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國家意識、文學敘事與學者參政(4)..

第一章:國家意識、文學敘事與學者參政(4)..

問題提出很容易,但是若是深思則會發現這其中之問題——傅雷與周煦良本並非熱衷於政治之人,該刊的主力撰稿者也並非羅隆基、張東蓀或劉王立明等政論高手,而是如夏丏尊、周煦良(曾用筆名賀若璧,實際上為其原名)、馬敘倫與王伯祥等純粹的文學專家——他們基本上是以傅雷為核心的知識分子團體。在這樣頗為純粹的學者中,能夠產生出這樣強烈的「國家意識」,並使得他們對政治、時局感興趣,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值得今天我們認真反思的問題。

那麼,「國家意識」究竟在他們的意識形態及敘事中是如何生成的呢?

從政論的文稿可以看出,這類文字決非是「長年窮搜冥索的結果」。說《新語》的學術論文是多年積累的研究心得,這是可以服眾的,而佔了總發稿量絕大多數的政論稿件,絕非是「長年窮搜冥索的結果」,因為這些政論的撰稿者都不是政治活動家,也不是在抗戰期間興辦政論期刊的報人,而是在英美文學、古典文學界有著較高造詣,且之前、之後都曾遠離政治的學者。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曾如是釐清「知識分子」與「學者」在功能上的本質區別,雖然兩者都善於運用理性,但前者卻注重公共領域的理性,使其成為意見的生成者,而後者則注重學術領域的理性,扮演的是知識的生成者。兩者轉換的可能便是自身權力(包含話語權力、學術權力、政治權力)的更迭——用中國的傳統語言來說,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知識分子),窮則獨善其身(學者)」,「達」與「窮」便是一個權力更迭、轉換的關係。

在這樣的理論下,對於《新語》作者群的分析也就有了新的含義。前文所述的問題便很容易轉換為:這些學者是如何(為何)轉換為知識分子的?(左下圖為《新語》因為定價漲價的「告讀者」)

在周煦良的《歐洲往哪裡去?》中,有這樣一段:

難道歷史永遠要重演嗎?難道歷史如馬克斯主義者所述,只是盲目經濟里的推動?難道經濟力永遠沒法加以人為的控制?難道人類永遠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尋找失蹤的民國雜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尋找失蹤的民國雜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國家意識、文學敘事與學者參政(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