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穿越北宋到汴京
李凡認真查詢了資料,李凡認真查詢了資料,中國現在開展的史無前例的特殊時期,是以階級鬥爭為綱。是上層建築里的政治鬥爭,不是以生產和人民生活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國家現今正是缺衣少糧,缺乏生活物質的時期。整個社會生產資料缺乏,人民生活資料貧困到了低點。
歷史上人民生活最富裕的朝代是宋朝時期,北宋人均gdp3200美元,解放初期中國人均gdp才幾百美元。一個普通老百姓,上街買東西,逛累了餓了就隨便找個飯館吃點飯,吃什麼飯菜,張口就喊道:店小二,來三斤上好的牛肉,燉只活雞要濃湯的,來壺好酒。就好比現在國內老百姓,到快餐店要碗麵條,來盤餃子之類的簡單。
開封府人口上百萬,街市縱橫而寬闊。而那時期,歐洲最大的城市——倫敦,只有四、五萬人。人口數量差距如此之大。而且汴京店家,娛樂坊,酒肆通常二十四小時都營業,市民夜生活普遍。廣告燈箱比比皆是,生產和商業極其發達。
李凡想,在那尋找種子和食品要方便的多,同時也試試空間交易如何進行。馬上凝聚意念『穿越到北宋(汴京)繁華時期』,只覺得身影一閃,來到一處繁華的城外,注目一瞧果然來到古代。看到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如此大都市,也把李凡看得大吃一驚。
北宋都城汴京在當時都已經是人口超百萬的大型城市,另外鄉村小鎮也逐漸發展起來。在這些城鎮里,商業繁榮,市肆極為發達。
北宋東京汴梁城『東華門』外,市井最盛,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無非天下之奇。其歲時果瓜、蔬菜新上市,商販紛爭以貴价取之,真是一幅繁榮景象。
當時正值清明時節,更是熱鬧非凡。每天有成千上萬頭豬被趕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魚達數千擔。這時的夜市也更加興盛,往往直到三更方散,市場交易,動輒千萬。
還有作為說書遊藝場所的「瓦肆大者可容納數千人,城中店鋪達6400多家。汴京中心街道稱作御街,寬兩百步,路兩邊是御廊。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為汴京市肆的繁榮情況提供了有力而形象的證據。
李凡眼花繚亂走馬觀花,信步走到東華門外。看見御廊里坐個老者,正在歇息。就上前拱手問了一句:「老人家好!」
老人好奇地看了看李凡的穿衣打扮。用鄉言道:「你不是本地人?」
李凡道:「我是遠道長白山人,不知那處方便兌換銀錢。」
「哦,是這事情,你跟我來,前面張員外開的金鋪可兌換銀兩。」老丈又說:「他家是個大買賣,童叟無欺,交易公正。」
到了金鋪見到掌柜的,李凡拿出一件金項鏈帶個寶石掛墜交給掌柜手裡。掌柜的用放大鏡仔細檢驗了半天,面露喜色,說:「是好做工,999赤金,祖母綠的掛墜,不錯、不知客官是兌金,兌銀還是貫錢。」
李凡道:「還是兌銀子吧,也好使用。」
掌柜的說:「好、一百兩紋銀不二價。」李凡痛快地道:「好,成交!」
掌柜的交割了銀子后道:「如還有好東西盡可到我這來兌換,隔壁王大人家的二小姐,正要尋個好做工的項鏈,這個項鏈保管她滿意,還得謝謝客官吶!典兌的好貨!客官辦事好爽快。」
收好銀兩后,李凡對老者拱手道:「想請老人家到酒家喝兩杯,一是感謝二還有事請教。」
老者看見李凡真誠的樣子,也就沒再推脫。倆人找到乾淨酒家,點了些特色名菜;五香兔肉、五香羊蹄,炒紅薯泥、花生糕,黃燜魚,**羊肉湯、鍋貼豆腐等,又要了一壺好糧食酒,邊喝邊聊了起來。
喝起酒話就多了起來,也就親近了不少。老者知道叫李凡也就稱呼李客官。李凡知道老者姓趙,是開商鋪的老掌柜的。而且經營的東西很雜。李凡乾脆把要買的種子,蔬菜,水果,魚蝦蟹鱉,果樹苗等,都交給老掌柜的按數量採辦,今天天黑前務必購完。李凡先交了五十兩銀子當定金,其他就不管了。
倆人分開后,李凡邊走邊逛,隨手也買了不少好吃的。如;小籠灌湯包,桶子雞,三鮮蓮花酥,五香兔肉,開封溜魚焙面,雙麻火燒.沙家醬牛肉。花生糕炸鵪鶉等買了多份,包得嚴實了都收進了空間,反正都是恆溫,熟食也壞不了。又到大相國寺燒了香火,買了三串檀香木手珠鏈到觀音禪院開了光,又度了點靈氣,準備拿回去給三女孩戴上,保個平安。
現在國內除了滿身綠的老三(綠軍衣,綠軍褲,綠大衣)樣衣服,那有什麼新鮮東西可買。這裡的市場物品豐富,玲琅滿目。李凡見什麼都新鮮,是新鮮物品就買什麼,毫不擔心錢不夠,兜里這一百兩白銀可不是小數目。
走著,逛著一抬眼,來到了皇家宮廷所在地,這片巍峨聳立的宮殿,佔地極廣。衛兵把守深嚴,只可遠觀不可近臨。其宮城正門為宣德門,門內為主殿大慶殿,供朝會大典使用。
其後稍偏西為紫宸殿,是日朝。大慶殿之西有文德殿,稱「正衙」。其後有垂拱殿,是常朝。三朝不在一條軸線上。宮城正門宣德樓,下部磚石甃砌,開有五門,金釘朱漆,雕刻龍鳳飛雲,上列門樓,左右有朵樓和闕,都覆以琉璃瓦,可見北宋宮殿布局雖小,但絢麗華美超過唐代。
為了彌補宮前場面局促的缺陷,宣德樓前向南開闢寬闊的大街,街兩側設御廊,街中以杈子(柵欄)和水渠將路面隔成三股道,中間為皇帝御道,兩側可通行人。渠旁植花木,形成宏麗的宮城前導部分。李凡暗嘆著皇宮的豪華,又走回街市。
走著,看著,買著,總覺得還漏掉什麼東西沒買?是什麼吶?啊,是酒,北方人就願意喝酒。【三碗不過崗】景陽崗前的小酒館的酒,世人皆知,這酒好!看時間還早,就一個穿越意念到了景陽崗下酒館外。
這時就聽裡面有個大漢在喊:「主人家,快拿酒來喝。」只見店主人把三隻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上些下酒菜」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
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
李凡這時走了進來,知道這是武松,就一抱拳說:「店家這酒還有多少,我請這位壯士吃個痛快。」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是宮廷秘方釀的,比老酒的滋味還濃,但凡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醉倒。」
武松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
李凡這時掏出一錠十兩大銀,扔在桌上。道:「再上五斤熟牛肉,一壇好酒來喝。」
店家嘆了口氣,又取出一大壇好酒,新切了五斤醬牛肉,放置在桌上。武松說了一聲「好」!倆人又各幹了三碗。滿口醇濃好香,真是難得。
兩人兄弟長兄弟短的一碗又一碗,喝得這痛快。武松道:「前幾日從少林寺回家,途中染上傷寒,忽冷忽熱,走不動了,幸好遇見柴大官人,到莊裡歇息幾日。後來就慢待於我,連酒都不與我吃,這不!嘴裡都淡出鳥來了,好不痛快。這不,離開那廝家,才來到這裡,本想喝個痛快,店家又不給吃,多謝兄弟啊!來,我敬你一碗!」
李凡也道:「兄弟,酒逢知己千杯少,我是北方人也好這一口,來咱們吃個痛快!」武松一氣喝了十八碗,李凡也喝了十五碗,倆人都猩猩相惜各報了姓名,遂互相拱手道別,後會有期。
這時店主忙走過來,認真地說:「這位壯士,景陽岡近日出了個大蟲,已經傷害不少人啦,官府都下了告示,要結隊過崗方好!」
武松綽了哨棒,立起身來,走出門前來,笑道:「什麼鳥大蟲,莫不是小兒編出的謊話唬人不可,休得唬俺!這『三碗不過岡』真是好酒!」手提哨棒上山去了。
李凡深知武松打虎之事,也就不好說破,遂一拱手隨他去吧。
之後李凡問清庫房裡還有三缸半酒,好說歹說,交錢買了三缸,每缸一百斤,看沒人注意就收入空間。又將店裡的醬牛肉買了二十斤,一併收到空間,又穿回到汴京。
李凡心想現在社會的水全是自來水,管道生鏽,水也跟著受到污染,一股味道,真是不好喝也沒辦法。那空間靈泉之水確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何不存儲些,就當做汽水喝,也強之百倍呀!於是盡量買一些大缸大罐和瓷瓶瓷碗,直接到了空間靈河邊上,盡其所能灌滿了幾大缸。
這時突發奇想,要把長青草放點在【三碗不過崗酒】和靈泉水裡,肯定會起到強身健體和祛病養生的作用。水是稀釋的靈泉,酒是皇宮御酒的秘方釀製,長青草是活死人,肉白骨的仙草。配置在一起,那定能產生奇效,毫不猶豫地拿出一顆長青草,截成幾小段,一缸一段和一滴靈泉原液。馬上就驚奇的看到水映淡綠,淡香溢出。酒味純濃十里飄香。酒和水發生了質的變化,長青草的神奇作用被充分發揮了出來,竟然成就了靈泉水和仙酒的誕生。
忙乎了一陣子,高興地忘乎所以。這時風一吹,酒勁就湧上來了,一氣喝了十五碗烈酒,什麼人也受不了。喝多了酒的人知道,事後酒味兒一勾,酒精上腦胃裡就得翻江倒海。李凡這時忽然聞到酒香,就感覺腦袋一陣眩暈。剛喝完的【三碗不過崗】酒,就從肚子里往嗓子眼裡涌,這才感到酒勁夠厲害,多虧有內功底子能壓住。只覺得口乾舌燥,順手舀出一碗泡過長青草的靈泉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胃裡頓時感到一陣清涼,五腹六藏無比舒坦,不一會就解了頭暈噁心的癥狀,酒氣全無。自己哈哈一笑,這水還真是解酒的好東西啊!
此時日已偏西,李凡趕緊回到店鋪門前。老掌柜笑著迎了出來,說:「按客官要的細目,貨物已經準備齊全,並已妥當裝置好,你來過過目。」李凡逐一驗罷,道:「很好,真是時令新鮮的好貨物,以後需要什麼貨物,還得委託你老採辦啊!」
老掌柜的呵呵一笑,道:「好說,好說,以後常來常往的就住在這裡方便。」倆人算過差額去了零頭,交易完滿。
李凡道:「麻煩老掌柜把貨運到前面河邊就好,晚上有人裝船。」
當晚上把所有物品全收到空間后,感到一陣輕鬆。心想:「交易這事往小說,就是做買賣,往大了說是物質交流,有新意滿刺激的,嘗嘗星際大買辦的滋味,也挺適合自己意願的。」他不知道這得多大的緣業才輪到自己頭上,多少神佛弟子,拼了老命也掙不來的好事業。
第一個事辦完,那學武、學醫找誰為好呢?自己掌握的『伏魔八式』那是神功,沒有『羅漢』們『醍醐灌頂』的給力,凡人是無法演練的。還應該學到些古武的傳統功法,教授與身邊的兄弟姐妹,好健身自保!
近代名氣最大的,應該推崇的是武當派張三丰。痴迷武功弄得三瘋三傻,卻悟出陰陽相濟的內家功法,創出太極拳和武當松溪派。醫人無數卻神龍見首不見尾。明太宗朱棣,久訪不遇。明英宗天順三年封贈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
「對,就上武當山,尋張三丰真人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