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裡的那些事兒(1)
寒暑假裡的那些事兒
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反正一提到寒暑假,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寒假生活》、《暑假生活》這兩本習題集,裡面好像涵蓋了除了體育外所有本學期學過的科目,學生想偏科都不行。
我算了算,在過去有限的二十九年裡,有十九年的時間是以學生的身份度過的,這意味著我有過三十八個寒暑假。對於學生來說,寒暑假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上至少一個月--我不相信有人能在寒暑假裡比平時上課還抓緊時間--暑假的時間則更長,差不多得小兩個月。每當九月一號開學,重返校園,我再次坐在教室里,看著黑板和講台上的老師的時候,都會有一種陌生感,覺得像在做夢,而且是噩夢。
這樣算下來,寒暑假的時間加一塊兒,得有四年多,也就是說,我光玩就玩了這麼長時間。按說四年的時間可玩的東西很多,但細細一想,發現自己並沒有玩什麼,什麼原因呢,都是學校乾的--各科目的假期作業以及開學后檢查學生究竟是過了一個嚴肅緊張還是活潑可愛的假期的摸底考試,這些就像拴狗的柱子,看似沒有直接限制自由,但正因為它的存在,狗才跑不遠,只能圍著它轉悠。大部分人可能和我一樣,雖然不愛學習,但遠還沒做到能對考試成績以及需要家長簽字等事項視而不見,所以,即使在假期里玩了,也玩得心不在焉,我好像在某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看著趙本山的小品,還在想,是否有必要邊看邊記些素材,寫篇觀后感以完成一篇日記的任務呢。
(色色小說
說到日記,其實就是寫作文,這恐怕是最讓學生頭疼的。那個年代網路不發達,獲取信息不像現在這麼容易,東拼西湊就是一篇文章。那時候真得靠自己思考,或者瞎編。可是有幾個孩子會思考啊,也懶得思考,於是只能虛構,但又不能過於科幻,否則老師會覺得你戲弄他,讓你重寫,基本還得是現實主義題材的,也不能流於平庸。於是,凡是不太正常的事兒,都成了寫作素材,諸如爸爸修電錶被電到、媽媽掃雪滑倒摔出骨裂、家貓吃了路邊的死耗子不幸中毒身亡、菜里吃出蟲子、水裡喝出鐵鏽、七十歲的奶奶長出新牙、八十歲的爺爺生出黑髮等,都被寫進作文,結果作文收上去,老師看了一個勁兒感嘆:學生們的生存環境竟然如此荒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