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不一樣的鄭成功
今天看有關鄭成功的一些文獻,吃驚度實在不低。
在我印象中,這位將畢生精力都獻給抗清事業,為中國收回了被荷蘭霸佔四十幾年的台灣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實在是值得當世後世人大書特書,他的忠君愛國更是勿庸置疑的。可是,今天看的一些論文、史料,讓我不得不重新衡量存在於我腦海中的英雄形象。
原來一直認為,鄭成功在隆武皇帝(即唐王,繼南明弘光小朝廷后,由鄭芝龍等人擁戴的明宗室)罹難后,堅持奉唐王正朔十幾年,堅持抗清,甚至不惜與其父鄭芝龍翻臉決裂,主要原因是感激唐王的知遇之恩。
相比於弘光小皇帝、魯王、以及桂王,隆武帝是難得的一位「聖君」,在很多史料中,即體現出鄭成功是對唐王深深佩服,而唐王又對鄭成功寵眷逾恆,無端端封他為延平郡王,賜國姓,這樣的殊榮足見隆武帝對年紀輕輕的鄭成功的期待賞識。所以,當鄭成功的父親已經對唐王抱有異心,在勸降的洪承疇面前躊躇時,鄭成功信誓旦旦地在隆武帝面前表態:「臣受國恩,義無反顧,誓以死報陛下。」這一席話,説得感人肺腑。
事實也證明,之後鄭成功確實與降清的鄭芝龍徹底決裂。但,那是在隆武帝死後,那是在鄭成功單打獨鬥的時候!而此時,在他誓死表示效忠隆武的時候,恰恰是鄭成功父、叔搖擺不定,隆武政權勢如危卵,搖搖欲墜的時候。可也就是在這個「兵食匱乏,人心離散,迄不能成軍」的危急時刻,鄭成功不顧隆武帝的再三挽留,以母病辭歸!從這以後直到鄭芝龍降清前,鄭成功一直留守安平而未返。
倘若鄭成功對隆武帝之忠大過於其對父母的孝悌,那麼,在隆武帝生死存亡之際,他沒有選擇留下,卻在隆武帝死後高舉義氣,這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了。
或許他是在隆武帝死後,才發現忠君的必要?究竟是怎麼個想法,後世人也不得而知了。
假使不是感激隆武帝的賞識,那麼他奉隆武為正朔,堅持不奉魯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有人分析説,在當時所有的割據勢力中,惟獨鄭成功有了隆武帝賜的「國姓」,這實在是一個強有力的宣傳武器,事實也證明,大家對「國姓爺」確實是一呼百應。倘若鄭成功奉魯王正朔,那麼唐王的賜姓就完全沒有意義。所以之後,鄭成功和魯王一派又為了正朔的問題內訌了好一段時間。
在魯王到廈門時,鄭成功突然來了個大轉變,「隨給屋請住,月送俸薪」,「贄千金,緞百端」,本來互不搭理,現在卻友好非常。於是,有人分析説,他這樣做一是出於籠絡浙派將領的需要,二是穩定軍心,三是藉此加深其「忠君」色彩,以示「國姓爺」的寬容大度,四是因為魯王此時完全是個人質性質。
這樣將魯王置於其節制之下,圖給他一個「監國」之名,卻使反清之士都聚於其下。之後,又迫魯王自去監國號,居於金門。有人説鄭成功對魯王是一個從疏遠到利用最後到拋棄的過程。
對此,我只能説,每一個歷史事件,都可以通過不同的理由來解釋。畢竟事情過去了那麼久,經一代一代人的傳承,究竟是什麼樣的動機,根本就無從知曉。都是後人推測罷了。對於鄭成功為何奉唐王正朔,為何抗清,是個什麼樣的人,那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一篇文章即認為,鄭成功的思想構成是十分複雜的。在1646年以後,鄭成功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成為海上貿易商人集團在政治、經濟上的領袖時,這個作用力就成為其行為的主導力量,個人的遠大志向及忠君、孝道觀念則成為附庸。
鄭成功的英雄光芒竟被一個惟利是圖的商人形象代替,多少令人扼腕一把吧?
總之,鄭成功在我心中的印象,自此算是大大的改變了。
我無意在此貶低鄭成功什麼,就算他奉唐王正朔,對魯王「假仁假義」,不過是為了滿足他個人勢力發展壯大的一些政治手腕,就算他和清抗衡、攻打台灣是為了維護鄭氏這個獨立於任何朝廷之外的集團利益,但在我心中,在人們心中,還是會把他放在民族英雄那個高台上的。
他究竟是什麼想法,什麼動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實是他收復了台灣,趕走了荷蘭人。作為一個民族英雄,這就足夠了。
而且鄭成功,其人的思想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事情擺在那,他的能力自然就呈現出來。
史書稱他「讀書穎敏」,長得「丰儀秀整」,當時的人都贊他「是兒英物,非若到及也」。
這樣一個文武兼備,智勇雙全,再加上帥哥級別的人物,我怎麼能夠浪費呢?當然,初步已經有了個構想,和傳統的忠君愛國不同,和今天看到的複雜版的鄭成功應該也不同。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我會對史實有小小的改變。例如,鄭成功在七歲回國之後,就一直留在乃父身邊。而且他是鄭芝龍的長子。這個,我的文里會有些出入。
還有,就是日本國在崇禎末年對琉球的這次侵略,是子虛烏有的。而且據我看到的資料稱,日本自薩摩藩入侵琉球之後,一直想通過琉球跟大明聯繫,因為倭寇之事,基本斷絕了大明和日本的邦交。説白了,日本想向大明稱臣。(小小自豪了一把:))可是,琉球因為那次國破王虜的事件,對日本人是恨之入骨,根本不想替它牽線搭橋,所以,一直到明亡,日本都沒有打通和大明恢復關係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