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端平和收入分配差距難題(3)
儘管很多人不太用進口貨,但進口產品已經無處不在了:如果你去加油,中國超過一半的原油已經依賴進口;中國人吃的豬肉和食用油的背後,很可能是從美洲進口的大豆和玉米;中國人買的傢具極有可能用的是從東南亞進口的木材;中國從鐵礦石到銅還有各種有色金屬,都大量依賴進口。這些小到接線板大到汽車、輪船的價格,幾乎每天都在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換句話說,中國不僅是一個出口大國,也是一個進口大國,而且老百姓每天的生活都依賴於進口。機械地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0%,中國用人民幣衡量的進口賬單就會變小10%,這就會一年給中國老百姓節約超過8500億人民幣(或者1300億美元)。雖然這樣的測算極為粗糙,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中國出口強勁的另一面是老百姓不得不為很多進口產品付出更高的價格。
中國市場環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政府仍然過於強大。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跟政府關係密切的企業往往也是「成功」的企業。靠近政府,就有土地,就有貸款,就有市場,就有各種優惠政策。這件事情的危害是嚴重的。從收入分配的角度說,這件事情首先直接加劇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國有企業的薪酬問題這些年來一直是民眾關注的一個焦點,如果國有企業是在一個公平的環境里和其他所有制的企業競爭,因為效益好從而工資高,那恐怕也不會導致那麼多民怨吧?問題是,那些真正的競爭性領域裡的國有企業已經基本上消失了,而國有企業仍然存在的領域,多半都是有壟斷性質的。
政府的過於強大,更大的危害還在於阻礙市場的發育,阻礙普通人致富,從而造成結構性的分配問題。很多拉美國家都有「裙帶資本主義」的問題,與之對應的就是極大的分配不公。有裙帶的就富,沒裙帶的就窮,然後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分配不公成為社會頑症。中國千萬要避免走拉美國家的老路,而解決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問題至關重要。
解決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將是中國未來幾年將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命題。一些人覺得,中國的收入分配不均是因為市場作用太多了,政府作用太少了,因此主張要增加政府對(色色小說經濟和收入分配的干預力度。中國真的是市場作用太多、政府作用太少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恐怕應該先想想:王二真的一碗水端平了嗎?還是端得太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