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戶戶爭獨立
偷襲總是要還的
要說資產階級革命就不能不提到美國的獨立戰爭。美國的獨立戰爭是從1775年的來剋星頓槍聲開始,一直到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為止。1775年到1783年,也是8年,跟我們中國的8年抗戰有一拼。但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經過不像中國那麼複雜,它這8年打仗打了6年,犧牲了6000多人,咱那8年,1800萬。
1775年的來剋星頓槍聲打響了北美獨立戰爭的第一槍,成為北美獨立戰爭開始的標誌。起因是波士頓的英國人去偷襲民兵的軍火庫,結果被發現了。歐美的小鎮,最主要的建築物就是教堂,1775年的4月,正好是春天,萬物復甦,田野是黃色的,樹是綠色的,村子是灰色的,只有英國兵是紅色的,真叫一個醒目。那個時候跟現在相反,現在打仗穿的軍裝盡量不暴露、盡量隱蔽,那個時候是盡量鮮艷,盡量讓人看見自個兒。紅軍裝,挨一槍都不知道傷口在哪兒,他這一出來,老遠就被人看到了。這個小鎮上的教堂鐘聲一響,下一個鎮子教堂鐘聲就跟著響了,一串沿途路線上教堂的鐘聲就都響了,和中國古代的烽火台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前已經說過,北美大陸會議,他們已經組織了民兵,有自己的武裝,本身北美殖民地建立就是白人拓荒啊,跟印第安人,或者跟當地的土著人打仗形成的,所以他們開始組建自己的武裝,銀匠正在打戒指呢,把鎚子一扔,順爐子底下把槍摸出來了;農夫也是,不種地了,扔了耙子回家拿槍去了;老師正上課呢,一扔粉筆,孩子們我打仗去了,小孩兒興高采烈地跟著,幫老師填子彈。
來剋星頓衝突爆發,英軍800多人來襲,據說這800多人被打死打傷了600多,而民兵的傷亡微乎其微,因為英國人排好了陣勢,現行戰術,堂堂正正地想跟北美民兵打仗,可北美民兵你找不到他,他躲在籬笆叢里,樹後邊,地道戰啊,跟你開展這個,你英國人的武裝力量再強大,等於一拳打進空氣里,所以英國人惱羞成怒,大規模地增兵,準備一舉殲滅北美民兵,北美民兵也知道,英國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看來跟英國是徹底撕破臉了,大打肯定在所難免,於是就開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03。這屆大陸會議,把民兵整編為大陸軍,委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華盛頓將軍1732年生於美國弗吉尼亞的威克弗爾德莊園。他是一位富有的種植園主之子,20歲時繼承了一筆可觀的財產。華盛頓將軍並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他的女兒出嫁之後,莊園逐漸就無人打理了,後來傳到他的外孫女婿手裡。他的外孫女婿是美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北戰爭時候的南軍總司令,羅伯特·愛德華·李將軍。因為李將軍是南軍總司令,南方戰敗之後,華盛頓將軍的莊園被政府沒收,類似於徵用。今天成了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所有在美國曆次對外戰爭當中壯烈犧牲的勇士們,都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包括今天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反恐戰爭當中犧牲的美國軍人,只要你提出申請,都可以葬在這個公墓里。這個公墓到今天為止埋了40多萬軍人。從獨立戰爭到二戰,美國在歷次對外戰爭當中大概死了100萬人,有40萬是埋在這個墓地里,而且這個墓地特別絕的一個地方就是從二等兵到四星上將,你的佔地面積是一般大的,二等兵那麼大,四星上將也那麼大,只不過在十字架上刻上你的軍銜。墓地排列得特別整齊,按你原來生前部隊所在的番號埋,你原來是哪個軍的就埋在哪個軍的墳里,軍長埋在最前邊。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這裡一般人都是站著埋的,棺材豎著擱。唯一佔了兩塊地兒的是肯尼迪總統,肯尼迪總統遇刺之後也埋這兒了。為什麼他能佔兩個?是因為特種部隊捐給他一個地兒,以後我們特種部隊少埋一個人,讓總統躺著埋,只有他是這樣。所以你看真正的*不只體現在03大陸會議是1774年至1789年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以及後來美利堅合眾國的立法機構,共舉辦了兩屆。1781年大陸會議的作用被美國邦聯政府所替代。
人活著的時候,更體現在人死了以後。《聖經》上有句話這麼說的,「當我們路過墳墓的時候,我們的靈魂完全是平等的」。
現在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就是原來的華盛頓將軍的莊園,當時是幾千英畝土地,392名黑奴。要說將軍的小日子過得真是太爽了,將軍從小就喜歡打仗,羨慕軍人職業,英法7年戰爭當中,將軍在英國殖民軍當中服役,累功升至上校,結果英國打敗了法國之後,英國的宗主國歧視土生白人,歧視他這種殖民地出身的軍官,就把他由上校降為少校,華盛頓將軍一怒之下辭去軍職,回到自己家鄉的農場,餵豬養雞。現在大陸會議召開,他的民族召喚著他,將軍毅然決然地拋棄了舒適的生活,揮劍就任大陸軍總司令,領導美國人民爭取獨立,爭取自由。他臨走的時候簽署了聲明,釋放了他的全部黑奴,你們都是自由人了。但這些黑奴沒有一個離開,那幫人出門連A都不認識,出去幹嘛去,只能幫將軍打理他的莊園。
第二屆大陸會議成立了大陸軍,由華盛頓將軍擔任總司令,1776年的7月4日頒布了《獨立宣言》,這一天可以說是永載人類史冊的輝煌的日子,就因為《獨立宣言》的發表。
《獨立宣言》稱一切人生來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實際上是啟蒙運動的天賦*,是造物主賦予的權利。如果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損害這些權利,人民就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第二點是社會契約論,政府跟人民是契約關係,人民是跟政府簽訂契約的,政府是人民雇的,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民是爺,政府是伺候爺的,所以政府不好好伺候爺,爺就換一政府。任何政府想改變,就是違反天賦*,人民就有權力把你推翻。所以,本宣言發表之日起,英國這13個殖民地莊嚴宣告,北美13州跟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聯繫終止了,不再承認喬治國王是我們的元首。北美13州贏得了國家的獨立,1776年的7月4日,這天成為美國的國慶日,美利堅合眾國就此誕生。
舉起手來
美利堅合眾國在誕生之後,它面臨的困難是超長的、超乎想象的。當時的英國本土人口超過了1000萬,如果算上殖民地能有四五千萬人,如果算上印度就更多了。而北美13州只有300萬人,還有80萬黑奴,英軍及其雇傭軍來到北美,*北美獨立的大概有9萬人,大陸軍極盛的時候不到3萬。英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一般都是職業軍人;大陸軍原先是種地的、打戒指的、上課的、教堂敲鐘的,他們都是民兵組成的,戰鬥素質很差,經驗也不足,裝備之差更難想象。
四五個士兵合用一支槍,冬天的時候士兵在城鎮行軍,地上就會留下一行血淋淋的腳印,說明他們沒鞋穿。士兵在冬天要禦寒,就得把馬毯拿下來,裹在身上,裹著馬毯衝鋒,衣衫襤褸,軍容不整。海軍就更甭提了,英國當時已經是海上霸主了,1588年擊敗了西班牙,17世紀三次英荷戰爭打敗了荷蘭,18世紀又打敗了法國,這個時候它已經是響噹噹的海上霸主,光戰列艦就300多艘。而美國的全部海軍只有3艘武裝緝私筒,和英國比起來幾乎等於零,跟沒有一樣。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紐約、費城、波士頓相繼被英軍攻陷,戰爭一度處於極其困難的境地,大陸軍能夠堅持下來,完全靠的是對國家獨立和自由的渴望,所以在1777年取得了薩拉托加大捷扭轉了戰爭局勢。
薩拉托加大捷后美國軍隊南北夾擊,一舉殲滅了英將柏戈因,柏戈因率領5000名英軍,向大陸軍投降。更關鍵的是,薩拉托加大捷勝利的消息傳到歐洲后,法國就開始對美國進行援助。之前美國獨立時,就向法國派過大使,富蘭克林到了法國之後,一年只能住旅館,沒有任何人接見他,也不接受他的國書。而當薩拉托加大捷的消息傳到法國的第二天,路易十六國王就在凡爾賽宮召見了富蘭克林,答應給美國提供援助,一個是軍餉,要不然大陸軍沒有餉銀,我本來是種地的,你現在不讓我種地,讓我天天打仗,你又不發餉,那我就得嘩變了;大陸軍沒有海軍,法國又給美國提供海軍,還自己出海軍,截斷英國的海上運輸線;另外就是拉法伊特侯爵指揮的陸軍,在北美登陸,跟美軍一起打擊英軍,拉法伊特侯爵還給大陸軍帶去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還給他配教官,幫助他訓練士兵,所以一下子美軍的戰鬥素質水平就上來了,打得生龍活虎,英軍司令康華利率領了7000英軍,在衣衫襤褸的大陸軍面前,放下了武器,這樣在1781年取得了約克鎮大捷。
英軍司令康華利他不甘心,我們這幫紳士,居然被北美農民打敗了,多沒面子啊,老子不爽!於是下令英國軍隊在投降的時候演奏了一首歌。其中有一個詞,「洋基」,中國人把它翻譯成漢語就是「美國佬」的意思,這首歌英文直譯過來實際上就是傻帽美國佬,雖然我被打敗了,但是我是紳士,我高傲地失敗了,雖敗猶榮,你們那幫農民不按規則打,都在玩游擊戰,沒勁兒!所以我輸了我也不服,看不上你們這幫傻帽美國佬。你看,美國人跟中國人就不一樣,要是咱們中國人,你被我打敗了,你還不服,我得上去抽你去,說我傻帽,你才是大傻帽呢。戰勝的華盛頓將軍下令,把這首歌作為大陸軍的軍歌,傻帽美國佬,你連傻帽都打不過,你不更傻帽嗎?
美國人他有這麼一個觀點,我印象特深的一個鏡頭,就是美國拍的《珍珠港》,日本飛行員要進行轟炸的時候,發現地面上有小孩在玩,所以這日本飛行員就向小孩兒揮手,你躲開,我要扔炸彈了。美國人拍的戰爭電影,絕對不會醜化敵人,絕對不會把敵人刻畫成幹嗎嗎不靈的那種,敵人也是武士、也是騎士,我打敗了這樣的人我更厲害。我們中國拍的戰爭電影就是把敵人醜化得一無是處,敵人怕死、敵人愚蠢、敵人搞笑……最沒勁兒的就是潘長江演的《舉起手來》,小日本出了名的對眼,小羅圈腿,到投降時候才105萬人,就這種人和你打了8年,要是打不過哪還有臉活呀。你要看咱們中國拍的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一個八路軍端著機關槍都不帶換彈夾的,一會兒日本鬼子死個成百上千,你那機關槍里就20發子彈,你有完沒完。一個八路軍輪著大片刀,100多鬼子砍死了,照那速度,幾年就能打東京去了。回過頭看約克鎮大捷,你奏軍歌,你說我傻帽,我還拿這個當軍歌唱。所以美國人的意思是咱不鬥嘴,贏了才是最關鍵的。兩年以後,英美簽訂了《巴黎和約》,英國承認了美國獨立。所以說,北美的獨立戰爭,從來剋星頓槍聲開始到英國承認它獨立的話,也是用了8年。
一二三排排坐
北美獨立完,我們還有必要了解一下法國獨立的過程。法國的獨立過程,真的是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太複雜了。法國大革命,從1789年到1830年,第一個就是制憲議會召開。制憲議會是從法國國王召開的三級會議發展來的,在三級會議上,法國國王也是想解決稅的問題,他欠的40多億想賴了,可是還想接著借,所以他召開了歷經165年都沒有開的會議。三級會議在今天的凡爾賽宮召開,上邊有一個長著人臉太陽的形象,那就是路易十四大帝的象徵,太陽王。凡爾賽宮是路易十四大帝修的,一排一排的柱廊,柱廊外邊坐的是第三等級的代表,柱廊內坐的是一、二等級的代表,最遠處是一個王冠,穹頂王冠,王冠下邊是國王陛下的寶座。三級會議召開的時候,大門是用沉重的白色鍍金的橡木製作的,底下都是繁式的雕花,上邊是帶太陽的人臉,非常漂亮。
第一、第二等級的代表入場的時候,都是分單雙號的。第一等級的代表穿著精美的法服,一般就是白色綢緞的,上面用金線綉著聖像,十字架,掛著沉甸甸的法器—純金製成的十字架、權杖。第二等級的代表,全都是戎裝佩劍,戴著假髮,撲著香粉,穿著短褲,高跟鞋,長筒襪,勳章叮噹響,寶劍上的鑽石晃著人眼。他們一進去,大門一關,兩邊小門打開,第三等級代表進場,*褲漢們進場了。他們穿著黑色或者灰色的衣服,什麼色難看穿什麼色的衣服,這幫人肯定很生氣,我是穿不起嗎?大資本家這麼有錢,國王還該我幾百萬呢,是法律規定我不能穿好看的,那些貴族穿的還是我借給他的呢,所以他們很生氣。原來第一等級的代表和第二等級的代表是各300人,第三等級的代表是600個,你一聽好像是還行啊,但問題是前兩個等級的人口才佔3%,第三等級的人口佔97%,憑什麼97%人口的比例跟3%的一邊兒多啊,這就不應該了。再者,開會的時候特別逗,它採用分廳開會,特權等級的代表在一個廳開,第三等級的代表在另外一個廳開,到討論結束最後表決的時候,不是按人頭表決,是按等級表決。一個等級一票,甭表決你就知道幾比幾,肯定是2:1。一個等級一票,第一等級代表10人,第二等級代表10人,第三等級代表1萬人,一個等級一票那就是2:1,沒用。所以現在第三等級代表就要求大家在一塊兒開會,不能在密室里暗箱操作,一塊兒開,我盯著你、你監督我,最後表決時候按人頭表決。如果按人頭表決,肯定不會有第三等級的代表去支持特權等級,相反特權等級當中的自由派貴族,低級教士,倒有可能去支持第三等級,甚至高級教士都有可能支持第三等級。
支持的那撥人主張修改法律,教士也是凡人,也想結婚,可是之前的法律不允許。這下好了,新的投票方式下,教士主動支持第三等級,就想修改法律。這次會議召開,國王陛下走進來,三個等級的代表起立,脫帽,向國王陛下歡呼、致敬,然後特權等級代表戴上帽子坐下來,按照以往,第三等級代表要拿著帽子站在那裡,聽國王講。結果這次第三等級的代表也把帽子戴上,坐了下來,所以國王一看,要出事兒,怎麼回事兒,這幫人不服啊。於是國王心裡開始打鼓,他本來就結巴,一緊張就更結巴了,一上台就說,咱直奔主題吧,先生們,今天把你們叫來,就是問你們要錢。代表們聽了半天,想要什麼?要錢?!跟他反了!
所以第三等級的代表首先罵著娘退場了,到王公草坪上,咱自己開,不帶他玩兒。緊接著自由派貴族、低級教士也跟著出來了,剩下的大貴族和高級教士們一看,就剩咱哥幾個了,那也跟著出去吧,最後,會場里就剩國王老哥一個了。王公的草坪上可熱鬧了,大家繼續召開了會議。三級會議立刻就改成了制憲議會,要制定憲法、限制王權,把法國變成一個像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出來看熱鬧的國王鼻子都氣歪了,馬上調集軍隊*,這一*,法國人民怒了,起來攻打巴士底獄,大革命就算是徹底爆發了。
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後來成為了法國的國慶節。法國是世界上唯一堅持每年國慶都閱兵的國家,當然人家的閱兵不像中國還得練,人家就不用練,平時怎麼走現在還怎麼走,我覺得他那不叫閱兵,叫*。我第一次去法國的時候,正好是7月16日到的,閱兵式剛結束兩天,坦克都沒開走,就在大馬路上擱著,市民可以爬上去參觀。中國的軍事裝備跟老百姓的距離是非常遠的,保密。你看東南亞國家,包括歐洲,開車路過這種空軍基地,飛機一架架在那停著,不怕人破壞,也不保密,衛星一照全能看見,沒有什麼神秘的,最新式的沃克萊爾主戰坦克就在那擱著,大傢伙都可以排著隊參觀。巴士底獄被摧毀后,建了一個廣場,相當於我們環島那麼大,上邊一個青銅的紀念柱,頂上立著一個金色的自由女神像,舉著個火炬,就是為了紀念1789年革命。據說這個巴士底獄的牆基還在,就是那一站地鐵的牆。
為什麼要費半天勁兒攻打巴士底獄呢?因為這裡是關押*的監獄,是封建統治的象徵。打下來之後發現裡邊就7個犯人,還都是刑事犯。之後法國就開始了初步改造,就是君主立憲了。君主立憲派又叫斐揚派,因為他們在斐揚俱樂部活動,他們主張君主立憲制,反對*共和制。君主立憲派的統治,就是斐揚派的統治,他們是大資產階級的代表,代表金融資產階級的利益。金融資產階級,顧名思義,開銀行的。他們開銀行,就是往外放債、放高利貸,他這個債主要借給國王。國王欠45億,不是欠老百姓,所以他們堅決要求保留國王,國王死了跟誰要賬去?
另外,自由派貴族,比如拉法伊特侯爵被稱為兩個世界的英雄,幫助美國獨立戰爭,還在法國領導革命,但是,有一點要明白,自由派貴族再怎麼自由,他也是貴族,他跟國王最起碼還有血濃於水的關係。當時拉法伊特侯爵擔任國民自衛軍總司令,大金融資本家巴伊擔任市長,所以他們建立的統治是主張保留國王的,因此叫君主立憲派。在當時的統治機構,一開始是制憲議會,後來就發展成為立法議會了。
第三,大資產階級統治的時候發生了很多大事兒,首先就是八月法令制憲議會宣布廢除封建制度,等於對法國進行了初步的改造。但是這個改造很不徹底。
第四,制憲議會頒布了著名的《*宣言》。《*宣言》全稱就是《*和公民權宣言》。宣言揭示了天賦*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和君權神授思想,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宣言》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它把啟蒙運動的政治主張,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下來,說天賦*,自由平等,這些東西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宣言》徹底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和等級制度,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這裡邊就又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說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平等,財產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財產可以通過個人奮鬥,而出身你通過奮鬥是改變不了的。但是,《*宣言》並不是法律,它只是法律性文件,就一張紙,不是一本書,非常漂亮,藍底金字,彩色的,上面有兩個女孩兒,右邊那個一身白衣長翅膀的就是勝利女神,盧浮宮裡沒腦袋那個。左邊那個穿藍衣服的叫瑪麗安娜,是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象徵。就其外延意義而言,她還是自由與理性的擬人表現,與代表法蘭西民族及其歷史、國土與文化的「高盧雄雞」相對。她屬於國妞,就跟國花、國鳥一樣。
接著,法國召開了立法議會,發表了憲法,就是1791年憲法,宣布法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這時候,發生了外國的武裝干涉,普魯士和奧地利冒出來了。普魯士就是後來的德國,奧地利當時也是德意志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普奧兩國聯合起來進行的武裝干涉。你說普魯士和奧地利,平白無故的幹嗎干涉法國革命?人家革命人家的,礙著你哪根筋疼?原因是他們怕法國革命風潮傳染給他們國家。萬一我們國家老百姓一看,法國人民多牛,人家都把法國國王推翻了,咱閑著幹嗎,哥幾個上。大家都來做革命的弄潮兒,如果動搖了歐洲的封建統治秩序,那麻煩就大了。因此,普奧兩國主張由歐洲這些所謂的封建國家聯合起來,組成干涉軍去干涉法國的革命,法國形勢立刻進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原來的法國軍隊並不是不能打仗,但是這個時候,不想打仗了。我們知道,第二等級,也就是貴族,是拿寶劍為國王服務的。他們不願意為了維護共和制度,維護憲法而戰,所以法國的貴族們在前線倒戈的倒戈,叛變的叛變。有個海軍大臣在戰爭剛一爆發的時候就下令全軍休假,仗打起來,人沒了,這不是存心瞎攪和嘛。另一個陸軍大臣則帶著作戰計劃叛逃了。國王給他的大舅子—奧地利皇帝寫信,鼓勵奧地利皇帝大膽向巴黎進軍,沿途有我們的人接應。可是前線老打敗仗,老這麼敗下來,法國人民就怒了,自己組成了國民自衛軍,義勇軍。全國各地的老百姓都加入了義勇軍,開到前線去抵抗侵略,保衛祖國,其中來自馬賽的義勇軍譜寫了一首戰歌,就是後來著名的《馬賽曲》。
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推翻了君主立憲派的統治,也就是斐揚派的統治被推翻。君主立憲派的統治被推翻之後,在法國就開始了吉倫特派的統治。首先,吉倫特派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是工商業資產階級的代表,大商人、工商人資產階級的代表。第二,吉倫特派統治時期,國家權力機構在演變,從立法、議會到國民公會。國民公會是由*產生的,一人一票,然後革命推翻了封建統治。法國當時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是農民。農民需要的還是土地,法國農民和中國農民一樣,看到土地,那個親切呀。所以自然革命的結果就是分配公有土地。這就是法國歷史上乃至歐洲歷史上著名的「瓦爾密大捷」,由迪穆里埃和克勒曼率領,主要由*褲漢組成的法國志願軍在凡爾登附近的瓦爾密,第一次擊敗了普魯士軍隊。「瓦爾密大捷」打退了外國干涉軍,扭轉了法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從此法軍開始全線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