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鄭王彌江二十三年,深秋。
大鄭禁宮,微音殿。這是鄭王處理機要大事的地方,王朝的紀要中樞。
官影憧憧,密雨伴隨著驚雷一下子潑到了人間。
逝者如斯,如此風雨已經在不知覺其間送走了大鄭王朝一百年的鼎盛繁華。微音殿黑瓦朱牆並不宏偉,殿外四周開闊,遠處一排御林軍在大雨中依然站立如同木雕泥塑一般。
鄭王彌江是個面容清攫的中年人,原本的尖臉在人到中年後反而顯得有些豐潤,斯文寬厚消弭了少年時代的鋒利,但是他的面相依舊保留了幾分年少時候俊朗風采。
身黑色錦緞托袍讓他顯得有些陰沉,他的儒稚氣質卻讓這樣不好的感覺得到削減。此時的他如果不是身上穿著象徵王朝最尊貴的黑色龍袍,而是一身布衣藍衫,也許他會被人當作是辭官歸隱的宰相,或者是出身豪門的當代碩儒。然而他的眼睛卻暴露了一切,那是一雙隱含玄機的眼睛,擁有可以洞察一切的精明。鄭王從堆滿奏摺的書案上抬起眼睛,看著大殿上跪著的人,聽著他說些什麼。
大殿之上跪著身著濃黑色龍袍的少年,削尖的下巴,一雙流動著銀色光澤的黑色瞳孔正看著書案後面的鄭王,決絕而慘烈的眼神,沒有任何迴避。
他就是王太子殿下,和蘇。
「翊宣此行江南,原本是奉旨出京到江南翻察國庫虧空。可是他擅自干擾地方政務,把江南官場鬧的不善。上至巡撫督撫,下至縣令,一共三十二位官員被他斬殺。之前沒有請旨,之後並沒有回奏。他本身也不沒有親王郡王的權責,如此擅自攪動地方政務,如不加以懲罰,這以後讓各省地方官員如何自處?」
和蘇聲音清亮,回蕩在雨中的微音殿。
太子和蘇極不喜歡五王子翊宣,這不僅由於翊宣得鄭王愛重,對他儲君的地位產生威脅,其實他們之間還有一段積年宿怨,卻是上一輩留下來的。
和蘇生母是鄭王嫡后,早已仙逝的離王后。那個具有傳奇般美貌的離王后出身名門,身體極其嬌弱,在產下和蘇以後一直卧床不起,終於在他兩歲的時候撒手人寰。在和蘇母后大喪一個月後,鄭王彌江冊立了新的王后,然後兩個月後翊宣出生。
鄭王寵幸翊宣母親的時候,和蘇的母親纏綿病榻生死未卜,所以和蘇總感覺自己母后的病逝是由於鄭王的薄情還有妖妃的yin盪造成的。
不過,在離王后病逝前,鄭王在太廟向列祖列宗起誓,並且昭示天下萬民,立和蘇為太子,永不更改,如違背誓言天誅地滅。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那個僅剩支離病骨的離王后如何做到的,她竟然讓鄭王發了這樣的誓願,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這也是時至今日,翊宣母親母儀天下多年,而翊宣始終沒有冊封太子的原因。
在奪嫡的戰爭中,和蘇有優勢,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鄭王聽完了和蘇的話,他問和蘇,「那,依你看,應該如何處置翊宣呢?」
和蘇早就料到鄭王必有一問,他回答說,「兒臣只知道翊宣在江南處置失當,作為總領六部的太子,兒臣必須指出他的失當之處。至於他的處理,請父王恕罪,兒臣不能說,也沒有資格說。翊宣畢竟是兒臣的兄弟,並且父王春秋鼎盛,處置兄弟的話都不是兒子應該說的。」
和蘇這些話說完,鄭王似笑似不笑地看著他。他目前所說的不過是翊宣朝政上失當之處,究竟秉公處理也不過小事。而和蘇這樣說,卻是一箭雙鵰。首先翊宣此行江南立下大功,回來后就有可能與和蘇分庭抗禮,而和蘇很聰明,他首先指出翊宣的過失,這樣即使鄭王不對翊宣做出處罰,但是原來的功勞卻也摸平了不少。並且和蘇連帶著把打壓翊宣的意思帶出,卻在此時點到為止,不對翊宣的處罰多說一個字,不留下刻薄傷害弟弟的口實。
鄭王想到這裡,說,「知道了。這件事,朕自會處理。翊宣在江南罷黜了不少官員,現在包括巡撫在內一共是三十二個位置出缺,還有此次翊宣回京,禮部郊迎翊宣,吏部遴選官吏,這些都是太子的指責,不能懈怠。你退下吧。」
「是,父王。這些都是兒臣分內事,兒子不敢懈怠。」和蘇說完,漂亮地叩頭,退出了大殿。
而外面的雨一直沒有停歇,噼里啪啦地下著。
這是入秋後的第一場雨,此時雍京告別了寒意綿綿的初秋,寒冷驟然降臨在這片土地上。
三日後,子夜。
雍京城外,鎬水西岸。
深秋初冬的風如刀子一般吹過五百里鎬水,竟然不能掀起波瀾的聲音,一片河川隱藏在濃重的黑暗中。
順著官道從西向雍京的方向飛奔過來一隊人馬,大概三十人,人人都是黑色的衣裝。遠處只能聽見鐵蹄一刻不停的奔跑,整齊的跨跨的聲音,這樣的聲音在冰冷的夜裡是如此的讓人心寒。
周圍的人把王子翊宣連人帶馬包圍著,保護著,他們一直不停的飛奔,馬踏河水飛濺起來的水花釘在人的身上有種徹骨的寒,但是現在他根本就顧不上這些。他帶著這三十人都是直隸總督為他配的衛兵,但是還是不能擺脫從江南一直到雍京的追殺。
殺手就在他們周圍,如影隨形。
所以他們只能跑,快快的跑,只要能進雍京,讓天下所有人知道他已經回來了,他就可以活下去。
王子翊宣感覺此次的殺手全是出自雍京,他們知道翊宣王子的身份,也知道任務無論成功與否他們都活不了,所以出手相當的狠毒狠絕,不把翊宣置之死地誓不罷休。
翊宣從江南走到直隸總督府的時候包括他在內只有四個人,損兵折將到如此地步讓當時直隸總督賀文寰驚訝的說不出話來。於是當下派兵護送,可是就在這麼不到一百里的路上還是遇到了殺手。
一百人的精兵只餘下三十人,而周圍的殺手正在悄無聲息的不斷增加,危險如同一張網無時無刻不抓緊翊宣的心。
怕什麼來什麼,翊宣感覺到殺手的刀冰冷鋒利,順著他的咽喉就直刺了過來,他儘力躲閃,但是身下的馬依舊沒有停下。啊,一聲慘叫,有人落馬了,但是沒有人顧及到他,所有的戰馬還有騎兵在全力的賓士,他們知道只有湊成一團不停下,這才有可能有人活下去。
翊宣被黑暗蒙蔽的眼睛就著微弱的星光看見雍京雄偉的城牆,疲憊的心終於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他身邊的戰士已經抽出利劍和偷襲的殺手強勁的弓箭還有刀槍開始搏鬥。
寒冷,熱血,凍水,薄冰。
冷風一如往常那樣的絕望,鋼鐵刺入血肉是燒灼般的疼痛和生命遠離似的恐怖。
人,又死了幾個,有他們的騎兵,也有對方的殺手。
一切搏殺都在黑暗中,幾近寂靜無聲。
生死只在這一線之間。
黑暗中那經歷了二百年的巍峨城樓越來越清晰,馬踏起來的河水飛濺到身上已經感覺不到疼痛了,猙獰的傷口和溫熱的血彌補了寒冷,卻留下恐懼。
終於,腳下的官道越來越寬闊,終於,雍京正門就在眼前。
「打開城門,王子翊宣回京。」
當翊宣喊出這句話后,自己疲憊的幾乎要從馬上翻下去。
城門上亮了,守城的將軍用火把照亮了翊宣蒼白疲憊的臉,吱啞著,這是放下弔橋的聲音,弔橋上古老的軸正在腐敗中。但是這樣蒼老腐朽的聲音卻讓翊宣難以形容的安心。
終於,他在騎兵的護送下進入雍京,他身邊的人包括他都是傷痕纍纍,而且不出他所料,一共進入雍京的人不到十人。
翊宣看著雍京安靜清潔的街道,回想著白天這裡是繁華景象,還有從江南回來這一路上的艱難,宛如隔世一般,有些恍惚。
他知道誰想殺他,誰有這麼大的本事和仇恨要殺他。
那個人也是他踏向鄭王寶座的唯一障礙,在奪嫡這樣的戰場上他們兩個只能有一人活著離開。
那個就是當朝太子,和蘇。
一個俊美的如同妖異的男子,大他兩歲的哥哥。
如同宿世仇怨,帶著血的糾葛。
太子東宮籠罩在一層雪影當中。大殿內,和蘇躺在卧榻上,他那雙奇異的眼睛忽然睜開了。
和蘇的眼睛是暗黑色,很深的那種黑色,帶著陰濕的感覺,就如同大鄭宮中那些古老的殿宇出現的斑駁的痕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的眼睛上流淌著一種明亮的銀色,那是正常人所不可能擁有的顏色。這種銀色經常閃動著,如同夜晚出現的妖精。
和蘇有著難以想像的絕美容顏,他的臉可以讓月光都黯然失色。
人們剛開始會私下開始評論和蘇的美麗,都說那種長相通常都是禍國妖異,但是自從和蘇用蒸籠蒸死了幾個嘴碎的宮監,以後任何人都不敢再提起和蘇的容貌。
在大鄭宮,這就是禁忌。
和蘇看著卧榻上帷幕垂下暗紅色的流蘇,他記起今天在微音殿獨自面聖時候的事情,現在胸口和臉還有些隱隱作痛。
方才鄭王把他召入禁宮微音殿二話不說直接打了他一耳光,他當時感覺頭就懵了,眼睛看不清楚東西,耳朵嗡嗡直響,爬在地上好半天緩不過來。鄭王指著地上的和蘇就說了一句話,「畜生,他是你弟弟!」
是呀,翊宣是我弟弟,但是也是我最大的敵人,也許我們中間只能有一個人活下去。
和蘇沒有反駁,刺殺詡宣的事情的確是他做的。
這一路他把自己精心栽培多年的殺手全派了出去,本來打算務必置死翊宣,不能讓他回京,結果自己損兵折將。當他聽九門提督姚正寅說翊宣漏夜進京的時候,他的心都涼了。
和蘇知道自己的父王根本就看自己不順眼,尤其自己身體的殘缺,此生不可能擁有子嗣,所以鄭王根本就不可能把偌大的江山,大鄭兩百年的基業交到他的手裡。無論他在自己的母親靈前,祖宗牌位前面發過什麼誓言。
尤其有一次鄭王當著他的面對他說,「……朕還不想斷子絕孫。」這麼絕情的話都能說的出來,看來自己在父王心中根本就沒有任何尊嚴和地位。
但是任誰成為太子都可以,就是不能是翊宣。不能讓他的母親成為太后。
和蘇恨那個女人。
「和蘇,你還有什麼可說的?」鄭王還在斥責他,完全沒有方才召見翊宣時候的和藹可親。
「沒有。兒子知罪。請父王責罰。」和蘇直挺挺的跪著,面容慘淡。
「你……算了。這種罪名昭示六部,你也逃不掉被廢,但是朕還不想留下這樣的名聲。翊宣有些危險未必不是一場歷練。你以後不許再對他下手,否則不管什麼天地誓言,朕一樣廢了你。」
鄭王走出大殿後,和蘇還是直挺挺地跪著。
三日後,鄭王大朝。
朝會上鄭王說江南的事情是重中之重,江南賦稅支撐國庫半壁江山,所以這次五王子翊宣做的不錯,不過就是太急躁了,罷黜了那麼的官員,難道整個江南就無一人可用?所以這次做的有對有錯,賞功罰過之後,王子的原來在內閣大臣的職位保留,但是罰俸一年,降到六部去歷練一下。鑒於這次江南藩庫的案子這兩年一直是他處理的,所以先到戶部繼續為江南藩庫的事情善後。
翊宣早就知道這兩年的努力是白費了,因為太子和蘇插手了。不過罰俸一年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感覺自己苦熬了兩年有些白費,心裡感覺委屈。不過後來一聽要到戶部,他也知道這是鄭王給的機會,也就不再說什麼,磕頭謝恩了。
太子和蘇總領六部,關於這次遴選官吏到江南的事情他全權處理。但是和蘇有心發難,就這次翊宣路上遇刺說成是盜匪所為,要求沿途的各督撫嚴責。並且讓朝廷派兵肅靖盜匪,以安民心。
和蘇在朝堂上說著,鄭王看著他,心中微微冷笑。而翊宣卻感覺自己的哥哥怎麼是這麼一個人,已經可以手握江南官員還不滿意,居然想要借口朝廷肅清盜匪的時機,攬過兵權。想到這裡,詡宣只是低頭,不知道要什麼表情。
鄭王聽完后,想了想,最後說,「四境不安,盜匪不平,的確是督撫失職。這樣吧,這次王子從江南到雍京沿途的各個督撫自己寫請罪的摺子就好了。至於肅靖盜匪嘛……」
他看著和蘇說,「就讓翊宣順便也去兵部吧,畢竟這一路是他自己走過來的,他熟悉那些盜匪,由他出面事情要好辦的多。」
和蘇沒有想到鄭王這麼做,這下可好,整個戶部兵部這下子全到了翊宣的手裡。和蘇看著那個高高在上的父親,跪下謝恩,然後再側眼看了看身邊的弟弟翊宣,翊宣也看著他,隱約有些笑意。
翊宣看著和蘇的眼睛中隱藏去了那抹月光般的銀色,看著他再抬起的眼睛是那種無法形容的濃重黑色,就像荒原上斑駁乾枯的黑色青苔,是乾澀的。
他有一個荒唐的念頭,想伸出雙手卻蓋住那雙眼睛,然後等它們睜開,可以重新恢復往日的光澤。
在混亂的朝局中翊宣終於明白自己的父親在幫助他而削減和蘇的勢力,這也算是他這兩年在江南九死一生的獎賞。這天翊宣和自己的好友幕僚喝酒言歡,因為在自己雍京城外的別苑,所以大家也就無所顧忌,喝的多了一些。現在的翊宣頗有些春風得意的感覺,酒後微醉,有些平時少有的激情,但是神志清明,那些人讓他去對面山上採摘梅花,他一笑應允。
他騎馬慢慢的走,這些天雪一直沒有停,沿途全是白雪,路上沒有了行人,真有些「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意思。
翊宣似乎可以聞見遠山的梅花清香。
可是這個時候他注意到在路邊一個荒墳旁坐著一個人,他的頭枕靠在墳頭上。那個人身穿白色狐裘大衣,看得出來很名貴。一手握劍,一手執壺,不時地用酒壺碰碰旁邊的無字墓碑,就好像朋友間互相敬酒一般。
在墓碑的前面是一張殘琴,被火燒著,散發出清香的味道,這是上等的檀木才能有的味道,可是它現在就像給死人冥間用的紙錢,都黑成一團了,扭曲著。那個人就這麼直直的看著琴並且無意識的自己一口一口地喝酒。大雪幾乎覆蓋了他的全部,他在這裡多久了,一個時辰,還是兩個時辰?
翊宣的馬走到了這裡,忽然那個人自己站了起來,抖動了身上的落雪,卻因為雪地里躺得時間太長而搖晃了一下,當他抬起眼睛的時候,正對上翊宣吃驚的雙眼。
也許因為酒掩蓋了清明而讓那雙眼睛流淌出來了月光般的銀色。
是和蘇。
「殿下。」翊宣連忙下馬,可是和蘇似乎已經完全認不出他。和蘇手扶住墓碑讓自己站穩,扔掉了手中的酒壺,抓住翊宣伸過來攙扶他的手臂,彷彿要掐斷一般。他用自己根本看不清的眼睛看著近在咫尺的翊宣,對他說,「殺了我,求你殺了我,我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你的。」
也許靠近和蘇過於寒冷,那個熏然薄醉的翊宣完全酒醒了,他看著眼前這個迷醉的和蘇,正在狂亂地請求他殺了他。
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可是九死一生從你的追殺中回來的人,這是你的試探,還是又一場把戲?
翊宣淡笑著說,「殿下,夜裡雪寒,您還是快回宮吧。」
和蘇似乎根本就聽不到他的話,只是喃喃地說著,「……殺了我,求你殺了我……」,然後腿一軟,倒在了翊宣的懷中。
翊宣瞠目結舌,他的懷中抱著一個昏迷的人,正是他的宿敵。
他看著和蘇,蒼白的臉色,唇色紅的像滴上去的鮮血。
他的一隻手抱著和蘇,另一隻手慢慢地撫上了和蘇緊閉的雙眼。
是冷的,如冰一般的冷。
翊宣嘆了口氣,雙手抄起和蘇,上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