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10)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10)

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在「此生」為所欲為、平安無事、無疾而終的暴君屢見不鮮,勵精圖治、寬厚溫和而不得好報的明君也不乏其人。這揭示了自然主義(naturalistic)主張的內在困境,因為一個人的道德狀態未必導致獎勵或懲罰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儒墨兩家學說都分享了這一困境。只要能有效鎮壓手無寸鐵的人民,高壓統治可以維持很長時間,而施行仁政卻可能反而短命。因此,法家可以嘲笑儒家的迂腐,徐偃王就是因為施行仁政而丟了自己的王國。《韓非子·五蠹》。一旦君主看到德性與回報之間缺乏必然的因果聯繫,他很可能會把孟子的「仁者無敵」當做柏拉圖式的「高貴謊言」,目的在於連哄帶騙讓他施捨仁政。即便孟子大致正確,仁政和王權穩固之間確實存在統計上的正相關性,即便他能精確預言秦朝暴政的結果必然是二世而亡,一個偏執或任性的統治者仍然可能對這些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謀略置之不理,從而不僅葬送自己的長期利益,而且也給人民的基本福利帶來巨大危害。

當然,「君輕民貴」學說足以表明《孟子·盡心下》。,孟子自己的立場是毫不含糊的。當他訴諸君主本人的利益時,他只是試圖引導統治者按照被統治者的利益進行統治,而這才是統治者的正當利益。然而,雖然統治者的利益在儒家道德框架下應該和被統治者的利益相統一,但是它們實際上是不一致乃至相互衝突的。問題在於如何將這些本質上不同的利益結合在一起,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終方案不是純粹的道德說教,而是一種更好的制度安排。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或許不應該對孟子的道德學說寄託太高期望,但是也沒有必要對道德論辯的實際有效性感到絕望。更何況孟子本人並沒有充分利用他自己的人性論體系,為其政治勸說提供最具有說服力的主張。尤其是在主張仁政的時候,他似乎忽視了每個普通男女的內在道德潛力,而純粹訴諸統治者的切身利益和惻隱之心,從而一方面削弱了其政治主張的道德力量,另一方面則將平民百姓純粹當做君主施捨賞賜的對象,因而進一步剝奪了人民主張權利的道德正當性。

在某種程度上,孟子的論辯邏輯可以說是命中注定的,因為它們是建立在他對那個時代的道德和政治現實的評價基礎之上的。如果人民實際上就是無知無能,不得不依賴仁慈的統治者才能維持基本生存,那麼孟子除了訴諸君主的仁慈之外別無選擇。他在論證仁政過程中確實給人造成了一種普遍印象,也就是人民無能靠自己的力量維持基本生計,因而就和家長有義務養育孩子一樣,統治者作為「父母官」也有義務養育人民《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公孫丑上》。,諸如大禹這樣的遠古英雄為人民提供了衣食、居所等一切生存必需品《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滕文公下》。,而人民則*潢色小說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過於自私愚昧,以致不知道是明君的德政才改善了他們的生計《孟子·盡心上》。;一旦政府變得殘暴不仁,人民毫無還手之力,只有等待下一位明君再世《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滕文公下》。;人民最終只是普通動物,除了基本物質生活之外就沒有任何更高的追求,因而只要統治者允許他們維持基本的和平生活就「至足矣」《孟子·盡心上》。;只要人民「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也就開始了《孟子·梁惠王上》。。遺憾的是,孟子關於仁政的論述中沒有任何部分表明平民百姓有基本自治的道德能力。「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如果就字面理解,這段話確實將老百姓等同於普通動物,因為他們未能通過修身將人和一般動物區分開來的德性發育成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為了人的尊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為了人的尊嚴
上一章下一章

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