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政」的本質及其局限性(11)
既已假設老百姓基本上是自私、軟弱、無能和依附的動物,歷代儒家都失去了要求統治者尊重人性的道德基礎。他們不能理直氣壯地說:「你應該以仁待人,因為他們和你一樣是上天賦予仁義潛質的人,因而理應受到人所應有的待遇」;他們只能低三下四地說:「對你的人民施行仁政,因為他們只能依靠你才能生存,而仁政也恰好能讓你的統治更加穩定。」假如孟子能像墨子那樣更多地譴責政府的過分膨脹,避免過分看低普通百姓的能力,他完全可以為施行仁政提出更有力的論點,並將其建立在更牢固的道德基礎上。仁政不只是要求政府為人民提供福利,而且要求為人民充分發展其內在潛力提供足夠的機會,而德性的充分發展將使他們有能力管理自己並滿足自己的生活必需。儘管孟子時代的社會現實並不有利於自治,但他可以提出其他替代方案。或許適當的解決方案並非假設人民的弱勢並寄希望於統治者的同情,而是讓國家為發展人民的道德和知識素養承擔義務。或許國家應該致力提供的不是具體的福利,而是建立一套公平的教育制度,為每個孩子的道德和智力發育提供平等機會,而不論其家庭背景、地位和財富狀況如何。雖然孟子也談論教育和設立「庠序學校」《孟子·滕文公上》。,但是如果他可以將出發點建基於自己關於仁的道德學說,那麼他的政治勸導將在一個根本不同的新方向上發展並獲得新的道德力量,而對平民能力的過分低估最終使孟子與此失之交臂。
儒家學說的根本問題在於兩種「仁」的概念不協調。在倫理領域,儒家接受了「仁」的道德理念;在政治領域,他們的核心理念卻變成了仁慈,從而放棄了對每個人的內在尊嚴和價值的基本承諾。在效果上,他們在政治實踐中否定了他們在人性理論中捍衛的主張。既然假定平民百姓的低下無能,他們失去了可以用來建立國家道德良序的固有陣地,因而只能依賴超出人民控制範圍之外的君主仁慈。儒家不能超越歷史現實的局限,錯將現存的政府形式作為永恆不變的自然綱常,進而發現自己處於只能通過君主個人利益勸說其維護公共利益的尷尬境地。既然政府的最終目的意境偏離了仁的原初理念,也就無怪乎儒家建構政治合法性的理*潢色小說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論嘗試屢屢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