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災人禍
聽了陳卓的話,朱清嚴感到這種事還真得慎之又慎,否則,那些年少氣盛的青年學生說不定真敢大著膽子衝擊皇城,只要有人推波助瀾,這並不是不可能的!
回想日本方面的各項條件,也就是這個援助比較麻煩,沒錯,日本列島火山爆發、地震、海嘯那是異常頻繁,天災人禍常常光臨這片「蟲地」,給日本人民造成了數之不盡的苦難。然而,明帝國的自然災害也不少,在進入現代以來,明朝正式勘定國號「大明帝國」,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又稱中華帝國、新明國。並確定國旗為金龍旗,改革三軍為現代化軍隊,本來朝代政權更迭的「五德相生相剋說」遂不納入官方正統,陸軍軍服為土黃色,海軍軍服為純白色,空軍軍服為灰藍色。
由於天佑皇帝是新明國的開創者,在駕崩后,底下的人就拿他和太祖皇帝朱元璋、成祖皇帝朱棣比較,贊成以開國皇帝的待遇上廟號,獲得一致通過。最後,天佑皇帝謚號為威文(冗長而繁瑣的謚號在崇禎皇帝之後就被廢除了,改回漢朝時的精簡習慣),謚法云:猛以剛果曰威,猛以強果曰威,強毅信正曰威;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世稱威文帝,廟號聖祖。
在天佑皇帝當政期間,有兩次地震特別令人注意:一九二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寧夏海原發生震級八點五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十二度,震源深度十七公里,死亡十八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三日,甘肅古浪發生震級八級的地震,震中烈度十一度,震源深度十二公里,死亡四萬餘人。
由於這個時代沒什麼預測地震的先進儀器,而且交通方式並不便利,地震發生后,儘管帝國政府反應迅速,做出的救援行動也算及時,依然損失慘重。而在朱清嚴剛剛登基不久,也即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一日,新疆富蘊發生地震,震級八級,震中烈度十度,震中區形成一百七十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二十米,這是歷次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當然,明帝國家大業大,這些損失還頂得住,但日本本就國土狹窄,資源貧瘠,工業基礎和經濟基礎都過度依賴外部因素,而且日本列島災害頻繁。哪怕有七千萬人民,人力資源豐富是一方面,人口壓力是另一方面,所造成的災害疊加起來難以承受又是一方面。
這就是天地之威的可怕,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抵抗的,人類面對大自然的偉岸力量,何其渺小!
內閣方面,以洪崇烈為首的領導班子關於要不要援助日本展開了激烈討論,日本開出歸還凌源、葫蘆島的優渥條件,固然讓人怦然心動。但是,其中的風險也擔得不小。雖然說日本在談判中做出讓步,決意將凌源和葫蘆島還給明國,那樣的話等於間接承認旅順口慘案,國際輿論也會呈現一邊倒地趨勢;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日本讓出了一些地盤,卻要換得大明的無償援助,這要是平常時期,大明百姓,尤其是那些知識青年,頂多是憤憤不平地叨咕兩句,也不會發生太大的事,關鍵就在於示威遊行的餘波還沒有完全過去,整個旅順口慘案事件的高溫依然殘存,一旦答應了日本人的條件,消息傳出來,激起群眾的逆反心理怎麼辦?
「不能答應倭人的條件,這樣做我們怎麼向天下的老百姓交代?如何堵住悠悠眾口?」說話的是掌管教育領域的次輔庄從詔,字明臣,向來以穩重著稱,「但也不能對倭人的條件置之不理,還可以再談下去,我不相信倭人會這麼輕易地和大明翻臉,犬養毅內閣剛剛組建沒多久,求的是國內穩定和經濟發展,真的打一仗,大明不好受,日本更不好受!」
「犬養這人我以前有過交情,算是『親華派』分子,我覺得他是真心想和大明睦鄰友好的,不如這樣,我方要求日方公開交接凌源、葫蘆島,至於援助……」這回說話的卻是國防部長、陸軍上將張自忠,字藎忱,他是與會閣老中唯一具有軍銜的人物,按理說,三軍總參謀長王庚上將和他的級別差不多,但因為是閣老會議,王庚還沒這個資格入閣,再說了,按照大明憲法的規定,國防部才是帝國最高軍事部門,被戲稱為「虎穴」,和情報總局的諧稱「龍潭」相得益彰。
似乎是對張自忠上將的話比較感興趣,內閣首輔洪崇烈將目光投了過去,在這裡總共就坐著六個人,掌管外交事務的次輔顧維鈞去了漢城參與明日談判,這裡除了洪崇烈和張自忠也就剩下庄從詔等四個人了,便也追隨著首輔地目光,提起精神仔細傾聽。
張自忠見引起了首輔的主意,清清嗓子繼續說:「至於援助,我們可以和日方要求,在私下裡進行,畢竟日本人需要的不過是實質上的實惠,而不是一個空名頭。當然,如果日本人非得要我方公開援助,我看就不用多談了,這分明是準備將大明一軍,我們不能上這個當,這是在挑戰大明七萬萬三千萬同胞的底線!」
庄從詔道:「張閣老的意思我明白了,首輔,這話很有道理,我第一個表示贊成。」
「那其他人的意見呢?」洪崇烈運用了民主投票的方式,他拿眼睛一一掃視剩下的閣老。
沒有人反對,因為其他人都聽出了首輔隱藏的意思,這件事張自忠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沒必要和首輔鬧僵。洪崇烈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時代一代名將,後來被封為武烈公的洪承疇直系後裔,這位「洪剃頭」和真實歷史的結局一點也不一樣,曾經一舉蕩平后金老巢「赫圖阿拉」(新賓),光復遼陽、朝陽、錦州等地,威震遼東,是朱由檢時代「大明二十四公爵」之一,也是一代中興名臣、興國公鍾成的得意大將。
如此強硬的後台,如此深厚的背景,能保證他在坐上首輔寶座后不至於根基不穩,而且下面的人都知根知底,若不是違反原則、觸動根本利益的大事,一般沒人願意得罪洪崇烈。
就這麼著,張自忠的建議獲得了全票通過。
漢城,顧維鈞收到內閣命令,琢磨了一下,在私下裡拜訪芳澤謙吉,隱晦地說明了國內的意思。
芳澤謙吉一陣意外,但聯想到大明國內的動蕩局面,又表示理解,轉身請示自己的岳父是否接受明國這個不算特殊的特殊條件。犬養毅是親華派兼溫和派領袖,女婿傳來的消息讓他鬆了一口氣,起碼這樣不用和大明那樣的龐然大物硬幹了,便在請示了天皇裕仁,以及和軍方通氣后,指示芳澤謙吉接受條件。
殊不知,犬養毅一系列忍氣吞聲的舉動已經激怒了日本軍方,一場針對他的陰謀正在徐徐展開黑色的翅膀……
漢城談判到了這個地步,最關鍵的一步已經邁了出去,剩下的還有兩個問題沒有解決,第一個,便是先「付款」還是先「交貨」的問題。顧維鈞堅持關東軍先退出凌源和葫蘆島,大明才能援助日本,而芳澤謙吉則堅持明國現在就開始援助日本,然後才會歸還兩地。
最終雙方各退一步,日方先歸還凌源,算是「訂金」,等到明國開始援助日本的時候,再歸還葫蘆島。
第一個問題在雙方的共同讓步下總算解決了,還有第二個問題,即要不要簽訂書面文件。一般來說,這種關乎兩國日後國策走向的重大談判是一定要留下書面文件的,哪怕是備忘錄也要多準備幾份,但這一次的談判內容頗有些見不得光,日本方面是內閣政府擔心簽訂條約刺激少壯派軍人,導致局面不可收拾,畢竟是內閣政府主動讓出了大片土地,軍人可不會管你是為了經濟建設還是為了國內政局的穩定,他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
大明方面,則是援助日本的事不宜公開,不僅如此,還不宜大規模泄露,尤其是這段敏感時期!
註:據史料記載,一九二零年的海原地震死亡二十四萬人左右,這裡將其減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