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警日記(連載)(201)

獄警日記(連載)(201)

一生掙多少錢才幸福】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賺錢與花錢中度過的,人從獨立生活起,就面臨著理財的挑戰。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每個人正在從單位人向社會人過渡,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一生作財務上的預算與策劃。

創造幸福靠自己

假設你不買漂亮衣物,不下館子,不旅遊,不買房,不看電影,不聽音樂,不玩電腦,不交際,不贍養老人,不結婚,不生孩子,當然也不生病,等等;一切生活所必須的東西都作為奢侈品屏棄掉,只有一日三餐、一間小屋,幾件為保暖和遮羞的換季衣物,你認為每月400元人民幣夠不夠?

從出生到成年這18年中,我們有長輩關照;如果我們幸運地能一直工作到60歲,那麼這42年是為將來做準備的;60-80歲這20年裡,如果以前面說的每月400元的生活水準計算的話,應該有9.6萬元的養老準備金,還不算上超過80歲的用錢期。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了自己掙多少錢才夠用。在貨幣價值穩定、沒有通貨膨脹的前提下,我們僅為生存,每月掙1000元就夠了。其中400元用於現在的支出,400元留作養老,另外200元用於年老時的醫療,因為那時疾病會頻繁地光顧你。

如果你對每月400元的生活水準充滿恐懼,如果你現在每月掙2000元還覺不夠花,那麼你將來的生活就要設定在這個基礎之上,現在你每月就得掙4000元、5000元;如果你打算出國深造、打算投資、打算旅遊,那麼這個數目就遠遠不夠了——現在我們的父輩有單位可依靠,有我們這代天倫未泯的兒女綿薄相助,有同事朋友情誼的餘溫。那麼等到二三十年以後,也許錢會更不值錢,人情會更淡薄,怎麼辦?「要創造幸福,要靠我們自己!」從現在學會理財,從現在就開始規劃你的理財生涯。

建立一生理財的理念

人生每個時期的花費及壓力各有不同,年輕人要儲蓄理財資金,為將來創業或結婚做準備,為人父母者要負擔一家生計來源及子女的教育費用,今天不是人人皆有家財萬貫,很多平凡的眾生為了能生存下去而辛苦努力著,然而盲盲目目、懵懵懂懂、得過且過又怎能致富而創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人人都應有理財計劃,有計劃的人可以按時檢視自己的理財狀況,量入為出,遇到風險時有較大的承受力,走過低潮期;能夠儲存一筆創業基金,完成自己創業的理想,創造更幸福的生活方式。而無計劃的人則容易縱情於自己隨興的**,在不知不覺中花掉金錢而不容易有儲蓄。

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自己的理財理念與思路,設立長遠規劃的方案,不斷從自己的過去、別人的身上吸取教訓與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財風格,才可以創立一筆獨特的人生財富。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不重蹈覆轍。

根據年齡進行投資

你想過要根據自己的年齡來進行投資嗎?基於風險分散的原理,需要將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的投資項目上;在具體的投資項目上,還需要就該項資產做多樣化的分配,使投資比重恰到好處。這裡沒有什麼標準的原則,但大體上可遵照一個「100減去目前年齡」的經驗公式。這一公式意味著,如果你現年60歲,至少應將資金的40%投資在股票市場、股票基金或其他投資種類;如果你現年30歲,那麼至少要將70%的資金投資。為什麼呢?在20到30歲時,由於距離退休的日子還遠,風險承受能力是最強的,可以採用積極成長型的投資模式。儘管這時期由於準備結婚、買房、置辦耐用生活必需品,要有餘錢投資並不容易,但你仍需要儘可能投資。按照「100減去目前年齡」公式,你可以將70%至80%的資金投入各種渠道。

在這部分投資中可以再進行組合,譬如,以20%投資普通股票,20%投資基金,餘下的20%資金存放定期存款或購買債券。在30到50歲時,這段期間家庭成員逐漸增多,承擔風險的程度需要比上一段期間相對保守,但仍以讓本金儘速成長為目標。這期間至少應將資金的50%至60%投在證券方面,剩下的40%投在有固定收益的投資標的。在50到60歲時,孩子已經成年,是賺錢的高峰期,但需要控制風險,應集中精力大力儲蓄。但「100減去年齡」的投資法則仍然適用,至少將40%的資金投在證券方面,60%資金則投於有固定收益的投資標的。此種投資組合的目標是維持保本功能,並留些現金供退休前的不時之需。到了65歲以上,多數投資者在這段期間會將大部分資金存在比較安全的固定收益投資標的上,只將少量的資金投在股票上,以抵禦通貨膨脹,保持資金的購買力。

錢放在銀行可以讓你安心,但如果錢在你的另一半手裡可能他/她就會迫不及待地花掉了。《多少錢才足夠?》的作者迪安妮·麥克柯迪說:「我們對錢的態度已經有嚴重偏差,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另一半是錯的。

而經典的對白就是:『我是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而你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孩。』或是『我喜歡有樂趣的生活,而你卻是個悶罐子。』其實,如果一對夫妻了解對方對錢的態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這樣的爭吵而離婚。」

四類人的態度

對於如何在婚後處理好錢的問題,麥克柯迪把現代人分為四種:省錢狂、花錢狂、賺錢狂與送禮狂。

●省錢狂

懂得省錢的人即使工資不高,但每個月仍能存起一點錢。節儉的人花錢有分寸,從來不會進行衝動性消費。他們不喜歡冒險,存起來的錢越多,他們越覺有安全感。不過,節儉的人會因為對錢太保守而不敢嘗試通過投資去令自己的財富增長得更快。

●花錢狂

對於這類人來說,有錢就要花。買漂亮的車子、新奇的玩意才是享受生活。花100美元吃個飯是小意思,如果有朋友一起的話或許還要花上200美元。這樣的生活或許令許多人羨慕。但愛花錢的人中不少人都被利息困住,因為他們從來不會付清當月的信用卡欠款。

●賺錢狂

比爾·蓋茨和其他實業家就是這類人。他們把手中的錢變為賺錢機器,不斷地賺錢就是他們的目標。他們的腦袋裡滿是賺錢的點子,即使偶然失敗,他們都有信心重頭再來。

●送禮狂

這類人喜歡買各種名貴的禮物送給朋友,甚至是自己都捨不得買的東西。他們也會把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在他們喜歡做的事上面。他們心底里認為錢太多是一種罪,所以他們要毫無保留地把它花掉。這類人很少顧及自己和家人的需要。

「省錢狂」「花錢狂」互相遷就

「夫妻之間需要了解對方對錢的不同態度,然後兩人將心比心做一個花費的預算。」麥克柯迪說。這就需要雙方一起討論各在經濟上的需要與擔憂,才能在這方面達成共識。

「省錢狂」需要明白金錢上的安全感並不一定要靠把錢放在銀行而不去做任何消費來實現。由於「花錢狂」很大方,也懂得生活情趣,因此他們對省錢狂們很有吸引力。

麥克柯迪給「省錢狂」們的意見是:「你的伴侶買會給你一些生活所需的東西,因此你不應與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省錢狂』結婚。」

同時,花錢狂們也需要了解「省錢狂」們需要安全感。「你不能期望自己的另一半突然變成另一個人。你那『省錢狂』伴侶永遠也不會對透支信用卡感到無所謂,而你也不用指望他/她要改變」。

麥克柯迪建議夫妻雙方可以列出一張「願望清單」,上面列出他們想做的事以及想得到的東西。這樣對於「花錢狂」來說,可以令他/她知道你還有許多願望未實現,而「省錢狂」也會從中意識到不能一味地存錢不花錢來滿足對方的生活需要。

「賺錢狂」要學會關心另一半

對於「賺錢狂」來說,他們需要減少一點對工作的投入,多考慮另一半在經濟上的需要。「送禮狂」則要考慮一下自己的需要,因為真正的樂趣往往就是給自己多一點時間留在家裡。

現在,互聯網上有許多關於理財的網站,它們提供可靠的私人理財意見,包括一些由投資公司或大型銀行,如JP摩根、花旗集團等開始的理財網站。「錢本身不會貶值,」麥克柯迪說,「只是我們很少留意它是如何帶給我們生活的熱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獄警日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獄警日記
上一章下一章

獄警日記(連載)(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