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齊至
「爹爹…」一聽到這個聲音,黃蓉頓時便滿面驚喜地叫了一聲,急忙起身循聲看去。
就見從左邊十幾丈高的旗斗之上,忽有一位白須清刨的老者當空飄然而落,衣衫飄飄端姿如仙,晃眼間已站在了高台之上。這老者形相清癯丰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卻不正是那桃花島主還有誰來?
見黃葯師大架親至,席上眾人哪裡還能坐得安穩?忙都紛紛起身相迎,郭靖黃蓉更是早帶著郭家三姐弟加上耶律齊上前拜倒見禮。
看到女兒女婿帶著孫女孫兒一家人給自己磕頭行禮,黃葯師也大為歡快,欣然將女兒女婿扶起,言道:「罷了罷了,快都起來吧!」
起身站定,黃蓉走到父親的身邊扶住父親的胳膊,歡快問道:「爹爹,您老人家這幾年都去哪裡了?怎麼也不給我捎個信來,一連數載都沒有您的消息,蓉兒都要擔心了。」
哈哈一笑,黃葯師道:「有什麼好擔心的?為父的身子康健得很,這些年一直都在江湖中四處雲遊。雖然沒能給你們傳信,但你們在襄陽的情形為父在江湖上都可盡知呢!知道你們守城任重,所以沒什麼事我老頭子也就不想煩你們,免得讓你們操心。」
「爹爹…」黃蓉嗔怪地叫了一聲。
點了點頭,黃葯劑笑道:「好好好,讓蓉兒擔心,是為父的錯行了吧!以後我一定記得經常給你們傳信。不說這個了,剛才我聽說你說好像有誰別號叫做小東邪的?我沒聽錯吧?是誰呀?快過來讓我這老東邪瞧瞧。」
嫣然一笑,黃蓉道:「就知道爹爹會關心這個,襄兒,你過來讓外公看看你。」
那郭襄只是在幼時見過外公幾面。但那時年幼,記憶早已模糊。此時聽得母親這麼說便欣然走了過來,叫了一聲外公。隨之便好奇地打量起自己這位大名鼎鼎的外公來。
郭襄在打量著外公,外公也在仔細地打量著她。看了半晌,黃葯師終於點點頭,拉起她的手嘆道:「像,真像。」卻是郭襄與她外婆年輕時極盡想像,令黃葯劑不期然地就想起了亡妻。
而聽黃葯劑這麼一說,那一旁的眾人卻把這句話的意思領會錯了,都以為黃葯師說的是郭襄與那小東邪的名字相配呢!一旁的郭芙便介面笑道:「不像還成?你是老東邪,她是小東邪…」
「芙兒,不許對外公沒規…」郭靖在旁喝了一聲,打斷了郭芙的話。
把手一揮,黃葯師卻也將郭靖的話打斷,笑道:「無妨,讓她說,我和孫女們說話靖兒你不要管。」
但話劉這麼說。可被父親這麼一喝,郭芙一時間也都沒了興緻再與外公說笑,神情頗顯不豫,側身站到一旁再不言聲。
「欣見師祖健康如昔,敦儒在這裡給您見禮了。」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將黃葯劑這邊方顯沉悶的氣氛全然打消。
黃葯師抬頭一看,就見在丈許之外,一身白衣的武敦儒正含笑向自己躬身施禮,在他的身後還站著那朱子柳三通等眾人,楊過也在其中。卻是郭靖一家人上前拜見黃葯師后,朱子柳武三通等人也都並跟著過來迎接黃葯師,武郭儒和楊過自然也在其中。原本是想等郭靖一家人與黃葯師說完話眾人再上前見禮,可偏偏郭芙被郭靖喝了一句,氣氛顯得有些壓抑,故此武敦儒便從眾人中走了出來,朗聲給師祖見禮,幫郭芙解圍。
看見黃葯師往這邊望來,那朱子柳等眾人便也齊齊給黃葯師施禮,紛道到見過黃島主,黃老前輩,武修文和完顏萍兩夫婦更是屈膝拜大禮參見。
「嗯,都免了吧,修文和萍兒也起來吧!」黃葯師點頭說道,抬步向武敦儒行去,一邊走一邊清聲笑道:「敦儒呀,你與楊過小友這一合力出手動靜可不小哇!連煙波釣叟這等性子古怪的老傢伙都被你們挖出來給襄兒祝壽,面子大得很呦!」
微微一笑,武敦儒道:「師祖這話只說對了一半,楊兄的面子確實不小,那煙波釣叟等諸多前輩英雄全都是看在楊兄的面上才肯出山相助,大半的英雄也都是由楊兄具名發貼請來的,這上面敦儒可是沒有出什麼力氣,可不敢冒貪楊兄之功。」
朗聲一笑,楊過也從後面走了出來,介面笑道:「黃島主不要聽敦儒兄謙詞推讓,人雖然大多是我具名請的,可替小妹子祝壽的想法可都是他提出來的,破蒙軍燒南陽更都是敦儒兄一手計劃一手安排的,這麼大的手筆做下來竟無一位英雄喪命,只這一點我就已是衷心拜服,五體投地了。」
一個徒孫,一個小友,看著面前這兩位性情為投契,又與自己有著極深淵源的後起英傑,黃葯師不由得再度縱聲大笑,大步上前攜起二人之手往那後台宴席行去,高聲笑道:「後生可畏,確是後生可畏!你們兩人就不要再謙讓了,十數載不見,再見時你二人聲威已都遠超於我,有你二人這般也得的小友徒孫,黃葯師面上也是與有榮焉呢!來來來我們到席上坐,今日我三人且不醉不休。」
說話間他們三人已來了酒席之旁,也沒去管那郭靖眾人還沒跟過來,三人互望一笑,便齊齊入席落座,尋了三隻乾淨的空杯斟滿美酒,便你敬我讓縱情暢飲起來,直如旁若無人。
他們三人如此做派,那郭靖黃蓉等眾人看了也只能相顧苦笑,別無他法。是真的沒辦法,這三個人全都是離經叛道肆意而為的性子。平日里任哪一人出手都可攪得天下大亂,現今更是三人聚首,誰還能管得了他們?也沒有誰敢去管他們。苦笑過後郭靖眾人也只得彼此搖了搖頭,也都紛紛回到席上,陪著三人一同落座敘話。
郭靖與黃蓉剛剛回到席位上,黃葯師忽又放下手中的酒杯,與他夫婦道:「靖兒,方才我在過來的路上遇到了你那義兄與一燈大師,他們正與南陽歸來的眾英雄一起。算算時間這會也差不多要到了,你與蓉兒去南門迎一下吧!」
「什麼?黃島主你見到我師傅了?他老人家也來襄陽了?」武三通忙介面問道。
「不錯,適才我在過來的路上遇到了大師和老頑童,他們也是連夜趕奔襄陽來的,只是他們在半路上遇到了從南陽歸來的眾英雄,見有幾十位英雄身上有傷,大師心慈就留在那裡助那些英雄治傷,順便與眾英雄一道過來,我卻是先趕了過來。」黃葯師點頭說道。
點了點頭。武三通連忙起身,招呼朱子柳道:「師弟,我們快去相迎師傅,修文萍兒你們也來,一直去迎你們師祖。」
朱子柳與武修文夫婦自無他議,忙都離席起身,郭靖也站起道:「大家都去,我們一直去迎接大師與眾英雄。」
當下除了黃葯師楊過與武敦儒三人外,余等眾人便全都離席起身,都跟著郭靖武三通等人去出迎一燈大師與從南陽返回的眾英雄。
走出沒幾步,武三通卻又停下腳步,轉身粗著嗓門向武敦儒問道:「你師祖來了,你不準備去迎一下?」
曬然一笑,武敦儒道:「我就不去了,前不久我才剛剛拜見過師祖,這次就不去迎接了,想來師祖該不會怪罪,我與楊兄就在這陪黃師祖說會話。」
「哦!」聽武敦儒這麼一說,武三通便也沒再說什麼,轉身追著眾人往南門出迎去了。只是他心中還有些疑惑,這些年他始終都隨侍在一燈身邊,只有今年年初的時候接到大理國滅的消息方才離開一燈,趕赴大理營救一燈的孫兒定天賢王,安頓好又趕赴襄陽,數月來卻始終沒有見過一燈,難道敦儒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跑去拜見了師尊?
武三通猜得不錯,武敦儒正是數月前才拜見的一燈。卻是自在終南山尋到楊過後,武敦儒便與楊過商定了要於十月二十四日那天來襄陽給郭襄慶生。且他還掐準時間,與楊過趕在二月初春時到風陵渡口,尋到了那也是才到風陵度不久的史家五兄弟,尋機結識幾人,交好后后又假做得知金甲獅王史伯威身上有傷,便義不容辭地接下來了抓尋九尾靈狐的差事。
細節就不說了,總之到了風陵渡后,該發生的事情便在武敦儒的安排循引下逐漸發生,先是前往黑沼尋找靈狐巧遇一燈,再由楊過長嘯逼出瑛姑計邀頑童,最後是周伯通與瑛姑饒恕仇敵,與一燈三人共往百花谷隱居,種種諸事雖然變成了由楊過武敦儒共同完成,但結果卻都與原著基本一致,只是在一些小細節上發生了一點變化,例如少了郭二姑娘,再例如西山一窟鬼是武敦儒事後有意上門結交的,大鬼的那兩隻耳朵也沒有被楊過割掉等等。
自然這些事情都是自己安排引武敦儒不會告訴楊過,他只是對楊過說風陵渡一帶有伙號稱西山一窟鬼的豪傑重情重義可以結交,便邀楊過一同來風陵渡尋記。至於到了地方后遇到史家兄弟以及隨後發生的諸事都是巧合,雖然這些巧合都需武敦儒暗中加以操作,但畢竟大致的結果還是被他推送回了原有的軌跡,否則老頑童與瑛姑豈不成了一件憾事?
再過了約半個時辰左右,那校場入口又是一陣人聲喧鬧,卻是郭靖等人已迎回了一燈大師與眾英雄。眾英雄自南陽出來時便散去了大半,如煙波釣叟趙老爵爺等一干前輩早都先與楊過武敦儒二人告辭歸去,返回居所。如人廚子百草仙等人卻是不喜校場太過喧鬧,也在回到襄陽后便自去客棧休息,加上還有些受傷需要修養的英雄,卻只有少數十幾位喜歡熱鬧的英雄承受郭靖等人來了校場。
當然一燈大師是被郭靖一行人迎了回來,老頑童與瑛姑自然也少不了,回來的眾人中更多了七八位風姿綽約衣著各異,清麗或美艷的絕美女子,卻都是楊過與武敦儒的家眷。共計有李莫愁與小龍女,程英與陸無雙,紅茹與耶律燕以及公孫綠萼。哦,還有兩個重要人物,就是那今晚一直沒有露面的武逸翰與武知雅兄妹二人,他們兩兄妹卻不知何時先與三位母親匯合,此時一同來到校場。
回來了這麼多人,高台自然也就熱鬧起來,只眾人的排席落坐就折騰了好一陣子,直過了好一會眾人才坐了下來。這麼多人又久都沒有見面了也都要互相敘問一下別後情形,總之是有說不完的話,這席酒直吃到三更方才散席,而後眾人全回到郭府歇息安置。
從第二天清晨開始,整個襄陽城就陷入了大戰前的準備,郭靖黃蓉兩夫婦整日里就忙著安排眾英雄守城的諸事,朱子柳武三通等人更是不再提,忙得都是腳不沾地不成樣子,襄陽城內的上上下下軍軍民民也全是如此,一派緊張忙碌,氣氛極盡沉重壓抑。
倒是武敦儒沒覺什麼,他老人家似乎絲毫也沒感受到這種大戰前的緊張,整日里不是和三位愛妻撫琴縱歌,就是與黃葯師楊過暢飲閑談,或興緻來了再指點一下兒女的武功,有時還要加上郭家三姐弟一份,輕鬆得很。
可惜武敦儒的這種悠閑日子並沒有安逸多久,蒙古人並不給武家大郎的面子,只在武敦儒到達襄陽的第四日後就揮軍開始攻城,慘烈的攻守之戰再度由這座雄偉殘存的古城展開。
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從十月底開始,蒙古幾十萬大軍便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由三面對襄陽發起了日夜不停的猛攻。所幸襄陽軍民也深知若被蒙古人破城會落得個什麼結果,無論男女老幼也都捨命苦守,更有數千豪傑全力相助,故此蒙古大軍雖然日夜不停地連攻了二十幾日,光屍體就扔在襄陽城下達數萬具之多,但襄陽仍舊牢牢地守在宋軍手中。
這日清晨,蒙古大軍陣中忽然齊起一片號角之聲,正在攻城的數萬大軍聞號便齊齊撤軍退了回去,守城的軍民難得的得到了一個喘息的時間。再過片刻,蒙古中軍那面最高最大的大旗忽而前移,一隊明顯衣鮮馬壯的萬人隊出營前移,在兩邊的幾支萬人隊陪護下來到城下一箭的外駐馬列陣,卻是蒙古大汗的護衛軍,數萬蒙軍在城下同都高舉手中弓,忽而齊聲高喝三聲,其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