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金庸武俠,略談游龍神鵰
金庸武俠小說包含著迷人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借武技較量寫出中華文化的內在精神,又借文化學理來闡述武功修養乃人生哲理,做到互為互發,相得益彰,所以他的武俠小說已經超越了新舊武俠的通俗,具有高超的文化學術品位。
在網路上可以看到許多金庸武俠同人的小說,有顛覆的、竄改的、諧趣的、變樣的,力求情節出奇和yy,雖然很多在網路上都大受歡迎,但如果脫離了內涵和主旨,只求搞笑和yy,則與金庸的韻味南轅北轍,不能上升到一種品位。
當然網路小說的看點與實版書不同,讀者只求輕鬆,暢意、看的過癮,其他的內在儒墨釋道未必深掘,拋棄諸子百家思想,同人金庸小說則已變質,已經不再具備金庸武俠風格。
由此聯想起當代武俠的沒落,人才凋零,使本屬於中國古代特色的一種文化脫節,在網路上大多武俠作品涉及的古代文化元素太少,又無時代背景,只以簡單的血腥仇殺、寶藏神功和無聊糾葛的戀情,難以達到上乘引起讀者的共鳴,使當代武俠與文字市場相隔越走越遠。
本人也曾連載一部武俠作品《情劍天下》,文中開卷受到黃易的影響甚重,而且語言繁瑣,yy種馬過多,帶有抄襲的成分,根本算不上傳統武俠,雖然近日來已經大幅度改動,儘管脫離了名家的影響,但仍不稱心意,去年還曾提筆一部武俠《天龍奇俠》雖然語句略顯渾熟,然而自己剎那間頓悟,我一直還根本不了解什麼是武俠,從何動筆?以至半路太監。
事隔半年,出於對金庸武俠的熱愛和敬佩,於是乎有了個想法,將金庸先生《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五部書經典的情節糅合在一部中,以中間一部的「神鵰部分故事情節」(不是全部,只是開場,隨後五部糅合!)為一條明線,加入新的主角和人物雜燴在一起,有些對金庸武俠不熟悉或者只看過電視而已的讀者,出口便問:「這是什麼情節?主角不是君子!哪來那麼多高手?神鵰情節不是這樣的混亂!」等等一些讀者自己不明白,便大肆吵嚷自以為有理!
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但有些讀者看過後竟看出了脾氣,低俗沒有教養地出言穢語,為了讓一些疑惑的讀者更加了解金庸武俠的魅力,更加清楚這部《游龍神鵰》到底是寫什麼玩意兒?本人在此解釋一二。
首先在人物上,原著神鵰中的人物十之六七都會出現,而且性格都不會太大變動,依人物本身原有的個性來寫,而新加入的男主角龍駿則是唯一的特別,其他新加入本書的人物全部是五部書中的特色,倘若你對金庸武俠很熟悉的話,你就能感覺到那石素清結合了盈盈的靦腆和小昭的嬌美,而趙思月則是趙敏的個性,至於鬼面人是東方不敗的師祖與前身,百損道人是玄冥二老的師傅,任蒼傲是丁春秋百年後的門徒,苦鑒是方證和空見的造型,而陽左使是以後陽頂天的父親,性格塑造成楊逍的個性相近,殷夜羽、韋笑天、等均是倚天中人物的前輩或父或師,只是按時間的推敲,追溯到神鵰背景中,以應該出現的年齡和輩份加入,性格盡量與五部中原有的性格貼近。
有人不解問:「為什麼不創新的性格人物?」這是因為我想給讀者的感覺是書中人物雖然名字不同,但依然是金庸作品的合集,不僅在書面文筆形式,更在個性的塑造與其接近,使些「武俠文盲」讀起來也能感覺這部決不是古龍、梁羽生、黃易書中人物結合,否則怎麼能稱為糅合!
其次情節和武功;在情節方面神鵰是一條明線,由楊過、郭靖等人開場的戲份為主,但不會在書中過多描寫,暗線是龍駿的所見所遇,把五部書的人物插進來然後交匯在一起,後面的情節是五部相連,不是單一的神鵰(在此提前聲明,看不貫請安靜離開!)所以有個別人開始看到倚天的情節,嘲諷地說不如改成《游龍倚天》,如果這樣改下去作者豈不是要改四次名字么?拜託不同卷章按需要會有不同書中的情節出現,真有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武功則是五部書中的精華,大多神鵰中沒出現過的武功不代表不存在,在《天龍八部》中許多門派武功寫到射鵰、神鵰中都不易而飛,而且連少林都隱藏了幾百年未免說不過去,雖然在原著神鵰中沒有提,只因作家寫書是寫一部構思一部,為了突破和創新,不會過多重複,作為後輩寫手是可以略微了解些作家的心思,希望淘寶網女裝天貓淘寶商城淘寶網女裝冬裝外套www.taobar8.com讀者也可以了解他沒有把那麼多武功放入同一部書,不代表同人小說不可以涉及。
至於武功孰高孰低,可能連金庸本人也無法具體排行,本人曾在網路上搜尋金庸所有武俠中武功排行,一百人竟有一百種排法,只能說明每個人理解程度不同,領悟不同,心中自認為的厲害武功也不盡相同,沒辦法排,雖然武功本身沒法逐一比較那麼詳細,但練武的人卻有強弱之別,所以不會影響書中人物打鬥的勝負,因此獨孤九劍、九陰真經、葵花寶典都會出現,高低因人而異,並不能說明武功本身高低,最重要還是個人武學的修為。(名師未必出高徒,另外學武是一個消化過程,本人不認可一步蹬天,所以開始章節有主角領悟的過程,連這點都不理解的個別讀者,不要亂叫請安靜離開!)
再者是文化和歷史,文化方面融合了儒、釋、道、墨、諸子百家以及詩、詞、曲、賦、書法、音樂、棋術、五行等等。而歷史則是宋元交替的階段為背景,烘托出郭靖等中原群雄民族氣節,但有一點不同其他所有武俠的是,主角龍駿是個在國外長大受西方影響的少年,對中華五千年歷史懂得不多,安排這種角色一是為了情節未知性,更為了作者想表達一種觀念: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數派執政,談不上中華亡於異族,蠻夷戎狄,只是「輪流做莊」同是中華的同胞,只要是英雄為百姓著想,無論漢蒙藏回就應該弘揚。
另外關於主角與小龍女發生關係這段,是有特殊用意的,在生活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而小說只是一個縮影,返照人性薄弱和現實的一面,以及做錯事最後要付出代價和責任,這有什麼錯?有些單純的讀者活在自己編製的夢中,不肯接受這一幕!金庸書中也照樣有這方面的情節和人物,多情也好濫情也罷,只不過那些人是次角所以不會注意,本書龍駿就是個多種性格結合在一起的!(寫這樣的人同時為了突破以往的筆下君子角色,而金庸先生也曾承認郭靖角色性格描寫的不成功,可敬不可親,沒有血肉性不如後面令狐沖、楊過等塑造的成功!可見個性的描寫還是很重要的!)有個別素質低下的人,竟將書中主角的行為來侮辱作者的人品,我倒想問你了解後面的安排嗎?寫壞人不代表作者是壞人,寫英雄也不代表作者是英雄!(金庸先生寫出另類的東方不拜,你敢說大師級人物高尚的品質嗎?我在這裡不是厚顏把自己與大師比較,只是巨匠都可以寫另類人物,談何我們這些初出江湖的新手呢?你了解新手寫書的辛酸嗎?以後攻擊人身的那些沒有素質的低俗書評,一律給予刪除,不看就請走人,莫要影響旁人看書和寫書的心情!)
略談作品構造后,如果讀者連原著的神鵰都沒搞清楚,就不要忙著讀這本書,小生寫這部小說不是為了點擊和人氣,能不能繼續到底還是未知書,何況已經有兩部簽約作品連載,這部只是為了表達自己對金庸武俠的熱愛,寫出來分享給忠實的金庸迷朋友,倘若你不是熱衷的武俠迷,就不要在這寧靜的樂土大肆吵嚷,沒有任何意義,作者費了這麼多辛苦和精力不是寫給某一個人看,而是獻給志同道合的人。
(寫小說就像在編謊話,寫的好充其是自圓其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