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作為劉義王的母后,陰麗華了解劉義王,於是她開口說道:「一切乃因駙馬近來與一杜氏女子相好,義王意欲成人之美罷了。」
「非也。」劉義王與梁松異口同聲如是回應后,彼此不禁四目相視,最後自然是劉義王先移開了目光。
劉義王對劉秀說:「若非兩情相悅,何必兩相敷衍,日久生惡,父皇你亦知兒臣不喜虛情假意,自欺欺人。兒臣誠不悅駙馬,還請父皇成全。」
一直看著劉義王的梁松聽到這話,雖然心裡早已有所預料,但是此時此刻心還是很痛,他終於默默的收回落在劉義王身上的目光,痛已經讓他忘了自己想要辯駁的話語。
陰麗華一直都在留意著梁松,雖然梁松的痛楚她看到了,但這在她看來,並不能說明什麼,想起劉陽所求,她徑直問梁松:「聞聽你此番不遺餘力地構陷已故前新息侯,乃是那杜氏女子所託,而她正是已故前越騎司馬杜季良之妹,一直視馬援為殺兄仇人。」
劉秀聽了,當即皺了皺眉頭,他之前還曾為之不解,為何梁松要如此不遺餘力地針對馬援,他以為個中緣由不過是梁松與馬援的仇怨,再加上對劉義王的愛護與往日里對梁松的信任,劉秀並沒有深究,便一直遂梁松之意,沒想到自己妄顧非議成全的竟是梁松如此的一片私心,他當即怒目相問梁松:「王后所言可是屬實?」
梁松想要否認,但話到嘴邊,他竟發現自己無法否認,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辯駁,不由得焦灼地思考起來。
梁松如此無疑是一種變相的承認,這讓陰麗華失望,讓劉義王傷心,讓劉秀與劉陽生怒。
陰麗華雖然沒有錯過梁松眼眸里的那瞬痛楚,但這又能代表什麼呢?於是她就靜靜地端坐在那裡,靜待下文。
劉秀忍著心中的怒氣等了一會,見梁松也沒能為自己辯駁一二,當即起身過去拿起剛才擬寫的聖旨一把撕了,隨即喝道:「來人。」就在劉秀喊人時,梁松終於沉著開口了。
梁松不慌不忙地對劉秀說:「父皇,不管你對兒臣作何處置,兒臣絕無異議,然可否聽兒臣一言。」
劉秀聽了,沒有再喊人,用他的無言示意了他的應允。
梁松一臉誠懇地告訴劉秀:「父皇,兒臣承認此番如此徹底針對已故新息侯,兒臣不否認多少是受到了杜氏的蠱惑,然絕非因兒臣對她有情,兒臣對長公主之心明月可鑒,初心未改。兒臣此番如此之緣由確乃私心所致,一則兒臣與已故新息侯素有怨隙,二則乃是顧念長公主幼時所受之屈。兒臣初心其實亦不過欲毀已故新息侯一世英名罷了,誠難料此事一經推波助瀾,竟惡化至此,兒臣為此亦誠惶誠恐。」梁松真的沒想過對馬援一族趕盡殺絕,只是事情早已脫離了他的掌控,讓他只能被動接受。
劉陽聽后,怒意早已消失得蕩然無存,餘下的便是深深的無奈與悲哀,因為他知道在馬援此事上推波助瀾的人不乏他兄弟的身影,其中還包括了他的親弟弟劉荊,他們因為昔日他素愛親近馬援,欲趁機讓馬援及其族人萬劫不復而達到震懾大臣,打壓他的目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一定要拯救馬援的妻孥眾親。
馬援一事中的彎彎道道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梁松的話讓整個宣室殿頓時陷入了安靜之中。不同於劉陽、劉義王等人的有苦不能言,陰麗華是心淡到不想說,她安然地在等意料之中的答案。
果不其然,只聽劉秀說:「斯人已逝,此事到此為此,不得再提,王后留下,你們皆退下吧。」
「喏。」劉陽、劉義王與梁松異口同聲應了之後,話落正要退下。
「你們在外面稍等母后一下。」陰麗華如是對正要退下的兒女、女婿說。
劉陽和劉義王、梁松聽了,皆不約而同地看了一眼劉秀,見劉秀並沒有任何錶示,便順從地應了一聲「喏」后迅速離開。
待劉陽他們離開,劉秀只顧看著陰麗華,沒有說話。
陰麗華能感覺到劉秀的目光,但她卻仿若未覺,見劉秀一直不言,她恭順地問道:「不知陛下留下妾可有要事?」
劉秀沒有回應陰麗華的話,卻徑自說:「你還記得上一次你來這裡是何時?」
陰麗華當即從容地回道:「妾這些年記性素來不好,請恕妾不能回答。」
劉秀看著眉眼一如昔日的恭順的陰麗華,明明面上還是昔日那個陰麗華,但他卻清楚地感覺到眼前的陰麗華拒他於千里之外,可他卻什麼也不能說,更不能為此指責,因為他自知理虧。他本來還想和陰麗華好好說說,但陰麗華這態度讓他沒了說話的**,沉默了好一會,他方無奈地對陰麗華說「既然陽兒、義王在外面候著你,你還是先回去吧,晚點我再去看你。」
「喏。」陰麗華恭敬地行了禮告退轉身離去。
劉秀見陰麗華由頭到尾都沒有正眼看自己一眼,如今又是毫不遲疑地轉身離去,心裡更是不痛快,也不知是為了挽留陰麗華離去的腳步,還是為了挽留陰麗華漸漸遠離的心,他對著陰麗華的背影說:「我有我的無奈,不奢望你能支持,只希望你能體諒,不管如何,我定會保證你們之尊榮。」
陰麗華頭也不回地對劉秀說:「謝陛下厚愛,妾感激涕零。」說罷,繼續前行離開,走到外面見到劉陽、劉義王與梁松,她說:「你們父皇說此事到此為此,便是不再追究此事,然並未說你們不可援助已故新息侯妻孥,該如何做相信你們自有分寸,母后便不再多言。」
劉陽聽到陰麗華這麼說,當即心安,歡喜地道:「謝母后提點。」
陰麗華莞爾一笑道:「去吧。」
劉陽對陰麗華笑了笑,恭敬地行了個禮,當即轉身離去。
陰麗華待劉陽離去后,陰麗華看向劉義王與梁松,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既已為配偶,兩心應相依,和則再共歡,不合則兩歡,又有何事不能言,或無解?」
「兒臣明白。」劉義王與梁松異口同聲地如是回應道。
梁松回應陰麗華之後,對陰麗華行了禮后,當即執起劉義王的手,深情凝望,他決定將劉義王帶回府上,深談一番,不管劉義王真心如何,他都會尊重劉義王的決定。
當著陰麗華的面,梁松突如其來的親近讓劉義王錯愕之餘心裡不免有著絲絲甜蜜,嘴角情不自禁地微微翹起,乖乖地任由梁松牽著走了。
陰麗華看著這幅畫面,不禁莞爾。看著劉義王與梁松漸行漸遠的身影,陰麗華的笑容終究慢慢淡了下來。她看了一眼城牆的方向,舉步向前。
在前往城牆的路上,青玉向陰麗華問出了心中已久的疑問。「王後為何從來不告訴皇子、公主們陛下真面目,以免皇子、公主們一再失望、傷心?」剛剛劉秀的處置分明讓劉陽與劉義王皆為之黯然,青玉知道劉陽與劉義王有一次失望、傷心了,她不明白陰麗華為什麼明明知道劉秀會如何處置卻沒有讓劉陽、劉義王避開,既然要讓他們面對為何又不**裸相告。
陰麗華笑了笑,回道:「陛下無論如何,終究是他們的父皇,不管在本宮眼裡,陛下如何,亦不能讓皇子、公主們同樣看待,畢竟我們身份有別,本宮亦不能全然否認陛下待他們之真心。再說,每個人心裡的陛下皆不一樣,與其讓本宮說一千遍反讓他們不喜而遠離本宮,不如讓他們親身經歷體驗來得清晰,很多事本宮不願他們面對、承受,然他們必須學會面對、承受,沒有選擇之地,須知每一次成長皆是陣痛之蛻變。」說到這裡,陰麗華除了深深的無奈之外,便是深深的痛,她想為自己的兒女承受一切,但她不得不為了讓他們更好的成長而選擇做個旁觀者,兒女痛,她又何嘗不痛呢?
青玉聽了,心裡不免一痛,對劉陽、劉義王他們憐惜,對陰麗華更是憐惜,她抬頭看向陰麗華的背,忽然覺得陰麗華的身影從未有過的柔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