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我續《紅樓夢》(7)
周老早在1984年就發表了頗長的論文《冷月寒塘賦宓妃--黛玉夭折於何時何地何因》,詳細論證了黛玉在曹雪芹筆下應是沉塘的結局。在後來他一系列著作如《紅樓夢的真故事》里,也一再重複、細化、深化他的研究成果。我認同他的基本看法,在自己於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關於黛玉的講座,以及相關的《揭秘〈紅樓夢〉》的書中,都辟專講論述了這方面的研究心得,大家可以找來光碟、視頻、書籍查看,這裡不贅述。
根據周老的研究,黛玉沉湖應是在中秋之夜。我原來在這個具體時間上也是認同的。但在續書的過程里,我必須排出事件發展的時序,從賈元春省親算起,到第八十回,應該已經是那以後的第三個年頭的秋天,「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從八十一回起,當然就必須去寫「諸芳」或死亡或出家或遠嫁等等結局,而且必然會從「第三春(年)」的秋天寫到冬天,進入「四春(第四年)」,這一年裡四大家族要遭遇沉重打擊,悲劇事件接踵而至,根據曹雪芹前八十回里的伏筆,以及脂硯齋、畸笏叟批語里的透露、逗漏,倘若把黛玉仙遁安排在這一年中秋,則中秋後到入冬落雪只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若把二寶成婚、賈寶玉第一次出家而又被甄寶玉送回等情節擠放在三個月內,殊難成立,故我採取變通的辦法,安排黛玉在端午月圓夜沉湖,這樣既不違背前八十回伏筆,又為上述家族巨變的情節舒展出足夠的時間。我的續書時序上結束在元妃省親后的「第六春(年)」,這一年的中秋,我遵照脂硯齋在第一回里「用中秋詩起,用中秋詩收」的提示,安排了寶玉、湘雲二人在流浪中聯句的情節。
附帶+激情小說說幾句:多有傳媒、評家把周老和我的研究歸於索隱派(有的又誤說成「索引派」),百多年來「紅學」發展中確有索隱派,以蔡元培等為代表,這一派認為《紅樓夢》是部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的書,將書中人物分別與明末清初的歷史人物如馬士英、阮大鋮、錢謙益、陳圓圓、柳如是等對號,近來台灣仍有紅學家推出索隱派大著。周老和我則是考據派,即認為《紅樓夢》的「假語」里有「真事」存在,「真事」就是曹雪芹家族及相關家族在康、雍、乾三朝權力鬥爭中的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