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華夏大地(大結局)
不管國內國外接連出現新的阻力,華夏統一和發展的步伐依然堅定無比地向前邁進,北方用兵的好處之一,便是讓華夏軍逐步整合成為真正的國防軍,而有這支強大的武裝掌握在手中,華夏的統一和發展才能有保障。
東南沿海的省份,特別是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作為興辦近代工業,開放商貿最早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隨著東南地區的鐵路初步形成網路,地區經濟的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好。
南方的經濟發展以政府引導,民營經濟為主,民間經濟發展非常充分,北方沒有那個基礎,不過幾條大鐵路的貫通,以及北方天然具有的資源優勢,北方的工礦業也迅速崛起,成為北方近代工商業的火種,迅速燎原。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華夏的百姓向來不缺少勤奮和智慧,新政就像一把鐵鎚,將束縛在他們身上的枷鎖敲得粉碎,潛藏在他們身上的能量頓時爆發出來,從小商小販到遍地開花的小作坊、小礦藏,都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
各種各樣的手工品,或者簡單機器製造出來的產品,就像曾經出現在華夏的山寨貨一樣,源源不斷地推向市場,很多曾經讓葉楓很熟悉的辭彙,如溫州貨、廣東貨等等,也再度登上歷史的舞台。
近代工業的門檻並不高,即便是傳統的大型工業冶鍊化工,如今也多以小作坊、土法的格局進行,雖然對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在所難免,卻促成了華夏國力的迅速提升,和經濟的高速增長。
不過在華夏這樣一個特別重視天人合一和傳統地國度,這種過度追求經濟利益的發展勢必會受到質疑。議政和選舉制度又會將這種壓力傳導給行政系統。
在葉楓的組織下,復興黨發動輿論,對這種質疑進行引導,開始制訂一系列的產業發展政策,對無序的工業環境進行整頓。
這種整頓多數是由地方政府自主進行的,經濟發展地要求與傳統必然發生的碰撞。在某種程度上會形成制衡,傳統道德成為對商人的要求,也成為法律需要規範的內容。
在劇烈的變化中,各種衝突在所難免,但在逐步嚴格規範的體制下面,無論是地方保護也好,族群衝突也好,既得利益者和逐利者的衝突也好,總歸能找到發泄的通道。而漸漸規範。
與很多地方上混亂卻充滿活力的作坊經濟相比,在諾貝爾華夏基金、華夏復興基金以及政府地引導下,一批具有一定規模。擁有先進設備和人才,能夠生產世界上最新的工業品的大企業。
這些大企業從化工、冶金到機械、通訊、電器,有著完整地工業體系,雖然從個體來說還顯得比較單薄,但是在他們的周圍還有大批中小工廠、作坊,逐步發展成為華夏現有的工業格局。
葉楓相信,在這些大企業的帶動下,那些小作坊也會慢慢發展成為工廠,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只要給他們空間。不管是賺錢還是技術,他們都不會落在後面。
這些年華夏一直在大力推行新學,不斷送留學生去英美、法國、瑞典留學。國內也形成了華夏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一批綜合性大學,以及農學院、工學院、電力學院等一批高等專科學校,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選擇進入新學就讀,成為經濟發展的人才保障。
華夏向來是個重視教育的國度,特別是新興的工廠主和商人對興辦教育的熱情都很高,幾所地方大學如上海大學、浙江大學、廣東大學基本都是接受捐助建立起來地。
不僅高等院校如此,華夏對學齡前教育與基礎教育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畢業后。學生可以選擇進入職業學堂學習。或高等預科深造。
以華夏中央政府和各省地方財政的實力,全面推開六年義務教育還沒有那個資源。不過地方上捐贈辦學的熱情非常高,除了傳統使然,在現行地選舉制度中,接受過新學義務教育、達到十八歲的青年都將有選舉的權利,所以地方士紳和商人才會更加高漲。
議政、選舉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科舉,但是通過考試選拔吏員的方式被保留下來,政府官吏大體會通過三個渠道產生,一是各級主政官員由選舉產生;二是由主政官員提名下屬機關的官員,議政機構通過;而吏員選拔則需要經過統一的公務員考試。
雖然還存在著很多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但是華夏政權正在逐步步入穩定、成熟,真正意義上地華夏第一屆國士大會就是在這樣地情況下於北京正式召開。
在這次國士大會上,通過了正式的華夏憲法,重新確認了華夏現在地政權結構,明確主席為國家最高元首,皇帝這個延續了數千年的神秘存在將徹底消失。
主席與六名宰相組成的內閣成為國家重大事件的常設決策機構,也就是說,平時有重要事項,不需要經過國士院投票表決的,一般在內閣討論決策,再交給尚書台執行。
尚書台作為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執行內閣的各項決策,管理日常事務,尚書台社尚書令一名,相當於原本的宰相,下屬各部設尚書、侍郎。
大理院、按察院作為司法機關相對獨立於尚書台和內閣,甚至國士院,都察院監察百官,接受國士院和主席的直接領導。
另設都督府,掌管軍隊調動和指揮,與屬於尚書台的國防部分別掌握軍隊的日常管理和訓練的一部分,國家主席兼任大都督,並設五名都督共同就都督府的事項商討決策。
都督府已經真正掌握了全國的軍事力量,如今除了幾個軍在西北征戰,國防軍也忙著撲滅國內的土匪,以及鎮壓各種叛亂,震懾地方上的暴動。
地方上因為經濟紛爭以及別有異心的叛亂也發生了很多起,但是國內的經濟發展,讓華夏政府得到了民間的支持,這種叛亂在強大的國防軍面前,在剿撫並用下,很快平息。
中國的老百姓某種程度來說,是最能隱忍的,只要能吃飽飯,能夠活下去,就不會去反抗,華夏的政策從長遠來說,是有利於經濟發展、國家強大,也必然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但是地方執行情況的不同,以及為了長遠必然會被犧牲的短期利益,都會給老百姓帶來一些困擾,但是大多數時候,中國的老百姓都是在默默承受,只有極少數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才會釀成短期的動亂。
「我們這個國家從來都是強大,因為我們有著世界上最樸實、最頑強的人民,」葉楓摟著韓雯,站在烽火台上,看著群山中綿延向遠方的長城,悠悠說道。
「我雖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這一切,能不能讓這個國家成為世界一流的強國,讓老百姓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或者以後也會有分裂、軍閥混戰,不過,我看到我們的人民正在打破身上的枷鎖,因而,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我相信,不管將來會面臨著什麼,偉大的華夏民族,必然會崛起在世界東方!」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