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概述上
本資料,摘自道教協會論壇,由名家修整,希望對本土宗教感興趣的朋友,在資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道教概述(1)
道教是在我國早期封建時代形成的宗教。其信仰內容,具有我國的歷史性與民族性的特點。史學界與道教界一般都說它形成於東漢順帝
(公元126—144)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但若追溯到戰國時的「方仙道」(2)與西漢時的「黃老道」,(3)則這種宗教信仰在我國流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時代,道教與佛教並稱為兩大宗教,是封建統治階級的精神支柱之一。道教對我國封建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都發生過深刻的影響;
同時它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宗教神秘主義體系。道教累積了大量經籍與文獻資料,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清以後,道教雖已漸趨衰微,但這種信仰,長期以來已成為民間習慣的宗教觀念,所以至今在部分群眾中仍有一定影響。此文不過對道教作一般知識性介紹,供有關方面參考,錯誤之處,敬希指正。
一、道教的起源與形成
道教內容十分龐雜,但大致不外是在三種社會思想的基礎上衍化而來:一為鬼神崇拜;二為方仙之說;三為道家學說。
遠在公元前一千幾百年前的殷商時代,統治者十分崇拜鬼神,那時候就有了卜筮吉凶和祈福禳災的巫師。他們的職司是掌握龜筮(4),而且被認為能溝通神天。周代對鬼神信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祇的鬼神體系。這些,後來都為道教所沿襲繼承,這是道教多神崇拜的來源。
到了戰國時期
(公元前475—221),出現了知仙方、煉仙丹的方士。他們鼓吹升仙的神秘方術,揚言只要人服了仙藥、仙丹,立即可以登仙。起初方士們只是雜亂的宣傳,並無系統理論,自齊人鄒衍創立陰陽五行說以後,方士們便吸取了鄒衍的學說,來解釋他們的秘術仙方,裝飾自己的門面,於是就形成了《史記·封禪書》所稱的方仙道和《漢書·藝文志》所稱的神仙家。這是道教信仰神仙,並宣揚人可「修仙」的來源。
西漢初期,統治者以黃老清靜之術治天下,黃老之說大興。當時黃老之術是專就國家政治而言(5),神仙家與黃老學說在性質上本不相同,但由於讖緯(6)學說的興起,儒家有宗教化的趨向,神仙家受儒家神化孔子的啟示,同時黃老學說中又確有很多可供神仙家附會與利用的資料,於是便與黃老相結合,始則推崇黃帝,繼則抬高老子;東漢初期佛教傳入中國后,更給了神仙家創立宗教的刺激,進一步與老子哲學結合起來,推奉老子為教祖,與儒、佛分庭抗禮,便形成了黃老道。漢桓帝時,曾派親信宦官去苦縣祭老子,又在宮中立黃老、浮屠(7)祠,以神仙術為核心內容的黃老道,便成了公開的宗教。黃老道即道教的前身,因此以後道教的經籍,便都引述道家學說來作為理論依據,從宗教的角度加以解釋和發揮。
上述三個方面,是道教思想信仰的來源。
西漢成帝時,信奉黃老道的齊人甘忠可,吸取齊國稷下人鄒衍的陰陽五行說,託言真人赤精子教他太平之道,造作《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當時如朝廷官吏李尋、夏賀良、丁廣世、解光等均信此道。后因甘忠可、夏賀良皆以
「左道亂政」先後被誅,此道遂轉入民間秘密流傳。日久年深,傳經者各自運用手腕,逐漸擴大篇幅,數量增多,到東漢順帝時便形成了于吉的《太平青領書》。兩書基本內容相同,都是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兼有興國廣嗣之術,足見《太平青領書》實脫胎於《天官曆包元太平經》。
《太平青領書》出現於漢順帝時,《後漢書
·襄楷傳》說:「順帝時,琅琊(8)人宮崇詣闕,上其師于吉在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號『太平青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9)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其後張角頗有其書焉。」漢靈帝時興起的以張角為首領的太平道,便是信奉《太平青領書》的一個道派。《後漢書·皇甫嵩傳》說:「鉅鹿(10)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蓄養弟子,跪拜首過(11),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十餘年間信徒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漢官吏認為「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不加禁阻。」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張角率眾起義,起義者皆戴黃巾以為標幟,當時遂稱這些起義軍為「黃巾」。黃巾起義失敗后,太平道為統治者所禁止信仰,轉入民間秘密流行。
漢順帝時,沛國人張陵(12),在蜀郡鵠鳴山造作道書,創立
「五斗米道」,因受道者均應交五斗米,故稱。五斗米道與太平道實際上是同一源流,教規教義大都相同。《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說:「太平道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通道,其或不愈,則為不通道……,五斗米道法略與角同,加施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三國志·張魯傳》說:「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三國時,張陵之孫張魯據漢中,推行五斗米道。自號師君,其來學者,初名「鬼卒」,后號「祭酒」,各領部眾,眾多者名「理頭」;有病但令首過,諸「祭酒」各設義舍於路,置米肉以給行旅,食者量腹取足;犯法者先加三原,然後行刑;不置長吏,以祭酒為理。(13)《三國志·張魯傳》裴注引《典略》說:「祭酒主以老子五千言,使都習,……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又依月令春夏禁殺,又禁酒」。
張陵創米道之初,只有《老子五千文》與《太平經》,沒有許多經典,也沒有嚴肅的儀式,不過乘漢末混亂,諸霸割據之際,假鬼神符籙以聚眾;後來經典逐漸增多,如所謂《三天正法》、《正一盟威》等經,都託言是太上老君所授,並說老君命張陵為天師,所以五斗米道後來又稱為天師道。
自黃巾失敗后,太平道同時受了打擊,不能公開傳布,只有張陵的孫子張魯雄據漢中二十餘年,儘力推行他祖父的五斗米道,取得民間一部分人的信仰,後來張魯歸降曹操,得封萬戶候,五斗米道得以公開傳播。後來又經歷代統治階級的扶植,因此「天師道」在社會上的基礎日益鞏固,影響也逐漸廣泛;同時經書也日漸增多,科儀也逐漸完成。歷史上雖有其他各宗雜出並見,但是考察他們的歷史起源,都在魏晉以降,所以若論及道教的創教人,史學界和道教界便都承認是東漢的張陵了。
張陵子孫三代都在四川境內和陝西省南部一帶行道,張魯原居漢中,傳至第四代張盛(即張陵曾孫),才移居江西龍虎山。
老子與道教
據《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五千文》的著作者是春秋時期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李耳(字聃)。李耳就是老子。老子究竟生於何時何地,傳說與記載不一,漢時的司馬遷也沒有肯定老子這個人是誰,最後只說是「隱君子」。至於道教所崇奉的無世不在的老子(太上老君),則完全是對著《五千文》的老子的神化。
著《五千文》的老子,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家。他的學說歸結為
「道」與「德」。「道」是指宇宙的本體,「德」是指萬物所含有的特性。他認為宇宙的根源是「自然」,「自然」產生宇宙,宇宙產生萬物,所以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那麼,老子為什麼會被道教推奉為教祖呢
?西漢時,儒家與道家相絀,儒家推崇孔子,道家推崇老子,《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說:「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老子《道德經》
(即《五千文》)中確有一些神秘的內容,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穀神不死,是謂玄牝」,「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等等,與神仙家的幻想頗相接近,加之《史記》中說:「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又說老子西出函谷關,「莫知其所終」,因此神仙家依附道家而推崇老子,引用道家的理論來作為自己修鍊的理論依據,不過更加些宗教色彩的渲染。東漢初,佛教傳入中國,佛教尊奉的是釋迦牟尼,神仙家又受到這一外來宗教的刺激,便想創立教派以與儒、佛兩家相對抗。一則神仙家早就推崇黃老,二則在當時社會影響上能與孔子、釋迦牟尼相抗衡的,只有老子,因此老子便被進一步神化,而成了道教的教祖。這是客觀形勢所逐漸形成的,不是張陵等憑一時的主觀願望所造成的。
有人認為,墨子崇信鬼神,墨子書中宗教色彩很濃厚,當時的神仙家為什麼不推奉墨子為教祖呢
?究其原因:一、兩漢重黃老而不重墨家,社會影響與聲譽不如黃老;二、孔子曾求教於老子,墨子的身份至多與孔子相等,而且墨家受孟子、苟子批駁之後,墨子的名氣更低落了;三、墨子只是崇信鬼神,而神仙家則認為老子「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不僅承認鬼神存在,而且以「道」更可以降伏鬼神、役使鬼神,豈不更勝一籌;四、墨子主張節用、節葬、非樂,這不符合神仙家追求安樂與長生的意旨。因此老子較墨子更適合神仙家的要求而被尊崇為教祖。
三、道教的基本信仰
道教奉老子為教祖,把《道德經》當作主要經典。《道德經》大義著重在論
「道」,而創立道教的神仙家也宣揚自己是信仰老子的「道」,因此他們所創立的這個宗教叫作「道教」。到了唐代,《老子五千文》被尊稱為《道德真經》。道教規定《道德真經》是道士必須誦習的功課,對此經大義,多少要有一點了解,否則就不免受到輕視;不過道教界只是從宗教的角度來解釋《道德經》。
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是
「道」,一切教理教義都是由此而衍化產生。道教是敬神事鬼、重生貴術的宗教,追求的是安樂和長生。道教經書中對於「道」的解釋很多,或指理念,或指神靈,或指仙術,歸根結底,指的是「靈而有性」的「神異之物」,就是神靈。道教很重要的特點之一是重生,認為「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能離,得「道」即得「長生」,指的就是得到神佑、仙方,便可以致「長生」。道教認為,「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是一切的開始,有了「道」才生成宇宙,宇宙生出了元氣,從元氣構成天地、陰陽、四時,由此而化生萬物。如果只是這樣說明宇宙的形成,也還不成其為宗教,而道教卻是進一步加以延伸。《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教則把它演變為「洪元、混元,太初」三個不同的世紀。這三個世紀都是「道」的衍化,再把「道」人格化為神,三個世紀便人格化為三清尊神。元始天尊手拿園珠,象徵「洪元」,靈寶天尊抱太極圖,象徵「混元」,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持扇,象徵「太初」。道教所謂的信「道」,就變成了信仰三清尊神。道教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神創造的,這個神或曰太上老君,或曰元始天尊(14)。說沒有宇宙之前,便已有太上老君(或元始天尊),它是先天地而存在的。道教認為除了「人」所居處的這個世界之外,另有神仙居住的境地,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又說天外有天,最高是三清境,即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靈寶大赤天、太清境。三清境之下又有三十二天,即東方八天、南方八天、西方八天、北方八天。道書中關於諸天的說法不一,上列三十二天只是其中一說。各天境都有很多神仙。道教認為神仙是宇宙萬物的主宰。道教是多神教,神團系統很龐大,漢民族信仰中的天神、地祇、人鬼都包括在內。「道」無不在,即神無所不在,連人體的眼、耳、鼻、舌、齒、發、五臟……都有神。
與道並提的是
「德」,道教經書中解釋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經》中說:「德言得者,謂得於道果」,所以道教規定信徒要「修道養德」。相信「修道」可以使人返本還原,與「道」同一體性,可以成為神仙,永遠擺脫塵世的疾苦煩擾,長生久視,生活安樂。這裡要說明的是:道教認為人的壽命並不完全由「天」決定,有「我命在我不由天」的說法,相信人經過修鍊可以延壽,如果修鍊有恆,日久年深,可以登清虛之境,所謂「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歸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15)。這裡所說的成仙長生,並不是說靈魂長在,指的就是自身這個**永生。道教根據這種信仰,發展了一系列所謂道功、道術。道功指的是修性養神方面的內養功夫,如清靜、寡慾、息慮、坐忘、守一、抱朴、養性、接命、存思等等;道術指的是修命固形的具體方術,如吐納、導引、服氣、行驕、胎息、辟穀、藥餌服食、神丹黃白、符籙齋醮、丹道等等。一般說,修道以修性養神為主,而修命固形是輔助道功成就的具體方技,信仰仙道的人,如法從事修鍊。事實證明,有些道功道術作得合適,可以使人強身益壽,但欲**長生則純屬幻想;於是乃又有蟬蛻、屍解、奪屍(16)等的說法。
道教的丹鼎派,相信清修、煉養可以長生久視;符錄派相信科儀齋醮、符籙禁咒可以禳災求福,可以役使鬼神。道士作道場的祭壇上,法器中有令旗、令牌和寶劍,即表示可以指揮
「天兵天將」、「閃電雷霆」和「斬妖除鬼」。
四、道教的道術
「道術」一詞,源出《莊子·天下篇》(17),與「方術」、「方技」、「方伎」是一個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稱為「仙術」的。
道教所從事和宣揚的道術很多,如占卜、符籙、祈禳、禁咒、內丹、外丹、爐火黃白、辟穀、行驕、房中、仙藥、服氣等等。宋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評說:
「道家之術,雜而多端」,是不錯的。他還對道術作了一個扼要的介紹,說:「蓋清凈一說也;煉養一說也;服食又一說也;符籙又一說也;經典科教又一說也」。他說黃老列庄之書,所講的是清凈無為而略及煉養;赤松子、魏伯陽只言煉養而不言清凈;盧生、李少君、欒大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寇謙之言符籙而不言煉養、服食;杜光庭以下只講經典科教。這個分析大體上也是不錯的。
現擇道術中之要者,作簡易介紹:
(甲)占卜、符籙、祈禳、禁咒諸術:道教中人說,占卜是表達神的意旨的;符籙是天上神的文字;祈禳是道士舉行的一種儀式,可以對神有所請求的方法;禁咒是神嚴厲的語言。這些術,來源於古之巫祝,是道教主要教術,也是很多道士的主要謀食之方。道士為人占卜以「決吉凶」;賣符籙以「驅鬼辟邪」;為人齋醮祈禳以「祛災求福」念咒以「去災、退鬼、避猛獸」。這些術,在道教屬符籙派,主要為正一道派所掌握。
(乙)外丹、內丹:在戰國時代,陰陽五行學說便已流行,東漢桓帝時,魏伯陽假借易卦爻象,作《周易參同契》,以論作丹之法,言坎離水火龍虎鉛汞之法象,而配之以陰陽五行昏旦時刻為進退持行之符候。自漢以來,所有的內丹、外丹書都是根據這一套理論而發揮的。
所謂外丹,即用鉛汞及其它藥物配製后,放在爐火中燒煉而成的化合物。成品分
「點化」與「服食」兩種,初步煉成的叫「丹頭」,只能作為點化之用,是不能服食的,再進一步,便煉成了「服食」的丹藥,即道教所謂「仙丹」,道教中人相信是可以服食的。《抱朴子·金丹篇》中說:「夫五穀猶能活人,人得之則生,絕之則死,又況於上品之神葯、其益人豈不萬倍於五谷耶?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葯,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蓋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服此而不仙,則古來無仙矣」。他們不了解金屬的性質與人體的性質是有本質不同的,金、銀等金屬物質以及其它礦物質的性能是不能轉化到人的**中來的,而且金屬物質及其它礦物質所含成份,有些對人是有劇毒的,誤食可致死亡。歷史上不少人幻想服食這種仙丹以求成仙,真不知吃死了多少人。
什麼是內丹
?道教中修鍊內丹者,謂人身即丹鼎,以身中之精氣為藥物,以神為運用,在自己身中燒煉,使精、氣、神聚凝不散而成為「聖胎」,南宗白玉蟾說:「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所謂「聖胎」即是內丹。《參同契·養性立命章》形容內丹:「類如雞子,白黑相符,縱廣一寸,以為始初。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飴」。道教中人相信內丹成,可以離人體而出,人便可以分身,可以成仙。道教提倡煉養內丹,大概在隋唐以後。在宋、金時,興起了以煉養內丹為主的道教南宗和北宗。其口訣旨圭,不外《參同契》與《悟真篇》。《道藏》中收有論內丹的書一百二、三十種。內丹用語與外丹用語雖相同,但含意迥別。內丹書隱密難讀,道教中人對煉丹之法,大都師徒相承,解說亦不一致。「內丹」雖與我國古代生理衛生學、醫學有一定關係,但非科學的成份甚多,若說以此可以長生,則只能說是信徒的宗教信仰。
(丙)辟穀:道教認為人體中有三蟲(又名三屍,或名三彭),「一者上蟲居腦宮,二者中蟲住明堂,三者下蟲居腹胃」(18),是**產生的根源,是毒害人體的邪魔。它們在人體中是靠谷氣而生,如果人不食五穀,斷其谷氣,那麼三蟲在人體中就不能生存了。「三蟲既亡,永無思慮」(19),人體內部也便沒有毒害身體的邪魔,人就可以長生不死。這種說法當然是荒誕無稽的。辟穀只是說不食五穀和肉類,主張內養形神,行服氣、咽元和之術與服食藥物。
(丁)導引:導引是我國古代相傳的一種治病健身的方法。它是行氣、按摩、漱咽、肢體運動相配合的一種健身術。道教談導引的經書中認為,導引可以調營衛,可以消谷水,可以去風邪,可以長血氣,可以卻未生之眾病,可以治已結之篤疾。比喻人的筋絡如水渠,而氣是風,必須用風去輸通渠道,使其暢通而不堵塞。又說停水則穢臭,委木則蟲生,馬不行則腳直,車不駕則自朽,所以人體必須如流水、戶樞,經常運動。道教素重養生之道,所以很重視導引,修道者大都經常作這種功夫,意圖益壽而達到長生。導引秘經中列導引法千有餘條,而且各宗派還自有秘法,總之法、勢很多。一般地說,有太清導引養生法,寧先生導引養生法,彭祖導引法、王子喬導引法、華佗導引法等等。導引可以療病健身,這是不必懷疑的,道書中保存有大量這方面的資料,十分值得研究。道教修鍊者多長壽,大都得益於這種方技。
(戊)房中術:房中術來源於古代之巫覡。《漢書·藝文志》中房中家著錄百八十六卷。晉葛洪在《抱朴子》中亦論述和倡導此術。《隋書經籍志》載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南宋鄭樵《通志·藝文略》載房中九部十八卷。宋以後論及房中的書便瀕於絕跡了。房中家依託黃帝、玄女、龔子、容成公。三張施行此術,所謂「黃老赤籙,以修長生」。陶弘景《真誥》稱為黃赤之道。房中木本是講房中禁忌及卻病之術。《漢書·藝文志》中說:「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道教重養生之術,也主張廣嗣,所以道教倡導此術,認為可以愛嗇精氣,求得「還精補腦」。至於後來誤解為猥褻之術,乃是妖妄欺誑。北魏寇謙之曾反對「男女合氣之術」,他說:「大道清虛,豈有斯事。」晉葛洪也說單行房中,不能致神仙,也不能去禍致福。後世道教信徒中,仍有房中術之流派,但道教全真派系出家道士,反對此術。
道教道術除上述而外,還有吐納、行驕、存思、服氣、胎息、養性、服藥、接命、守庚中等等,這裡不一一介紹。
五、道教的發展
兩晉時,統治集團極端腐朽,他們互相殘殺以爭奪權勢,利用濫賞以糾合黨徒,高門貴族中人得失急驟,生死無常,心裡上遂呈現出緊張與頹廢、躁競與苟全的矛盾現象。由於對前途悲觀失望,在行跡上有的人就趨向於崇尚老莊專務清談的風氣,形成為玄學流派;有的人便崇奉五斗米道。早期道教所信奉的主要經典,是《老子五千文》和《太平經》,由於玄學風氣的盛行及豪族的信奉五斗米道,道教便吸取玄學,作為自己的理論,衍出了一些經典,這對道教以後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兩晉時,葛洪
(公元284—364)系統論述了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並總結了神仙方術,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抱朴子》。《抱朴子》內篇二十篇、外篇五十篇。他自言內篇屬道家,外篇屬儒家。因為他重視儒家學說,所以在外篇中就反對播弄清談、不顧禮法的玄學名流;因為他相信神仙方術,所以在內篇中又認為老子論泛較略、莊子永無至言;因為他崇信金丹輕舉,講究藥物養身,所以他又排斥巫祝祈禱、符水療病。他所謂的得「道」,是指人的軀體可以不死而登仙。葛洪是葛仙翁(玄)的後裔,是鄭隱的弟子,注重個人修鍊,是典型的神仙家。道教分丹鼎派與符籙派,他是道教丹鼎派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南北朝時
(公元420—589),道教最大的發展是北魏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北魏拓跋嗣時,嵩岳道士寇謙之,自稱太上老君親自授他天師之位,繼承張陵的地位,賜給他《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號曰《並進言》);並要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據《魏書·釋老志》載,寇謙之對五斗米道作了一番改革,主要是「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而改為「專以禮拜求度為首,而加之服食閉練」,即提倡壇儀,以禮拜求度為主,而輔以服氣、食葯、閉精、練氣。張魯時五斗米道男女師皆可自立治所(宣教場所),寇謙之取消了蜀土二十四治,不再用「宅治」之號。寇謙之還製造了許多道書,託言太上老君的玄孫「李譜文」傳給他《圖籙真經》六十餘卷(今佚),教他輔佐北方泰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武帝始光初,寇謙之便到平城(20)獻道經,得宰相崔浩的推薦,為魏太武帝所信任。
寇謙之對五斗米道的改革,實際上是對五斗米道組織的瓦解,使之不為農民起義用作團結、聯絡群眾的旗幟與紐帶,而轉向適應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魏太武帝以天師道
(五斗米道)系漢人宗教,所奉的神皆漢人所認為本民族之神,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21),為了消除漢人由於民族隔閡而產生的反抗,便自言拓跋部是黃帝子昌意的後裔,《北史·魏本紀》:「魏之先出自黃帝,黃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子受封北國,其處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拓跋是這一族的姓氏,自然也是漢人,有權繼承羲農正統,表示信奉道教,受道教符籙,藉以證明魏是受天命、繼正統而作皇帝的,豈不正好是統治漢人的有力依據?於是魏太武帝便利用道教作為麻痹漢人民族意識的工具,在平城設天師道場,親臨道場受符籙。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下詔興道滅佛,詔中說:「朕承天緒,欲除偽定真,獲羲農之治,……自今後,敢有事胡神及造形象泥人銅人者門誅(22),……諸有佛圖形象及胡經,盡皆擊破燒毀,沙門無少長悉坑之」。
由於統治者的支持與利用,同時也由於寇謙之增加了一些新科儀,道教便興盛起來,《隋書·經籍志》中說:「自是道業大行」。
北朝統治者,時而表示親漢,則抑佛崇道,時而表示親胡,則廢道事佛。因道教是漢民族固有宗教,而佛教是外來宗教,由於統治者採取不同的民族政策,反映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也就有所偏向了。如北齊依靠六鎮流民立國,特彆強調鮮卑人的優越地位,在宗教上也特別崇奉佛教,於公元
548年取消天師道壇,公元555年滅道教。北周依靠關西漢族立國,表示親漢,道教也被重視,周武帝曾對僧徒任道林說:「佛生西域,我不是五胡,對他不發生敬心,既非正教,所以該廢」,公元572年親到玄都觀登法座講道經,574年滅佛。宗教是封建統治者所慣用以統治人民的工具之一,宗教的衝突與盛衰,實質上是統治者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政策的一種表現。
南朝的情況和北朝有所不同,如宋、齊、梁、陳諸帝沒有不信佛教的,但是他們同時又兼奉道教,如宋文帝、明帝敬禮廬山之陸修靜,齊武帝敬禮宗道先生臧矜。南朝對道教發展影響較大的是陸修靜和陶弘景。陸修靜
(公元406—477),南朝宋道教徒,宋明帝時,他廣集道經,加以整理甄別,鑒定其中經誡、方葯、符圖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分為三洞,奠定了以後《道藏》的初步基礎。他編著道教齋戒儀範等書一百餘卷,基本上完成了道教的科儀。陸修靜繼承了楊羲、許謐的上清經籙,總括三洞,把天師道與金丹道匯歸一流,形成了道教的經籙派。陶弘景(456—536)南朝齊、梁道教徒,自號華陽隱居,醫學家,兼通曆算、地理。師事孫游岳。他的著作很多,在道教方面主要有《真靈位業圖》、《真誥》、《登真隱訣》、《太清諸丹集要》等。他主張釋、道、儒三教合流。在《真靈位業圖》中,把封建社會的官階等級制度,反映到道教的神仙信仰中來,在《真誥》中把佛教輪迴轉生說,引入道教。他對以後的道教,有較大影響。
兩晉南北朝以後,道教最興盛的時期要算唐朝。這時道教的地位被統治者提得很高,道教宮觀日漸弘大,遍及名山都邑。
唐代皇帝以道教崇奉的老子姓李,自認為老子後裔,提倡道教,其意圖在於更好地利用神權,顯示唐室是承天命的。唐時佛教勢力很大,佔有土地和免役人口過多,妨害了俗權利益,統治者欲興道以抑佛,藉以削弱佛教勢力,因此,道教在唐朝曾特別興盛。
唐高宗乾封元年,追號老子為
「太上玄元皇帝」。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道士女冠隸宗正寺,視道士為宗室;開元二十五年置崇玄學於玄元廟,道家諸子(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皆號真經;二十九年建玄元皇帝廟於各地,畫玄元皇帝象,而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象陪祀。唐武宗時,信任道士趙歸真、鄧元起,興道滅佛,道教大發展。
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
(公元647—735),師事嵩山道士潘師正,傳其符籙及辟穀、導引、服餌之術。武后、睿宗、玄宗迭次召見他,武后降手敕以讚美,睿宗曾問以陰陽術數之事;玄宗曾親受法籙,請他居王屋山陽台觀,又命他以三體寫《老子經》,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他著有很多道書,如《修真秘旨》、《坐忘論》、《修生養氣訣》、《服氣精義論》、《天隱子》、《道體論》等。他注重老子無為之道,主張「游心於澹,合氣於漠,順物自然」,「天不言而信,無為而成」,在道教修持方面,主張「收心」、「守靜」,對以後道教形成主靜說,修持以習靜為主,有較大影響。他的《坐忘論》,是後來道教徒十分重視的道書。
道教在宋朝為第二大宗教,與佛教享有同樣的地位與特權,大道觀同樣是大地主和高利貸者。真宗、徽宗時崇道尤甚。
宋真宗景德
(公元1004)冬季,與遼軍訂立澶淵和約(23),但和約並不等於消除了異族侵犯的威脅,統治者雖然自我麻痹,縱情恣欲,過他的奢侈生活,但他也感到統治地位不穩,必須藉助神力以安定人心,鞏固其統治。真宗自言夢見神人下降,說有天書頒賜。王欽若、丁謂等迎合真宗的旨意,偽造天書以誇張祥瑞,皇帝和群臣大搞慶賀典禮。象這樣戲劇性的舉動,鬧了不止一次;還以為聲勢不夠,又想模仿唐朝宗祖老子的辦法,來抬高宋皇室的地位。但因老子姓李,不能為趙家皇帝裝飾門面,於是真宗又夢見神人傳玉皇之命,說「先令汝祖趙某授汝天書,今再見汝」。到期果然有一位「天尊」下降於延恩殿,自稱是趙姓的始祖(即以後道教所祀奉的「趙玄朗」),和真宗說了許多話,乘雲而去。真宗遂召宰相王旦等至延恩殿遍觀靈跡,並將此事布告天下,又命諸大臣與禮官等議上尊號曰:「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同時尊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外,更建築玉清昭應宮、會靈觀,七年方成,極其壯麗。封華山道士陳摶為希夷先生,封龍虎山道士張正隨為虛靜先生,立授籙院、上清宮,蠲其田租,封號准其世襲。各路亦遍置道觀,以侍從諸臣退職者領之,號為祠祿。
徽宗時,北方遼金威脅甚大,徽宗以佛為
「金狄」(24)欲興道以排佛。各地大建道觀,除給田數千頃外,並給道士官俸。政和三年,詔求道經於天下。四年,置道階,立先生、處士二十六級,秩比中大夫至將仕郎。又置道官二十六等,封道士林靈素等為先生,參預政事。
以靈素之言立道學,於大學內各置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二員;用蔡京言,集古今道經事為紀念,名為道史。宋徽宗託言自己是昊天上帝長子神霄帝君下降,由道士們冊封他為「教主道君皇帝」。統治者在感到前途危險時,便每借神權以自慰和欺騙人民,而宗教也多在這個時候大為興盛。宋時上層的僧尼、道士多數是大地主,享有各種特權,平時騎在農民頭上,過奢侈腐化的生活,激起了農民的憤恨。當時以鐘相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把僧尼、道士、女冠、方士都作為剷除的對象。
宋代最著名的道士是陳摶,宋初人,修道於華山,宋太宗賜號
「希夷先生」,著有《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壁)和《先天圖》,還著有論述道教修鍊的《指玄篇》。為道教徒所重視。
《太極圖》原名《無極圖》,相傳出自河上公。唐道士呂洞賓傳陳搏,陳摶而後种放、穆修、李挺之、邵雍,邵雍傳周敦頤,周敦頤改為《太極圖》,或言周敦頤之《太極圖》說,脫胎於陳摶之《無極圖》。陳摶、鍾放等人的學說,對宋代理學之出現,有較大影響。
遼金之際,道教起了較大的變化,開始分衍宗派。宋室偏安於南,遼金相繼統治於北,南北割據,造成了道教分裂為北派和南派的客觀原因。大抵北派偏重於清修
(丹鼎),南派偏重於符籙;而丹鼎派在修鍊方法上又分為南宗和北宗。金大定年間,王重陽創全真道(北宗),至此道教正式分為全真派和正一派(天師道)。全真道士不飲酒茹葷,不娶家室,授徒傳教,為出家道士;正一派道士亦授徒傳教,但天師名號繫世襲,正一道士可娶家室,為在家道士,雖有齋戒,但非齋期可吃酒肉。
金、元時期,道教派系又增多了一些,在正一道和全真道外,又有新起的真大道教和太一道。這些教派中,以王重陽弟子邱長春
(邱處機)最受元太祖隆遇。道教的叢林制度也是到邱長春時才完成的。他在道教歷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
邱長春,山東登州棲霞縣人,生於金熙宗皇統八年
(公元1148)。十九歲時,于山東寧海全真庵拜王重陽為師,一二二一年成吉斯汗的勢力已擴張到北京一帶,邱長春奉詔西行,到雪山見成吉斯汗,一二二四年回到北京,住長春宮(即今白雲觀),一二二七年歿,葬於北京白雲觀。
《元史
·邱處機傳》:「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太祖深契其言,命左右書之,且以訓諸子焉。……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戳,無所逃命,處機還燕,使其徒持諜招求於戰伐之餘,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
中州人至今稱道之」。
邱長春歿后,全真教廣為傳播,尤以邱長春所創之全真龍門派最為盛行。在元代,全真道儘管曾遭到兩次焚經的打擊(25),表面上暫時受壓抑,潛在勢力依然存在,這也有它當時的客觀原因:一、民間信仰全真道的人太多,光靠朝廷頒布一紙詔書,很難發生徹底的效果;二、官吏只恨番僧而不恨道士,對於焚毀道教經書的命令,並未認真地去執行;三、利用宗教是封建統治者的一貫手段,興佛滅道或興道滅佛,只不過是報據當時政治、經濟方面的需要所採取的權宜之計,所以滅道也不會做得徹底;四、道士雖被迫落髮當了和尚,僅是參加辯論的幾個人,無損於道教整體,所以全真又逐漸恢復它原有地位。《元史
·文宗本紀》,文宗至順元年(公元1330)尚有「鑄黃金神仙符命印賜全真掌教苗道一」之事,可見那時全真教風仍舊未衰。
明代朱元璋統一天下后,為了提高漢族地位,以激發漢族的自尊心,曾下詔易胡服,恢復唐代衣冠形式。對待道教,一方面表示尊崇,另一方面則加強利用與控制。比如太祖時,一方面取消
「天師」稱號,令道宮檢束天下道士,另一方面又授張正常為正一嗣教真人,賜銀印,秩視二品;他御注《道德經》表示尊重,而實際上是排斥諸家之「異見」,使納入有利於其統治的軌道。明代對道教的態度基本是這樣。到憲宗時也是一方面嚴懲張元吉,而另一方面卻又按世襲舊制,擇其族人授真人之號。世宗在明代皇帝中是最通道教的了,自號「玄都境萬壽帝君」,崇信符籙,日事齋醮,幻想長生。這時最受寵信的便是龍虎山道士邵元節與正一道士陶仲文。邵元節拜禮部尚書,賜一品服,陶仲文被授「少保、禮部尚書、加少傅、少師、封恭誠伯」,均深入宮庭,參預朝政。明代所謂真人、高士,充滿都下,但歷世均於京師置道籙司,府置道正司,縣置道會司,道教的事務成了朝廷行政的一部分,政教關係密切,實際乃是加強利用與檢束。
在明代最有名的道士是張三丰,道教稱他為三豐真人、邋遢道人,曾在武當山
(一名太和山)修道,后離武當山雲遊。太祖、成祖均曾遣使尋覓,不遇,乃營修武當宮觀,賜名太和太岳山。道教從此而有南派之武當山派,又稱邋遢派。
清朝統治者,偏重佛教,乾隆年間宣布黃教(26)為國教,道教為漢人的宗教。乾隆四年,曾禁止正一真人傳度,道光年間停止張天師入覲,由二品降至五品,足見道教地位已低落下來,不及以前之盛。清代著名道士有康熙時的王常月,雍正時的婁近垣
(著《黃籙科儀》十二卷),光緒時的高雲溪。
清朝道教雖漸趨衰微,但民間祈禱齋醮之事仍照常流行,因這種宗教信仰,已在民間成了一種較普遍的習俗。
六、道教的經書
道教所奉的經書,包羅甚廣,《道藏》內不僅包括有道教的經戒、科儀、符圖、煉養等類的經書,也包括有道家哲學及有關的儒、墨、名、法、陰陽、兵、醫、雜等諸家書籍,數量很龐大。《抱朴子
·內篇·釋滯》中說:「道書之出於黃老者蓋少許耳,率多後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見而滋長,遂至篇卷至於山積。」可見在晉時道教經書便已很多了。《抱朴子·遐覽》記載的道教經典圖符共有一千二百餘卷。以後道教經書一天比一天增加,《隋書·經籍志》記載有經戒三百零一部,九百零八卷,服餌四十六部,一百六十七卷;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符籙十七部,一百三卷,共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唐代是道教最盛時期,唐玄宗特別通道教,收集古今道書,飭令諸臣編成《道藏》,分為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經十二部、洞玄經十二部、洞神經十二部,共計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五千七百卷)。這是道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因成藏於開元間,遂名為《開元道藏》。后經五代之亂,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宋真宗祥符年間,張君房收集《開元道藏》殘本和別出的道教經書,編纂成了我國道教史上第二部《道藏》,共四千五百六十五卷,用千字文編號,始於「天」字,終於「宮」字,故名為《天宮道藏》。宋以後,《道藏》所收容的經書數量逐漸增加,在《天宮道藏》之後一百年,有宋徽宗時的《萬壽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南宋高宗時,鄭樵《通志·藝文略》,就道書性質,分為二十五類:(1)老子,(2)莊子,(3)諸子,(4)陰符經,(5)黃庭經,(6)參同契,(7)目錄,(8)傳,(9)記,(10)論,(11)書,(12)經,(13)科儀,(14)符,(15)吐納,(16)胎,(17)內視,(18)導引,(19)辟穀,(20)內丹,(21)外丹,(22)金石葯,(23)服餌,(24)房中,(25)修養。但其總數只有三千七百零六卷,比較《道藏》遺漏甚多。金章宗時,孫明道修咸《大金玄都寶藏》,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又經過五十餘年,到了元初,宋德方又刊《玄都寶藏》增加到七千八百餘卷。元憲宗時曾遭焚經,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因佛道之爭,又招致焚經之禍。元世祖下令除《道德經》外,所有道書及印板一齊燒毀。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又收集道書,編纂了《大明正統道藏》。這部《道藏》根據《宋藏》原有規模,仍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共五千三百零五卷,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又續編了《萬曆續道藏》一百八十卷。這樣,正編和續編合起來共五千四百八十五卷。清嘉慶年間,蔣元庭又編《道藏輯要》,共二百六十八冊。以上就是道教現存的經書。此外散行的道書還不少,名目繁多。未能悉舉。
一九六零年,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曾整理《道藏》目錄,將全部《道藏》經書分為十四類,
(1)道學類,如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淮南子、關尹子等;(2)道通類,如鬻子、鶡冠子、公孫龍子、尹文子、墨子、孫子、韓非子、鬼谷子、揚子太玄、邵子皇極經世、抱
朴子外篇等;(3)道功類,如吐納、導引、存想、辟穀、服氣、胎息、養性、接命、內丹、抱朴子內篇等;(4)道術類,如藥餌服食、金石爐火、神丹黃白等;(5)道濟類,如素問、靈樞、難經、葛洪肘後方、孫思邈千金方,本草圖經衍義等;(6)道余類,如黃帝宅經、龍首經、金匱玉衡經、玄女經、白猿經、遁甲、六壬、星曆、占卜等;(7)道總類,如雲笈七千、無上秘要等;(8)道史類,如列傳、年譜、通鑒、山志等;(9)道集類,如各家詩文專集;(10)道教類,如正一、全真兩派專講道教諸書及陶弘景的《真誥》等;(11)道經類,如元始、靈寶、太上諸經;(12)道戒類,如專講戒律諸經書;(13)道法類,如道法會元、靈寶**、三天秘范等;(14)道儀類,如道門科範、濟度金書、靈寶玉鑒、贊、頌、表、懺、儀等。
道教經書雖多,但一般道士都只念誦《玉皇經》、《清靜經》、《三官經》等,文化高一點的道士才奉習《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以及《悟真篇》、《坐忘論》、《參同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