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蘇晨上場
余雁的一首歌,演唱的十分深情。
而且對於所演唱的這首歌,更是有著獨特的理解。
並且還加入了自己的一些靈感和想法,進行了略微的改變。
再經她飽含深情的演唱。
所表現出來的效果自然是十分的驚世駭俗。
引得了在場觀眾們的熱烈掌聲。
而且四位導師也可以說是不住的點頭稱讚。
對她也是有著很高的評價。
尤其是她的導師齊勤,更是微笑著雙手抱臂,眼中所透露出的欣賞意味,又更加的濃郁了一分。
最後全場一千人,他竟然是獲得了952人的認可票。
可謂是驚艷全場。
而緊接著,蘇晨來不及多想什麼,他也要準備上場了。
…….
在上一集中講到,魏延謀反一案有三種說法。一種是《三國演義》的說法,諸葛亮料定魏延會謀反;一種是張作耀先生的說法,諸葛亮就是亮逼反魏延;第三種說法就是楊儀等人假傳巫相遺命。然而這些說法,要麼是小說家之言,不足為信,要麼是沒有足夠的證據,因此,魏延一案顯得更加撲朔迷離,魏延謀反一案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還得把視線再次回到諸葛亮的遺命上。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下達一個讓魏延斷後的遺命呢?在諸葛亮遺命的背後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情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作客《百家講壇》為您講述品三國之「以攻為守」。
易中天:魏延這個案子裡面有一個疑點,就是諸葛亮病逝前召開的這個榻前會議。為什麼要做出那樣一個決定,什麼決定呢?「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就是魏延如果不聽命令的話,不肯斷後的話,部隊自己出發,不要管魏延了。諸葛亮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一個決定?
歷史上有三種解釋:第一種說諸葛亮料定魏延會反,這是《三國演義》的說法。《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歷史來看,千萬別把《三國演義》當歷史。第二個說法是呂思勉先生、陳邇東先生他們的說法,說諸葛亮就沒有下這個命令,這是楊儀等人假傳丞相遺命。反正死無對證。口諭嘛。又沒有錄音。又沒有錄像,又沒有字條嘛,說不清楚。但是這個說法雖然有道理。但是沒有證據啊,你還是推理,還是猜測。也就是說歷史學家也是要猜測的,只要你的猜測符合邏輯,至少就可以作為一家之言嘛。但是陳壽也是良史,陳壽記錄在案的事不能輕易地推翻,這個裡面還是有些問題。那麼我們剩下的就只有第三種選擇了,就是諸葛亮確實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為什麼呢?張作耀先生《劉備傳》的解釋是,諸葛亮和魏延在軍事路線上有分。
而且這個事情,它還有一個實例,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子午谷奇謀」。「子午谷奇謀」這個事是發生在第一次北伐戰爭,我們知道諸葛亮率軍從漢中出發,北伐曹魏,必須翻過秦嶺。翻過秦嶺有三條路,東邊的一條叫子午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長安;中間的一條叫駐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在武功;第三條路叫斜谷,終點在什麼地方呢?在陳倉。那麼魏延提出的辦法是什麼呢?說請丞相給魏延一萬人馬,當中五千精兵,還有五千人幹什麼呢?運糧食。我魏延帶著這支人馬,走子午谷北上,十天功夫就可以到長安。長安是誰在守著呢?是曹操的女婿,叫做夏侯楙。這夏侯楙是個公子哥兒啊,紈絝子弟,吃喝玩樂可以,打仗不行的,如果夏侯楙發現末將的軍隊從天而降,肯定嚇得屁滾尿流,棄城而逃,末將就可以拿下長安,丞相自己呢帶著大軍從斜谷北上,這樣我們兩軍會合,咸陽以西都搞掂了。諸葛亮不聽,設有採納魏延的這個計策,這個就叫做「子午谷奇謀」。
「子午谷奇謀」是三國史上的一個公案,歷史學家一直在爭論,說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對呢還是不對呢?兩派意見。一派說這個是不對的,這放棄了一個大好的時機,這麼好的一個計謀,奇襲嘛,完全可以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你把長安、咸陽以西都搞掂了,這個事兒不就弄成了嗚?這是一派意見。另一派意見認為諸葛亮是對的,因為魏延的這個計策,風險太大了。
但是我覺得他們算的都是軍事賬,軍事我不懂,我也很難說他們這個軍事賬誰算對了誰算錯了,而我覺得呢,諸葛亮他首先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政治家在進行軍事部署的時候,首先算的是政治賬,因為我們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目的無一不是政治的目的,所以諸葛亮肯定要先算政治賬。因此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了,諸葛亮算的是一筆什麼樣的政治賬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弄清楚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他為什麼要北伐?他北伐的目的、動機、目標是什麼?這個問題《出師表》有回答。因為諸葛亮出兵之前給劉禪上了一道《出師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出師表》裡面諸葛亮就鎖定了北伐的目標,是十六個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目標是什麼,就是要把北方把它搞掂了,把曹魏這些奸凶除掉,把大漢王朝恢復起來,讓我們的皇上重新回到洛陽去當皇帝,這是北伐的目標。
那麼我們又要問,這個目標實現了嗚?沒有。那我們又要問,這個目標為什麼沒有實現呢?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曹魏非速亡之國,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接管了蜀漢的政權,這個時候,曹魏那邊是一片欣喜,因為他們始終是把劉備當作頭號敵人的,諸葛亮它覺得還可以打打主意。於是曹魏那邊許多人給諸葛亮寫信,勸他投降,諸葛亮設有給他們回信,但是寫了一篇文章叫《正議》,大義凜然地回答了這些勸降的人。在這篇文童裡面,諸葛亮提出了一個觀點。叫做「據正道而臨有罪」。什麼意思呢?就是我蜀漢手上掌握著正義,而你們曹魏是有罪的。據正道而臨有罪是戰無不勝的,是一定能夠成功的。
那麼這個話呢,我們也要分析。我們要問一問。曹魏有罪嗚?沒有。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民不聊生。這個時候統一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天下統一,人民才能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社會才會安定,生產力才能得到發展。在這樣的清況下,誰能夠平定天下,誰能夠使天下重歸統一,誰就是對的。那麼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鼎立,這三家你從正面上說,它們都是想恢復天下統一的,從這個角度講,可以說魏蜀吳都是正道;從反面說,它們都想獨霸天下,都不讓人家來統一,從這個角度講,它們都有問題。所以魏蜀吳三家不存在誰正道、誰有罪的問題。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我們要問,蜀漢就是正道嗚?你說你面對曹魏「據正道而臨有罪」,你面對劉表、劉璋的時候,請問劉表、劉璋有罪嗚?劉表、劉璋沒罪,你為什麼把人家的地盤奪了?你奪了劉表、劉璋的地盤,你奪了荊州、奪了益州是靠的正道嗚?
所以胡三喜注《資治通鑒》的時候就說了一個觀點,說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很多人都認為是諸葛亮膽小怕事,那是不對的,諸葛亮不膽小怕事,是他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馬懿輩不可輕也。就是諸葛亮心裡非常清楚,曹魏現在的國君不是昏君,將帥都是人才,沒那麼容易就被你消滅的。這是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國。
第二點,益州非進取之地。益州這個地方的特點是什麼呢?易守難攻。周邊是崇山峻岭,中間是成都平原,四季常青,沃野千里,物產豐富,所以你到了這個地方,你避難可以,守成可以,出擊困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你軍隊都出不去,所以劉備當年在荊州的時候,他是不可不取益州,因為他在荊州他是變成了三明治,北邊有曹魏,東邊有孫吳,夾著他,他發展空間很小,他的發展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這是沒有選擇的,不能說他選錯了。但是他進了益州又丟了荊州以後,他就等於既進了保險箱又進了死胡同。崇山竣嶺把他圍起來了。這個時候關起門來過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衝出門去圖天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餘慶先生說了十六個字,叫做「劉備出峽,全軍覆沒,諸葛北伐,積年無成」。就是你蜀國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敗,劉備出去全軍覆設,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麼事都沒做成。這個事情它不是誰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的,不是人力所為,用現在的話說,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漢政權命中注定偏霸。「偏霸」這兩個字是田餘慶先生提出來的,我認為精準,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稱霸,是偏霸,偏一隅而霸。在這個問題上,溫庭筠的詩是說的很準的,叫做「中原得鹿不由人」,由不得你,這是客觀條件的限制。
第三個原因,諸葛非將略之才。關於諸葛亮的才能其實原本是有定論的,沒有什麼必要來爭議,陳壽說的很清楚,也是十六個字,「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這是陳壽對諸葛亮能力的非常準確的評價。這個評價的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他的軍事才能,在他的軍事才能當中,治軍的能力高於用兵的能力,非常準確,有什麼好爭議的呢?之所以有人爭議,是有這麼一個證據,是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說諸葛亮病逝退兵以後,司馬懿打過來,過來以後巡視了諸葛亮留下的軍營,說了這麼一句話,天下奇才也。很多人就根據這句話認定諸葛亮就是傑出的軍事家,天下奇才;他不知道。司馬懿這個時候肯定的恰恰是他的治軍。就是說諸葛亮治國是一流的,治軍也是沒有問題的,會治軍不等於會用兵,對於他的用兵司馬懿另有評價,這個評價在哪裡呢?在《晉書?宣帝傳》。原文是這樣的,「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什麼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機遇。他的謀略很多。但是沒有決斷,他喜歡帶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權變,權變就是隨機應變。這個「權」不是權力的權。是權變的權。就是他不能隨機應變,他只能規規矩矩地打正規戰,而一旦戰場的情況發生變化。他就不知道怎麼辦了。說得難聽一點,這等於說他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第一個原因,安內必先攘外。有證據嗚?有,在哪裡?《出師表》。我們去讀一讀諸葛亮的《出師表》,開篇怎麼說的:「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才是他要北伐的原因。危急存亡之秋。那麼我們要問,為什麼諸葛亮覺得蜀漢政權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呢?是曹魏的威脅嗚?不是,我們翻翻歷史就知道,自從赤壁之戰以後,後來滅蜀之前,曹魏可從來沒有主動進攻過劉備和蜀漢,他們發動過一次戰爭嗚?那個時候曹魏老打孫權的,相反,劉備征漢中,關羽圍襄奕,諸葛出祁山,都是你劉備集團、蜀漢政權屢屢桃釁,怎麼能說威脅來自北方呢?再看看東邊有威脅嗚?夷陵之戰以後,吳蜀兩國就恢復了盟好當然這裡面有諸葛亮的外交的功績。諸葛亮執政以後,立即執行聯合孫吳的這個國策,還做得很好。兩家關係和好了,威脅也不來自東邊——威脅既不來自北邊,也不來自東邊,我們要問,讓諸葛亮感到不安的那個威脅來自哪裡呢?請大家想想還能來自哪裡呢?只有一個地方,內部。而內部憂患重重的原因,我在前面己經多次講過了,就因為他這個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組成的。所以啊,諸葛亮之憂,憂在蕭牆之內。在這樣的清況下,他只有採取這樣的一個政策,就是對內依法治國,對外發動戰爭。戰爭對於轉移注意力,加強凝聚力,鎮壓反對派都是很有利的,這叫做安內必先攘外。
第二個原因,小國更要圖強。在魏、蜀、吳三國當中,蜀是最弱小的,一個弱小的國家要生存,只有奮發圖強,你不能坐在家裡等著人家來打你,所以《后出師表》,——《后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寫的有爭論,我們頂多說「疑似」。《后出師表》裡面諸葛亮,這個「諸葛亮」要打引號,諸葛亮怎麼說呢?「不伐賊,王業亦亡,唯坐待亡,孰與伐之?」。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不去攻打曹魏,也是要亡的,大漢王朝也是要亡的;與其坐在這兒等死,我不如去拼他一下。如果說這個話因為《后出師表》的作者存疑,你不能認定是諸葛亮的意思的話,那麼《華陽國志》的八個字,我覺得是可以採信的,就是「以弱為強,猶可自保」,而且王夫之,王夫之大家知道是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在他的《讀通鑒論》裡面就乾脆把諸葛亮北伐的原因鎖定為四個字,就是「以攻為守」。而且這個以攻為守包括兩個內容,用王夫之的話來說就是「鞏固以存」和「待時以進」,就是說,以攻為守的結果是什麼呢?一方面,首先我可以守住自己,另一方面,萬一在進攻的過程中有個機會呢。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為了抓住機遇,必須使蜀漢政權時刻保持戰爭狀態。這是第二點,小國更要圖強。
第三個原因,理想必須堅持。我一再說過,諸葛亮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只要有一丁點機會,都會抓住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這是理想主義者的共同特點。問題是,諸葛亮的理想沒變,而形勢變了,就是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設計將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這樣一個條件是什麼呢?是劉備集團能夠跨有荊、益,就是荊州和益州都在手上;然後兩路出兵,一路從荊州出發,一路從益州出發;而且還要有個時機,就是天下有變。這是很科學的,一個很科學的規劃。現在這個形勢沒有了,首先是曹魏非速亡之國,沒有「天下有變」這個條件,另外荊州丟了,所以理想沒變形勢變了,形勢變了策略要變,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他必須繼續高舉「漢賊不兩立」的旗幟,堅持這個政治立場,堅持北伐,堅持討賊;但是另一方面在具體行動的時候,必須小心翼翼,做到萬無一失。
那麼就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諸葛亮臨終之前,為什麼要跟楊儀他們說,這個魏延恐怕是不會聽命令的,他要是不聽命令你們走你們的,別管他,為什麼?現在我想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就因為魏延是個堅定不移的抗曹分子,不但不是反賊,而且是堅決的抗曹分子,諸葛亮料定他不會放棄北伐,他一定還要堅持打下去,而且諸葛亮很了解魏延這個人,這個人自命不凡,自視很高,諸葛亮在世的時候他老覺得不得志,仗沒打過癮,但是諸葛亮威望太高,他沒辦法。現在諸葛亮去世了,什麼楊儀啊,什麼姜維啊,什麼費禕啊,這些人你還鎮得住魏延?魏延聽你的?他才不會聽呢,只好讓他去,沒有辦法,留不住,擋不住嘛,所以諸葛亮的遺命說的很清楚,「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就是你們走你們的,不管他;沒有說魏延如果不聽命令,你就殺了他。因為諸葛亮心裡很清楚,魏延絕不是反賊,只是沒辦法而己,因為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把大軍撤回成都,把蜀漢政權保衛起來,只有保住了蜀漢,將來的什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或許還有一絲希望,你如果連蜀漢都保不住了,你一點希望都沒有了。為了顧全大局,這個時候也只好說隨魏延去吧,我認為這就是諸葛亮一片良苦用心。他臨終時候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漢。
但是諸葛亮去世三十年後,蜀漢還是亡了,而且在魏、蜀、吳三國當中,蜀國是最早滅亡的。那麼蜀漢為什麼又會最早滅亡呢?請看下集:無力回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