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的創舉

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的創舉

蘇晨說出來的廣告點子,饒是像李洋和吳平兩人,和廣告推銷打了半輩子叫道的兩人,雖然在外表上沒有太大的表現,實則在內心已經是引起了軒然大波,那種內心的震動,讓他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而且,蘇晨的想法,並不難理解,一說出來之後,其餘的三人便都明白了它的內涵,和它的出彩之處。

這個廣告如果能夠拍好,那麼對於產品的銷量,肯定有很大的好處。

相比那些粗製濫造,毫無新意的廣告來說,蘇晨的這個點子實在是太棒了。

「你是說,這個拍攝的地點放在公交站台上,也就是男主角下公車的時候,女主角也剛好上車。這個時候,男主角的手撩過了女主的發梢,恰巧將她帶在頭上的飾物不小心拿下來了,然後男主又去追女主的公車,你要表達的是這個意思吧。」

李洋將蘇晨的想法,又重新地在腦子裡過了一遍,脫口而出。

「沒錯,就是這樣的。」蘇晨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不可置否的說道。

「而且這個廣告,還可以錄成一個系列的,我想一下,可以有很多的篇幅,比如說除了這個公車篇,還可以有再遇篇日出篇尋覓垂順篇結婚篇見家長篇等等。這樣一來形成一個系列,觀眾們的印象會更加的深刻,對於廣告的宣傳也是有著利好的效果。」

「不錯,這個想法著實是符合我們洗髮露的品牌定位。而且拍攝出來的效果也非常的偶像,具有推廣的效應,你們呢,覺得如何。」

王總像是在徵詢李洋和吳平的意思。

「很好,我覺得這個廣告沒問題。而且有一個系列的廣告下來的話,沒準觀眾們,會對這個廣告也抱有著很大的觀賞性,更是會追劇,希望看到接下來是什麼樣的劇情,這樣一來。也就是大大的增加了我們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了。我覺得這個想法,值得一試!」

「嗯,要是能再想出一個電子,拍成一個系列的話。那就是太好了。這樣一來。可以說是開創了廣告界的一個新的思路。也開拓了這個產品的推廣和銷售。甚至說,這是廣告代言的一個開拓性的創舉。」

李洋和吳平,兩人不住的點頭。都十分的贊同蘇晨的想法。

「好,就這麼辦,待會我們在和技術部門探討一下,如果來得及的話,今天我們就可以拍攝怎麼樣。」

「嗯,好的。」聞言,蘇晨點點頭,他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

而此刻,《百家講壇》之《易中添品三國》仍然是在湘西電視台熱播。

易中添:

上一集我們講到,孫權最後決定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是經過了反覆的思考和掂量以後做出的決定,而能夠幫助孫權算清這筆帳的人不可能是諸葛亮,那麼諸葛亮是不是沒幫孫權算賬?也不是,諸葛亮是幫孫權算了賬的,而且諸葛亮在說服孫權的時候使用的辦法也是算賬。諸葛亮幫孫權算了三筆帳:第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大難臨頭最忌猶豫,你不能猶豫不決,你不能狐疑觀望,猶豫不決和狐疑觀望的結果是「禍至無日矣」,這是第一筆帳。第二筆賬,諸葛亮告訴孫權,將軍人多勢眾,劉豫州尚有餘威。如果貴我兩方聯合起來,破操必矣,一定能打敗曹操。這個賬具體怎麼算的我們在下一集還要講。那麼第三筆帳呢,是如果我們打敗了曹操會怎麼樣呢?鼎力的形勢就形成了。他的原話是:「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那我們就能造成一個三國鼎立,或者說三分天下的這樣一個形勢,這對於貴我兩方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說諸葛亮是算了賬的。

但是這個賬呢,沒算完;或者說,還算得並不十分到位;或者說,這個演算法它還有問題。有什麼問題呢?我們看諸葛亮算的第一筆賬,就是你現在不能觀望狐疑,你必須在兩種選擇當中做出決斷。那既然是這樣的話,你就要把這兩種選擇的好處、壞處都把它說透了。哪兩種選擇呢?一個是對抗,一個是投降,對抗的好處諸葛亮把它算清楚了,投降呢?沒說,如果孫權投降有好處,或者說孫權投降曹操的好處大於對抗曹操的好處,那麼為什麼不呢?這個他沒講。第二,對抗曹操也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打贏了,一種是打敗了,打贏了的好處諸葛亮說了,是什麼呢?「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打敗了呢?打敗了會怎麼樣呢?也沒講。這就等於跟一個人說,哥們兒,咱搶銀行去,只要搶成功了一輩子都花不完這個錢!逮住了呢?他不說,警察真來逮你,他不管,有這麼幫人出主意的嗎?但這個呢,不能說是諸葛亮能力和水平有問題,兵馬未動先想敗局,這是任何一個軍事家都懂得道理,諸葛亮不會不懂,就是我們現在一些企業家也懂,你要做一筆生意你不能想我做成了以後我賺多少,你得想想我做虧了以後我賠多少。所以我的主張就是向來跟人家決策的時候你一定要朝壞處說,就是你這個事情做了以後最壞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如果你心理上還能夠承受,那你就可以拍板,撐死了我不過如此如此嘛,不過怎麼樣怎麼樣嘛,我不在乎我就幹了。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第二個,替人謀划要把話說透,這個道理他也不會不懂。

那麼為什麼不說?因為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曹操的軍隊已經開過來了,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不聯合孫權,劉備集團是死路一條。何況諸葛亮初出茅廬,寸功未立。什麼火燒新野,什麼火燒博望,那是羅貫中幫他燒的,這個時候就個人而言也必須立下這初出茅廬第一功;何況如果不能夠說服孫權,對不起劉備的三顧茅廬啊。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策略上,他只能夠緊緊地把孫權抓住,只能這麼說。

但你說孫權他心裡就不明白?這也說不過去。我都想到了這些問題,孫權想不到?孫權智商應該比我高啊,那麼我們就要問。孫權他為什麼不問呢?那也只能有一個結論。就是在此之前已經先有人把這個賬給孫權算清楚了,孫權有了底了,不必問。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

魯肅,為什麼是魯肅呢?因為魯肅是江東集團政治路線和政治戰略的設計師。看過《隆中對策》這一集的觀眾朋友們都還記得。魯肅在建安五年的時候就有一個東吳版的「隆中對」。魯肅在這個東吳版的「隆中對」裡面提出來的戰略是保江東而觀成敗。先三分而後一統,這是他給孫權做的規劃。這個規劃包括三步:第一步,保住江東集團的既得利益。這是你的根據地你不能丟了;第二步,奪取荊州和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第三步,在適當的時候北伐,一統天下,稱王稱帝。所以魯肅對於江東集團未來的發展是有一個成套的這樣一個想法。那正是由於這樣一個原因,魯肅才主張孫劉聯盟。因為魯肅的這個戰略規劃的實現有一個前提,就是荊州必須在劉表的手上,因為魯肅的三分是孫權、劉表、曹操,但是劉表死了啊,劉表死,荊州不是落在劉備的手上就是落在曹操的手上,所以魯肅這才急了,才親自跑到當陽去見劉備。所以這個時候,孫權和劉備如果不能夠形成聯盟,諸葛亮著急,魯肅他也著急,他甚至更著急。

曹操這封信很可疑,因為這封信不見於《三國志》的正文,就是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沒有收錄這封信,記載在什麼地方呢?《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江表傳》是晉代人的作品,它的作者叫做虞溥,後來由他的兒子虞勃獻給了晉元帝,那麼它成書在《三國志》之後,陳壽當然看不到。但是,如果當時曹操當真寫了這麼一封信,應該說是件大事,陳壽怎麼會不知道呢?這是一個可疑的地方。第二,曹操這封信寫得蹊蹺,他為什麼要寫這封信?當時曹操南下東征的時候,據《三國志?程昱傳》的記載,劉備跑到了孫權那裡,而曹操的謀士們都認為孫權會殺了劉備,只有程昱說不會。也就是說曹操這個時候對形勢的估計無非兩種,一種是孫權會殺了劉備,這用不著寫封信給孫權啊;還有一種是孫權和劉備會聯合起來,那就更不能寫這封信了,為什麼更不能寫這封信呢?因為你寫這封信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促使他們的聯盟。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封恐嚇信,為什麼說是恐嚇信呢?你看曹操的話是怎麼說的,今治水軍八十萬眾,這曹操的陸軍和水軍加起來他也沒有八十萬,他哪來的水軍八十萬?

那麼恐嚇信的這個說法當然也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問題是他這樣做會不會適得其反呢?當時他的重要謀士程昱就斷定,劉備和孫權會聯合起來,他的道理是孫權雖然很英雄,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什麼威望;而劉備是公認的天下梟雄,又有關羽和張飛那都是萬人敵。孫權肯定要利用劉備這個力量,而劉備走投無路了也肯定要依靠孫權,所以他們非聯合不可。就算沒有程昱的這個話,根據曹操的一貫做法他也不應該這樣。看過前面節目的觀眾朋友們一定記得,當時袁尚和袁熙兩個跑到遼東去投靠公孫康,手下的人都主張曹操去打,曹操說用不著打,他們是同床異夢的,你要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就結成死黨,我們要放他一馬他們就窩裡斗,等著公孫康把袁尚和袁熙的人頭給我送來,結果公孫康果然把這兩個人的人頭給曹操送來了。

那麼如果這封信寫了,就只有一個推測,就是那是真要打孫權。那麼這封信就不是恐嚇信,是下戰表。這當然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曹操這個時候志得意滿。驕傲得不得了。我們知道曹操這個人是非常驕傲的,小人得志,「小人得志」這四個字用在他身上很合適,他是一得意了以後他那個尾巴就翹起來當旗杆的,他藏都不藏的。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牛得不得了,也沒把孫權二十七歲這個小子放在眼裡,乾脆摟草打兔子,打劉備順便把孫權也幹掉算了,或者是也不真打,我寫封信嚇唬嚇唬他。他沒準就投降了。

……

那麼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封信什麼時候送到的呢?應該是諸葛亮和魯肅回到柴桑的時候。這個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也這麼認為,只不過他是說魯肅和諸葛亮到了柴桑以後,諸葛亮馬上就見到了孫權,然後孫權就接受了諸葛亮的建議。就召集會議討論是不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這個時候信送到了。他說「是時」,他用了這兩個字,「是」就是這。這個時候曹操的信正好到了。那麼我們的看法呢,信應該也就是同時到了,但是我不認為孫權收到這封信以後他還不先開會,先找諸葛亮談談,我認為他應該先開會,開內部會議,自己家裡人關起門來先討論討論怎麼辦再說

這話說到孫權心眼裡去了,而孫權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這才既是他集團的利益,又是他個人的利益。你想想劉琮當年投降曹操,傅巽是怎麼跟他算賬的?傅巽跟他說將軍您想想看,要抵抗曹操靠誰呢,靠劉備,那麼劉備抵擋得住嗎?如果抵擋不住將軍您完蛋,如果劉備抵擋得住曹操他還會做您的部下嗎?劉琮一想,對啊,我還是投降吧。那麼魯肅這樣一算,孫權說對啊,我投降了以後我當什麼呢?於是他拉著魯肅的手說,這是上天把足下賜給我呀。這個話是諸葛亮說不了的,因為立場不一樣嘛,他不是孫權的人,不是他沒有這個水平啊,他不是孫權的人,他不能說,他也說不了。

我們有三個史料作證據,第一件,就是赤壁之戰以後,魯肅先從戰場上回來了,然後孫權把自己身邊所有的要員都派出去迎接魯肅,自己也親自從屋裡邊走出來迎接魯肅,按照最高的規格來迎接凱旋歸來的魯肅。這時孫權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子敬啊,孤今天可是給足了你面子噢。魯肅說,沒給夠。當時所有人都大驚失色,怎麼這樣說話?魯肅不慌不忙地往裡走,兩個人坐下來以後,魯肅舉著鞭子說,魯肅的願望是什麼呢?是將軍您有一天能夠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蕩平四海,一統天下,到那個時候,您再派一輛舒舒服服的小車子來接魯肅,魯肅才覺得那才是面子十足呢!什麼意思?你當皇帝啊。孫權哈哈大笑,哈哈大笑什麼意思?心裡想的嘛。

第二個證據就是孫權稱帝的時候,這是赤壁之戰二十二年以後了,魯肅已經不在了。孫權稱帝的時候要登壇,他走走走,走到半截子突然回過頭來說:諸位知道不知道,魯子敬早就想到朕有今天啊,嗯,真是明於事理呀!也說明孫權想稱帝是他的真實想法。

第三個證據就是孫權稱帝以後,那個當年主張投降曹操的張昭也舉起芴來準備來歌功頌德一番,祝賀陛下如何如何。孫權把手一擋,慢著,張公啊,你就算了吧,當年朕要是聽了張公你的話,別說是現在當皇帝,恐怕現在在討飯呢。那麼這三個證據都說明,打動孫權的,使孫權下定決心聯合劉備的,就是魯肅的那句話:將軍迎曹,欲安所歸。

那麼不投降曹操,那就只有聯合劉備。那麼聯合劉備,就要考慮一下劉備是可聯合還是不可聯合。因為這個時候哪怕是對抗曹操,孫權也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還有一種是不聯合劉備,自己對抗曹操,他也有兩種選擇。那當然,如果劉備是可以聯合的,聯合是合算的,雖然他是弱我是強,但是在不能實現強強聯合的時候,強弱聯合有時候也不是不可以考慮的。那麼劉備能不能聯合?這個問題要問誰呢?諸葛亮,這個問題是魯肅回答不了的。

所以孫劉聯盟的第一功臣應該是魯肅,而不是司馬光他們認為的諸葛亮。這個問題歷史上本來是有結論的,裴松之在《三國志》的兩個傳裡面都談到了這個問題,裴松之是怎麼說的呢?裴松之說:「劉備與權並立,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這是一處,還有一處說:「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兩處都談到了,孫劉聯盟的第一功人,是魯肅。魯肅的最大的作用是幫孫權算清了一筆政治賬,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投降曹操以後我們江東集團就沒有了,你孫將軍也沒有了。但是,能不能聯合劉備,這個問題諸葛亮來解決。因為孫權這個時候已經相通了這個問題以後,他才會對諸葛亮說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怎麼樣呢?諸葛亮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我們劉豫州新敗之後,但是我們還怎麼怎麼樣。諸葛亮就幫孫權算清了聯盟賬,能不能聯盟,也部分地幫孫權算清了軍事賬,因為諸葛亮對於曹操必敗他有一番分析也是非常精彩的,非常到位的。但是還有一個賬,就是我孫權這邊能和曹操決一死戰嗎?我孫權這邊也得算一算軍事賬啊,那麼幫孫權算清了軍事賬的這個人他又該是誰呢?請看下集——中流砥柱。

……(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神級備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神級備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的創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