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貨郎
寧清回來時已經是午時,一進門就笑著說:「這肉味可真香!」
大家見她的臉凍得紅紅的,包著炒黃豆的帕子已經收了起來,就都知道她果然又去見劉貨郎了。不過爹娘一向對這門親事很滿意,因此並不攔著寧清,眼下便擺了桌子吃飯。
骨頭湯端到了桌子上,寧清才發現上面幾乎沒有肉,還當娘將肉收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才知道實情,因此十分地不滿,可她已經十七了,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因此縱有多少不快,也不過在自家嘀咕幾句,怎麼也不能到外面說,畢竟小姑娘的名聲可重要著呢。
肉是少了些,可是骨頭湯十分地鮮美,砸碎的骨髓里煮出了一層油花,香味更足,再加上浸滿了肉味的大白菜片,就著兩個祭祀的白面果子和家裡為了社日特別做的白面饅頭,吃得寧家每人都出了一身的汗。
飯畢,每人又用手捏了一把炒黃豆,說些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神跡,便將社日的白天度了過去。到了晚上,寧婉煲了整整一下午的豬蹄早煮得軟爛盛了上來。
豬蹄一向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但其實用心做了比豬肉還要好吃,就如眼下寧婉做的豬蹄煲,湯汁澄清透亮,豬蹄燉得半透明,筷子一夾,蹄花的筋肉便從骨頭上脫了下來,香糯綿軟,如果能加點潤滑勁道的粉條,那才是相得益彰!只可惜家裡太窮,從來不會買粉絲這種「貴重的東西」。
晚上家裡做的是高梁米飯,大家就著兩個豬蹄,又吃得十分開懷。寧婉又說:「這菜是最養人的,娘你一定要多吃。」
於氏應著,笑道:「這些日子又是雞蛋,又是雞,還有這骨頭湯、豬蹄粉條,我覺得我都吃得胖了!」
原本小產了的娘看起來還十分康健,這是寧婉最欣慰的,「娘,你這時候正應該胖一點才好呢。」
過了二月二,祭過土地神吃了祭肉,等那半盆炒黃豆吃完了之後,家裡的日子又恢復了常態。豆包早吃光了,白面也收了起來,這時就連窖藏的白菜和蘿蔔也所剩無幾,家裡上頓下頓地吃高梁米飯,高梁米窩窩,鹹菜,間或用清水燉些白菜、蘿蔔、酸菜什麼的就是美味了。
這季節到處都是青黃不接,大家早已經習慣了,家家的日子都是如此,也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只等著大地回春,各種好吃的東西就出來了。
算著日子,今天劉貨郎會到三家村,因為三家村人少地偏,正月中他便沒有過來,這一次一定會帶許多東西來賣,三家村買東西的人也會多,當然就會停留長一些的時間。
而做過買賣之後,他當然會到寧家來拜訪。他和寧清的親事已經說定了,估計這一次會捎話挑個時間,讓媒人過來下聘。
寧清掩不住興奮,頭天晚上睡前用裝了滾水的鐵壺將衣裳熨得平平的,一早起來吞吞吐吐地向爹娘道:「今天殺一隻雞吃吧。」
劉貨郎過來,自然要留在家裡吃午飯的,爹娘會拿出家裡少有的白面、為數不多的白菜、酸菜、蘿蔔和雞蛋做飯菜,但是殺一隻雞,還未免太隆重了,畢竟劉貨郎每個月都要來兩次,如果打下這個底子,寧家的雞早就吃光了。
但是,先前因為寧婉已經殺了三隻雞了,特別是后兩隻都是寧婉提議殺的,現在寧清第一次張口,寧梁和於氏便有些不好回絕,畢竟現在家裡只有兩個女兒,總要一樣的。
於氏想想還是捨不得,猶豫著說:「家裡的這幾隻雞下蛋都很勤的。」
寧清便沉下臉,小聲道:「寧婉要吃就可以,我說就不行。」
寧梁聽了,卻不願意讓女兒不快,畢竟寧清就要嫁人,在家裡留不多久了,便向於氏道:「再殺一隻也沒什麼,今年我們家糧食多,到時候多孵幾窩小雞,豬也多買一口。」
於氏自然聽丈夫的,但是殺哪一隻,卻要她來選。她左右掂量,選了好久,才定下殺一隻紅黃羽毛的母雞。
剛過午時,劉貨郎將東西賣得差不多了,到了寧家,進門就笑道:「村裡人都告訴我,說叔和嬸殺雞了呢,果然香味道飄得老遠!實在太破費了。」又隨手在滿滿當當的貨擔上挑了幾樣針頭線腦的小東西給寧婉,「拿去用吧。」
寧婉一眼看出都是最便宜的小玩意兒,比起一隻雞差得遠了,且她現在又不是小孩子心性,便搖頭推了,「劉哥本是賣貨的,這東西都有本錢,我不能要。」
劉貨郎便笑了,「婉妹也長大了,竟如此客氣。」只是他雖然小氣,但場面上的事情還是要顧的,拿出來的東西怎麼也不能收回去,因此一定要給寧婉,「雖然有本錢,但是婉妹妹又不是外人,收著吧。」
寧婉還是不肯,寧清見了接過來硬塞到她的手上,「給你的,你就拿著!」寧婉無奈,只得先收了,又想著等劉貨郎走了還給寧清不提。
平日里一家人自然在一個桌上吃飯,但是劉貨郎來了,自然要分兩桌。爹陪著劉貨郎一桌,於氏帶著寧清寧婉一桌,但寧家的大炕很長,因此兩桌都擺在一鋪炕上,大家說話也方便。
男人那桌自然要喝酒,寧清早燙了一壺自家釀的高梁酒,又擺了兩個酒盅給爹和劉貨郎倒上,這時娘已經將最好的雞腿雞翅等地方的肉都挑出,送到桌上,他們就開始喝了起來。
廚房裡,寧婉打著下手,娘又用醬炒了雞蛋、剔下的雞脯肉炒木耳、炒白菜、炒酸菜、雞湯煮了蘿蔔絲,每做好一樣,都盛了大半讓寧清端進去。
三家村的風俗就是這樣,如果是一家人都在一處吃飯,但是來了客人,不只要男女分席,而且男人們只要有一樣菜上桌就可以開始喝酒吃菜,女人們卻要將所有的菜都做好,最後再做好了飯才能開始吃。
當然也有例外的,那就是家裡有輩份高的女人,一般都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太太,娶了兒媳婦,有了兒孫,她們往往可以享受與男人們一樣的待遇,也與男人們在一桌吃飯,一起喝酒。以於氏的年齡和資歷還遠遠不夠的。
這些場面,寧婉自小就是看慣了的,但是有了經歷的她竟覺得很是不平,明明劉貨郎是小輩人,可卻在炕上坐著喝酒吃菜,於氏是長一輩,卻在廚房裡忙著。因此她一早就讓於氏上桌吃飯,由她來做菜。
於氏哪裡肯,她倒是心甘情願地在灶間忙。寧婉畢竟還是太小了,怎麼也不能放手給她;而寧清就要出嫁了,以後到了婆家就要自己做茶飯,這時候更要多教導些,免得她到婆家做不好讓人笑話。因此於氏讓寧婉在一旁做些最簡單的活兒,卻指點著寧清上灶。
做罷了菜,於氏最後又用豬油烙了一疊白面油餅,黃燦燦油汪汪的,看著就十分有香甜,不過她只留下三張,其餘的都讓寧清送到了男人的桌上。
這時於氏才帶著兩姐妹到炕上吃飯,幾樣菜都只留了一點,雞肉倒是一大碗,不過全是骨頭多肉少的,三人一人拿了一張餅吃了,不夠的又添了些高梁米面窩窩。
說起來這頓飯也比平日好多了,但是寧婉吃起來就是不舒服,似乎有一種屈辱的感覺。可是三家村就是如此風俗,她又能如何呢?現在她還沒有能力改變什麼。
此外,寧婉還有一件壓在心底的事要今天辦了,因此坐下來后就一直關注著劉貨郎,聽他與爹說話。
寧梁陪著劉貨郎,自午時稍過一直喝到了未時,兩人的臉都紅通通的,這時劉貨郎終於笑著提到了,「叔和嬸什麼時候有空兒?我們家便請了媒人來下聘。」
原本這些事情應該劉貨郎的父母請了媒人過來,但是因為三家村實在太偏,媒人每一次的跑腿錢就不少,因此劉貨郎就來傳個話,其實也沒什麼,寧家倒不挑這些,只要女兒將來過得好就行。
因此爹含笑道:「我們整日里有什麼事,還不是閑著?你們家挑好了黃道吉日告訴我們就行,我們在家裡備好。」
「那就二月十六吧,早讓人看了皇曆說是好日子。」
「好,好,就二月十六!」
劉貨郎就又笑問:「我爹讓我問問,這聘禮叔和嬸有什麼說道沒有?」
談婚論嫁時,聘禮是第一件大事,必須事先說好。
三家村許多女方家是要將聘禮留下一半或者全留下的,畢竟將女兒養了十幾年養大了,出嫁后就成了別人家的人,總要把爹娘養育女兒的錢留下來。
但這樣做的多是家裡日子過得不好,指望著用女兒的聘禮給兒子娶親的,也不算不對,但是也有男方是不願意的,因此下聘前總要問一問,能還回去多少聘禮。免得將來有什麼糾紛。
在這一項上,常有兩家人就此不能達成一致,親事就不成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