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慢步科舉路(4)

第二章:慢步科舉路(4)

程朱理學所講「格物致知」,是對於經驗中的事物窮究其理;(色色及至窮得多時,就會悟到世間萬物共有共循的道理,用的是歸納的方法論。而王陽明想只通過格竹來窺理,則是想當然地認為「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想畢其功於一役。

朱子理學講求「存天理,滅人慾」,所謂天理,即世間萬物所具有的規律;而人慾,則是吾心。朱子理學將物理與吾心二元對立起來,認為理來自物內,要認識天理,就必須克制我們內心的慾望,限制自身的官感,忽視「吾心」。

而陽明所悟的「格物致知」,則是要用吾心的直覺去知情達意。真正的「吾心」就是這個統一的直覺。所有的學問道德都根植於這種直覺,以及因這種直覺所形成的情緒。王陽明認為,朱子理學只能尋找到間接知識間接經驗,而這是沒有終極意義的。所謂「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是大方向錯了,南轅北轍,工夫越深錯誤越重,類似格竹。

再退一步說,就算當初錢同學和王同學格竹成功了,又怎麼能保證二者格同一竹所得之理就相同呢。用莎翁的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後來,王陽明「翻」朱子學的案,問心無愧地說: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說的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本想格物卻未料被物格,成聖路受挫后,他只得走上功名路,「隨世就辭章之學」,反過頭來取現世名利榮華。

屢敗屢戰的科場常客

弘治六年(1493),王陽明進京參加會試。這一年,他老爸王華又升職了,成了翰林院的核心官員,皇帝身邊的重要講師。官不在於高,而在於給誰辦事。父子倆雙線齊飛,一個是皇帝的老師,一個是未來的天子門生,在當時好受國人一番羨慕。在老爸的光環和期許之下,王陽明對於即將到來的會試是志在必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以後要是官場上這二人攜手通力,那會是怎樣的虎虎生威,威風八面!

估計想到這兒,王陽明和他老爸都會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但老天爺估計也天天過得很無聊,於是就偏偏來勁,和王陽明開了個大玩笑。第一次的會試,王陽明在一片鮮花和掌聲中慘淡收場,名落孫山,令人大跌眼鏡。

程朱理學所講「格物致知」,是對於經驗中的事物窮究其理;(色色及至窮得多時,就會悟到世間萬物共有共循的道理,用的是歸納的方法論。而王陽明想只通過格竹來窺理,則是想當然地認為「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想畢其功於一役。

朱子理學講求「存天理,滅人慾」,所謂天理,即世間萬物所具有的規律;而人慾,則是吾心。朱子理學將物理與吾心二元對立起來,認為理來自物內,要認識天理,就必須克制我們內心的慾望,限制自身的官感,忽視「吾心」。

而陽明所悟的「格物致知」,則是要用吾心的直覺去知情達意。真正的「吾心」就是這個統一的直覺。所有的學問道德都根植於這種直覺,以及因這種直覺所形成的情緒。王陽明認為,朱子理學只能尋找到間接知識間接經驗,而這是沒有終極意義的。所謂「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是大方向錯了,南轅北轍,工夫越深錯誤越重,類似格竹。

再退一步說,就算當初錢同學和王同學格竹成功了,又怎麼能保證二者格同一竹所得之理就相同呢。用莎翁的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後來,王陽明「翻」朱子學的案,問心無愧地說: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說的去用?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本想格物卻未料被物格,成聖路受挫后,他只得走上功名路,「隨世就辭章之學」,反過頭來取現世名利榮華。

屢敗屢戰的科場常客

弘治六年(1493),王陽明進京參加會試。這一年,他老爸王華又升職了,成了翰林院的核心官員,皇帝身邊的重要講師。官不在於高,而在於給誰辦事。父子倆雙線齊飛,一個是皇帝的老師,一個是未來的天子門生,在當時好受國人一番羨慕。在老爸的光環和期許之下,王陽明對於即將到來的會試是志在必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以後要是官場上這二人攜手通力,那會是怎樣的虎虎生威,威風八面!

估計想到這兒,王陽明和他老爸都會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但老天爺估計也天天過得很無聊,於是就偏偏來勁,和王陽明開了個大玩笑。第一次的會試,王陽明在一片鮮花和掌聲中慘淡收場,名落孫山,令人大跌眼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一樣的男人——王陽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神一樣的男人——王陽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慢步科舉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