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偶像(1)

兒時偶像(1)

兒時偶像

一天,父親帶了一個曬得很黑、滿臉皺紋,高大但有點兒駝背的漢子到家裡來,住了好幾個月。

他叫俞同榜,原籍蘇北,祖先逃荒到了江南,就在富庶的魚米之鄉淳溪鎮定居下來,至今已經好幾代了。在淳溪鎮上,這種人家很多,全都世世代代以船為家,主要以捕魚、打野鴨、賣酒釀和刀傷膏藥為生。有時也耍耍雜技,弄弄槍棒和氣功。一般都懂武術,諳水性,衣著隨便,江湖落氣,同斯文小心、整潔規矩的本地人對比鮮明。本地人瞧不起他們,同他們不往來,世世代代互不通婚。他們始終保持著江北原籍的語言和風俗,自成一個獨立的社會,被統稱之為「揚州佬」,他們的家,則叫做「揚州佬船」,似乎地位微賤,儼然二等公民。

我們家臨河,大門外隔著幾株楊柳樹,就是「揚州佬船」聚泊處(他們歸舟晚泊,都有定點),所以同他們很熟,同緊靠園門的那幾條船更熟。每年春節,鎮上人家家都要做糖,船上沒有大鍋灶,不做糖。母親和祖母做糖時,總要給船上也做幾份,不外是麻條、歡團、花生糖、黃豆糖之類,他們用魚、蝦答謝,青魚、刀魚、鱖魚、鯿魚,都很鮮活。父親常說,這些人性格豪爽,不像我們淳溪鎮人,心裡頭小菩薩很多。他一直想要教船上的孩子識字,但他們不想學。據說,船上的孩子剛生出來就先當頭澆一瓢冷水,即使冬天也不例外,說是從此就不怕水了,說怕水的過不了這一關,養大了也是個麻煩。

俞同榜的船,並不是離我們家最近的。一個大風雨之夜,他們家翻了船,夫妻倆救起了三個孩子,翻正了船,打幹了艙,摸起了沉在水底的鍋碗盆勺,還追回了漂走的舢板……雨過天亮時,居然損失不大,照樣出湖打魚去了。大姐繪聲繪影地告訴我們,那天她起來的時候,滿院子陽光,晾著很多濕淋淋的被褥,直往下淌水,一股子怪氣味,就是俞同榜家的。父親說,生存能力之強,高淳人沒法子想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尋找家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尋找家園
上一章下一章

兒時偶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