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我續《紅樓夢》(6)
(四)關於黛玉沉湖
高鶚的四十回續書得以從乾隆朝流傳至今,有好幾個因素,其中一個因素是他將前八十回里設定的大悲劇結局逆轉為經小悲而大喜,使其文本維繫在封建統治者的容忍度內。據說乾隆皇帝看了《紅樓夢》以後有句評語:「此蓋為明珠家作也!」乾隆是最早的索隱派,他把故事的依託推+激情小說前到他祖爺爺順治那個時代,也就等於免除了《紅樓夢》一書影射康、雍、乾三朝,特別是他當政時期的「現行罪」,他對《紅樓夢》放了一馬,以至後來皇家印刷機構武英殿也印製了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到晚清紫禁城裡更出現了《紅樓夢》壁畫。另一個因素是高續對黛玉之死的描寫文筆細膩優美,「苦絳珠魂歸離恨天」賺取了二百多年來無數讀者的眼淚,在各種形式的改編里,黛玉焚稿斷痴情的情節總會保留且大加渲染。
我的續書里,安排黛玉的歸宿是沉湖仙遁、回歸天界。我的文筆難逮高鶚,但我為什麼堅持黛玉沉湖的看法?
有的記者採訪我時,以及有的讀者評議時,以為黛玉沉湖是我的「荒唐杜撰」,這倒無所謂,但緊跟著卻又說:「你如此荒唐的想像,不知周汝昌老先生將如何評價?」他們就完全不知道,黛玉沉湖,乃是周汝昌前輩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提出的一個學術觀點,據他考證,在曹雪芹已經寫出卻又迷失的八十回後文字里,黛玉就是沉塘仙遁。我關於《紅樓夢》的探秘、探佚,包括寫續書,得到周老大力鼓勵、支持,我們對《紅樓夢》的理解上,可謂大同小異,我其實是在不斷地將周老的學術研究成果放大化、通俗化,起到普及、推廣的作用。有的紅學專家、權威之所以不能容忍我,其實是久不能容忍周老,見我竟將周老許多觀點放大推廣,氣不打一處來。其實周老也好,我也好,都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罷了,若問為什麼我將周老的觀點講出寫出后產生較大反響,而某些「紅學」官員、專家、權威的影響不怎麼彰顯,則需要旁觀者來進行分析,道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