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策劃才能成功
那段時間,曾暉經常躺在租來的房子里,反思自己的經歷,覺得自己24歲前的日子實在過得太窩囊了,儘管一直努力地折騰,但工資從來沒有超過1500元……
有時候不是我們做的不夠,而是我們沒有坐下來認真思考。
在25歲之前,曾暉跟你我沒有什麼兩樣,工作經常換:銑床,傳銷,廣告,編輯,工資也很低,從來沒有超過1500元;但25歲之後,他的頭腦開始加速:先選好自己喜歡的行業,然後再選定一家好公司作為自己的「黃埔軍校」,最後再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好的品牌。於是,他在北京大觀園開了自己的公司,成了中國廣告界的品牌專家。
成功第一步: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行業
1995年,曾暉從湖南省機械工業學校鑄造專業畢業,被分配到中南製藥機械二廠,當了一名開銑床的工人。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但他從上班第一天起就對它恨之入骨,因為他討厭銑床這個嗡嗡作響的龐然大物,更討厭身上那件永遠沾滿油漬的工作服。
好不容易捱到1997年,曾暉的一個同學打電話來,說他在長沙做生意發了,現在正缺人手,希望曾暉能過去幫他。曾暉立馬辭了工作,去投奔那位同學。等弄清楚那所謂的生意就是搞傳銷時,他已經深深地陷了進去。直到把自己折騰得身無分文,他才從傳銷陷阱里掙脫出來。
那段時間,曾暉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他住在一位朋友的出租屋裡,窮得連早餐都買不起,整天躺在床上睡大覺。後來,實在沒臉再在朋友那裡蹭飯吃了,便找他借了點錢,去了廣州。
1997年4月,曾暉誤打誤撞,進了一家廣告公司做文案。剛開始,為了躲避查暫住證的聯防隊員,他每天晚上必須爬到公司租用的農民屋的穀倉上面去睡覺,與狠毒的蚊子徹夜搏鬥。儘管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但他還是嘗到了做廣告的樂趣。
長沙有一家叫《廣告導報》的報社招聘,曾暉便憑著以前的一點文案經驗去應聘,當了一名編輯。《廣告導報》當時的發行量很小,但因為是廣告業第一張專業報紙,在圈內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當時,報社有好幾個編輯,每人負責一個版,曾暉的版排在最後,也最好看,因為他總是有辦法約到葉茂中、孔繁任、李光斗這些知名策劃人的稿子。其實他跟這些人也不熟,只不過摸准了這些策劃人需要宣傳的心理,多打了幾個電話向他們約稿而已。
如果曾暉只與這些策劃人建立一般的編輯與作者的關係,後面的故事就不可能發生了,那麼今天的曾暉,很有可能還是某個媒體的一個普通編輯,僅此而已。所幸的是,他沒有這樣做。他充分利用報社提供的舞台,策劃了幾次活動,把這些大師級作者都召集起來講課。
1998年3月,《廣告導報》發起海口廣告營銷研討會。在賓館的電梯里,曾暉碰到了前來講課的葉茂中,一個一年四季戴頂鴨舌帽的廣告奇人。當他知道曾暉后,立即走過來擁抱,說:「兄弟,謝謝你!」這個動作令曾暉非常感動。當時,他已是中國十大策劃人之一,牛氣衝天,而曾暉只是一個普通編輯,曾暉想:這個人真誠、率性、智慧,一定能成大器!
1998年底,期刊市場整頓,一直沒有拿到全國刊號的《廣告導報》被迫關門。失業后,曾暉先後在長沙幾個廣告公司打過工,但都做得不太如意。曾暉覺得這些小公司很鬱悶,自己不能吸收到東西,光是釋放,被掏空的感覺很難受。
那段時間,曾暉經常躺在租來的房子里,反思自己的經歷,覺得自己24歲前的日子實在過得太窩囊了,儘管一直努力地折騰,但工資從來沒有超過1500元,最要命的是連一點名堂都沒有。他想自己的人生一定出了問題,但問題在哪裡呢?
成功第二步:選擇行業里最牛的公司做「黃埔軍校」
2000年2月,葉茂中來長沙為一家捲煙廠的煙標評選擔任評委,當他看到曾暉一臉落魄的樣子,立即邀請曾暉到他北京的營銷策劃公司去打工。當時,他對曾暉說:「你要來,就在10天內趕到!」
那時,曾暉已經有了女朋友,兩人感情很好,且從來沒有想過離開長沙。但曾暉想:葉茂中是目前大陸廣告界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公司也是大陸策劃界最好的公司之一,如果把他的公司當作自己的「黃埔軍校」,扎紮實實地學些本事在手,以後的路一定好走得多!
於是,曾暉說服女友,用最快的速度辭去了長沙的工作。當曾暉坐了一個通宵的火車,鬍子拉碴雙眼發紅地敲開葉茂中公司的大門時,葉茂中再次擁抱了他,說:「兄弟,你很守時,我喜歡守時的人!」
曾暉開始了一段浴血奮戰的「學藝」經歷。由於客戶遍布全國各地,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他必須陪著葉茂中出差。偶爾呆在北京,也是忙得天昏地暗。與這種超負荷的勞累形成反差的是,曾暉的工資並不高,只有1300元,是全公司最低的。要是換了別人,早就拍屁股跑了,但我知道,葉茂中是有意在磨練他,所以他一聲不吭,埋頭幹活。
吃不起炒菜,就吃速食麵;租不起房子,就縮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睡覺。正是這種襟懷和精神,感動了葉茂中。在隨後的一年裡,葉茂中不僅給曾暉漲了幾次工資,還給了曾暉無數次做項目的機會。在廣告公司呆過的人都知道:項目是廣告策劃人最好的福利,因為經驗的獲得,一夜成名的機會,全都在項目里產生!
曾暉知道:只有不計較工資這顆「芝麻」,才能撿到經驗這個「西瓜」。在葉茂中營銷策劃公司這所「黃埔軍校」里,在葉茂中手把手的教導下,曾暉先後主持或參與了白沙香煙、海王葯業、新大陸地產、槍手集團、伊利集團、賽洋科技、CEC手機等知名企業的企劃諮詢項目,策劃能力與日俱增。
葉茂中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平時,遇到不好溝通的客戶,不管人家多麼財大氣粗,他都拒絕跟對方合作。等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后,他乾脆提高了客戶的門檻,拒絕接100萬以下的單。他特立獨行的性格,獨特的經營方式,使曾暉認識到了品牌的重要。葉茂中之所以這麼牛,是因為他已經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塊響亮的品牌。
成功第三步:把自己當成一塊品牌經營
2001年5月,曾暉覺得在葉茂中公司學得差不多了,萌生了自立門戶的念頭。葉茂中知道后非常難過,但他沒有阻攔曾暉,而是真誠地說:「兄弟,你來我歡迎,你走我歡送,咱們還是好朋友!」
其他公司聽說曾暉辭職后,紛紛找獵頭公司來挖,有的甚至開出了20萬年薪的高價。但曾暉最終選擇了天津一家肉類製品公司。之所以選擇它,一是曾暉很佩服該公司的董事長王孝政。王當年只是一個普通工人,借300元開始創業,開業第一天就在門上貼了一副對聯:今日開張,何時倒閉,橫批是:開業大愁。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現在企業每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兩個多億,但王孝政仍然保持著當年的憂患意識,「開業大愁」的警句至今仍張貼在公司的會議室里。二是這家公司跟曾暉簽了24萬元的合同,讓曾暉為他們生產的肉類製品進行營銷診斷和策劃。曾暉想:只要完成這個項目,就可以開自己的公司了。
從葉茂中公司搬出來后,曾暉立即讓的士把他的被子拉到了天津該公司的辦公室。埋頭苦幹5個月後,順利完成了公司的項目,揣著20多萬元錢殺回了北京。
10月的北京,空氣里已有冬天的味道,但曾暉一臉春天的喜氣:我要在北京開公司!
騎著單車找了幾天後,曾暉在西路園一棟公寓的13樓租了一個三居室,添了10多萬元的設備,註冊成立了自己的營銷顧問有限公司。
創業是艱苦的。不足100平方的房子,白天是辦公室,晚上就成了曾暉和員工們的宿舍,沙發和辦公桌都是兩用的,分開辦公,合起來當床,一切準備就緒,曾暉卻發現沒有客戶登門。打了幾十個電話,終於有一位客戶願意談談,受寵若驚的曾暉趕緊率領所有員工,把公司打掃得乾乾淨淨,期望能給客戶一個好印象。可誰知人家來到公司,坐了不到10分鐘就走了。問他,他才說:你太年輕,看上去比我兒子還嫩,把幾十萬元交給你.我不放心。
自己的一張娃娃臉黃了這單生意!痛定思痛,曾暉決定亡羊補牢――把鬍子留起來,給客戶一個成熟的形象。同時,他將公司重新定位為品牌診斷、策劃。專門針對中小企業提供品牌方面的建議和指導。
要幫別人打響品牌,首先自己得是一塊品牌。曾暉決定破釜沉舟:不急著找客戶,先埋頭寫文章,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工程。因此,從2001年11月到2002年4月整整半年時間裡,曾暉足不出戶,天天關在屋子裡寫專業文章。
眼看公司只有錢出沒有錢進,女友急了,多次勸曾暉把公司關了去打工。她說,與其坐吃山空,還不如給人家打工,以你的年薪,很快就能買得起房子和車子。但曾暉沒有聽從女友的勸告。
堅持有時候就是勝利。曾暉的這些文章很快就在《品牌》、《銷售與市場》、《中外管理》等多家專業媒體上發表出來,其中不少還特地請曾暉開專欄。他們有沒有稿費,稿費是多少,曾暉從不去關心,曾暉的目的很單純:多發文章,在最權威的媒體發文章,發最有分量的文章,讓更多的人知道曾暉的名字,記住曾暉的名字。
曾暉的名字開始在廣告界橫空出世。打到公司來諮詢的電話明顯地多了,找上門的客戶也多了。曾暉先後與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與湖南一家食品公司的一單業務就簽了80萬元,與廣東一家摩托車公司簽的單也高達116萬元。這些客戶使曾暉走出了低谷。
好事成雙,重慶出版社在看了曾暉的大量專業文章后,邀請他寫一本叫《品牌制勝》的書。經過三個月的突擊,2002年7月,《品牌制勝》順利出版。如今,這本書已經成了國內大部分廣告公司員工案頭必備的「教材」。
2002年10月,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的曾暉離開了西路園,將公司搬到了寸土寸金的大觀園。在大觀園這個文化氛圍濃郁的地方,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品牌價值開發到最大。
曾暉之所以從一個一文不名的打工仔成為一個品牌專家,完全得益於他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經營。在這個缺乏品牌的時代,如果你的目光能夠超越眼前利益,心無旁騖地把自己的名字打造成所在行業一塊閃閃發亮的品牌,你就能跨越底層的激烈競爭,不費吹灰之力地進入社會的精英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