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神(shén):神是宗教觀念之一,世界上各個宗教、哲學流派、文學作品以及文化體系對它的描述都不一樣,但大體說來,它具有如下三個特徵:一、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心理活動,有和人相同的意識;二、它越了自然規律,凌駕於自然規律之上,不受因果律約束,無法接受科學研究;三、主宰著世界或部分世界;能隨意而輕易改變或影響其主宰的世界。
神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具有人的形象。雖然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十分強調它們的神沒有固定形象,但是這兩個宗教所信仰的神還是具有喜怒哀馬克思樂七情六慾,能夠成全人的祈求和詛咒,甚至還能和人進行交流,默示人寫一本什麼經出來,這顯然是人的形象。馬克思說:「牛的上帝必然是牛的模樣,羊的上帝必然是羊的模樣。」這個批評是很中肯的。
神的另一個特徵是自然,所謂自然是指能夠改變因果律且自身沒有任何規律,無法接受科學研究。
神還有物質意識兩重特性。先,按照有神論者的解釋,神是客觀存在的,它的存在不會以人的意識為轉移,從這個意義上說,神就是一種物質,因為物質是一切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實在的統稱。但是神又會以因人的禱告或詛咒而去改變它主宰的世界,而且,有神論者認為,神的本質是一種「客觀意識」「靈」「宇宙精神」,從這個方面來講,它又是一種意識。
我們認為,神的本質是客觀意識的人格化。
編輯本段]「起源和展」
神的觀念源於原始社會後期,最初源於物神,隨著社會結構和文化展,神的形象、神的本體及神的數量皆逐漸變化,由簡單的物神轉為複雜化;由眾神分職,演化成一位至高無上或多層階級的天神體系;也由流傳於氏族,轉而流入部落、民族甚至走向聯合的世界性,由多神轉為一神。在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初期,有神論曾一度被反動統治階級利用。此間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曾兩度打破有神論的桎梏,並且後者較前者更為有力,但是都不徹底。十九世紀中期進化論被系統地提出來以後,有神論受到很大的衝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穆斯·h·路巴(Jame《自然》封面ba)在1914年做了里程碑式的調查。他現,在1ooo名隨機選擇的美國科學家中,有58%表示不相信或懷疑神的存在,在4oo名「大」科學家中,這個數字上升到了接近7o%。2o年後,路巴用有些不同的方式重複了調查,現這兩個數字分別上升到了67%和85%。1996年,英國《自然》雜誌社重複路巴的調查,調查現,從1914年以來,美國科學家一般地沒有多少變化,有6o.7%表示不信或懷疑神的存在。今年(1998),他們很接近地模擬了路巴在1914年第二階段的調查,調查美國科學院中科學家的信仰,現信神的比例是前所未有的低--只有大約7%。
編輯本段]「圖騰」
圖騰atotem是原始人群體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的標誌和象徵。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社會生產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對自然的無知則是圖騰產生的基礎。圖騰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係,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生了關係,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生過親緣關係,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準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係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族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族、瑤族、畲族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台,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復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后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圖騰是神觀念的最早形式。
編輯本段]「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是唯心主義哲學的兩種基本形式中的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某種客觀的精神或意識是先於物質世界並獨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或現實世界)則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或意識的外化或表現,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後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客觀唯心主義的最大特點是認為意識不依賴於人腦或任何物質而獨立存在,並可影響別的物質。
神,就是這個客觀精神的人格化,「神」這個字有時也特指客觀唯心主義的神[編輯本段]「抽象神」
為沒可見形象的神,可指猶太教及伊斯蘭教的神。伊斯蘭教禁止為神造像及跪拜偶像,又例如中國古代對「天」的觀念相當抽象,近乎無人稱及無位格。
編輯本段]「多神論」
多神論者認為世界由多個神共同掌管,各司其職,如中國的「灶神」「送子觀音」「財神」「土地」等等。
編輯本段]「獨神論」
獨神論者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神,主要是基督教神學持這種觀點。基督教神學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創造者兼管理者。他創造了世界並管理世界,他全知全能全善,還司末日審判之職。其它獨神論宗教也有類似觀點。
《古蘭經》對神(真主)簡明概述是:最高的實在,唯一的真宰,最高的養育者、盟誓和契約的監督者、萬物的創造主,他自有自在,無始無終,永恆,無形無相,至仁至慈,賞善罰惡,本然自立,無所不能,絕時空而又無所不在,絕對徹底獨一,無偶,全知全能,,同時又威嚴無比,善惡必報,清算神。穆斯林學者認為:在表達獨一無二神(真主)本體的德性上,任何語言都有局限性,真主選用阿拉伯文降示經典,使認主獨一的信仰只有阿拉伯表達得最準確、最優美。任何其它語言的翻譯都不能真正表達原來的準確意思,例如中文把「安拉」(神)翻譯成傳統習語詞:「真主」、「君主」、「主宰」、「神明」和「獨一無二」。任何語種的翻譯詞都是那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載體,具有某些不純凈的語義學色彩,所以造成對阿拉伯文「安拉」的不純潔的詞語概念。「安拉」可以翻譯成獨一無二的真主,但不是哲學上的抽象概念,如因果、無極或先驗,也不是漢語中代表大自然的「皇天后土」或「天尊地卑」。其次,世界上任何獨一無二的東西都不是絕對孤立和自存、自主、自立、自我的完美實體,而真主不受任何實物的牽連和構成。第三,人類思維中任何東西,不論具體物品,或抽象的時間,都有始有終,而真主是無始無終,無邊際,無限制,是人們難以想象的極大和細微,無法描述的永恆。第四,人類所能看到或想象的東西都有一個「質」的思維概念,是人類思維的局限,所以,真主是絕萬物的,是絕人們思維想象的,是絕人類「言之有物」的語言所能表達的。
編輯本段]「物質神和自然神」
有神論並不是唯心主義的專利,唯物主義者中也有些人認為神存在,主要是自然神論和物質神論。
物質神:神的本質是「一種能量集合」「有著凡能力的外星人」「腦電波」等等,這是唯質神論。
自然神論(deism):是17到18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法國出現的一個哲學觀點,主要是回應牛頓力學對傳統神學世界觀的衝擊。最早於16世紀的基督教索西尼派提出,盛於伏爾泰及盧梭時代,現已式微。這個思想認為雖然上帝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但是在此之後上帝並不再對這個世界的展產生影響。
後來,自然神專用來指代各種自然規律的擬人化。如愛因斯坦就說過「上帝不玩投」這裡的「上帝」就是指代各種自然規律。自然神論者不相信世界上有一個可以成全禱告的神,反而強調因果律的客觀性,因此他們的世界觀偏向於唯物論。恩格斯稱自然神論者和懷疑主義者為「羞羞答答的唯物主義者」。
編輯本段]「不可知論」
不可知論否認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最初由英國生物學家T.h.赫胥黎於1869年提出。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認識能力不能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赫胥黎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展規律。在現代西方哲學中,許多流派從不可知論出來否定科學真理的客觀性。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不可知論sticism)者認為神的存在是不可被認識或不可能徹底認識,遭到神學家批判,認為儘管信與不信皆沒有足夠的理由,然而思想上的懷疑還是代錶行動上肯定宗教的虛假。現代的不可知論者的理念:強不可知論(strsticism):神是否存在的問題天生就是不可以被了解的,而人類缺乏根據一些所謂證據來得出這方面結論的能力。
弱不可知論(eakagnosticism):神是否存在的問題現在沒有答案,但並非完全不可能有結論。在沒有更多的證據之前人們應該不要輕易做出判斷。
消極不可知論(apathesticism):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神是否存在。但神即使存在也對整個宇宙毫不相干,所以神是否存在只是個學術問題。
漠視主義sticism):神的概念沒有意義,因為它不能產生可以用科學方法檢驗的結果,因此對它的討論毫無意義。
現代不可知論:哲學和形而上學的問題不能被證明或否定。但理性思維可以為其中的有意義假設建模。這一派不可知論不側重討論神的存在。
不可知神學stictheism):不聲稱知道神的存在,而只是相信其存在。
不可知心靈主義sticspiritua1ism):認為神是否存在都有可能,並不信仰某一具體宗教,但過著一種不是唯物的心靈主義的生活。
不可知無神論:認為神的存在與否是不可知的,所以不相信宗教。
編輯本段]「弱無神論和強無神論」
認為世界上沒有神的觀點稱之為無神論,其中又分為弱無神論和強無神論。
弱無神論:弱無神者認為世界上沒有神,是因為有神論者一直沒有拿出有神的證據。弱無神論者往往認為,在有神無神的爭論中,先需要舉證的是有神論者。因為「神」這個概念是由有神論者提出來的,既然你提出了「神」這個概念,就有義務繼續對其作出詮釋,並列出理論依據或實證。如果你拿不出任何證據來支持有神的觀點,或證據不足,那麼我就可以無條件認為你的「神」是在信口開河。對任何有無的爭論,持無觀點的人都不需要舉證,持有觀點的人卻一定要舉證。弱無神論者有一個特點,就是有神論者再給它一個「有神」的理由,他們就會很容易地變成有神論者。
強無神論:強無神論者除了保留弱無神論的所有觀點外,他們還認為,有神論者對「神」的描述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世界上不可能存在著這樣一個神,就好比不可能存在永動機、一個內角和等於36o度的三角形一樣。最有名的是「上帝悖論」,即「全能的上帝還能造出一個自己出舉不起的石頭」。此外,強無神論對「神」的批判還主要集中在「自然」上,即對我在「簡解」中提到的「它越了自然規律,凌駕於自然規律之上,不受自然規律約束;不能被人認識,無法接受科學研究」進行攻擊。
強無神論者也有一個特點,就是如果有神論者對神的定義和描術作出修改,直到沒有矛盾和破綻為止,他們就可能變成弱無神論者。
有時無神論特指強無神論。
無神論者認為,既然人類在幾千年的歷史中、自己在十幾乃至幾十年的生活經歷中,都未找到令人難以否定的神存在的證據,我們不妨在生活中假定沒有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假定又進一步被經驗所肯定,無神論的觀念因而進一步得到穩固。有神論者常常試圖改變無神論者的觀點,但他們通常拿不出令無神論者信服的證據。
編輯本段]「奧卡姆剃刀原則」
奧卡姆剃刀原則向我們提出一個建議:如果兩個理論都能解釋現象,那麼我們應該要取比較簡單的那一個。在世界是如何運轉這個問題上,現在有兩種主要論調:自然(神)與因果律。既然在可觀測的範圍內假設沒有神也不會起任何影響,那麼該原則建議我們取沒有神那一個。至於到底有沒有神?奧卡姆剃刀並沒有告訴我們,但既然有沒有都沒差異同,無神的假設顯然比較經濟些。
編輯本段]「佛教的無神論觀點」
佛教主張一切生命都是「因緣所生」,而非由一個全能的造物主所生,所以佛教通常被歸類為「無神論」。然而此「無神論」並非否定鬼神之存在,相反的佛教是承認鬼神存在的。在《華嚴經》、《地藏經》,乃至於《阿含經》等,都有鬼神記載。然而佛教認為鬼神也只是六道輪迴之眾生,雖擁有自然能力--神通,但其壽命也是有限的,命終后仍要再度投胎轉世。因此更明確的說,佛教的「無神論」不是「無鬼神論」,而是不認為有一個自有永有且主宰宇宙的創造神。所以佛教的無神論觀點和一般的無神論觀點是必需加以區別的。
編輯本段]「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
哲學上,斯賓諾莎是一名一元論者或泛神論者。他認為宇宙間只有一種實體,即作為整體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他的這個結論是基於一組定義和公理,通過邏輯推理得來的。斯賓諾莎的上帝不僅僅包括了物質世界,還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認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組成部分。斯賓諾莎還認為上帝是每件事的「內在因」,上帝通過自然法則來主宰世界,所以物質世界中斯賓諾莎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擁有完全自由的,而人雖可以試圖去除外在的束縛,卻永遠無法獲得自由意志。如果我們能夠將事情看作是必然的,那麼我們就愈容易與上帝合為一體。因此,斯賓諾莎提出我們應該「在永恆的相下」(subspecieaeters)看事情。
編輯本段]「中國文化體系中的「神」和「仙」」
在漢語中,「神」「仙」二字常常合成一個詞來用,其實,神與仙是有區別的。在中國文化中,神這個概念不是宗教性質的,和西方的「god"中國的「佛」「仙」不同,神是個信仰概念,是個制度概念,這點要詳細注意。神是人死後受到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做事的人,請注意是死後,言下之意就是,神肯定是由魂魄歸天後而成的,沒有帶走自己陽間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上工作,諸如封神榜最後封的皆為神。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不需要學習修鍊相關宗教經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只要你有緣份,或是陽間十分優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間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後被天庭封為神,分在天上或地府當官任職。比如後世的包拯,文天祥,關羽等人,他們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沒有進行過修鍊,只因陽世影響太大,為人優秀,死後就被天庭吸收為神了。所以神這個概念並不是單純道教的概念,這和仙佛是有區別的,但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仙是佛的概念被引入中國前一切修行的唯一正果。在中國文化中,仙擺脫了世間萬物被輪迴所制的枷鎖,越時間和空間遊盪於宇宙之間,他們無生無滅,無所不能,與天地同壽,他們中有開天闢地的上仙,也有修鍊而成的飛仙——雖然很多仙依然保留有自己的很多思想和特徵。從這些概念上,我們可以知道,中國神話中的仙和其他外國神話中的神更為貼近,不過也有一些不同,這點我們稍後會講到。
所謂得道而成仙。作為道教在中國的神話中的最高境界,仙一向有著最高的地位,即使是在《西遊記》這些佛教概念為主的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見這些仙和佛同起同坐的場景。時至今日,很多南方沿海城市和名聲山巒中依然有諸多對仙的崇拜——固然很多人的對仙的概念已經混淆。
從廣義上講的話,仙有五種,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狹義的仙即指天仙,地仙。這裡只說一下狹義的仙,即與神相區別的仙,仙這個概念也是純粹的宗教性質的,言下之竟,是道家的專有,無論是不是道士,成仙的人或物總是和道教是息息相關的。仙是肉身成聖,功德圓滿之人,所有的物體皆可成仙,成仙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被動成仙,無論是人,動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動成仙。比如受仙人點化,或被仙人仙氣感染,或服食道家仙丹靈藥,或生長環境吸天地靈氣,都可以使物體成仙。此中例子有很多,不舉例了。第二種是主動修仙,「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所以只有人和少量動物可以修仙,當他們信奉道教,主動修鍊道門正宗法術,多行善事,其中的有緣人就可以修成仙道。但必需是修鍊正宗法術,如果修鍊了旁門,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只能是妖魔。
成仙以後,如果沒有受到官方承認,只能算是散仙,未入真流,但已得逍遙長生之體。如果受到官方承認,就入真流,成為真仙。此時可以選擇在天庭為官,也可以不去,畢竟是自己修的仙,不服玉帝管。此時可以找一方仙山名島,自在逍遙,終日下棋喝酒訪友,沒事去聽聽天尊們講經,不問世事,真可謂至樂也可見,神和仙的區別是,神是傳說中天上固有的統治者,自然的天神,不需要修鍊,在人間有影響的人被冊封則為神;仙則是通過修鍊達到的一種越生死,自然的人或物。
談了這麼多,尤其是神與仙,免不了又要陷入神與仙哪個級別高的陳年老調問題上了。其實那是將級別官職與修行的圓滿層次弄混了。神與仙的級別問題,是其修為的圓滿層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徑不同,一為肉身成聖,一為死後飛升,仙確實是比神的級別和圓滿層次要高。但和所謂的官職是扯不上關係的,比如封神中封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之類的神,這都是大帝級的,官階非常之高,遠比一般的仙要高的多,何況一般的仙還沒有公職呢!
關於神仙的傳說,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在中土廣泛流傳。《莊子.逍遙遊》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在燕齊海濱一帶,傳說有蓬萊、方丈、流洲三神山,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葯,禽獸盡為白色,所居宮闕都用金銀做成。《神仙傳》中也對仙人作了許多形象生動的描述:或者聳身入雲。無翅而飛;或者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者化為鳥獸,浮遊青雲;或者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氣,辟穀茹芝;或者出入世間而人不識,或者隱其身而莫能見。仙人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潛江隱身,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編輯本段]道家講的「精氣神」中的神。
人有三寶:精氣神!頭上三尺有神明。不知凝神,坐到老死!仙師傳下真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神」通常是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現象的總稱而出現的,它包括了在大腦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以及臟腑、經絡、營衛、氣血、津液等全部機體活動功能和外在表現。「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為基礎,以後天的精氣為補養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與精、氣的盈虧密不可分。只有作為生命物質要素的精氣充足,作為生命活動功能外在表現的「神」才可能旺盛。至於「神」的生理功能,醫學認為主要體現在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上。人的整個機體,從大腦到內臟,從五官七竅到經絡、氣血、精、津液,以至肢體的活動,都無一不是依賴「神」作為維持其正常動轉的內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