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語道破天機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語道破天機

張大鬍子一語道破天機。《√

這個何翔是誰,他認識。

原來張大胡混社會的時候,也知道何翔這人。

之前就是跟著李大腦袋一伙人,專門搶劫偷盜,干盡各種惡事的人。

這何翔,其實很少自己出馬,而是在李大腦袋的團伙中,充當軍師的職責,經常會出一些壞點子。

其實何翔不過是一個人面獸心的人罷了,只是明星的這層外衣,掩飾了他本來的真實面目。

而其他人,在聽了張大胡的一番話之後,都是感到非常驚訝。

「那我們趕緊報警吧。」

「是啊,就他這種人渣也想成為《好聲音》的總冠軍,天理不容啊,報警。」

「嗯,我們就匿名報警,雖然說我們現在已經學好了。但是以前多少有點小劣跡,所以不要被警察知道的好。」張大胡點點頭,但同時給身邊的人提了個醒。

……

劉心武的揭秘秦可卿之旅開始進入關鍵環節,既然秦可卿來自宮中,那麼在康雍乾三朝龐大的皇族中究竟誰是秦可卿的原型呢?根據史料記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皇族子女眾多,十分興旺。因此,要從這眾多的皇族中尋找秦可卿的原型確實十分困難。那麼,劉心武究竟會從哪裡入手來揭開這個謎團呢?

發生在康熙四十七年的帳殿夜警事件,不只讓康熙大為惱火,也直接影響到了康熙朝的時局動蕩。究竟是誰如此大膽,在偷窺康熙皇帝的行動?他究竟是什麼目的要這麼做?

太子胤礽在父皇康熙的精心培養下逐漸成長,一個父慈子孝、樂享天倫的故事在紅牆綠瓦的皇宮裡演繹著,而太子最終繼承父業、登基大寶似乎也是指日可待了。然而,事情卻遠沒有我們想像得那樣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康熙父子開始出現了裂痕。那麼,一個是慈愛無邊、英武一世的父皇,一個是意氣風發、文武全才的太子,兩個人為什麼會出現矛盾呢?太子胤礽還能如願以償地繼承皇位嗎?

太子被廢掉,這是皇朝上下都沒有預料到的大事件,而事件的主人公太子胤礽的種種舉動也著實讓人感到撲朔迷離。他為什麼會做出那樣一些不合常理的舉動?其中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他被廢之後又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在上一講的末尾,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就是秦可卿的出身不但未必寒微,她甚至於還高於賈府。高於賈府,你想一想,賈府已經是國公級的貴族了,高於賈府,也就意味著她可能是皇族的成員,因此我們就應該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皇族裡面去尋覓一下她的蹤影。看有沒有秦可卿這個角色的生活原型。

這三朝經歷的時間也很久,皇族的成員也很多,特別像康熙,他生殖力特彆強,他一生生了35個王子、20個公主,光是他的子女就這麼多;雍正的生殖能力也比較強;乾隆只比康熙生的子女稍微少一點而已,也挺多。所以我們尋覓,說老實話。如果要是一個一個來說的話,那就太費時間。而且辦法也很笨,那我們怎麼辦呢?於是我忽然想到我們可以從康熙四十七年的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從這兒說起,順著這個,往下摸一摸,看能不能有沒有什麼線索?

清朝。他們是馬上得天下,就是八旗兵他們騎著馬,拿著兵器,拿著弓箭,這樣打進山海關。入主中原,統一中國的。所以說,清朝的頭幾個皇帝都特別重視保持這樣一個傳統,既然馬上得了天下,那就應該馬上治天下。當然,統一中國以後,基本平定以後,要重點地實行文治,但是武治、武備也不能鬆懈。尤其是在康熙朝,康熙皇帝非常重視保持滿洲八旗的軍事的實力,他覺得滿族的騎射的這種傳統不能丟,他親自帶頭,每年都要率領王子、王公大臣以及浩蕩的隊伍去打獵,通過打獵來進行軍事訓練。因為一場圍獵也等於是一次軍事行動,在這個過程當中,特別是能夠鍛煉每個人的騎射的能力。那個時候,每年重點是在秋天,所以有一個說法叫做「木蘭秋獮」,木蘭是一個地名,是一個圍場,叫木蘭圍場,那個地方讓它的植被自然生長,然後裡面有很多的野獸自由活動,每年秋天的時候,皇帝就會率領浩蕩的隊伍到那兒圍獵,這個地點大約在現在的遼寧省境內,那個地方有一個木蘭圍場,每年秋天要到那個地方去打獵。後來,康熙就由於更重視打獵,就提出來一年還要兩次去圍獵,有時候春天也去。在這個打獵過程當中,我剛才說了木蘭圍場的地點,在過去那個時代不可能一天到達,當然當中就要不斷地宿營,宿營就要住帳篷,到了木蘭圍場也住帳篷,皇上住的帳篷就叫做帳殿,也是很尊貴的。據史料記載,當時去打獵的時候,最多的時候往往達到一萬五六千人,非常浩蕩的隊伍。駐紮的時候是很大的一個營盤,皇帝住的那個帳篷在最當中,應該是黃顏色的,用皇帝特許的一種顏色製作的布匹,做的一個大帳篷,在最當中;外面就是保衛他的一些帳篷,當中皇帝以及他最親近的隨從所住的營區就叫做皇城,周圍包圍他,包圍他的目的不是去對他不利,而是為了保衛他,但是從形式上來說是形成一個圓圈,這個叫網城;然後構成一個內營盤,叫內城;內營盤之外還有外城,外城營帳就更多了,整個營盤是內圓外方的形制,非常壯觀。一路上,他們可能會宿營幾次,到達以後就進一步拉營紮寨,可能那個營盤就更加地宏偉,設施也更加周備。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就不斷去打獵。到了康熙四十七年,你想康熙四十七年意味著康熙登基已經四十七年了,康熙大約是一個七八歲、**歲登基的少年天子,你想想康熙四十七年的時候他已經五十多歲了。但是。康熙這個人身體很好,他打獵的能力也特彆強,他的武功非常好。那一年,他又帶著太子、王子以及其他隨行人員去進行木蘭秋獮,他當然住在最當中的帳篷裡面,就是帳殿。在裡面,但是沒想到就發生了夜警事件。夜就是夜晚、午夜、深夜,警就是一種危機的情況,一種險情就出現了。怎麼回事呢?就是康熙他發現晚上時候,有人在帳篷外面偷偷地窺視他的行動,你想這還得了?是不是啊?

現在就要說一說,帳殿夜警事件為什麼後來成為轟動朝野的一個大事件呢?而且引發了清朝政壇的震蕩呢?這個就還要再折回來,從頭說起。

康熙登基的時候只是一個少年天子,他當時主要靠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後進行政治方面的指導。指點他怎麼來執政。在這個過程當中,在康熙十四年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已經早就完成了大婚,生了孩子,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做統治者、做皇帝的經驗,就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指導下,就做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決策,就是要從兒子當中選一個來立為太子。公開向朝野宣布,清朝的皇位有了正式的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就是太子。

清朝在康熙以前的幾個皇帝情況是這樣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已經稱帝了,但是他們當時還沒有完全打進關內,還沒有成為一個統一的中國的皇帝;真正成為統一的中國皇帝是打進關內的那個皇帝,是大家很熟悉的順治皇帝。在當時的情況下,孝庄太皇太后她有一個考慮,這是一個很睿智的婦女。是一個大政治家,她有一個考慮,她考慮到從清朝皇帝前幾代情況來看,皇太極他的皇后沒有生下一個兒子,就是說沒有嫡子;到了順治這一朝。皇后也沒有生兒子,康熙本身也不是皇後生的,他也是庶出的,不是嫡出的。當時滿族入關以後,就更深地接受了漢族的宗法思想的影響,就是嫡出和庶出認為區別是很大的,這個在《紅樓夢》裡面是有反映的。大家記得吧?你像探春和賈環就因為不是王夫人生的,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就有無數的煩惱。包括探春,那麼一個「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女性,那麼美麗的一個女性,那麼有能力的一個女性,但是她就為她自己不是嫡出的而經常痛苦。在康熙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情況,就是康熙的皇后就開始生孩子了,康熙的正宮皇后赫舍里氏,她第一胎生了一個男孩,雖然生出不久就夭折了,但是她又懷了第二胎,第二胎又是男孩,而且就生下來了,生下來以後就養大了。這樣的話,就成為清朝統治層的一件大事。因為剛才我已經給你捋了一遍,皇太極,他的皇后沒有生兒子,沒有嫡出的兒子;順治,他的皇后也沒有生兒子,康熙也不是皇後生的,康熙也是庶出的,當然後來康熙和他的嫡母,和這個皇后的關係非常好,那是另外一回事;到了康熙,清朝就有了自己皇帝的嫡子了,要入主中原,要征服所有的中國人,中國人裡面漢族是占絕大部分,漢族的文化傳統是最重視嫡俗的,漢族的宗法思想在這一點上比滿族要更重視。所以為了正列整個的中國人特別是漢族,這個時候來宣布我們滿族也很尊重嫡俗的排序,現在我們的皇帝有了嫡子,我們就要把他宣布為太子,這樣就使清朝皇權的合法性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進一步得到鞏固,它有這個意義,所以不是簡單地立一個太子。它是有很重大的政治意義的。在孝庄太皇太后的指導下,康熙就決定立他的皇後生的孩子,雖然是老二,但是因為老大夭折了,也等於也是老大,他取名就叫做胤礽,皇太子立為太子的時候才多大年紀呢?還不到兩歲,一歲半。但是當時康熙皇帝告示天下,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來宣布這件事情。這個儀式上一個一歲多、不到兩歲的孩子,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各種儀式當中的項目,就由他的奶母抱著他,來完成各個大禮當中的環節。這個是清朝一件大事。

這個太子立了以後,康熙就對他重視得不得了。康熙這個人愛孩子,康熙是一個慈愛的父親,簡單來說。他的所有的王子,他全愛;所有的女兒,他也全愛,是一個父愛無邊的人,有許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對太子他當然就更愛了,愛到什麼地步呢?愛到太子的待遇不但跟他一樣。比如說皇帝應該用黃顏色,用一種特殊的黃顏色,就讓太子他的服裝,他用的比如些轎子這些東西,都是跟他一樣的顏色,他給太子後來蓋了一個很漂亮的宮殿就是毓慶宮。據清朝史料記載,太子的毓慶宮裡面所擺的一些古玩,那些豪華的擺設,超過了(康熙)他自己。後來(康熙)很後悔。有一件事情,很滑稽,他覺得那個太子看著長大,那麼可愛,又是今後他的王位繼承人,他的接班人,所以覺得太子要用什麼東西,應該問內務府要。內務府就是供應皇家各種用品的那麼一個機構。他說那就乾脆讓太子的奶媽的丈夫,讓他奶父當內務府總管得了。為什麼呢?因為太子要東西方便。一撒嬌,跟他奶媽一說,一會兒這個東西就來了,省得一層層稟報去。康熙後來當然很後悔,但是他一開始就是這麼做的。在生活上對胤礽是無微不至地來寵愛,從其他方面來說。他就是培養他:一個是從文方面培養,首先讓他要研習滿文、蒙文和漢文,太子也很爭氣,最後滿文、蒙文、漢文都特別好。因為對他來說最困難的是漢文,對不對啊?康熙的時候。宮廷裡面互相說話是說滿文的,所以滿語首先這個語言就不用教,滿文又是拼音文字,懂了滿語以後,你學滿文就也比較容易。但是漢文就需要從頭學起,這個胤礽學得非常好,後面我還要舉例子,非常出色。

剛開始我一開頭就說到了,康熙特別重視保持滿族的騎射的能力,所以說對胤礽的培養也不例外,從小就讓他打獵。我現在舉的這些例子,都不是野史上面的,都是正史上面的記載。當然這些正史記載有時候你也不能完全信,因為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檔案也是由勝利者掌握的,這些人可能在書寫歷史和整理檔案時也會有一些主觀的東西進去,但是基本上是可信的,因為他基本上要根據事實來陳述。據記載,康熙帶著胤礽打獵,那時候胤礽才五歲,五歲去木蘭圍場,當然太遠了可能去不了,在哪兒打呢?去南苑那個海子也覺得比較遠,就在景山,紫禁城後面的景山,景山裡頭不像現在這樣,它裡面原來就是荒的地方比較多,所以也有一些放養的野生的這種動物。據史書記載,太子跟他的皇父打獵,五歲,連發五箭,就射中了五個野獸,一個鹿、四個兔。下面有人在笑,說這可能嗎?是不是打獵的時候底下有下屬的人把動物牽在他眼前,讓他射。說老實話,一個五歲的孩子,你就是把動物牽到他眼前讓他射,也不是每個五歲的都能射中的,他就是五箭都沒有虛發,就射中了一隻鹿,四個兔。他就在他的皇父的精心培養下,可以說是茁壯地成長。

可是沒有想到,出現了皇權和皇儲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其實很好解釋,從人性就能解釋。你想想,一個太子十二歲的時候,他覺得我今後當皇帝,他很高興;二十二歲,他覺得我已經可以當皇帝了,但是我父親還很健康,我得好好伺候,我等吧;我三十二歲了,我的父親還很健康,我哪天當皇帝啊?是不是啊?從人性的角度來說,皇儲就開始產生這種心理,於是就接連發生了很多事情。一開頭這種事情跟康熙本人無關,比如說皇太子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他的老師都是一些大儒,都是一些飽學之士,年紀當然也很大——教他的時候,就已經是四五十歲了;他長大了,他們都七八十了,很高的年事——他經常辱罵他們,一生氣,他就不管他們是多大歲數,不管那些人是多高的學問,辱罵老師。當然不管怎麼樣,也有人彙報到康熙那兒去,康熙覺得我這兒子怎麼回事?辱罵老師。然後就是鞭撻權臣,很大的大臣,在朝廷裡面都是掌握很大的權柄,康熙都善待他們,康熙有時候發發火,批評一下,也很少說把褲子脫了,讓人打屁股,當眾羞辱或者是鞭笞這些大臣,太子做過,他一發落他就這麼做,底下人當然是你怎麼指揮怎麼來,因為你就是今後的皇帝啊!還有什麼好說的,對不對?你的命令就得聽。康熙就開始不愉快,就覺得胤礽怎麼可以這樣做呢?但是康熙還是隱忍,還是忍了,因為是他自己的兒子。而且他今後確實也當皇帝,當皇帝有點威風也可以理解。可是後來,逐漸地,他對太子的不滿就不是出現在這些事情上面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神級備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神級備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語道破天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