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後記 愛和自由的背後
《憨包子和小丫頭》代後記——愛和自由的背後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但得到天使待遇的孩子並不多,甚至少得可憐。四代同堂的艾黃大家庭,卻真似人間的天使樂園,親融的親子關係代代延續,滿滿都是「愛」以及「自由」。《憨包子和小丫頭》記錄的,便是一個個關於愛與自由的故事。
愛和自由,也是許多「知傻」看過相關諸篇后,在艾園評論欄里的留言主旨,他們讚歎艾黃兩人,從小生活在愛之家,獲得身與心的自由發展,現在又把思想精髓輸出給黃米米和蝦頭妹妹。與艾園朋友一樣,我在笑著閱讀他們小時候的故事時,心裡也湧出了同樣的觀感,還想到了「愛和自由」的背後。
「背後」有兩個意思:一是深層原因,原理;二是指背面,即反面之意。
愛和自由,其原理在於:尊重。兒童本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天然地擁有自己的精神意志,大人接納孩子的天然面目與性情,欣賞他們,給予尊重,便形成健康穩固的親子關係,如我們在本書中所看到的那樣,小時候的憨包子與小丫頭,長成了黃顏與艾米,一對神仙眷侶。
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尊重兒童的必要性,它日漸成為幼兒教育觀念的核心。相反,如果不認為兒童具有天然的獨立性,大人在施教言行上,必然走向尊重的反面,以家長製作風乾擾、壓制兒童的精神世界,嚴重的話,會扭曲孩子的個性、抑制他們正常的人格發育。
親子關係對幼兒的重要性,好比一架圓規,大人是圓點,親子關係便是穩定的腳架,效果如畫下的圓圈,其大小取決於圓規的腳架有多長。孩子們受到恰當的教育,會將他們的腳尖盡量伸長,以本能追求自己的健康與快樂。從長遠看,親子關係的優劣能對孩童的將來產生重要影響,《憨包子和小丫頭》記錄了艾黃小時候至現在養育下一代的生活故事,給我們展示的,即是一幅立體、直觀的「愛的教育」之效果圖。
艾米和黃顏的兩家人,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約而同地「弱愛」(「溺愛」的艾米腔)他們,黃顏從墨斗到漁網撈、游泳、乒乓球,艾米從「水許」到拿爸爸的情書捉弄媽媽……充分給予孩子自主喜好的權利、發展特長的自由——這與近年在國內流行的,諸如蒙特梭利、華德福等等現代教育理念如此神似,從而培育了艾黃體驗人生的心態,以及探索未知的能力。尤為可貴的是,中國曆次政治運動的浩劫夾縫中,艾、黃兩大家庭完整地維護了親情人倫,賦予子女後代正直人格、慈悲心懷。中國思想界新銳蕭瀚先生指出:「培育個體良知最重要的基地是家庭,而不是學校或者社會。」誠哉斯言。
華德福學校創辦人魯道夫?史代納認為:我們不應該問一個人生活在現今社會應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而是要問,這個人內在的潛能是什麼?什麼在他身上可以被喚醒?他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我們高興地看到,這些問題,在這本書里,統統有異曲同工的答案。對興趣愛好的讚許、鼓勵的神情和口吻,孩子的心靈感受被重視,孩童的各項潛能得到開發,天使之翼起飛,翱翔。
書中唯一的反例,寫到小艾米的鄰居大哥哥,被望子成龍的父母體罰,引發了小艾米的同體之悲。「夫妻兩個經常打那孩子,有時用皮帶抽,那孩子就發出凄厲的哭叫聲。」這幅景象多麼熟悉,不啻為中國式家教的典型版本,更是「窩裡斗」的原始模型。「三個中國人一條蟲」的成因,大約是許多人從幼兒年代開始,便已被植入內鬥的「濾過性病毒」(柏楊先生語),在家中內外的打鬥、鬥爭模式中長大,缺乏信任能力,既不自信,也不相信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
艾米一家老少過去勸打時,鄰居大人卻訓他們:「早就看不來你們教育小孩的方式了,把個孩子像供祖宗一樣地供著,告訴你們,棍棒底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嬌兒不孝,嬌狗爬上灶。我跟你量死了,你們那孩子長大了肯定不孝順你們。」
這對夫妻所說的,雖然不是原聲、也不是原創,但它至今仍在中國城鄉各個角落,被廣泛複製。領略了艾米如今的幸福生活,再想到鄰居早年對艾米的「斷言」,我直抒胸臆般地感到,柏楊先生真是位先知!他為這類中國病的診斷是:「沒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這般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醜陋的中國人》)
處處以孩子的感受為中心,不為「君、臣、父、子」的中國傳統文化所容,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當今的家庭,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不是異類也是少數派。現實中,許多家庭的親子關係不同程度的扭曲,甚至乖張,常見老少三代充斥各色暴力,概因「窩裡斗」成為了家庭——社會最小細胞的基因。放膽想象一下,那位鄰居哥哥如果「成才」了,他會不會把他的成才,歸因為父母的棍棒教育?那麼,他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將何以為繼?對此,尼采有一句常常得到實例印證的名言:「雙親在性格和觀點方面的未消解的不和諧音,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繼續奏鳴,並造成他的內心痛苦史。」(《父母的愚蠢和童年的悲劇》)
對於下一代,到底,什麼才是恰當的愛?什麼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憨包子與小丫頭》也把牌底亮給了大家,再借用柏楊先生的話表達,那就是:「想辦法把自己培養成(藝術)鑒賞家。」
艾黃大家庭個個書香門第,人人具有很高的審美品位,天天詩書琴藝大串聯,連太奶奶都能抱著重孫子黃米米,用電子琴彈奏合唱幾曲——多麼感人的綺麗畫面!有著名教育家曾給彷徨的父母們植以信心:假如你的孩子從小接受藝術熏陶,這位孩子將來壞不了。通過網路,我們一百個放心地,將愛的目光投射到黃米米和蝦頭妹妹上,同時,讓這雙天使寶貝的童言稚語,帶給我們開心和快樂,在頭頂的星空上增輝。
我覺得,教育,是一個人或群體的世界觀,對包括下一代在內的人們所產生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以自己或群體為主的輻射範圍內,時時刻刻以滲透的方式,發生著作用,並不只存在於大人和自己所生的孩童之間。順此祝願每位天使,都能獲得一座最大號的圓規,倚靠親子的力量,在精神上畫出屬於自己的廣褒世界。
知傻Tandy在序言中展望未來,她說道:「希望艾米黃顏的兒女、兒女的兒女在源源不斷的愛意中長大,知傻們也和艾米黃顏一起慢慢變老,到那時,我們都白髮蒼蒼,艾園裡的一切也將成為了不起的財富,代代相傳。」
愛和自由的真諦,通過艾園星火燎原,知傻將會越來越多,遍布華語各地。對我來說,這樣的展望,不僅僅是希望,還是我的信念,我們共同的信念。
紅西子2009-2-24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