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於結婚(2)

第七章 關於結婚(2)

在這方面,女性亦不例外。結婚前,女性除了對方的相貌以外,還對其學歷、收入、家庭環境及財產等有諸多要求。如果對方悉數具備了這些條件,那麼女性一般還是希望雙方通過戀愛階段后再步入婚姻生活。換句話說,女性希望在談了戀愛、彼此間產生愛意后才一起生活。

於是,憧憬與心上人一起過新生活的女性儘管對家務不感興趣,也開始學起做飯和插

花或前往商店挑選各種傢具和生活用品,女性這方面的動力遠遠大於男性。

相對而言,男性並不怎麼熱衷於這類事情,他們考慮問題更具現實性。這點與女性有著微妙的差異。說得極端一些,男人只要具備結婚的條件,即使不經過熱戀階段,也能順理成章地組織家庭。而女性則無法跳過戀愛這一階段。即便是相親結婚,也有很多人宣稱:相親只不過是個契機,雙方最終還是要經過戀愛產生愛意后,才能共同跨入婚姻大門。

由此可見:與男性相比,女性異常看重雙方之間的愛意,並且希望看到自己的人生會隨著結婚而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正因為如此,即使在婚姻塵埃落定后女人也會動搖不定,她們中的有些人常常會有如此想法:「今後真的要同這人生活在一起嗎?」「這個選擇到底正確嗎?」有的女性感到自己沒有信心做到真正地深愛對方時,為不給他添麻煩,她們便會主動提出解除婚約。

曾經有一個頗有名氣的花花公子在電視採訪中披露了他的個人體驗。在他看來,訂婚後的女性最容易搞上手。照理說,普通男子絕不會想到去染指已訂婚的女子。但按照這位花花公子本人的話來說,訂婚後的女子往往對自己的婚事躊躇不決、心神不安,此時別的男人如果乘隙而入便可輕易得手。而且「得手之後也用不著負任何責任,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對此分析,吃驚之餘,也不得不佩服那些風月場上的老手,只有他們才能如此準確地把握住女性的心理。

當然,沒有這種磨難、順利地經過熱戀階段,最後在雙方的親人及朋友的祝福聲中邁入婚姻生活的伴侶也很多。

毫無疑問,男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在方方面面處於領先地位。如果在婚姻中不佔上風,他們便很難保持心理平衡。為此男人希望妻子溫和謙讓、將生活的重心放在家庭上。他們覺得如此一來,妻子會對外界感到陌生,自己便可保持優勢。這種想法看上去幼稚可笑,但卻實實在在地反映了那些缺乏自信的男人惟恐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心理。

此類男子,大多不願意同工作能力勝過自己的女性或學歷高於自己的女性結婚。當然相反也有以此自傲的男性,不過具體而言,這僅是少數,不在我們所說的範圍之內。

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大部分男人對於自己妻子的美貌、高貴的門庭家世都抱自豪的態度,然而假若妻子的知識水平及教養超過自己,他們卻往往不願意予以承認。

面對著學歷高、能力優秀的女性,男人們往往會提心弔膽。擔心同她們生活在一起后,由於妻子的社交面及社交能力遠遠居上,自己就很難在家庭中佔據一席之地。另外這樣的妻子在社會上容易受其他男人注意,這樣她便很有可能將其他男人同自己丈夫做比較,使男人時常陷入一種危機感。

富有進取心、工作能力出色的女性即使受到某個男性的青睞,並得到他的求婚,卻往往會遭到對方母親的反對。這些做母親的堅持認為無論女人工作怎麼出色,在照顧家庭方面卻肯定不行。在自小受母親過分寵愛的男人們日益增多的當今時代,這些母親的意見很有市場。

雖然當今女性活躍在社會上的例子已並不少見,但男人的這種心理卻絲毫未有改變。在男人的內心深處,仍然隱藏著一種妻子身上帶有母親色彩的希冀。他們希望妻子能像母親那樣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在一旁無私地支持自己。

在女性看來這純粹是男性單方面的任性要求。實際上每個男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任性的想法。男人在感到孤立無援時渴望結婚,也正是這種想法的具體表現。對此,女性不免會做出如下反應:「開什麼玩笑,我又不是你媽。」

這或許說得沒錯,但仔細想來,做妻子的有時不也會向自己的丈夫或戀人尋求一種近似父愛或友情的東西嗎?

總之,所謂婚姻並不只是一對相愛男女的結合。他們相互間扮演著父親、母親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時各自展現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面,如此等等都是婚姻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這些,恐怕很難稱得上是真正的婚姻。

兩人有緣終成眷屬后,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即是婆媳關係。

此時,首先必須認識到的一點便是:婆媳關係難以協調是很正常的現象。

雖然多數母親盡量去接受新媳婦,但內心深處總有兒子被奪去了的強烈感覺,對兒子和兒媳,通過性愛結合在一起這一事實也抱有嫉妒情緒。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有的母親在潛意識裡將兒媳認作是「把兒子勾去的女人」,甚至有的母親還抱有受害者意識,覺得兒子被兒媳迷住后,開始變心,要把母親拋棄。抱有這種潛意識的母親,對兒媳往往懷有仇視、嫉妒

心理,這也可以說是做母親的一種本能。無論是多麼有修養的母親,在這一點上無一例外。

另外,做兒媳的則十分在意丈夫與婆婆之間的紐帶關係。這種紐帶越是牢固,做兒媳的便越是強烈地渴望切斷它,以使丈夫的心思都能集中在自己一個人身上。這一方面緣於妻子的獨佔欲,另一方面也跟妻子的面子有關。因為做妻子的總是認為對丈夫來說自己應該是最重要的人。

綜上所述,婆媳關係的實質便是圍繞一個既是丈夫又是兒子的男人的「三角關係」。這種關係即便表面上看來和睦融洽,但是在其深處總是交錯著諸多相互嫉妒的複雜心理。

而且,婆媳之間由年齡產生的隔閡亦不容忽視。現實生活中,五十至六十歲的女性和二十多歲的女性能和睦相處的實在不多。

從科學角度分析,根據年齡的差異,人們的身體狀態各不相同。從呼吸次數、脈搏頻率直到血壓的高低,年輕人與老齡者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從運動量到飲食習慣,從生活的節奏到日常對音量的敏感程度,人與人之間都各不相同。例如,年輕夫婦喜歡的搖滾樂,在公婆聽來沒準是真正的噪音,而矛盾往往由此產生。

如此看來,要讓婆媳雙方和睦相處實非易事,因為兩者之中必須有一方做出讓步。以前媳婦做出低姿態予以忍讓是天經地義的,然而時代不同了,現在如果雙方都不相互禮讓、不向對方妥協,那麼兩者關係有可能立即分崩離析。

在處理如此兩者關係之時,最好事先不要期望過高,認為只要相互交換意見便可解決問題。而應事先充分地估計到其難度,承認兩者關係出現僵局屬於正常,而且婆婆對媳婦抱有敵視心理亦是人之常情。如果說調和兩者關係時有什麼秘訣的話,想必非它莫屬。

處於婆媳二者之間的男人,對僵硬的婆媳關係有何感受?他們一般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

簡言之,他們惟一的願望便是希望婆媳之間風平浪靜。

考慮到這一點,在決定婚事前,特別是家中長子往往將候選對象能否與婆婆和平相處作為一條重要的擇偶標準。只有對方通過這個門檻婚事才有可能成功。

然而,婚後的生活並不像想象得那麼簡單。很多情況下,男人會聽到來自婆婆和媳婦雙方的牢騷。婆婆會說:「都是你平時縱容她,所以她現在才那麼飛揚跋扈。」媳婦則會抱怨:「媽媽在什麼事上都不考慮我的情況,就隨便決定了。」

此時,男人最大的願望便是希望能夠永遠保持中立,哪一方都不得罪。為此,對妻子他會說:「老媽的話不要放在心上,聽過就算了。」對母親則撫慰道:「我理解您的心情。她那邊我會好好說她的,您不要太生氣。」這就是男人的狡猾之處,也是他在無法捨棄母親和妻子中任何一方的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下面是我從一位朋友那兒聽來的故事。有一對年輕夫婦住在離母親家相當近的地方。母親年紀大了,做兒子的放心不下她的身體,經常在下班途中順便到母親家裡去坐一下。由於擔心妻子知道了這事後會不高興,所以每次他都瞞著她。然而母親並不知情,每當兒子來看望自己,母親便會讓他帶一些他喜歡吃的食物回家。兒子想說不要,但怕傷老人家的心,拿回家的話又怕惹妻子不高興,所以每次都是在離開母親回自己家的途中一個人把這些食物吃掉。

這個故事聽上去有些悲慘,男人夾在婆媳間過日子確實不是滋味。最讓男人頭疼的是妻子提出的「你媽和我,究竟哪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男人一邊說:「當然是你嘍。不過媽媽年紀也大了,又比較寂寞,你要多加諒解。」一邊心中想:「哪個重要,這是我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事嗎?」同樣,如果母親迫問:「我和你媳婦,究竟誰重要?」男人們便會回答:「肯定是您,我和她沒有血緣關係,和您才是血脈相通、骨肉相連。」

男人如此寬慰雙方,只求息事寧人。新婚燕爾之際,大多數男性比較向著妻子。隨著歲月流逝,逐漸又開始回到母親身邊。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因為男性對妻子的性愛失去了新奇感和依賴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母親年事漸高。

男人深知自身的世故之處,他以此方式周旋於婆媳之間,為求得片刻的安寧而煞費苦心。

婆媳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極其折磨男人。以至於後來男人一旦感覺到妻子有可能向他開火,便連忙採取加班或同別人去喝酒等手段晚些回家。

有的男人也這樣勸慰自己:這些家庭糾紛都是小事,不必大驚小怪,因此平時盡量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對於婆媳之間發生的矛盾,大部分男人僅僅停留在聽任她們發牢騷或撫慰她們幾句的方式,並不積極主動地採取解決方法。從這種意義上說,丈夫對婆媳問題,幾乎沒有多少當事人意識。事實上,倘若男人想對此做些什麼的話,反而有可能會使婆媳雙方情緒更加激烈事態失去控制,正因為男人憑本能感悟到這一點,所以才在有關場合盡量採取躲避姿態。

從妻子的角度看,丈夫的這種做法實在不上檯面,不過這也是做丈夫的因為沒有解決

能力不得已而為之的。

母親和妻子之間產生糾紛后,丈夫一般是採取鴕鳥主義,一味低頭扎在沙石里靜等暴風雨消退。如果這樣做問題還是不能得到解決的話,作為最後一招,男人們便會向自己的父親求援,希望父親勸慰一下母親。倘若父親早已去世,或父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本不融洽,這就難辦了,本來如果父母間的關係融洽和睦,那麼他們忙自己的生活還來不及,也就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去對孩子的家庭橫加干涉了。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男人中有八成人十分不願捲入婆媳間的紛爭,對她們間的糾葛憂心忡忡,恨不得從中解脫出來;餘下的兩成人對此類事情基本上無動於衷。

這是因為,當妻子和母親分別要求男人替自己主持公道時,有的男人會覺得這是自己受雙方重視的見證,從而產生某種充實感。兩名女性在關鍵時刻希望從自己這兒得到援助,由此男人獲得了一種作為家庭核心的感覺,這往往可以滿足那些十分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地位的男人的虛榮心。

即使表面上沒有什麼矛盾,但婆婆一般總是對兒媳抱有一種對抗性的競爭心理,為此每次兒子回到自己家裡時,總要盡量對兒子表現出深切的愛意。

當兒子從母親那兒聽到「她不太會做飯,弄得你也跟著受罪了」,或「她只管自己工作卻根本不照顧你,實在太不像話了」等等有關自己妻子的壞話時,他們表面上會做出「哎,這也是沒辦法呀」之類的含糊回答,在內心卻往往同意這些看法。

對他們來說,平時雖然這麼想,卻無法直接抱怨妻子。現在母親說出了他想說的話,所以雖然表面上他們不隨聲附和,內心卻是十分贊同的。

這不僅僅局限於母子,對於其他各種的人際關係亦不例外。假設自己對甲有意見,而一旁的乙對甲發表了一番激烈的批評言辭后,自己沒準會替甲去開脫:「其實他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同樣當母親說了一大通有關妻子的過火的話時,雖然自己對妻子也有不滿,但這時一般總會勸慰母親「算了,算了」。這樣一來,也覺得自己很洒脫大度。

婆婆、兒子、兒媳這三人之間的三角關係建立在一種微妙的平衡基礎上。他們之間的爭執、不愉快是難免的。當然,偶爾婆媳之間也有相處得融洽的時候。

兒子在外面另有情人時,最有可能產生此類現象:這時對婆婆來說當前的敵人是兒子的情人,敵人的敵人便是盟友。

於是兒媳成了同一陣營的同志。婆婆一邊規勸兒子、數落其情人的不是,另一邊儘力撫慰傷心的兒媳,甚至有時還會拉著兒媳的手,向她道歉:「對不起,讓你受委屈了。」

兒媳此時亦感到孤立無援、十分痛苦,只能依靠婆婆。雙方互相表現出各自軟弱的一面,同時她們又相互安慰,這樣兩者的關係自然會好轉。

此時婆婆對曾勾去兒子、如今卻又被其他女性擊敗、沉浸在悲傷中的兒媳多多少少持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總之只有當兒子不再置身於前述三角關係之中時,婆媳之間才真正開始心靈方面的交流,這實在是頗有諷刺意味。

在此,我們想探討的一個問題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婆媳之間的關係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舊式兒媳大都在不諳世事的年齡嫁到婆家,在婆婆的指導下她們努力學習,積極地適應婆家的家務事和生活習慣。在最初的日子裡,她們不斷受到婆婆訓斥和壓迫,但越是這樣,年輕的兒媳越是希望能早日熟悉婆家的情況,掌握各方面技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所以對婆婆的挑剔總是抱忍讓的態度。對年輕的兒媳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多如牛毛,而且當她認識到所謂的婚姻不只意味著個人之間的關係,還包括家庭之間的關係,只要現在加以忍耐,今後一定會在家裡取得穩固的地位時,她們會對未來寄予莫大的希望。

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的規模越來越小,現在女性結婚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出嫁到一個大家族,而是同某一男人生活在一起。不過人們的意識還沒有完全扭轉過來,很多婆婆都是從以前當兒媳時一步步地熬過來的,如今她們雖不要求自己的兒媳也經歷那種不愉快的事情,但另一方面還是希望兒媳表現得規矩本分,像個做兒媳的樣子,特別是在大家庭或地方上的舊式家族中,這種想法更為根深蒂固。

與此同時,隨著家庭中孩子數量越來越少,母親花在撫育孩子方面的精力比以前增多,以至於很多孩子覺得做父母的必須無所不包。這樣一來,這些孩子結婚後,很自然地對自己的妻子也會提出過多要求,希望她們能像自己母親一樣照顧自己,凡事依著自己。然而當今的女性已不同於她的前一代,她們自我意識強烈,凡事有自己的主見,並且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願意事事都圍繞著丈夫轉。這種夫婦意識上的分歧,又成了新時期婆媳關係問題的一個誘導因素。

近幾年來,年輕人對性的要求開始趨向淡泊。如前所述,所謂的婆媳關係,即兩個女性圍繞一個男性的「三角關係」。說極端些,其中,一方女性是通過血脈關係與該男子保持著聯繫,另一方則是通過其女性的魅力將自己與男方系在一起的。如果妻子的強大武器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那她就無法佔據婆婆的上風。因為從飲食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丈夫已習慣了母親的一套方式。另外,婆婆對自己兒子的要求會盡量滿足,可謂無私奉獻。與之相反,妻子對丈夫往往會大發牢騷。儘管這樣,三角關係之所以能保持平衡,關鍵在於婆婆在日常生活方面能佔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妻子又能通過其自身的性魅力使丈夫對她保持依賴心理。但是,一旦夫婦間的性愛變得可有可無時,婆婆一方在三角關係中佔據有利地位的可能性便會急劇增大。

概括地說,隨著母親們的「乖乖兒」的增多及男人們性慾望的減退,婆婆的地位也會日漸提高。

對妻子來說,與婆婆同樣難對付的便是丈夫的姐妹。

同以前相比,現在的婆婆已不再對兒媳說三道四了,但小姑子們往往仍會毫無顧忌地直接向兒媳婦們挑釁。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她們在內心對來到自己家裡的女性懷有一種本能的敵意,生怕她們來了以後,會徹底改變將自己從小養育大的家庭。倘若這家是殷實人家,她們對兒媳的這種敵對情緒會更為激烈。尤其是小姑,即使太任性會損害同兄嫂或弟妹的關係,她們仍會毫無顧忌地發泄不滿。有時候雙方會劍拔弩張,這時婆婆便出來緩和局勢,說:「沒必要這麼說。」但是小姑則會繼續說:「媽媽您不好意思說,那我來替您說了。」這樣一來,婆婆也就予以默認了。

相對而言,對於與自己姐妹結婚的男性,男人一般不會表現出類似的態度。之所以男女之間在這一點上表現不一,最大的原因便在於男女結婚時,男方一般不會作入贅女婿,他們同女方的娘家保持著一定距離。可見結婚對男女雙方的切身利益帶來的影響有著根本的差別。另一方面,男性在看待事物、考慮事物方面,已習慣於將自己同對方的關係加以客觀化的思維方式。

總之,處於所謂養父母與養子女關係的人之間總是存在著容易發生誤解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婆媳關係。

當然因此而對改善婆媳關係抱絕望態度亦非賢明之舉。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最關鍵的便是意識的改變。人們應該對婆媳二者在思想觀念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保持清醒的認識,她們相互之間不必過於接近。在此基礎上,盡量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或許對關係的改善不無裨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男人這種東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外國文學 男人這種東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關於結婚(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