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情叫真摯(5)
1945年10月中旬,丁玲與陳明等徒步從延安出發去往東北,年底到達晉察冀中央局所在地張家口。因為國民黨發動內戰,去往東北的交通中斷,她暫留張家口,做些文化方面的工作。此時,她離別母親已經十年了。
1936年4月,丁玲被禁於南京,正暗中籌劃要去陝北蘇區,為此,她讓母親把蔣祖林蔣祖慧兄妹帶回湖南常德,代為撫養。那年深秋她就去了陝北。1938年8月,丁玲率西北戰地服務團回到延安后,委託她的表弟把8歲的祖林和4歲的祖慧從湖南帶來延安。之後,丁玲的母親蔣慕唐老太太孤身一人留在家鄉,時局動蕩,戰亂頻仍,老人生活十分艱難。
1943年底,日軍曾一度攻陷常德,丁玲與母親失去聯繫。1945年3月重新恢復聯繫后,丁玲給母親寫信說:「兩年多彼此沒有音訊,真不知多麼愁煞人。使人苦惱的是我不知能將信寄到何處,……重慶朋友說,大前年曾寄給五十元,無回信,故以後也未寄錢了,托許多人打聽你的消息,都說無法知道。我自己後來竟不敢打聽了,因為我想你要給我寫信是比較容易收到的。一直到上月有幾個安福來的人,林家與蔣家的,才知道伯銘兄已去世,你與徵禮嫂同住一處,我心始放。」丁玲還告訴母親,寫信可「寄重慶作家書屋馮雪峰轉。但信封上不要寫轉我字樣。內面也只寫冰之。請不必寫明我在何處好了」。
蔣慕唐老太太按照丁玲提供的聯繫方式和地址,給馮雪峰寫了信,就是雪峰信中所說的「你母親於五月間寫了一封頗慘的信寄重慶給我轉你,……此信由重慶轉到上海來已是七月初」。「頗慘」,說明了蔣老太太當時艱難窘迫的生活狀況。雪峰見信十分著急,立即動手籌款,並很快就有了著落。他在這封信中告訴丁玲說:先寄她二十萬,此數已有把握,蓬子亦說可寄一些,胡@風處也存有版稅八萬餘元,並且表示,今後老太太的的生活費,「在年把之內,可由我代你負責在滬集一點錢,按月寄她若干,是沒有問題的。或者,她的情況和確實地址明瞭后,可整筆寄多點去」。這樣,本該丁玲承擔的義務,一件並非容易的事情,雪峰已經細心而穩妥地代為解決了,而且不是一次性的暫時解決,以後會按月郵寄,相當一個時期內都包下來了。丁玲所要做的,只是「立即寫一信去安慰」母親一下,其他就不要管了。雪峰自己當時也在拮据之中,幫了朋友這樣大一個忙,信中講來卻是平淡的口氣,彷彿是舉手之勞,毫無「表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