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人意料

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人意料

何翔與林春波的比賽,可以說是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而且,這次半決賽,一直到總決賽為止,都將會是現場直播。

這裡沒有像以前那樣,會有時間空餘給選手們,讓他們綵排。

而是要將他們最真實的實力展現在他們的面前,這將是最真實,也是最殘酷的舞台。

沒有給他們太多準備的時間,和調節狀態的機會。

而是要一鏡到底,孰勝孰強,一切都在舞台上說了算。

在比賽中,何翔和林春波,都是演唱了一首自己最為擅長的曲目。

而當兩人歌曲都唱完,到了投票環節的時候,結果確是出人意料。

因為在觀眾們,以及各個嘉賓,在歌唱實力中,明顯是林春波,更勝一籌,而且在風格上也更為獨特。

但是在這關鍵的比賽中,他卻是遺憾敗北。

而勝者,正是原本不被人看好的何翔。

…….

在這種情況下,立誰為王太子,也就是基業的繼承人,成為很重要的問題了。而在曹操的眾多兒子中間,最有希望繼承曹操權利的,就是曹彰、曹植和曹丕。於是,為了太子之位,他們憑藉各自優勢,開始了明爭暗奪的鬥爭。那麼,曹彰、曹植和曹丕究竟誰會最終勝出呢?這勝出的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玄機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奪嫡之爭」。

易中天:

到了曹操的晚年。接班人問題就提到了議事日程上。曹操要選擇一個繼承他的權力和職位的人,選誰呢?據不完全統計,曹操有十五個老婆,二十五個兒子,這還是查得到的。在這二十五個兒子當中,原本最有希望接班的是長子曹昂,長子嘛;但是,他在建安二年,在征張繡的戰爭中犧牲了。曹操還有一個非常喜歡的孩子,曹沖。就是稱象的那個。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建安十三年去世了,病故。當時曹操哭得是死去活來,這個時候曹丕就上前安慰父親,曹操當時就說了這樣一句話:「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沖兒死了是我的不幸。是你們這些人的幸運。因為你們這些人就有希望當太子了。

那麼,曹操說的「汝曹」,或者說你們這些人指誰呢?一般認為主要指三個人。那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為什麼是這三個人呢?因為第一,這三個人都是卞夫人的兒子。我們知道曹操的元配是丁夫人,丁夫人後來跟曹操離異了,曹操就把卞夫人升為正妻。那麼按照傳統的禮法,正妻的兒子是最有條件做接班人的,那麼這三個都是,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這三個人都有水平,都有能力,表現也都很好。所以所謂奪嫡之爭,主要是在曹操的卞夫人生的這三個兒子當中展開。

還有一次曹操問他的幾個兒子,說你們都有些什麼志向?曹彰說:「好為將」,說我這個人就想當一個將軍。曹操說,那你當一個將軍又怎麼樣呢?曹彰說,當將軍怎麼樣,披堅執銳,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賞罰分明。曹操說,好好好,那你就當將軍吧。《三國志?曹彰傳》的記載是:「太祖大笑」,笑了。而在我看來,立曹彰為儲的念頭也就一笑了之了。

兩個理由,第一個是曹植有才。曹植確實是有才,曹植小時候就很能寫文章,很能寫辭賦。據說有一天,曹植很小的時候,曹操讀到曹植的文章,就問曹植,這個文章寫那麼漂亮,是不是人家幫你寫的?曹植馬上跪下來說,發言為詩,下筆成章,文章就是要自己寫,為什麼要別人寫啊?那不相信父親可以考我嘛,我當場寫。確實很有才。曹操也確實很喜歡曹植,這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我認為,恰恰因為曹操喜歡曹植,反倒證明了曹植不可能被選為太子,此話怎講?

我們要弄清楚古人立儲的原則。因為我們知道,在古代政治制度是君主的世襲制,君主是要世襲的,傳給兒子或者是兄弟。那麼選誰?有四個選項,叫做:立嫡、立長、立賢、立愛。什麼意思呢?就是古代的君王,或者類似於君王君主吧,曹操這樣的,他們實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麼只有妻才是正室,才可以和丈夫相匹配。所以妻生的兒子叫嫡子,妾生的兒子叫庶子,選接班人的時候首先要從妻的兒子當中去選,這叫做「立嫡」。那麼如果有好多嫡子,都是正妻生的,選誰呢?選年紀最大的,這叫做「立長」。甚至沒有嫡子,都是庶子,你也要立長。這叫做立子以嫡,或者立子以長,不以賢,就是不是看誰才能最好。那麼如果這兩條原則你不能遵守,退一步,「立賢」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你選了一個最能幹的,還是對大家有好處的,這個社會輿論或者是其他的人都還能夠接受。最不能接受的是「立愛」,就是你喜歡哪個兒子就立哪個兒子,這是最不能接受的。想當年漢高祖劉邦本想立的太子是戚夫人所生的兒子趙王如意,滿朝反對,最後還是立了呂後生的劉盈嘛,就是劉邦那麼牛的人,他也拗不過這個東西。所以你立曹植有立愛的嫌疑。當然有人說了,曹操這個人,他也不按常理出牌,是吧,也講不清楚。對,沒錯,但是曹操也還沒有到講不清楚到硬要和這條原則對著乾的地步,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有人說曹操立曹植,不是立愛,是立賢,因為曹植有才嘛。但是我們也要分析,曹植是有才,什麼才?文才。文章寫得好,詩寫得好,賦寫得好。不等於國家治理得好嘛,是不是,選儲君不是選作協主席啊,對不對?如果說他魏國選一個作協主席,我覺得曹植那當之無愧。是,曹植二十三歲的時候,曹操是跟他有一番談話,說兒子啊,我二十三歲的時候,我就當了頓丘令。我那個時候所作所為到現在都不後悔。現在我留你守鄴城,你要好自為之。那麼曹植是不是好自為之了,我們不知道,但是看來表現是不錯的。因為《三國志?曹植傳》後面一句話是:「幾為太子者數矣」。就是好幾次差一點都被立太子。說明他表現還是不錯的。但是應該說沒有突出表現,因為如果有突出表現的話,史書上一定有記載。它瞞不住這個事情。而且從邏輯上講,也不大可能有突出表現,因為曹操在啊,曹操太強了,他那個兒子幾乎沒有什麼機會來突出表現。這是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曹植如果是表現得非常好,他最後為什麼變差了,變得不好了?這個地方《三國志》記載用了春秋筆法,語焉不詳,含糊其辭,給人的感覺是好像在隱瞞什麼東西。它的話說得非常簡單,是這樣說的,說曹植的表現和曹丕的表現剛好相反,曹植的表現是什麼呢?「任性而行,不自雕勵」,就是曹植非常任性,不檢點自己,不約束自己。曹丕的表現是什麼呢?「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就是曹丕他很工於心計,用各種各樣的權術來處理人際關係,把自己掩藏起來,不露出自己的真面貌,夾起尾巴做人。結果曹操越來越喜歡曹丕,越來越不喜歡曹植。那麼這可能是個原因,而從這裡我們也看出這兩個人的性格的不同,對吧。

那麼就我們來看,大家一般人來看,如果讓各位來選的話,我估計很多人會選曹植。因為曹植可愛啊,率真啊,坦誠啊;而曹丕心裡頭不知道藏著什麼鬼主意,像曹丕那樣御之以術、矯情自飾的人,不但是不可愛,而且還有點可怕,因為你搞不清楚他在想什麼。但問題在於曹操現在不是要評選「誰是最可愛的人」,他要選擇的是「誰是最可靠的人」。什麼可靠?政治上可靠,政治上可靠是什麼意思?保證他曹魏政權代代相傳。而他曹魏政權這個時候是不穩固的,對不對,那邊還有兩個敵人,一個孫權,一個劉備,朝廷內部也在鬧哄哄的,他這個時候就不能選一個任性的人、一個坦誠的人、一個性情中人,他得選一個工於心計的人,才能保證他這份家業傳下去啊。

第二個原因,文武雙全。人家都知道說曹植有才,不知道曹丕也有才,而且是文武全才。我們去讀《三國志》的這三個人的傳,你就會發現,曹彰的才能主要在軍事,是個武才;曹植的才能主要在文學,是文才;而曹丕是兩方面都有。從文的角度來講,曹丕是建安時代「三曹」之一,曹操、曹植、曹丕,三大詩人嘛。雖然他的詩比曹操、曹植相對而言寫得差一點,但是他是中國第一個寫七言詩的人,另外他有文藝理論,曹丕的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還是文藝理論家。而且武功很好,他從小騎馬、射箭,功夫是相當了得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曹丕身為長子。這前面我已經講過了,長子又是嫡子,他這個地位是很高的。當時曹操向文武百官徵求意見,我們在上一集講到崔琰就是公開回答說立嫡以長,沒有爭議,其他人也寫信給曹操說,這個原則不能破壞。最好玩的是賈詡,曹操去徵求賈詡的意見,說你看,這兩個兒子,我選誰好啊?……曹操說我問你呢,你怎麼不說話啊?他說我在想事兒,在想事。曹操說,你想什麼事兒啊?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的事。什麼意思呢?就是袁紹和劉表共同犯了一個錯誤,選接班人的時候沒有立嫡長子,立的都是幼子,結果敗了,曹操馬上就明白了。就是第三個原因。

第四個原因,高人指點。曹丕和曹植在奪嫡的這個鬥爭中都有自己的智囊,曹植這邊主要是三個人,一個叫丁儀,第二個叫丁廙,第三個人叫楊修;曹丕這邊呢,一個。叫吳質。但是現在看起來,我們俗話說三個丑皮匠抵個諸葛亮,曹植這邊丁儀、丁廙、楊修這三個丑皮匠,他不但抵不了諸葛亮,他連吳質都抵不了。吳質怎麼幫曹丕呢?給他定了兩條,第一個叫做輸誠,就是你要向你的父王表達你的誠意;第二叫設疑,你要讓你的父王懷疑他們。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吳質因為經常要跟曹丕兩個人勾結嘛,又不能公開來往。於是曹丕弄了一個竹籠子。把他裝到車子裡面運到府里去。這個事被楊修發現了,楊修馬上就去報告曹操,因為曹操禁止他的兒子跟這些官員來往的,因為怕結黨營私。但是來不及查。這個事被曹丕知道。曹丕就問吳質怎麼辦呢這事。吳質說好辦得很。如此如此這般。啊。第二回,又過了幾天,曹丕又運來一個竹籠子來了。楊修看見了馬上向曹操報告,曹操馬上就攔下來,一查,打開一看裡面裝的綢子,沒有人。於是曹操就懷疑了,你們是不是誣告啊?不相信曹植。

你看,這就是吳質的幫,吳質看準了兩條:第一條,曹操這個人雖然重才,但是更重情,所以你不要寫漂亮文章,你哭。第二,曹操這個人多疑。他看準了這兩條,曹丕就贏了。而那三個臭皮匠呢,凈出餿主意。上一集我講過,楊修是經常猜這個曹操提什麼問題,預先寫好答案的,他把這一招他也去教給曹植,也把答案寫好了,曹操寫個條子來,曹植就把答案交上去,想給曹操留下一個曹植才思敏捷這麼一個好印象。誰知道這個楊修他沒有把握住節奏,曹操那邊的信剛送過來,他這邊答案馬上就交出去了。曹操拿來一看說,我這兒子再聰明也沒這麼快啊。結果露餡了,從此討厭曹植。

不過相比較而言,幫助曹丕的人當中,最有分量的是賈詡。當時曹丕也去請教了賈詡,說我該怎麼辦?賈詡非常淡然地說:「願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這句話翻譯過來說,願將軍你弘揚道德,加強修養,實踐一個士人應該做的那些事情,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不要違背一個做兒子的該盡的孝道,那就夠了,你什麼都不用做。這才叫高,表面上看賈詡好像在打官腔,說的都是官話、大話、套話,但是說到了根本上。根本是什麼?做人。我一再強調,你不管做什麼,你是做官、做生意、做學問,你歸根結底是做人,你去看三國時代這些成功了的人,無一例外的都是做人的成功。你只要守住你的本分,好好地做人,就行了,不要去玩花招,不要去耍那些小聰明,賈詡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曹丕就是按照賈詡的這個教導來做的,最後終於贏得了父皇的愛心,立他為太子。

據說,曹丕被立為太子以後,情不自禁,抱住一個議郎叫做辛毗的,當時有一個議郎叫做辛毗,曹丕一把抱住他的脖子說:辛君啊辛君啊,你知道我有多高興嗎!狐狸尾巴還是露出來了。

而且,不幸被憲英言中了。曹丕在公元220年接替了曹操的魏王的王位,而且在當年就逼漢獻帝禪位,自己當了皇帝,這就是魏文帝。然後在公元226年去世了,只當了六年皇帝。曹丕去世以後四十五年,魏國滅亡了。確實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當然魏國的短命的根本原因,倒不在於說是因為曹丕那個時候得意忘形了一把,這個如果算原因的話也只能算一個次要原因。那麼根本的原因是制度,是什麼呢?就是曹丕在稱帝之前實行「九品中正制」。這個九品中正制的制度說起來很複雜,我簡單地說,把它簡單化一點,什麼意思?就是做官的人世代為官。就是你如果是做官的,你的兒子也做官,你的孫子也做官,只要你祖上是做官的,你總歸有官做;而從來沒有做過官的人就很難做到官,這個就叫做九品中正制。那麼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是和他的父親曹操實行的「唯才是舉」這個人事政策是相反的,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是爭取士族的支持。那麼那個時候東漢末年已經形成士族,你像袁紹、楊修這些家庭都是世世代代為官的,它是一個政治勢力。為了爭取這些政治勢力的支持,曹丕實行了九品中正制。

最後他的政權落到誰手上呢?落到了一個世世代代就是士族的司馬家族的手上。這叫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所以歸根結底說到興亡還是一個制度問題。但是我們現在沒有時間來細說這些事。我們現在要回過頭去看一看孫權和劉備,在赤壁之戰的時候,孫、劉兩家結成聯盟打敗了曹操,那麼戰後如何呢?戰後孫權和劉備還能夠繼續組成鞏固的聯盟嗎?赤壁之戰以後,孫權和劉備他們又都做了些什麼事兒呢?請看下集——乘虛而入。(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神級備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神級備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人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