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共挽名士義擔肩
倆人正站在群人外面談著共同欽佩已久的人物,這時聽到一聲洪亮的喊叫聲:「那現在我們就一起走吧!」說話的人正是傅斯年。
眾人聽到傅斯年的號召,就一起向北平政府辦公樓走去。
人群里的兩個學生高高舉起那兩面寫著標語的牌子,臉上洋溢著堅定而又激動的表情。
宋竹庭和梁敬軒也走在人群中,只覺得此時強烈的激情在心中油然而生,同時與濃濃的激情交匯在一起的還有滿滿的責任感。支持「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是因為責任感,參加五四運動也是因為責任感,而此時挽留蔡元培先生繼任北京大學校長之職更是因為責任感。
如果說,五四運動是成功的,那麼蔡元培先生的離去則說明五四運動的成功只是暫時的。
5月的北平,空氣中到處散發著朝氣蓬勃的氣息,這種令人感到新奇的氣息,與這座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厚的古城形成了完美的映襯。
北平,這座動蕩不安而又到處充滿著和平安寧氣氛的古城,此時正處在漫長歷史的節點,也正置身於文化發展的拐角。這是一個正在被後世所矚目和記錄的時刻,而這個時刻註定將引起後人無限的遐想與無盡的思考。
在這座特殊時期的古城裡,這群青春熱血的學生們正從長滿香樟樹的大道上開始行走。
暖春時節的香樟這時正在換葉,層層的綠葉在燦爛陽光下顯得青翠蔥茂,生機勃勃,而繁茂的層綠之下卻又有些淡黃色的舊葉正在和風中不停地搖曳,似乎有搖搖欲墜之勢。
在這條飄滿著綿長清香的古道上,鋪滿了春日溫暖的陽光,飄蕩在空中的儘是蔥翠的綠意與清爽的音調,那是繁茂的香樟樹葉正在被春風吹動的聲響。
春日暖陽柔柔地照在他們身上、照在他們穿著的深藍色長衫上、照在他們稚嫩又略顯成熟的臉龐上、照在他們健碩的手掌中正高舉著的牌子上、照在牌子上面書寫著的雄渾口號上……
行走在這條香樟樹上的路人們瞧著這群學生,有的駐足觀賞,眼神里充滿著欽佩和自豪;
有的瞥了一眼,就繼續前行,嘴角上顯露出不屑和嘲諷;
有的視若不見,只顧著自己從人群旁邊匆匆走過,連眼皮都未曾抬起一下,沉默的背影標識著他們內心的麻木和陳腐;
而更多的人只是靜靜地看著,既不流露出一點喜色,也未曾表現出絲毫的不屑,只是毫無表情地看著,眼神空洞又無力,彷彿在注視著另外一個世界的人群一樣……
寫著「萬勿允准辭職」和「以維學務而平輿情」這兩句話的標牌在這群學生中被高高舉起,迎著和風暖陽向前方慢慢移走。這兩句話被學生們舉起,遠遠地高過頭頂,因為這兩句話正是此時他們心中的吶喊,也是要講給所有人聽的誓言。
這群學生們走到北平政府樓下的時候,卻看到大樓前面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不少的人。
而在這群人中,首先最奪人眼目的便是數十隻寫著標語的牌子,它們被學生們高舉著,遠超過頭頂,就像一面面旗幟以靜止的姿態飄揚在空中,挺立在人群里。
有的上面寫著「務必挽留蔡先生」、有的上面寫著「須以文化教育發展為大計」、有的上面寫著「教育者不可無主,文化者不可無首」……總之,這些內容不同,言論各異的標語中都有著一個相同的目的,那就是留下蔡元培先生。
從這群學生的的著裝看來,就知道他們都是來自北平各個大學的學生們。
而站起各自隊伍前面的是幾個穿著長衫的中年人,有的戴著眼鏡,有的戴著一頂毛絨小帽,還有的甚至拖著一條長辮子,當然這些穿著長衫的先生們自然就是他們結隊的代表,也是他們的老師。
這些為了要求政府挽留蔡元培的先生們,鬥志昂揚,器宇不凡,他們的熱血與活力也絲毫不輸給他們背後的學生們。
這些站在人群前面的先生們,其中自然不乏聲名赫赫的學者和教授們,胡適、魯迅、錢玄同、陳獨秀……這些名士們都是先前參與過五四運動的,而他們又都是蔡元培先生的好友,此時站在人群之中為留下蔡先生,當然是有極大的可能。
站在這些先生們身後的學生代表,看著眼前的先生們,他們的內心深處都是深深折服的——先生們的學識,他們自然是無比的欽佩,可先生們的精神與品格,則是他們更為佩服的地方。
站在後面的學生們望著先生們瀟洒挺拔,高大魁梧的背影,忽然想到這不正是書本上寫了千萬遍的士大夫之風骨嗎?
所有的師生代表們這時正齊聚在廣場上,群情激昂,熱血澎拜,站在政府大樓前面,等待著政府代表的出現,以求給大家一個說法。可是大家空等了半天,卻也遲遲不見代表的出現。
這時候,一個身影顫顫悠悠地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那人穿著一身長袍馬褂,戴著一副圓框眼睛,個頭不高,瘦削的臉上顯得幾分強硬和堅毅,似是一副老學究的模樣。
人群中有些人開始叫喊出他的名字了:「教育總長傅增湘!」
從政府大樓里出來現身的就是現任教育總長的傅增湘。
傅增湘是光緒二十四年的進士,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也是一位著名的藏書家,家藏宋金刻本數千卷、元刻本善本數千卷,而明清精刻本、抄本、校本則更多,據說藏書總量難以計數。總之傅增湘的藏書量可謂是天下無二,海外聞名。
自前年12月,傅增湘便在北洋政府任教育總長之職,歷時一年半,總統一易,總理三易,而傅增湘的教育總長卻始終牢而不動。可見其做學問之才雖高,而做官之才卻更高。
傅增湘從政府辦公室里待了很久才出來,正在和政府官員們商量如何應對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