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節 受不受降
各團長飛快打手勢傳話,第一炮為城垛下三尺,這就是各炮的瞄準位置。
千炮齊嗚,乙支文德呆住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攻擊方式。
有的炮打低了,將城牆打出一個坑來,有的炮打的高了些,打飛了城垛之後連城垛后的高句麗士兵一起打成碎肉。
旗語再一次開始搖了起來,總長傳令緩射,將射速降低十倍,以保持炮膛有足夠的冷卻時間,今天要打上一整天的。
大唐的炮兵不緊不慢的裝火藥,然後放入炮彈,接下來等命令。
一炮接著一炮,一刻鐘才打出四炮,這比起訓練的速射確實是慢了太多,太多,也讓炮兵很從容。
卒本城的城牆在一點點的降低高度,城牆上的守軍在十輪炮之後沒死光也逃光了。
乙支文德驚的心跳都幾乎要停止了。
唐人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利器,不是說唐人只是將一隻會炸開的黑球投到城牆上來嗎?乙支文德還特別準備了大量的厚帆布棚,這個可以將飛來的小黑球彈到城下去。
此時,沒見小黑球,卻見到一隻只四寸直徑的包鋼生鐵球砸在城牆上。
這種鐵球威力驚人,城牆根本就承受不住這樣的攻擊。
「傳令,四門齊開,戰兵以五千人一隊,重盾重甲以分散隊形突擊。」
乙支文德的作法是高明的,火炮就算放低了打也不可能大面積殺傷,一隻鐵球最多打死兩三個士兵,而且那種武器射速極慢,只要抗住一炮就可以衝到陣前去。
眼看城門開了,炮兵停火。
拿炮兵打步兵不是不可以,這個射程也是剛剛好,但炮陣還有防禦手段,總要一試。
兩萬人衝殺了出來,他們面對的根本就不是唐軍的大將軍炮,兩輪腿弩吊射,三輪燧髮式火銃速射,再來一輪手弩近射。
兩萬人衝到約四十步的時候,活著的人不足兩萬。
唐軍的重騎沒動,飛騎沒動,盾刀兵甚至都沒有迎上前來,只有火銃、手弩對準著他們。
唐軍沒再攻擊,最後的兩成高句麗士兵全部癱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這時,炮陣之中跑出一萬唐軍的下軍,由各族比較弱的士兵組成的下軍,他們的任務就是打掃戰場。
戰場上活著的高句麗士兵沒有半點反抗被帶走,戰場上的屍體也僅用了兩刻鐘就清理乾淨。
旗幟再動,炮陣壓前三百步,距離城牆只有一里遠。
新的指令下,炮口抬頭,三連射,然後再壓上兩百步,一直壓到護城河外。
火炮吊射,三炮不斷的沿伸之後,城牆內二百步內的建築無一倖免,全部被擊的粉碎,乙支文德甚至都組織不了第二道防線。
護城河前,再一次三連射后,連炮兵都不想再打了。
下軍進城撿戰俘,已經獃滯的乙支文德被帶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卻說道:「朕沒興趣見他,好生看管,朕要在國內城用他的心頭熱兵告慰英靈。」
帳長,乙支文德盯著李靖:「為什麼有這樣的戰力,卻依然對我大高句麗使用陰謀。」
「我們願意,本帥樂意,眾將高興。」李靖冷冰冰的回了一句之後,示意將人壓走。
長孫無忌上前問李靖:「為什麼不告訴他,高句麗出錢出力出人,將一個已經建好的茂山礦交給了我們,而且這些年來,若沒有茂山礦的礦石,大唐也存不下如此多的精鋼。」
「為什麼要告訴他這些,敗軍之將,他活著的意義就是在國內被挖心。」
長孫無忌想了想後點點頭:「也對。」
大唐無論文武,幾乎沒有人有著婦人之仁,柳木除外。
論心狠,大唐的文武一個比一個狠,文官絲毫也不比武將差,特別是在對待仇敵方向,只有更狠,沒有最狠。
唐軍踩著卒本城的屍骨來到了國內城。
國內城是高句麗的前王城,這裡現在還是陪都,屬於鴨綠江北最繁華的一座城。
唐軍還沒有到國內城,就遇上了國內城高句麗重臣們的迎接,高句麗的臣子請降,卒本城之戰唐軍故意讓國內城的探子看到。
此時的國內城,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都早已經嚇破了膽。
數道電報發到了李世民手中,詢問的都是同一個問題,是否受降。
李世民叫來史官王珪以及現諫院院主魏徵。
王珪上奏:「聖人,不能不接受投降,否則天下人會說大唐殘暴,攻打卒本城兵無傷民,一切皆是戰時之損傷,史書可記載為唐軍攻城,殺敵若干,攻城誤傷百姓之後,大唐憐憫派發軍糧以安民。」
「而國內已降,卻不能再戰。」
在李世民身旁護衛的薛萬徹出例抱拳一禮,等候准許發言。
李世民問道:「薛四將軍有何見解?」
「聖人,卒本城只消耗了二萬發炮彈,軍心可用,軍資足夠。京觀就堆在國內城外,血仇必須用血來洗。」
薛萬徹的話代表著眾多將軍們的心思,那就是打。
將軍們自然是知道,柳木和柴紹那邊包圍的敵軍,圍而不打,不談也不受降,然後等敵軍餓到快死的時候才派下軍上前打掃戰場,所以對國內城也可以這樣。
這時,有電報送來。
「報,柴駙馬部到國內城以東五十里駐營,國內城前往請降,柴駙馬致電請示。」
「讓他等。」李世民確實拿不定主意,他也認為血仇要用血來洗。
魏徵上前:「聖人,臣以為可以接受投降。」
薛萬徹大怒,惡狠狠的盯著魏徵,若不是在李世民面前的話,薛萬徹肯定會衝上去暴打魏徵。
魏徵卻不緊不慢的說道:「依大唐律,降兵無罪。卻沒說降將無罪,縱然此次征戰無罪,大唐也可追究戰犯之罪,更何況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史書永遠是勝利者書寫的,換個角度來說,厚待國內城的高句麗奴隸、賤民。」
李世民笑了:「怕是有人教你這麼作吧。」
「臣也認同這個作法。」魏徵沒把柳木說出來,雖然這個點子是柳木給出的,魏徵卻聯絡了許多文官,在柳木建議的基礎上作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