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聚焦熱點
就在《易中添品三國》在湘西電視台的播放,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
同一時刻,在十月份初的時候,《華國好聲音》的總決賽也終於是如期而至了。
要說,《華國好聲音》的決賽,那可以說是人們聚焦的最大的綜藝節目了。
因為,本就《華國好聲音》也撐在著無數電視觀眾的熱切期盼。
在加之,四位導師,和眾多歌手學員的名人效應。
自然是號召著一大批的忠實粉絲們,為之瘋狂鼓舞。
總之,這可謂是綜藝的一大盛世了。
再加上,《易中添品三國》這個文化講壇類的節目,告一段落了,那麼也就是說,有著很多觀眾會開始轉移注意力。
毫無疑問,《華國好聲音》將會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這樣一來的話,《好聲音》在十月份初的這段時間,將會是迎來一個收視上,井噴式的大爆發!
易中天:上一集我們講到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我們從這種關係中讀出了兩個字「孤獨」。可能有觀眾朋友會懷疑諸葛亮孤獨嗎?孤獨。凡是偉大的人物都孤獨,曹操孤獨、諸葛亮孤獨,曹操孤獨到連兒子都不理解他,是的,諸葛亮在後世倍受推崇,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個歷史人物在後代越是受到推崇,那麼他就越孤獨。比方說孔子,孔子被推崇到大成至聖先師的這樣一個地位,而北京大學李零教授對孔子的判斷是什麼呢?三個字「喪家狗」。這是見於《史記?孔子世家》的。而且是孔子本人認可的。所以諸葛亮也一樣,他的一生當中有許多的謎團,這些謎團被他的光輝掩蓋了,在這一集我就給大家講關於諸葛亮講的四個謎團。第一個出山之謎。諸葛亮怎麼出山的?公認的說法三顧茅廬,是不是事實?是。但是與此同時還有一個說法登門自薦,我在《三顧茅廬》這一集已經講過了,而且我得出一個結論,登門自薦和三顧茅廬是並存的,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立馬遭到很多人的痛罵。說你怎麼敢貶低諸葛亮。我的觀點很鮮明,如果是事實我們必須憑著良知和良心把這個事實說出來,顧不上你抬高還是貶低。第二也不是貶低,為什麼呢?我們現在看三顧的說法。三顧的說法有沒有依據?有。在那裡?《出師表》。所以肯定是事實,但絕不是諸葛亮端著架子不肯出山,非得劉備三請四請才出來。也絕不是他原本不打算出山,要三顧以後才出山,他原本就是要出山的,證據在哪裡?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每自比管仲樂毅」。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絕不會老死隆中,就是我在節目里問的,他在隆中待著幹什麼?他是肯定要出來的,那麼為什麼《出表師》會有另一種似乎是另一種的說法呢?似乎,我們看看《出表師》怎麼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很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那麼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呢?一個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似乎原本就是打算如此的,是劉備把他請出來的,這就和每自比管仲樂毅是矛盾的,那麼他自己矛盾嗎?不是,你要理解古人,這是謙辭。下面兩個字詞也是謙辭:卑鄙和感激。卑鄙呢,不是我們現在道德意義上的卑鄙,卑是地位低下,鄙是居住偏遠,翻譯成現代漢語鄙就是小地方人,翻譯成現代漢語卑是普通老百姓,這是謙辭。「由是感激」是什麼呢?感是感奮,激是激勵,不是現在的感謝的意思,我本來是一個小地方人,也沒有什麼地位,先帝不因此看不起我,來跟我討論天下大事,所以我受到感奮和激勵,我才出出山的,這是謙辭啊。是對先帝的追念啊,是歸功於先帝啊,實際上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國士,無雙國士。國士的特點是什麼?以天下為己任。我們有一首歌叫《畢業歌》,大家都很熟悉嘛,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他都有這個志向要做國家的棟樑,要擔負起天下的興亡,難道諸葛亮連這點志向都沒有?否定他這個志向才是貶低諸葛亮呢!而且如果諸葛亮真是打算死守隆中不出來的,不肯出山的人,劉備不會看得起他,我在《春梅煮酒》一集講過一個事實,就是有一個叫做詐汜的人去找陳登,陳登見了他以後自己睡大床,讓他睡小床,這個耿耿於懷跟劉備說,劉備說你是什麼人?你是個士人,你是個國士,國士就是要以天下為己任的,現在天下大亂就等著你們出來,報效國家,拯救人民,你們都不肯出山,耐天下蒼生何,你在幹什麼?你在求田問舍,不要說陳登瞧不起你,就是我劉備也瞧不起你,陳登還客氣讓你睡小床,你到我家裡,我讓你睡地下。所以一個在這樣國難當頭不肯挺身而出的人,劉備是看不起的,而諸葛亮不是這樣的人,我們去讀《三國志》,劉備敗走當陽和魯肅一起來到夏口,這個時候曹操的軍隊追過來了,怎麼辦?諸葛亮說的什麼話?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挺身而出嘛,所以他就是一個挺身而出的人,是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因此當曹操準備要打荊州的時候,諸葛亮發現荊州危險,他是會出去找劉備的,他會主動去找劉備的,只不過由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這一次沒有達成什麼協議,也可能是諸葛亮去見了劉備以後,劉備還要考慮一下或者還要考察一下,諸葛亮又回到隆中去了,然後劉備再到隆中去見諸葛亮。所謂三顧也不一定就是只有三次,也可能是多次,也更不意味著去了三次只見了一次,可能次次都見到了,談了很多的話,越談越攏,最後決定出山輔佐劉備。所以這樣一個解釋不但不是貶低諸葛亮,相反是高度的肯定,因為我們從這個案例裡面我們看到了什麼呢?看到了諸葛亮的一種精神,這個精神就是心繫天下的國士精神。這才是我們應該肯定的精神。那一種做清高狀。揚言要做隱士,不肯為國家效力的,那種所謂表現是酸腐文人的表現,不可取。這是第一個謎。出山之謎。
畫外音:有著國士之風的諸葛亮心繫天下、憂國憂民。他的出山沒有世俗人眼裡的故做清高,而且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出山之後的諸葛亮忠心耿耿。恪盡職守,幫助劉備完成了自己的霸業,然而在劉備稱帝的八年以後孫權在武昌稱帝,並派使臣到蜀表示二帝並尊,讓人吃驚的是諸葛亮不但沒有阻止孫權,還派人前去祝賀,他承認孫權稱帝,同意二帝並尊的局面,這是為什麼呢?有著正統思想的諸葛亮為什麼接受這個現實呢?這也就成了諸葛亮留給後人的第二個謎團。
第二個,並尊之謎。所謂並尊是什麼呢?就是承認孫權稱帝。我們知道孫權稱帝是比較晚的,但是後來還是稱帝了。三國時代稱帝的這個程序是這樣,首先是曹丕稱帝,曹操死了以後他接替了魏王,然後接受了陳群的九品官人之法和建議和士族地主階級達成政治交易,然後上演一場所謂禪讓的人這樣一場政治笑劇,當了皇帝,那麼當了皇帝以後,漢就沒有了,變成魏了,這時候第二年劉備宣布稱帝,仍然叫漢,因為漢皇帝沒有了,漢代也不能沒有皇帝嘛,那麼我劉備來當,那孫權遲遲沒有稱帝,但是最後還是稱帝了,孫權稱帝以後就派使者到蜀國去通知蜀國,說我也當皇帝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有兩個皇帝啊,這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啊,因為自從有了帝國制度以後,普天之下只有一個國家,一個皇帝,一個政府,怎麼搞出兩個來呢?何況北邊還有一個,當然了,這個孫權提出來的是你們蜀漢也承認我東吳,我們東吳也承認你蜀漢,我們都不承認曹魏,那也不行啊,天無二日,人無二君啊,(但是)諸葛亮同意,而這個同意在以前是不可設想的。當然,在三國關係中諸葛亮是極力主張聯吳抗曹的,這是自始至終的從來沒有變過,所以夷陵之戰以後,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恢復了和東吳的盟好,派鄧芝使吳,孫權同意了,從此吳蜀兩家就再沒有發生過戰爭。但是鄧芝多次使吳,第二次出使吳國的時候,那時候孫權還沒稱帝,孫權就提出了二帝並尊的設想,孫權說如果將來天下平定了,我們把曹魏滅了,貴我兩國共治天下如何啊?鄧芝說什麼呢?說大王啊,這恐怕不行,我們兩國聯合起來滅了曹魏以後,我希望你們能夠識時務,意思就是希望你投降,如果你們貴方不識時務的話呢,不好辦,天無二日,人無二君,那我們兩國都只好各自回去,各自的君主修德政,各自的文臣武將練功夫,我們大家都把鼓槌拿起來敲,戰場上見。這是鄧芝使吳的時候說的話,但是當孫權當真稱帝的時候,諸葛亮決定承認二帝並尊,這件事情意義非常大的,它對於一個正統思想很重的人來說,邁出這一步非常不容易,為什麼會這樣做?表現出什麼來?我認為表現出的是諸葛亮的務實精神,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我們現在回過頭去讀他的《隆中對》你看可有一句空話,非常實在,劉備還說什麼:*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諸葛亮沒有跟你討論什麼主上蒙塵,*臣竊命這些問題,他講的是你趕快占塊地方,董卓一來天下大亂,所有人都在搶地盤,你非得有根據地不可,非常實在,是個實實在在的人。所以這個並尊二帝,我認為又體現諸葛亮的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就是審時度勢的務實精神。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北伐,這個問題我在前面節目裡面已經講過了,就是為什麼要不停的北伐,也不是他不審時度勢,實在是除了這樣做以外,沒有別的選擇,這就不展開說了,第二個謎。
畫外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恐怕很難找到第二位象諸葛亮這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丞相了。他的政治韜略讓他走出茅廬,輔佐劉備。他又顧全大局承認孫權稱帝。恪守與東吳修好。劉備去世以後,他又輔佐幼主劉禪以「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為己任,實行聯吳抗魏戰略。並親自率師數出祁山攻打曹魏。在對內治理上他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然後就在諸葛亮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的背後,又留下了一個大權獨攬。架空劉禪的說法,因此這一對君臣關係就變得十分微妙。那麼諸葛亮是否真的架空了皇帝?他又是否真的大權獨攬呢?這也就成了諸葛亮身後的第三個謎團。
第三個,專政之謎。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諸葛亮這一生第一件輝煌的事情就是出山以後,促成了孫劉聯盟,但是赤壁之戰以後一直到夷陵之戰,我們基本上聽不到他的聲音,真正的大展宏圖是在劉備去世以後,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全面接管了蜀漢政權。按照《三國志》的說法「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就是軍、政的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諸葛亮拍板,都是諸葛亮一個說了算,這叫做大權獨攬,而且架空皇帝。這在中國古代也是很忌諱的一件事情,因此歷史學家對此要作出自己的解釋,就覺得非常為難,解釋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劉禪弱智,但是看過《非常君臣》一集的觀眾朋友們應該認同我的一個觀點,劉禪並不弱智。另一種觀點是諸葛亮貪權,但是事實證明他也並不貪權,他沒有象曹操一樣把自己的相位又傳給自己的兒子,怎麼解釋呢?只能解釋為他太負責任,他是不放心,他不放心把這麼大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這是一個能力強的人常常會有的心理,一個能力太強了以後,他就不放心別人,所以他到了事必躬親的程度,他在北伐軍中和司馬懿對壘的時候,司馬懿問蜀國的人說你們丞相最近怎麼樣啊?蜀的人說我們丞相每天吃東西吃得很少,但是工作做得很多,但凡是打二十軍棍以上的都要親自主持。司馬懿說他快死了,這個事情也是有爭議的,首先是有人不同意,說這不可能,一個做丞相的,做總司令的人下面打二十棍子他去數,那不等於一個做總經理的發工資的時候到財務科去數鈔票嗎?那可能嗎?還有一種說法,說那如果是可能的話,說明他管理能力不行,完全不符合管理學的這個法則嘛,你管成這個樣子,難怪你後繼無人嗎,什麼事都你一個人做了,別人得不到鍛煉,得不到成長嘛,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我認為這個事是可能的,但不是每個二十軍棍都去數,每打二十軍棍都去數,那是數不過來的,是什麼呢?偶然去一下,為什麼要偶然去一下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他的法制,因為法制的建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執法,你立了法你不能執法或者執法不公平,或者執法不嚴明,你的法制都會流產,你知道他那二十軍棍怎麼打,全在打人的那個人,他要恨這個人,兩棍子就能打死,他想包庇這個人打二百棍他都不疼,這種事情當然我們現在沒有證據,但是以今度古想當然耳,想當然那個時候可能也有一點,偶然去看一下,就象微服私訪一樣,而且自己作為丞相為下面作出一個表率來,一個領導如果是這樣子來抓工作的話,下面一般工作就會比較好。所以我覺得呢,這個事情表現出他鞠躬盡瘁的負責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這八個字見於《后出師表》,《后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寫的學術界有爭議,我也不參加這個討論,但是我的觀點是即便《后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八個字仍然足以代表他的精神,他確實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人,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人。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實實在在地講是累死的。所以我希望我們不要在他身上再增加負擔,讓老人家再累死第二回。
畫外音: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治理得最好的國家,這當然歸功於諸葛亮,在內政上諸葛亮厲行法治,使得吏治清明、官吏廉潔。在經濟上諸葛亮關心農業生產,重視手工業,促進了堅持四項基本鹽、鐵、錦業的發展,蜀國的秩序在諸葛亮的手上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條。然而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又是最短命的。僅僅四十多年。蜀漢政權就拱手讓給了司馬氏,這多少對不起九泉之下的諸葛亮,但問題是為什麼諸葛亮一手治理起來的蜀漢會如此短命呢?在蜀國井然有序的環境背後到底還存在什麼問題呢?
第四個謎就是治蜀之謎。諸葛亮的治蜀我在前面的節目裡面已經講過很多了,總起來說就是四個字依法治國。因此在他的治理下。蜀國的情況是最好的。陳壽的《三國志》是這樣描述的。說在諸葛亮的治理下「吏不容*,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這是一個描述,而且陳壽作為良史,我覺得這個描述是靠得住的,確實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後代很多人紀念他的原因,因為我們都希望有這樣一個很好的社會環境和治安環境,誰都不願意社會是亂的。所謂「吏不容*」主是官吏當中沒有貪官污吏,「人懷自厲」就是每個人都奮發向上,「道不拾遺」這個不要解釋了,治安好,「強不侵弱」這個也不要解釋,沒有人仗著自己的勢力大欺負弱小的,估計在他的治理下沒有黑社會,「風化肅然」非常乾淨,那麼這個是應該肯定的,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由於諸葛亮本人以身作則,在依法治國的過程當中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們肯定的,這就是我要說的第四種精神:公正廉明的法治精神。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領導下的蜀國是治理得最好的,卻又是三國當中最先滅亡的,這個原因我在前面的節目裡面已經講過了不再重複,這裡要補充的是什麼呢?說是我還想推敲一下這樣一個社會秩序和社會環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它的背後有沒有問題?我的結論是有問題。是什麼樣的條件下出現的這樣的局面呢?不是和平環境,而是戰爭環境,諸葛亮的政府實際上是一個軍政府,他對蜀國的管理除依法治國以外,還長期使蜀國處於戰爭狀態,這個可以聯繫到他的連年北伐,那個從來就沒有成功過的北伐,也不可能成功的那個北伐。他的北伐一方面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興復漢室,另外一方面是為了鎮壓國內的反對派,那就是益州本土集團,所以他的國家長期處於戰爭狀態,治安很好,賦稅很重,因為你戰爭要花錢啊,錢從哪裡來,天上掉不下來,地上挖不出來,只能從人民那裡去拿,最後蜀國的經濟靠什麼?靠蜀錦的出口來維持,所以這樣一個軍政府領導下的處於戰爭狀態而做到的風化肅然,而做到的「吏不容*,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大家可以討論,至少我個人表示不嚮往,我還是喜歡和平環境,但是不意味著我不尊重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我的看法是我們對於這些歷史人物一方面要有歷史之同情,想到他當時做這些事情有他不得不這樣做的一些原因,去充分地理解他,另外一方面還是要站在現代的立場,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來判斷,而不要一味地盲目崇拜或者盲目批判。實際上諸葛亮這種依法治國和我們今天提倡的依法治國是不能打等號的,所以因此我對於他的精神,我們只能抽象的繼承,就是繼承他的什麼呢?公開、公正、公平,廉潔、以身作則,因為他帶頭清廉啊。但是結果是他帶頭過苦日子,全國人民也過苦日子,我自己想想,還是全國人民都過好日子好,寧肯你也過好日子,他這樣的一個依法治國和現在的依法治國是不能打待號的,為什麼呢?中國古代法家的那個「法」是王法,是自上而下的,是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法,儘管它公平、它公開、它公正,它也是統治,而我們現代國家的法是約法,是人民的約法,是保護人民的,是保障人民幸福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所以這兩個法是不同的,雖然這個執法精神是相同的,但是具體的法是不同的,也就是說諸葛亮的依法治國走的是一條中國古代的法家路線,這個路線可以追溯到商鞅,而諸葛亮是欣賞商鞅的,在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是什麼樣的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