於湘川,謂之觀口也。

△又東北過洮陽縣東。

洮水出縣西南大山,東北逕其縣南,即洮水以立稱矣。漢武帝元朔五年,封長沙定王子靖侯狗彘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洮治也。其水東流注於湘水。

△又東北過泉陵縣西。

營水出營陽泠道縣南流出。西流逕九疑山下,蟠基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

羅岩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其陽,商均葬其陰。山南有舜廟,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復識。自廟仰山極高,直上可百餘里。古老相傳,言未有登其峰者。山之東北,泠道縣界,又有舜廟。

縣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儉立。營水又西逕營道縣,馮水注之。水出臨賀郡馮乘縣東北馮岡。其水導源馮溪,西北流,縣以託名焉。馮水帶約眾流,渾成一川,謂之北渚。歷縣北,西至關下,關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裝之始。馮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水南出於萌渚之嶠,五嶺之第四嶺也,其山多錫,亦謂之錫方矣。渚水北逕馮乘縣西,而北注馮水。馮水又逕營道縣而右會營水。營水又西北屈而逕營道縣西,王莽之九疑亭也。營水又東北逕營浦縣南。營陽郡治也。魏咸熙二年,吳孫皓分零陵置,在營水之陽,故以名郡矣。營水又北,都溪水注之。

水出舂陵縣北二十里仰山,南逕其縣西。縣本泠道縣之舂陵鄉,蓋因舂陵為名矣。

漢長沙定王分以為縣,武帝元朔五年,封王中子買為舂陵侯。縣故城東又有一城,東西相對,各方百步。古老相傳,言漢家舊城,漢稱猶存,知是節侯故邑也。城東角有一碑,文字缺落,不可復識。東南三十里尚有節侯廟。都溪水又南逕新縣東。縣東傍都溪,溪水又西逕縣南,左與五溪俱會。縣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會於縣門,故曰都溪也。都溪水自縣又西北流,逕泠道縣北,與泠水合。水南也九疑山,北流逕其縣西南,縣指泠溪以即名,王莽之泠陵縣也。泠水又北流注於都溪水,又西北入於營水。營水又北流入營陽峽,又北至觀陽縣而出於峽。大小二峽之間,為沿泝之極艱矣。營水又西北,逕泉陵縣西,漢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長沙定王子節侯賢之邑也。王莽名之曰溥潤,零陵郡治故楚矣。漢武帝元鼎六年分桂陽置。太史公曰:舜葬九疑,實惟零陵,郡取名焉,王莽之九疑郡也。下邳陳球為零陵太守,桂陽賊胡蘭攻零陵,激流灌城,球輒於內,因地勢反決水淹賊,相拒不能下。縣有白土鄉。《零陵先賢傳》曰:鄭產,字景載,泉陵人也。為白土嗇夫。漢末多事,國用不足,產子一歲,輒出口錢,民多不舉子。產乃敕民勿得殺子,口錢當自代出。產言其郡、縣,為表上言,錢得除,更名白土為更生鄉也。《晉書地道志》曰:縣有香茅,氣甚芬香,言貢之以縮酒也。營水又北流注於湘水。湘水又東北與應水合,水出邵陵縣歷山,崖登險阻,峻崿萬尋,澄淵湛於下,應水涌於上。東南流逕應陽縣南,晉分觀陽縣立,蓋即應水為名也。應水又東南流,逕有鼻墟南。王隱曰:應陽縣本泉陵之北部,東五里有鼻墟,言象所封也。山下有象廟,言甚有靈,能興**。余所聞也,聖人之神曰靈,賢人之精氣為鬼,象生不惠,死靈何奇乎?應水又東南流而注於湘水。湘水又東北得氵毛口,水出永昌縣北羅山。東南流逕石燕山東,其山有石,紺而狀燕,因以名山。

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風相薄,則石燕群飛,頡頏如真燕矣。羅君章云:今燕不必復飛也。其水又東南逕永昌縣南,又東流注於湘水。又東北逕祁陽縣南,又有餘溪水注之。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縣,東南流注於湘。其水揚清泛濁,水色兩分。湘水又北與宜溪水合,水出湘東郡之新寧縣西南,新平故縣東,新寧,故新平也。眾川瀉浪,共成一津。西北流,東岸山下有龍穴,宜水逕其下,天旱則擁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於湘。湘水又西北,得舂水口,水上承營陽舂陵縣西北潭山,又北逕新寧縣東,又西北流注於湘江水也。

△又東北過重安縣東。又東北過酃縣西,承水從東南來注之。

承水出衡陽重安縣西,邵陵縣界邪姜山。東北流至重安縣,逕舜廟下,廟在承水之陰,又東合略塘相傳云:此塘中有銅神,今猶時聞銅聲於水,水輒變綠,作銅腥,魚為之死。承水又東北逕重安縣南,故零陵之鐘武縣,漢長沙頃王子度邑也。王莽更名曰鍾桓也。武水入焉。水出鍾武縣西南表山,東流至鍾武縣故城南。而東北流至重安縣,注於承水。至湘東臨承縣北,東注於湘,謂之承口。臨承即故酃縣也,縣即湘東郡治也。郡舊治在湘水東,故以名郡。魏正元二年,吳主孫亮分長沙東部立。縣有石鼓,高六赤,湘水所逕,鼓鳴則土有兵革之事。羅君章云:扣之,聲聞數十里,此鼓今無復聲。觀陽縣東有裴岩,其下有石鼓,形中覆船,扣之清響遠徹,其類也。湘水又北歷印石,石在衡山縣南,湘水右側。

盤石或大或小,臨水,石悉有跡,其方如印。累然行列,無文字,如此可二里許,因名為印石也。湘水又北逕衡山縣東,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句紫蓋,一名石囷,一名芙蓉,芙蓉峰最為竦傑,自遠望之。蒼蒼隱天。故羅含云:望若陣雲,非清齊素朝,不見其峰。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山經》謂之岣嶁山,為南嶽也。

山下有舜廟,南有祝融冢。楚靈王之世,山崩,毀其墳,得《營丘九頭圖》。禹治洪水,血馬祭山,得金簡玉字之書。芙蓉峰之東,有仙人石室,學者經過,往往聞諷誦之音矣。衡山東南二面,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漁者歌曰:帆隨湘轉,望衡九面。山上有飛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練在山矣。湘水又東北逕湘南縣東,又歷湘西縣南,分湘南置也,衡陽郡治。魏甘露二年,吳孫亮分長沙西部立,治湘南。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矣。

《十三州志》曰:華水出桂陽郴縣華山西,至湘南縣入湘。《地理志》曰:郴縣有耒水,出耒山西,至湘南西入湘。湘水又北逕麓山東,其山東臨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

△又東北過陰山縣西,洣水從東南來注之。又北過醴陵縣西,漉水從東來注之。

《續漢書·五行志》曰:建安八年,長沙醴陵縣有大山,常鳴如牛呴聲,積數年。后豫章賊攻沒縣亭,殺掠吏民,因以為候。湘水又北逕建寧縣,西傍湘水,縣北有空泠峽,驚浪雷奔,濬同三峽。湘水又北逕建寧縣故城下,晉太始中立。

△又北過臨湘縣西,瀏水從縣西北流注之。

縣南有石潭山,湘水逕其西。山有石室、石床,臨對清流。湘水又北逕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測,故言昭潭無底也。亦謂之曰湘州潭,湘水又北逕南津城西,西對橘洲,或作吉字,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洲子戍,故郭尚存。湘水又北,左會瓦官水口,湘浦也。又逕船官西,湘州商舟之所次也。北對長沙郡,郡在水東,州城南,舊治在城中,后乃移此。湘水左逕麓山東,上有故城,山北有白露水口,湘浦也。又右逕臨湘縣故城西,縣治湘水,濱臨川側,故即名焉。

王莽改號撫陸,故楚南境之地也。秦滅楚,立長沙郡,即青陽這地也。秦始皇二十六年令曰:荊王獻青陽以西。《漢書·鄒陽傳》曰:越水長沙,還舟青陽。

《注》張晏曰:青陽,地名也。蘇林曰:青陽,長沙縣也。漢高祖五年,以封吳芮為長沙王,是城即芮築也。漢景帝二年,封唐姬子發為王,都此,王莽之鎮蠻郡也。於《禹貢》則荊州之域。晉懷帝以永嘉元年,分荊州湘中諸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內。郡廨西有陶侃廟,雲舊是賈誼宅地,中有一井,是誼所鑿,極小而深,上斂下大,其狀似壺。傍有一腳石床,纔容一人坐,形制甚古。流俗相承,雲誼宿所坐床。又有大柑樹,亦云誼所植也。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對臨湘縣之新治。縣治西北有北津城,縣北有吳芮冢,廣踰六十八丈,登臨寫目,為廛郭之佳憩也。郭頒《世語》云:魏黃初末,吳人發芮冢,取木,於縣立孫堅廟,見芮屍,容貌衣服並如故。吳平后,預發冢人於壽春見南蠻校尉吳綱,曰:君形貌何類長沙王吳芮乎?但君微短耳。綱瞿然曰:是先祖也。自芮卒至冢發四百年,至見綱又四十餘年矣。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槨口,並湘浦也。右合麻溪水口,湘浦也。湘水又北逕三石山東。山枕側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也。水北有三石戍戍城為二水之會也。湘水又逕瀏口戍西,北對瀏水。

△又北,溈水從西南來注之。

溈水同益陽縣馬頭山,東逕新陽縣南,晉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溈水又東入臨湘縣,歷溈口戍,東南注湘水。湘水又北合斷口,又北則下營口,湘浦也。湘水之左岸有高口,水出益陽縣,西北逕高口戍南,又西北,上鼻水,自鼻洲上口,受湘西入焉。謂之上鼻浦。高水西北與下鼻浦合,水自鼻洲下口,首受湘川,西通高水,謂之下鼻口。高水又西北,右屈為陵子潭,東北流注湘為陵子口。湘水自高口戍東,又北,右會鼻洲,左合上鼻口,又北,左對下鼻口,又北,得陵子口,湘水右岸,銅官浦出焉。

湘水又北逕銅官山,西臨湘水,山土紫色,內含雲母,故亦謂之雲母山也。

△又北過羅縣西,涢水從東來流注之。

湘水又北逕錫口戍東,又北左派,謂之錫水。西北流逕錫口戍北,又西北流,屈而東北,玉水注焉。水出西北玉池,東南流注於錫浦,謂之玉池口。錫水又東北,東湖水注之。水上承玉池之東湖也,南流注於錫,謂之三陽涇,水南有三戍,又東北注於湘。

湘水自錫口北出,又得望屯浦,湘浦也。

湘水又北,枝津北出,謂之門涇也。湘水紆流西北,東北合門水,謂之門涇口。又北得三溪水口,水東承太湖,西通湘浦,三水之會,故得三溪之目耳。又北,東會大對水口,西接三津涇。

湘水又北逕黃陵亭西,右合黃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逕二妃廟南,世謂之黃陵廟也。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於湘江。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瀟者,水清深也。《湘中記》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浦矣,五色鮮明,白沙如霜雪,赤岸若朝霞,是納瀟湘之名矣,故民為立祠於水側焉。荊州牧劉表刊石立碑,樹之於廟,以旌不朽之傳矣。黃水又西流入於湘,謂之黃陵口。昔王子山有異才,年二十而得惡夢,作《夢賦》。二十一,溺死於湘浦,即斯川矣。

湘水又北逕白沙戍西,又北,右會東町口涢水也。

湘水又左合決湖口,水出西陂,東通湘渚。

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吳昌縣北,與純水合。

水源出其縣東南純山。西北流,又東逕其縣南,又北逕其縣故城下。縣是吳主孫權立。純水又右會汨水。汨水西逕羅縣北,本羅子國也。故在襄陽宜城縣西,楚文王移之於此。秦立長沙郡,因以為縣,水亦謂之羅水。汨水又西,逕玉笥山。

羅含《湘中記》云:屈潭之左,有玉笥山,道士遺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腳山。

汨水又西為屈潭,即汨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沈於此,故淵潭以屈為名。昔賈誼、史遷皆嘗逕此,弭檝江波,投吊於淵。淵北有屈原廟,廟前有碑。又有《漢南太守程堅碑》,寄在原廟。汨水又西逕汨羅戍南,西流注於湘,《春秋》之羅汭矣。世謂之汨羅口。湘水又北,枝分北出逕汨羅戍西,又北逕壘石山東,又北逕磊石戍西,謂之苟導涇矣,而北合湘水。湘水自汨羅口,西北逕磊石山西,而北對青草湖,亦或謂之為青草山也。西對懸城口。

湘水又北得九口,並湘浦也。湘水又東北,為青草湖口,右合苟導涇北口,與勞口合,又北得同拌口,皆湘浦右迤者也。

△又北過下雋縣西,微水從東來流注之。

湘水左會清水口,資水也。世謂之益陽江。湘水左逕鹿角山東。右逕謹亭戍西,又北合查浦,又北得萬石浦,咸湘浦也。側湘浦北有萬石戍。湘水左則沅水注之,謂之橫房口,東對微湖,世或謂之麋湖也。右屬微水,即《經》所謂微水經下雋者也。西流注於江,謂之麋湖口。湘水又北逕金浦戍,北帶金浦水,湖溠也。湘水左則澧水澧水注之,世謂之武陵江。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名之五渚,《戰國策》曰:秦與荊戰,大破之,取洞庭五渚者也。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山海經》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焉。沅、澧之風,交瀟、湘之浦,出入多飄風暴雨。湖中有君山、編山。君山有石穴,潛通吳之包山,郭景純所謂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所游處,故曰君山矣。昔秦始皇遭風於此,而問其故。博士曰:湘君入則多風。秦王乃赭其山。漢武帝亦登之,射蛟於是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篪竹。兩山相次去數十里,回峙相望,孤影若浮。湖之右岸有山,世謂之笛鳥頭石。石北右會翁湖口。水上承翁湖,左合洞浦,所謂三苗之國、左洞庭者也。

△又北至巴丘山入於江。

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本吳之巴丘邸閣城也。晉太康元年,立巴陵縣於此,後置建昌郡。宋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城跨岡嶺,濱阻三江。巴陵西對長洲,其洲南<廣棼>湘浦,北屆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會,亦或謂之三江口矣。夾山列關,謂之射獵,又北對養口,咸湘浦也。水色青異,東北入於大江,有清濁之別,謂之江會也。

○灕水△灕水亦出陽海山。

灕水與湘水出一山而分源也。湘、漓之間,陸地廣百餘步,謂之始安嶠,嶠即越城嶠也。嶠水自嶠之陽,南流注漓,名曰始安水。故庾仲初之賦《揚都》云:判五嶺而分流者也。灕水又南與溈水合,水出西北邵陵縣界。而東南流至零陵縣西,南逕越城西。建安十六年,交州刺史賴恭自廣信合兵小零陵越城迎就騭,即是地也。溈水又東南流,注於灕水,《漢書》所謂出零陵下灕水者也。灕水又南合彈丸溪,水出於彈丸山。山有湧泉,奔流衝激。山嵁及溪中,有石若丸,自然珠圓,狀彈丸矣,故山水即名焉。驗其山高十餘丈,深數丈,復有石竇,下深數丈,洞穴深遠,莫究其極。溪水東流注於灕水。灕水又南逕始安縣東,魏元帝咸熙二年,吳孫皓分零陵南部,立始安郡。灕水又南,右會洛溪,溪水出永豐縣西北洛溪山,東流逕其縣北,縣本蒼梧之北鄉,孫皓割以為縣。洛溪水又東南逕始安縣,而東注灕水。

灕水又東南流入熙平縣,逕羊瀨山,山臨灕水,石間有色類羊。又東南逕雞瀨山。山帶灕水,石色狀雞,故二山以物象受名矣。灕水又南,得熙平水口,水源出縣東龍山,西南流逕其縣南,又西與北鄉溪水合,水出縣東北北鄉山,西流逕其縣北,又西流南轉,逕其縣西,縣本始安之扶鄉也,孫皓割以為縣。溪水又南注熙平水,熙平水又西注於灕水。縣南有朝夕塘,水出東山西南,有水從山下注塘,一日再增再減,盈縮以時,未嘗衍期,同於潮水,因名此塘為朝夕塘矣。

灕水又西逕平樂縣界,左合平樂溪口,水出臨賀郡之謝沭縣南歷山,西北流逕謝沭縣西南,西南流至平樂縣東南,左會謝沭眾溪,派流湊合,西逕平樂縣南。孫皓割蒼梧之境,立以為縣,北隸始安。溪水又西南流,注於灕水,謂之平樂水。

△南過蒼梧荔浦縣。

瀨水出縣西北魯山東逕其縣西,與濡水合。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東南逕其縣西,又東南流入荔浦縣注於瀨溪,又注於灕水,灕水之上,有關。灕水又南,左合靈溪水口,水出臨賀富川縣北符靈岡,南流逕其縣東,又南注於灕水也。

△又南至廣信縣,入於郁水。

○溱水△溱水出桂陽臨武縣南,繞城西北屈東流。

溱水導源縣西南,北流逕縣西,而北與武溪合。《山海經》曰:肆水出臨武西南,而東南注於海。入番禺西。肆水蓋溱水之別名也。武溪水出臨武縣西北桐柏山,東南流右合溱水,亂流東南逕臨武縣西,謂之武溪。縣臨側溪東,因曰臨武縣,王莽更名大武也。溪又東南流左會黃岑溪水,水出郴縣黃岑山,西南流右合武溪武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藍豪,廣圓五百里,悉曲江縣界。崖壁峻岨,岩嶺干天,交柯雲蔚,霾天晦景,謂之瀧中。懸湍回注,崩浪震山,名之瀧水。

△東至曲江縣安聶邑東,屈西南流。

瀧水又南出峽,謂之瀧口。西岸有任將軍城,南海都尉任囂所築也。囂死,尉佗自龍川始居之。東岸有任將軍廟。瀧水又南合泠水,泠水東出泠君山,山,群峰之孤秀也。晉太元十八年,崩十餘丈。於是懸澗瀑掛,傾流注壑,頹波所入,灌於瀧水。瀧水又左合林水,林水出縣東北洹山。王歆之《始興記》曰:林水源里有石室,室前磐石上,行羅十瓮,中悉是餅銀。採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悶。

晉太元初,民封驅之家僕,密竊三餅,歸發看,有大蛇螫之而死。《湘州記》曰:其夜,驅之夢神語曰:君奴不謹,盜銀三餅,即日顯戮,以銀相償。覺視則奴死銀在矣。林水自源西注於瀧水。又與雲水合,水出縣北湯泉。泉源沸涌,浩氣雲浮,以腥物投之,俄頃即熟。其中時有細赤魚游之,不為灼也。西北合瀧水。又有藉水,上承滄海水,有島嶼焉。其水吐納眾流,西北注於瀧水。瀧水又南歷靈鷲山,山本名虎群山,亦曰虎市山,以虎多暴故也。晉義熙中,沙門釋僧律,葺宇岩阿,猛虎遠跡,蓋律仁感所致,因改曰靈鷲山。瀧水又南逕曲江縣東,雲縣昔號曲紅,曲紅,山名也,東連岡是矣。瀧中有碑文曰:自瀑亭至乎曲紅。按《地理志》曲江,舊縣也。王莽以為除虜。始興郡治。魏元帝咸熙二年,孫皓分桂陽南部立。縣東傍瀧溪,號曰北瀧水,水左即東溪口也。水出始興東,江州南康縣界石閻山。西流而與連水合,水出南康縣涼熱山連溪,山即大庾嶺也。五嶺之最東矣,故曰東嶠山。斯則改裝之次,其下船路,名漣溪,漣水南流,注於東溪,謂之漣口,庾仲初謂之大庚嶠水也。東溪亦名東江,又曰始興水。又西,邪階水注之。水出縣東南邪階山。水有別源,曰巢頭,重嶺衿瀧,湍奔相屬,祖源雙注,合為一川。水側有鼻天子城,鼻天子,所未聞也。邪階水又西北注於東江。

江水又西逕始興縣南,又西入曲江縣,邸水注之。水出浮岳山,山躡一處,則百餘步動,若在水也,因名浮岳山。南流注於東江。東江又西,與利水合。水出縣之韶石北山。南流逕韶石下,其高百仞,廣圓五里,兩石對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雙闕,名曰韶石。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爾年豐,彌歷一紀。

利水又南逕靈石下,靈石一名逃石,高三十丈,廣圓五百丈。耆舊傳言,石本桂陽汝城縣,因夜迅雷之變,忽然遷此,彼人來見,嘆曰:石乃逃來。因名逃石,以其有靈運徙,又曰靈石。其傑處,臨江壁立,霞駮有若繢焉。水石驚瀨,傳響不絕,商船淹留,聆玩不已。利水南注東江,東江又西注於北江,謂之東江口。

溱水至此,有始興大江之名,而南入湞陽縣也。

△過湞陽縣,出洭浦關,與桂水合。

溱水南逕湞陽縣西,舊漢縣也,王莽之綦武矣。縣東有湞石山,廣圓三十里,挺崿大江之北,盤址長川之際。其陽有石室,漁叟所憩。昔欲于山北開達郡之路,輒有大蛇斷道,不果。是以今行者,必於石室前泛舟而濟也。溱水又西南,歷皋口、太尉二山之間,是曰湞陽峽。兩岸傑秀,壁立虧天。昔嘗鑿石架閣,令兩岸相接,以拒徐道覆。溱水出峽,左則湞水注之,水出南海龍川縣,西逕湞陽縣南,右注溱水。故應劭曰:湞水西入溱是也。溱水又西南,洭水入焉。《山海經》所謂湟水,出桂陽西北,東南注肆入郭浦西者也。溱水又西南逕中宿縣會一里水,其處隘,名之為觀峽。連山交枕,絕崖壁竦,下有神廟,背阿面流,壇宇虛肅,廟渚攢石,巉岩亂峙中川。時水洊至,鼓怒佛騰,流木淪沒,必無出者。世人以為河伯下材。晉中朝時,縣人有使至洛者事訖,將還。忽有一人寄其書,云:吾家在觀峽前,石間懸藤,即其處也。但叩藤,自當有人取之。使者謹依其言,果有二人出外取書,並延入水府,衣不霑濡。言此似不近情,然造化之中,無所不有,穆滿西遊,與河宗論寶,以此推之,亦為類矣。溱水又西南逕中宿縣南,吳孫皓分四會之北鄉立焉。

△南入於海。

溱水又南注於郁,而入於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水經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水經注
上一章下一章

《卷三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