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大周帝國】
趙匡胤此次南征是否真是為了去弔民伐罪,外人難以臆測,不過劉鋹對國內的殘暴統治,卻給他這次出兵披上了一件正義的外衣。
北宋開寶三年(970年)九月,趙匡胤正式委任潭州防禦使潘美為賀州道行營兵馬都部署,命他挂帥出征,率朗州團練使尹崇珂、道州刺史王繼勛等大將,會同諸道兵馬攻打南漢。
潘美就是《楊家將演義》中潘仁美的原形,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奸臣之一,論知名度大致與南宋初年宰相秦檜相當。然而,潘美這個奸臣形象來的非常冤枉,完全是源自於小說家們的污衊。《楊家將演義》成書於明代中期,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名將楊業一家四代人抗遼的故事。
由於該書作者文學功底深厚,語言生動活波,人物形象飽滿,情節跌宕起伏,具備了成為暢銷書的一切必要條件。所以一經上市,立即殺入國內各大書市排行榜的前列,風靡海內外,其後數百年間,該書一版再版,旺銷勢頭不減,並被改編成多種版本的京劇、話劇等舞台劇及影視作品,已經成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幾部常銷書之一。
該書作者在創作的時候,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就把潘美刻畫成為一個十惡不赦的奸臣,以此來襯托該書主人公楊業的高大形象。這種寫作手法,是小說家常用的手段,可是由於這部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書中主要人物的形象都深入人心。潘美也因此被弄得聲名狼藉,一直蒙冤含垢到了今天。
潘美的真實身份是北宋初年著名將領,主要開國功臣之一。他的資歷還是非常老的。早在柴榮任後周開封府尹時,潘美就以中涓官的身分事奉柴榮,而此時趙匡胤是開封府的馬直軍使,所以早在柴榮即位前,潘美就已經與趙匡胤有了來往。
柴榮稱帝后,對這些藩邸老人也都給以重用,立即將潘美補為供奉官。又把趙匡胤調入了禁軍,這兩個人都成為了後周的中層幹部,地位相差也不是很多。
但沒過多久。高平大戰就爆發了,趙匡胤因為在這一戰中的表現出色,被柴榮直線提升為殿前軍都虞候,成為了禁軍中的頭面人物。而潘美在這一戰中的表現普普通通。只是被升為了西上閣門副使。與趙匡胤拉開了距離。但這兩個人的關係並沒有因此疏遠,反而越走越近。
陳橋兵變時,潘美以客省使的身份隨軍出征,參與了這場兵變的全過程,並在兵變結束后,被趙匡胤派回京城向後周皇室通報事件經過。
其後不久,趙匡胤聽說後周保義節度使袁彥在陝州修理城郭、繕治兵器,有造反的跡象。便派潘美去保義軍做監軍,力圖將陝州形勢穩住。潘美受命之後。毫不猶豫,單人獨騎進了陝州城,當即說服袁彥回朝受命,又給趙匡胤立一大功。
其後李重進在淮南叛亂,潘美是征討叛軍的副帥,湖南被宋軍收復后,因境內局勢不穩,趙匡胤又將潘美調到潭州(今湖南長沙)任防禦使,對他還是非常倚重。潘美坐鎮潭州后,曾多次率軍擊退了南漢的進犯,又征服了湘西溪峒一帶的蠻夷部落,為穩定當地局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潭州與南漢轄境相接,所以這次宋軍征討南漢,趙匡胤便命潘美挂帥出征。這裡還要說一句,潘美不但是征南漢的主帥,還是後來曹彬征南唐的都監、党進征北漢的副帥,太宗滅北漢的主帥,一生立功無數,榮寵不衰,死後還得到了配享太宗廟的殊榮,至於演義中對他的污衊,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當年九月,潘美受命出征,率諸道兵馬,直撲賀州(今廣西賀縣東南)。這個消息傳到廣州后,劉鋹並沒有過分恐慌,只是命掌權宦官龔澄樞騎馬去賀州慰問巡視,連兵都沒有給他派。
南漢自建國以來,就很少打仗,歷代帝王又都沉湎酒色,根本就不重視軍隊建設,士兵長期不訓練,連手中的兵器都已生鏽,戰鬥力極其低下,所以龔澄樞心裡很清楚,漢軍根本就不是宋軍的對手,可是領了聖命,又不能不去,只好硬著頭皮趕往賀州。
數日後,龔澄樞抵達賀州,當地士兵因為長期得不到朝廷重視,生活極度貧困,好容易趕上要打仗了,滿以為龔澄樞會帶來大批賞賜犒軍,哪知道龔澄樞身上僅有一張聖旨,其餘再無一物,只能對士兵們進行了一下精神安慰,沒有任何物質獎勵。
士兵們見后大失所望,立刻一鬨而散,跑得一乾二淨。龔澄樞沒想到當地士兵覺悟這麼低,毫無應對之策,不多時又聽人報知宋軍已到了芳林(今廣西賀縣北),頓時驚慌失色,急忙乘小船逃回了廣州。
早在龔澄樞剛從廣州起身趕往賀江時,劉鋹便在朝中召開會議,商量如何抵禦宋軍,群臣們都推薦老將潘崇徹率軍救援,劉鋹也表示認可,隨即傳旨潘崇徹,命他率軍出征。
潘崇徹是南漢的老將,像他這種人幾乎都被劉鋹殺絕了,就連他本人也在此前被無故解除了兵權,所以早已心灰意冷,接旨之後就推說眼睛有病,拒不受任。
劉鋹接到使者回報后,勃然大怒,大聲說道:「為什麼非用潘崇徹呢?難道伍彥柔就不能替我退兵了嗎?」於是命大將伍彥柔率水師赴援賀州。
伍彥柔倒是沒有推辭,領命之後就率萬餘水師乘船出西江入賀水(今賀江)北上,於九月二十日晚到達賀州城外,遂傳令安營於南鄉(今廣西賀縣南),準備第二日入城。這個時候,潘美已經率軍圍困了賀江。他得知南漢援軍抵達的消息后,心生一計,隨即傳令全軍後撤二十里。卻連夜在賀水岸邊設下埋伏。
第二日一早,伍彥柔聽說了宋軍後撤的消息,頓時大喜,自以為宋軍是被他嚇退,於是得意洋洋地安坐在胡床(交椅)上傳令全軍開拔,向賀江城內進發。然而剛過賀水,就遭到了宋軍的伏擊。漢軍倉促之間,無力應戰,被殺得全軍覆沒。伍彥柔慘遭俘殺,宋軍隨即乘勝攻克了賀江。
這個消息傳回廣州后,劉鋹無奈之下,只得再次啟用潘崇徹。將其加封為內太師、馬步軍都統。領兵三萬出鎮賀江口,防止宋軍順流而下。
這一次,潘崇徹倒沒有推辭,可是到任之後只求自保,絕不找宋軍交戰。而潘美則趁此機會,接連攻克了昭州(今廣西平樂西)、桂州(今廣西桂林)、連州(今廣東連縣)等州。
到這個時候,形勢已對南漢十分不利了,滿朝文武群情震駭。唯獨劉鋹仍不恐慌,反過頭去安慰手下人。說道:「昭、桂、賀、連本屬湖南,北軍要奪就讓他們奪去好了,你們放心,北軍得了這幾州后,絕對不會南下了。」
可是劉鋹這番說出沒多久后,就接到消息,稱潘美攻克上述幾州后一刻不停,現已帶兵逼近韶州(今廣東韶關)。
韶州乃是廣州門戶,該州若失,廣州也難保。到了這個時候,劉鋹才感到事態嚴重,只得大舉國內精兵十餘萬,任命大將李承渥為都統,北上迎戰宋軍。
兩軍於蓮花峰(今廣東曲江南)遭遇,列陣相對。此時宋軍與漢軍在人數上相差無幾,但漢軍中有一支大象部隊,每頭象上可載士兵十餘人,都手持兵器,算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兵種,李承渥為壯聲勢,便故意將這支象軍布在陣前。
宋軍都是北方人,從來沒見過大象這種陸地最大動物,所以都被象軍的聲勢震住,不敢向前。唯獨潘美神態自若,見漢軍排出象軍后,立即盡調軍中強弩射手於陣前,傳令射擊。眨眼間宋軍萬箭齊發,鋪天蓋地般向漢軍射去。
漢軍陣前的那些大象因吃痛不住,掉頭驚躍狂奔,頓時將漢軍陣腳沖得大亂。潘美趁機傳令全軍進擊,將漢軍殺的大敗,斬俘不計其數,漢軍都統李承渥拚死力戰,僅以身免,狼狽逃回廣州。
李承渥敗走之後,潘美順勢攻佔了韶州。這一來,廣州門戶洞口,劉鋹被嚇得大驚失色,到這時候才想起來派人修築防禦工事,又召集群臣商議禦敵之策。可是在李承渥戰敗之後,南漢已無將可派了,劉鋹一籌莫展。
這時宮內有個叫梁鸞真的老婦人向劉鋹推薦自己的養子郭崇岳,結果劉鋹急病亂投醫,真就把郭崇岳封為招討使,命他率六萬大軍去守馬徑(今廣東廣州北)。
郭崇岳本是個無賴之徒,沒有半點軍事才能,到任之後,什麼也不會做,每天就知道擺好香案,求神拜佛,祈禱宋軍能自行撤退。
此時已經到了北宋的開寶四年(971年),潘美率領宋軍勢如破竹,連續攻克了英(今廣東英德)、雄(治湞昌,今廣東南雄)二州。
原本擁兵鎮守賀江口的潘崇徹,因見大勢已去,也主動向宋軍投降,潘美便趁勢向馬徑進軍。郭崇岳不敢迎戰,掉頭就跑,回到廣州勸劉鋹投降。
劉鋹毫無辦法,但又不甘心就此投降,思來想去之後,決定派親信王珪和左僕射蕭漼等人去宋軍中求和。
仗打到這樣,講和是宋軍根本就不可能接受的,所以潘美見到蕭漼等人哈哈大笑,又取出此前趙匡胤下的密旨給他們看,上面寫著「敵人能戰就跟他戰下去,不能戰就勸他防守,不能防守就叫他投降,不能投降就叫他死,不能死就叫他逃跑,除此五條,其餘一概不予接受。」然後就把蕭漼等人押回大梁聽后發落。
劉鋹得知是這麼個結果,只得試圖做垂死掙扎,集合了國內全部敗兵、勤王部隊、無辜百姓,湊齊了一支達十五萬人的烏合之眾,命弟弟禎王劉保興率領,出城相拒。
臨近二月,劉保興率軍來到了廣州以北一百二十里的柵頭,依託高山深谷布下防線。
此時潘美也恰巧率軍趕到,趁機傳令部隊原地休整,同時召開軍事會議,與諸將商議道:「敵軍編竹為柵,施以火攻,敵必潰亂,再以精兵於兩側夾擊,此萬全之策也。」於是當晚就派出精兵數千人,每人手持兩支火把,沿小路潛行至漢軍柵欄之下,隨後萬炬齊發,投向漢軍營內。
說來也巧,這時突然颳起大風,火借風勢,越燒越旺,漢軍被燒得一踏糊塗,自相踐踏,死傷狼藉。緊跟其後,潘美又率宋軍主力殺到,漢軍一戰擊潰,幾乎全軍覆沒。
這是南漢的最後一支部隊了,此戰敗后,劉鋹既無險可守,又無兵可派,只好想著逃跑,於是命人找來十餘艘大船,滿載珍寶,準備出海逃亡。
可是船剛備好,就被宦官樂范夥同一隊衛兵盜走。劉鋹無路可逃,又自作聰明地認為宋軍出兵,完全是因為垂涎自己的珍寶,所以只要把珍寶先行毀掉,讓宋軍進城之後一無所獲,他們不久之後就會撤軍,於是立即下令縱火燒城。一夜之間,就把廣州城內的府庫宮殿燒得一乾二淨,無數珍寶化為灰燼。
然而宋軍也並沒有因為劉鋹縱火而撤軍。二月四日,潘美率軍抵達廣州城下,是時宋軍大軍雲集,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令人望而生畏。
劉鋹自知無力抵抗,又無處可逃,只好率近侍家人素服出城,向潘美投降。自此,南漢滅亡,享國六十六年。其六十州、二百一十四個縣、十七萬二百六十三戶人口,盡歸北宋所有。
劉鋹為人雖然愚昧殘暴,但也不是一無長處。一是劉鋹的手工很巧,他在宮中無事的時候,經常以珍珠玉石,甚至是魚腦骨為原料,編製或雕刻成龍、馬等藝術品,無論材料貴賤,只要是他親手做出的作品,無不纖毫畢現、細入毫芒,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就連許多成了名的工匠見后,都自嘆不如。
潘美得勝還師后,曾將劉鋹的私財帶回獻給了趙匡胤,趙匡胤為人不愛財物,看都不看就將原物還給了劉鋹。劉鋹為表感激之情,特意用珍珠寶石編製出一件龍形工藝品獻給趙匡胤。趙匡胤見后觀賞良久,才又贊又嘆地對左右說道:「劉鋹好工巧,習與性成,若能移治國家,何致滅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