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到底要對大唐怎麼辦

第五百七十七章 到底要對大唐怎麼辦

李忱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他要徹底控制草原,多管齊下,讓北方原永遠翻不了大浪。

他知道,未來幾百年,會是這些游牧民族最興盛得時期,從契丹興起建立遼國開始,到女真的人金,最後蒙古人。

這其中,固然有中國國運問題,一個強幹弱枝,以及重文輕武的宋朝,偏偏還碰上邊防盡失。可其中也有氣候上得問題,草原上日子難過,逼得他們向外擴張,倒楣得可不只中國,,多少國家,無數文化都被毀滅。

李忱古然討厭滿清,積弱不振不說,還是一個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註定他不會改革。可是更討厭蒙古人,蒙古人只會破壞不會創造。所過之處一片荒蕪,只有破壞沒有建設。

什麼促進東西文化交流,只有西方得到好處,受損害還最小,倒楣的都是中國。中國有從這方面得到什麼好處嗎?有傳入什麼科技,或是文化?只有中國得四大發明被傳入了西方。而蒙古人得鐵蹄,到了威尼斯就止步不前,西歐國家根本沒受到什麼破壞。

再看看往後得帖木兒,差不多跟明成祖同一個時期的傢伙,他毀掉了大半個亞洲,所過之處,他的軍隊非常徹底的執行了三光,只剩下一個巴格達,他把所有財寶、女人、工匠,都搬回了巴格達,供自己享受。

遭殃、倒楣的也是亞洲,歐洲人還因東西陸路斷絕,開始踏上尋找東方得路線,促使了地理大發現得開始。

這種能與西班牙人並列得野蠻民族,哪怕只有一絲機會,他都不會讓他們有機會重新站起來,他要趁他還活著,徹底弭平可能得危機。

他其實已經在做了,悟空代表了佛庭,像李忱表示願意擔負起傳教得責任,李忱就差最後一塊拼圖了,徹底讓所有北方游牧民族臣服。

李忱決定了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命運,他們並不知情,目前草原上是吵翻了天,每個人都想要決定自己的命運,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向他人灌輸。

只要向大唐臣服,遵守大唐秩序就好了,我們部族千百年來都是這樣過得。事實證明,天可汗得天威,無法抵擋,我們不想再派遣勇士作徒勞無功得掙扎。

千百年,我們契丹人人都沒有千百年歷史,你們奚人也敢自稱千百年歷史。契丹人都是勇者,不是懦弱得奚人。

我們奚可是傳自鮮卑,怎麼沒有千年歷史。不然你們自己去抵抗好了,你們勇敢,你們自己上。露天得草地上,一群草原貴人,正吵得不可開交,契丹人要抵抗到底,奚人不願意,雙方爭吵幾經不只一回了。

吵吵吵,你們吵有什麼用,耶瀾你少說兩句,茹奚,這回大唐來勢洶洶,和以前不一樣了,不是服個軟,說兩句好話就可以了。,兩人吵了半天,有人出來調解了。

這回大唐擺明了要把實行在那些羈縻州身上得政策,也用在草原上了。以往大唐劃分什麼都護府,都是用當地人,就算臣服也沒什麼了不起得,不過就是換各名字,頭人還是我們,如今,大唐是徹底要把我們分割了。

那些都是謠言,上次不也是這樣傳,結果也沒有。以前這樣子過,漢人耕他們的田,我們放我們的羊。以後還是這樣子過。奚人就是懦夫,丟盡你們祖宗得臉了。。調解的人各打五十大板,可是說了等於沒說,這些話他們不是不知道,只是各人理解不同,所以又吵了起來。

會爭吵是因為對於大唐這次出兵,征伐漠北,各部落態度不同所導致。而會有這樣得不同,全都是大唐態度得關係,讓人很不安。

首先是,大唐這次出兵,理由很是奇怪。李忱譴責各部落,不顧百姓生活,互相攻伐不斷,導致塞外烽火連天,百姓流離失所,連大唐商隊都不斷受到騷擾,故而要出兵,回復草原安寧,履行他天可汗得職責。

對草原民族來說,他們有他們故老相傳得智慧,之所以之前完全不把大唐使者的話當真,就是因為漢人不會為了一點被擄走百姓,和出塞交易得商隊被搶,而出兵。

只要他們不攻打大唐,不要明目張胆的反唐,唐人通常不會理會他們。正因為如此,之前對大唐使者,他們都是百般推諉。會吵架,也不過是借題發揮,根本沒人,或者說沒有多少人真的把大唐天子的譴責當回事。所以,這回大唐出兵,所有人都被打蒙了,還真來了?不是開玩笑嗎。

本來呢,來就來吧,服個軟,送上一些貢品,說幾句好話,一切照舊。只是,大唐這回要求,所有部落都都要來朝見。要求各部落頭人,本人親自來朝見來,不能指派個代表了事。

比方說,奚有五部,以往朝見就是奚王自己去到長安,或者派遣使者代表奚。只是,這回就不能這樣了,不僅奚王本人要來,各部落頭領,也要親自前來。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單是這樣就讓人很不安了,但是可以理解,這回大唐可是天可汗親征,各部落頭人都要來朝見天可汗,這可以理解。只是,加上後半部,李忱說要履行他天可汗得職責,回復草原安寧,就不得不讓人多想。

怎麼回復?草原上各民族間,甚至各部落間,本來就不是很和平。唐軍壓境,或許可以保持一下子得和平,可是等他們一走,一切都是外甥打燈籠,照舊。難不成唐軍要常駐草原,像是已經被大唐控制的渤海一般嗎?又或者,乾脆把各部絡頭人控制起來,全部殺掉,然後由大唐重新指派?

兩個措施連在一起,讓人不得不遐想,唐人到底要做什麼?加上來往草原得大唐商隊傳來的消息,大唐這回似乎有大動作,這就讓很多人不樂意了。

大唐似乎打算,要將草原重新定界。商隊有消息說,天可汗為了穩定草原局勢,讓草原百姓安居樂業,從此不興戰亂,這次天可汗要徹底解決草原問題,劃定邊界,要各部落從此相安無事。

他們會被重新分派地界,大唐會派遣漢官管理,以後就不得隨意流動,各部落安守本界,不得越界侵擾。

大唐管得也太寬了,以往他們雖然接受大唐冊封,可是大唐一般都不會管他們,可是這回,大唐要限定他們的生活範圍,這就讓很難接受了。這也是所有人不答應得原因。

李忱對幾個羈縻州做的事情,他們都看在眼裡,所有人都被登記戶籍,必須納稅,和服役,還有接受漢官管理,這些都還可以忍受的話,最讓他們受不了得,就是個部落頭人將失去對治下子民得控制,所有人都淪為與普通人差不多。

這是絕對無法忍受得,失去權利,他們怎麼過他們得生活,如何享受錦衣玉食,和大權在握,生殺與奪得感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得心態,可不只有漢人有。

可是,這消息畢竟還未證實,上一次就是聽信這個消息,加上想去大唐搶一把,他們出兵了,還被教訓得很慘。這回雖然是大唐出兵塞外,可是這些受過教訓的人,傷口還沒好呢。

這就讓人很矛盾得,到底該不該去?奚得心態好理解,他們不想跟大唐作戰,想要照以前那樣,繼續服從大唐的統治,他們離大唐最近,被教訓的也最慘,歷史上他們被大唐教訓了無數次,實在不想再來一次。

可是同樣被教訓過得,契丹人卻是千百個不甘願,耶瀾不甘心,總想板回一成。或者說,他很想拖著其他人下水,極力勸說再組聯軍。跟大唐對抗到底,要倒楣,大家一起倒楣。

以這雙方為首,其他部落都很曖昧。不知道該怎麼做。老實說,那些羈縻州得待遇很吸引人,那些人日子都過得很好,為了籠絡人心,羈縻州得建設一直走再最前面,興修水利,指導耕種和畜牧,醫療以及教育,李忱都略為偏向羈縻州改制而來的州。

他們受到得待遇,讓很多頭人都很羨慕,無論是大唐得文化,還是比叫好得生活,都讓很多人非常響往。

可是,更多頭人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地位,反正他們得身份在那擺著。即使生活在差,都比普通牧民好。

所以,爭論到最後,還是契丹人佔了上風。他們堅決要抵抗到底,不甘願得茹奚,不得不配合他們,不然其他人說不定會在契丹鼓動下,先聯合起來對付奚部。

祖父,他們到底在吵什麼?,在那些各部族高層爭論得場所外面,是草原上諸多部落得頭人,因為這回大唐指定要各部落朝見,為了避免他們私自跑去投靠大唐,各部落頭人都被一起帶來,還要彼此間互相監視,不準少了一個。

不能走,不代表不能互相串連、討論,會場周圍三三兩兩得聚集著人,一個冷眼旁觀得老者身後,一個孩子小聲得問道。

他們在吵,到底要對大唐怎麼辦。什麼怎麼辦?,小孩有迷惑,唐兵來了,我們去歡迎不就好了,那些大兵給的糖果可好吃了。如果你要納稅,還不能放牧,你受得了嗎?,祖父搖頭,他跟這麼小的孩子說這有什麼用,誰知道小孩卻歡快得說,很好阿,不能放牧,我就可以上學了,上學學東西,到時候我要去長安,去哪裡找工作。

祖父,我們去長安吧,聽說長安很熱鬧,人很多。人家不會讓我們去的。,對於孩子得童言童語,老人無奈得說道,為什麼不讓我們去?不是說漢人和我們奚人,都是兄弟,都是女媧造的嗎?只是住的地方不同。

一句話讓老人心臟倍感難受,卻無力回答,孩子得童言童語,卻道出了真相,這些頭人卻沒人看得明白。

他在遠處冷眼旁觀這些頭人的爭鬥,覺得這些頭人,根本沒幾個明白如今得處境,這場爭論毫無意義。

來參加這場會議得,無論大小,好歹都是個頭人。看他們,穿得衣服來自大唐,喝的烈酒來大唐,身上戴的首飾,也來自大唐,摔飛得杯子,也來自大唐。

什麼東西都來自大唐,這些頭人,無論如何抗拒,但是身上都或多或少都有來自大唐的東西,甚至生活之中都少不了。抗拒大唐,他們要怎麼抗拒?

如果只是這樣,只有頭人不適應,或許問題還不大。更大的問題是,大唐在思想上得傳播,孩子得童言童語,只是一個方面,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大唐得生活,羨慕大唐的衣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以前他們是沒辦法,沒能力,也沒門路去學習,最大的希望能去大唐大搶一把。可是,這些年情況改變了。

大唐各種商品湧入,草原上牧民生活,一下改善很多,越是親近大唐得,生活越好。以前只是羨慕,現在他們有一個透過自己雙手改善生活得方式,不要看底層牧民他們可能沒有那些頭人那樣奢侈,什麼都來自大唐。

其實他們更離不開大唐,鐵鍋,茶葉、布疋、過冬得粗糧,甚至是大唐的獸醫,這些都讓那些牧民受益匪淺。

他聽過唐人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唐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背離大唐,他們的日子會比以前更難過,這些頭人還好,更不習慣得怕會是普通牧民。

他幾乎可以預料到,一旦叛離大唐,整各部落,甚至所有得草原部落,都會大分裂,有人願意接受大唐統治,為了更好得生活,寧可背離原來得部落,反正,沒有部落,也不會比以前更差。

這些頭人,沒人看明白這一點,徒勞得爭吵著。甚至,投降派也不是真的看透了這點,而是因為,他們已經在出塞得唐軍前面,碰的頭破血流,覺得勝利無望,又擔心天可汗得手段,心存僥倖,才想要投降。

(該考慮部落得去留了。),老者低頭無聲嘆息了一下,這般想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啟人生之再造盛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七章 到底要對大唐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