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統(上)

第十二章 一統(上)

九江城,議事大廳。

太史慈的臨時處理軍政要事的地點暫設在了這座雄偉的大城中。

此時,太史慈正在認真地聽著從各地流水般送來的消息,不時地做出各種指示,在他的身邊,郭嘉、賈詡、魯肅、桓范、沮授、陳登這六個頂極軍師肅容而坐,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仔細地聽著彙報者向太史慈報告的諸多事情。只見眼前的那名斥候對太史慈恭謹道:「幽州傳來消息,張郃、高覽兩位將軍連連擊破鮮卑人,很多部落被打得望風而逃,現在在幽州長城外幾百里內的範圍里,鮮卑人根本完全絕跡,無法立足。雖然幽州不斷的展開戰事,但是人口卻在激增,那些投降的黃巾軍完全的安定下來,他們和幽州當地的居民以及甄氏家族的那五萬農民開始通婚,每一天都有新的嬰孩而誕生,用不了多久,幽州的人口就會突破百萬,雖然如此,幽州的糧食卻十分充足,田疇先生來信說,從青州五德院傳遞過來的一些農桑經驗十分有效,增加了糧食作物的產量,唯一一件遺憾的事情就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在最近的作戰中不幸從馬上墜落,摔斷了脖子,醫治無效,已經死了,田疇大人已經把這件事情調查得一清二楚,並且把這件事情通報給了遼東的公孫家族,希望他們能夠接受這個噩耗。截止到田疇大人寫信的時候為止,公孫家族反應平靜,而且派人跑到田疇大人那裡去道謝。」

太史慈「嗯」了一聲,微笑道:「你帶話給田疇,告訴他寡人對他的工作十分滿意,關於公孫續的事情他處理得十分得當,不過也不用過地在意公孫世家的感受。那樣反而顯得心虛了。時至今日,公孫家族的人也應該明白,他們已經拿我青州沒有一點點辦法,應該安分守己。」那名斥候答應了一聲,才要撤退,太史慈卻叫住了那名斥候,沉思一會兒才道:「你告訴田疇,既然遼東已經安穩,那麼就去和樂浪郡以南的三韓之地做做生意,我們一開始不就和馬韓的關係不錯嗎?想辦法和那裡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把他們的土特產品都給我弄來,若是有技術人才,也要盡量地搜羅,他一定會大有收穫的。呵呵,對幽州的百姓實在很有好處。」看著太史慈處理得當,魯肅等六人當然沒有話說,尤其是太史慈關心農業生產這件事情令四人極為滿意,一般馬上得天下的皇帝很少會注意到這一點,他們就知道打打殺殺,只懂得破壞,而不知道建設,現在太史慈卻是別具一格,甚至比很多人都想得遠。四人對望一眼,心中自然充滿了喜悅。那名斥候這才躬身退出,隨後不久進來一名斥候,這名斥候是從青州來的,他先是向太史慈報平安,太史慈的母親雖然年事已高,但是由於受到了良好的照顧,所以這兩年身體越的健康起來了。聽到這個消息,太史慈自然放心,太史慈的母親還告訴太史慈,漢獻帝的兩位貴妃已經到達了黃縣,受到了很好的照顧。大漢第一劍師王越則是盡職盡責的保護,要他放心。不過太史慈的母親卻希望太史慈能夠多派出些人照顧兩位貴妃,因為這兩人身邊只有一名小黃門,而且那小黃門一看就是個什麼活都不會幹的小屁孩兒,雖然長得不錯,但是賊眉鼠眼的,叫人看了不大喜歡。太史慈聽到這裡不由得為之莞爾,漢獻帝本身就是孩子心性,這會從皇帝變成了平民,怎麼的都要新鮮一陣子,所以難免上躥下跳,調皮搗蛋一番,不過被自己不明真相的母親叫做小屁孩兒,實在是有趣。大概自己的母親看著漢獻帝很鬧心,所以才會忍不住說出這番話來,不過自己的這位母親也知道他自己沒有權利去干預別人的生活,所以只好跟自己說明,希望自己向兩位貴妃提出意見,若是太史慈的意見,這兩位貴妃還是會考慮的,問題是太史慈能說什麼?難道自己要人家夫妻分手不成?這件事情想一想就是滑稽。那名斥候又向太史慈彙報,王豹已經把青州軍秘密訓練多時的軍隊悉數派上陣,已經沿著海岸線出,要配合青州軍的渡江部隊從水路進攻江東。另一方面,已經回到青州五德院的馬鈞又開了不少對農業生產有利的工具,正在試驗,以便日後推行,孔融則致力於興辦教育,現在不但北方普及教育進行得如火如荼,而且現在益州和荊州兩地的普及教育也在進行之中,益州和荊州原本就是學術盛行之地,要興辦教育自然是事半功倍。而馬鈞的妻子步飛煙和郭嘉的妻子墨姬也是一同回到了青州,準備推行戲劇藝術,使之成為天下百姓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太史慈心中暗喜,有了這戲劇和評書等藝術形式,這就等於和報紙一樣,在某一方面起到了對皇權的限制作用。若是通過這些渠道把「新五德終始說」揚光大,那就是善莫大焉。也許千百年後,人們會記不得太史手下的猛將們所經歷的那些戰役,但是對這件事情卻會耳熟能詳,因為這件事情對於萬民來說實在是福澤深遠。要知道青州的學術其實並沒有什麼固定在哪種思想中的內容,相反兼容並包性是很強的,只有開放的心態才能迎接來民族的盛世,所以如何保持新「五德始終說」的本意,以免後人篡改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畢竟,中國的那些古代先賢們在死後被利用的時間已經太長了。自己絕對不能忍受重蹈覆轍的結果。當下太史慈只告訴那名斥候回去之後要自己的母親不要管兩位貴妃的事情。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王豹把最近新訓練出來的特種精英派到南方來,目的是派這些特種精英到周邊的國家進行經濟門交流,最好是帶回一些地方特產回來,提高糧食作物的生產量。因為太史慈已經預計到了未來將會生的事情,用不了多少年,中國的人口將會激增到一定的數量,到了那個時候,人口的壓力就會浮現上來,所以太史慈必須要防患於未然,把這個在中國歷史上造成王朝衰落的隱性的巨大災難消滅在萌芽中。不過這份苦心可並不是誰都能夠懂得的,在那名斥候離開之後,郭嘉便忍不住詢問太史慈這麼做的原因,在得知太史慈希望提高農作物的生產量的答案后,眾人面面相覷,有點不大明白。

郭嘉忍不住搔頭道:「敢問聖上,這麼做不會穀賤傷農嗎?要知道我們現在的糧食生產已經趨近於飽和,而且越來越多的糧食已經和上也掛上了鉤,雖然說我們青州政府出於養兵的需要,也在不斷地增加糧食,但是按照主上的說法,很多外國的糧食作物產量驚人,若是一旦在國內落戶,會不會出現問題呢?」魯肅在內政方面明顯高於其他三人,因此比郭嘉說得更明確道:「聖上,我們青州講究的是新『五德終始說,正是因為如此,五德將令水乳交融,因為戰爭的進行,所以在這十年內,在青州的倡導下,農民向外賣糧食已經成為一種慣例,因為在青州,農業稅很低,而且這些年已經漸漸地全免,這股潮流更是漸漸遍布天下,到了那時,農民將會和商人牢牢的掛鉤,因為他們一定會把多餘的糧食賣出去,可以看得出來,不說別的,日後這天下新興的城市將會越來越多,城市的人口也將越來越多,這不但因為工商業的盈利要過農業,而且城市一般會成為一個地區的中心,更何況這些年因為大型公益事業諸如道路、水壩、河道等等的修建,非農勞動里越來越多,所以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在不斷地變少,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糧食仍然還有剩餘,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我們的農業生產水平在上升,可是主上請想一想,隨著戰亂的結束,很多的百姓將會回到故鄉,因為必將在城市中每一偶他們的位置,他們會再一次變成農名,現在還有那麼的荒地沒有開墾,若是如此,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的糧食就會堆滿倉庫,到那個時候,糧食的價格就會下降,若是在此時我們還要引入新作物,那豈不是雪上加霜嗎?要知道到了那時農民們根本就是無處可去,別無選擇的從事農業勞動,若是如此,就算是我們全部免除了農業稅,只怕百姓種田的積極性也會降低的,到了那個時候,農民由積極耕種變成迫不得已種田,那麼農業的地位豈非變得次要起來?又哪裡符合新『五德終始說』的精要呢?望聖上有以教我。」

魯肅的一席話說的眾人連連點頭,齊齊看向太史慈,太史慈聞言呵呵笑道:「子敬言之有理,我們這個希望王朝的確和以往的王朝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你們可能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隨著太平盛世的到來,人口將會激增,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必須要準備充足的糧食才可以,難道你們到了今天還看不出來嗎?很多王朝的衰落不是政策出了問題,而是人口的膨脹給那個繁榮的王朝太大的壓力了。」眾人聞言,中心一震,沉思起來。

太史慈掃了眾人一眼,緩緩道:「當然,開糧食新作物不過是治標而已,因為即便我們能夠有充足的糧食去養活不斷增加的人口,那麼這些被養活的人的心態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他們會變成這個王朝的一群作的人又怎麼辦呢?他們又會怎麼看待這群閑人呢?要知道,人不患寡,兒患不均,事情若是到了那一步,即便糧食夠吃,只怕也會生社會弊病來。」賈詡倒吸了一口冷氣道:「聖上深謀遠慮,我等不及,敢問聖上,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做才可以未雨綢繆呢?」

太史慈冷然道:「所以我才要為大(看不清)邊的敵人,我們要為本民族不斷地拓展生存空間,當(看不清)並不是要蠻橫的搶佔別人的地方,而是要把屬於我們的地方拿回來。如此而已,在這之後,我們還要和外部加強經濟交流,與其他國家通商,這樣就可以緩解就業壓力和人口壓力,如此,從事農業的人並不會變得很多,糧食的價格也絕不會降低,我們還會把糧食生意做到外國去,畢竟產東是每個國家都像我們一樣是太平盛世,他們在戰亂的時候難道不需要糧食嗎?當然,我們的一些武器也是他們所需要的,嘿嘿,大戰爭財可是這人世間最暴利的收入之一,可以預期,將來的幽州、冀州等地將會變成一個大糧倉,他們所生產的糧食肯能很大一部分都會變成商品銷往外國,如此一來,我們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眾人聞言拍手叫絕,都覺得太史慈的主意果然奇妙,同事也弄明白了很多一直一來懸而未解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太史慈以前和管寧和諸葛亮等人交談過,至於像郭嘉這樣的人,雖然說起政治來也能頭頭是道,但是對於這些問題他們並不怎麼感興趣,而且懂得也不是很多。

太史慈心道:「這算什麼?老子現在恨不得弄出一對人體無害的避孕藥,搞搞計劃生育什麼的,雖然說這個時代孕婦和嬰兒的死亡率很高,但是隨著醫學的達,生產孩子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安全,不控制人口怎麼行?不過很多的事情現在只能放在心裡,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只會好心辦壞事。

正說話間,呂蒙興沖沖地進來了,身後帶著的人赫然是他的哥哥,荊州戰將鄧當,身後還跟著幾個人,顯然都是荊州本土的人物。

看著呂蒙興高采烈的樣子,太史慈和眾人對望一眼,知道呂蒙大概是說服了鄧當,只是不知道這小子用了什麼辦法,不過呂蒙辦事眾人十分放心,自然不會有人去詢問,何況這還是人家的私事。果不其然,鄧當見到了太史慈便跪倒在地,身後那幾人也是有樣學樣,跪倒在地,口稱萬歲,太史慈哈哈大笑,站起身來,把鄧當等人扶了起來,和他們親切的說話,然後好言相慰,然後便命人帶領幾人下去休息,至此,鄧當和其以下成當、宋定、徐顧、謝奇、袁雄等將,連同原來的荊州運糧都督趙累等人悉數投降,成為青州軍的一部分。

鄧當原本就是不錯的帶兵人才,太史慈得到這人用以鎮守荊州一處郡縣還是綽綽有餘的。不過鄧當等人離開之後,呂蒙並沒有走,在他的身後還站著兩人,這兩人一看便知道是文士,面對太史慈詢問的目光,呂蒙向太史慈恭敬的介紹道:「聖上,這兩人乃是荊州名士王粲先生和劉楨先生,原本在荊州徐氏家族作客,特來投奔聖上。」

太史慈聞言心中奇怪,暗道這兩人的名字為何這般熟悉呢?驀地想起了陳琳和孔融,這才反應過來,眼前的兩人原來是文學史上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建安七子中的兩位。建安文學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因為這次運動標誌著中國人精神上的啟蒙,因為他們的口號就是慷慨、清俊、悲壯、通脫,這是一個思想極為開的文學流派,對後世影響極大,連李白都自認為沒有建安風骨就沒有自己這般型新飄逸、凡脫俗的詩歌。

說到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一共有十一個,建安七子自然不必說,三曹也不在,反倒是左慈這個妖道也是代表人物之一,令太史慈有點匪夷所思,不明白這妖道除了會配以及招搖撞騙之外,到底還寫過什麼東西,居然還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

太史慈心中暗自嘀咕,王粲卻對太史慈說自己和孔融有過一面之緣,這句話倒是給太史慈提了醒,現在自己要在荊州建立,總不能把這任務都放在孔融的身上吧?眼前的這個孔融看樣子還不錯。那就不如交給他,於是連忙把自己的意圖告訴給了眼前的兩人。

王粲和劉楨沒有想到自己才剛加入到青州軍居然就會受到如此的重用,自然十分感激,當下興奮而又認真的向太史慈請教起相關事宜起來。太史慈把自己要在荊州推廣普及教育的事情說了出來,兩人自然受加興奮,不過這兩人倒是十分的謙虛,反倒說自己的本領不大,希望太史慈能夠聘請一些名士,有他們在,荊州的將會很容易就會創辦起來。

太史慈饒有興趣地詢問這些所謂的名人都有誰,結果達到的確良答案是「司馬微、石廣元、崔州平」這些人,而且還鄭重其實地對太史慈說這些人都是很有本領的,希望太史慈能夠親自去請他們。

據說,這就叫做禮下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萊太史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東萊太史慈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 一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