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世界新格局

第二百四十章:世界新格局

奧斯曼幾乎將大馬士革拱手相讓。等到大馬士革的戰報傳遍歐洲,英國人已經緊張起來,他們立即著急各國公使,要求軍事連忙立即生效,奧斯曼人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們已無力再戰,只有等到英國人的保證,才能拱衛他們的安全。

當各國的聯合聲明發布之後,新軍果然停止了任何的軍事行動,他們已經得到了地中海和黑海的出海口,似乎已經不急於繼續吞噬了。

新國使臣表示尊重白色聯盟,並且承諾和平已經到來,願意與各國簽署邊界條約,這個條約自然是鞏固新國的疆土用的,主要的對象是兩個,一個是奧斯曼,一個是俄國,他們要求俄國所有的土地,但是承諾不會攻擊烏克蘭,同時也承諾只要奧斯曼人承認新國對大馬士革、伊朗的佔領,就願意和奧斯曼簽署互不侵犯條約。

奧斯曼自然欣然願意接受這個條件。只是尼古拉沙皇卻仍然頑固的想著收復他的失地,不過在英法的施壓之下,他不得不對新國作出妥協。

英法的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他們害怕新國,同時也不願意為了俄國佬打仗,尼古拉既然簽署了聯盟條約,若是進攻俄國失地,新軍必然會向烏克蘭進攻,到時候難免將英法捲入進去,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歐洲已經打累了,他們渴求和平,而新國吞噬的領土過多,也需要消化的時間,因此,和平成了主旋律,各國為和平而彈冠相慶,而新國要求國聯取消美國在國聯的常任理事地位,原因在於,美國已經衰弱,一年的鋼產量也不過一百萬噸,甚至不如戰前的俄國,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成為常任理事,在新國的施壓之下,英法只好作出讓步,只要新國願意和平,他們不得不這樣做。新國一年的鋼產量已經超過了兩千萬噸,幾乎等於整個歐洲的總和,他們佔有太大的優勢。

同時,新國宣布了一項關於振興法國的援助計劃,計劃包括每年提供一至三億美元的貸款,並且擴大與法國的貿易渠道,這個計劃對於法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在得悉新國皇帝將對法訪問的意向之後,福爾總統迫不及待的發出了邀請。

世界和平了,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所有人都為之鬆了口氣,而一場新的角逐正在開始,在國聯會議上,英國提名義大利成為常任理事國,這是英國的計劃之一,他們希望讓這個南歐的小夥伴進來,雖然它的實力不足,但是在戰爭之中卻也佔了不少的便宜,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讓他們加入,能過增加整個歐洲的話語權。以對抗新國咄咄逼人的貿易攻勢。

新國自然是極力反對。現在真正取決的,是法國人的態度了,法國人的態度顯得有些曖昧,在與英國進行商討之後,已經開始猶豫,不過新國的激烈態度也令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畢竟新國的援助就要到來,它可不敢得罪這個大主顧。

當然,福爾總統考慮的還有另一個方面,整個歐洲大陸在戰後格局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德國人被打趴下去了,很難翻身,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最強權的國家,影響整個歐洲大陸,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一極一直是法國人的夢想,而現在,他們做到了,英國人卻扶植出了義大利,這不得不讓法國人對英國懷有戒心,想當年,普魯士還未統一之時,英國人不就是希望縱容德國統一來制衡法國的嗎?現在又抬出義大利,很明顯,他們是希望利用義大利來制衡法國。

一個在法國影響下的歐洲不是英國的利益所在,英國的制衡之道在於,在歐洲尋找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歐洲強權,以便於他們繼續玩制衡的把戲,盛極一時的奧地利完蛋了,德國也已經轟然倒塌。義大利雖然是豬一樣的隊友,底子卻是不錯的,英國希望給予他們一個機會,讓義大利試一試。

這對法國是有害的,法國人不允許這樣做,最後他們投出了反對票。

法國的舉動令英國不滿,在英國民眾之間,反法情緒原本就相當的濃重,兩國幾百年來有過太多的齷齪,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家都彼此厭惡,也使得英法的關係走到了最低點。

法國謀求在歐洲大陸的霸權,而英國不希望如此,這才是矛盾的中心,因為這會影響到整個英國對世界的霸權,不過新國卻支持法國的計劃,新國的公使們在多次場合認為歐洲必須有序起來,而建立次序必須擁有一個合格的領導者,這個領導者自然是法國人,因為法國已經成為了事實上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他的工業水平已經超過了戰後的義大利、德國、奧匈的總和,這自然與法國侵佔了德國的主要工業區有關,而且法軍的人數也超過了六十萬。與之相比的德軍則被壓縮到了五萬,奧匈是三十萬,義大利人是三十四萬,軍隊總數也相當於三國的總和,在這種情況之下,法國有必要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建立歐洲的次序。

新國人的支持下,法國人開始野心勃勃起來,恢復拿破崙時代的歐洲時代正是他們所要的,當對手倒下之後,法國已經開始著手進行了,它先是聯合幾個歐洲小國倡議建立歐洲聯盟組織。這個組織只是政治聯盟,法國人的提議是成立類似於歐洲議會的組織,以領導整個歐洲。

不過英國人卻反對,法國人將英國排斥在外不說,英國已經倡導了白色聯盟,他們卻又弄出一個歐盟出來,實在有悖英國的利益,而且據說這個倡導有新國人在背後搬弄手腳,這更令英國感覺到了恐慌,他們開始頻繁的與歐洲各國公使會面,以阻止此事的發生。

歐洲各國處於弱勢地位,自然不希望法國一家獨大,這幾乎是明顯的,有了英國人的撐腰,他們紛紛拒絕了這個提議。

法國人沒有得逞,卻已經對英國開始離心了,當有強敵出現時,他們往往會成為親密無間的隊友,可是當敵人倒下之後,兩個國家又齷齪叢生,這令法國國內的反英情緒開始抬頭,就連福爾總統在一次見面會上也宣稱,英國是歐洲最大的麻煩製造者。

歐洲各國開始更緊密的與英國合作,他們當然不希望投入法國的懷抱,歷史已經證明,英國對它們雖然不算太好,但是也不算太壞,至少不必擔心英國人入侵他們,可是法國卻不同,這個國家的歷史中經常的對鄰國進行侵略,以宣示霸權,拉攏英國來對抗法國,已經成為了歐洲人的既定政策。

而同時,當法國在歐洲被孤立時,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也開始向新國kao攏,試圖拉攏新國來對付英國。

此時的政治格局已經比戰時更加詭異了。在戰時,朋友就是朋友,敵人就是敵人,而現在呢,卻全然不是這麼回事,每個大國為了角逐自身的利益開始聯合或者相互排斥,誰都在為自己的好處而奔走。

越是一個新的政治格局開始產生時,就越是混亂。

而此時,吳辰已經到達了沙烏地阿拉伯進行訪問。

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繼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國,八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中國史書稱為「大食」。十一世紀開始衰落,十六世紀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隨後十九世紀英國侵入,當時分漢志和內志兩部分。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面積2149690平方公里。人口五百萬,絕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首都利雅得。

20世紀以前的沙烏地阿拉伯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他的繼承人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並逐步建立起橫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16世紀阿拉伯半島淪為奧斯曼帝國的屬地。1446年前後,沙特家族的祖先離開半島東部卡提夫,來到內志地區的瓦迪-木勒噶河谷附近定居,並將這個地方定名為德爾伊葉。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沙特家族成為內志地區三個最有勢力的家族之一。18世紀上半葉,在內志地區出現了伊斯蘭教的一個新教派-瓦哈比派。瓦哈比派作為實現政治統一的思想武器,被沙特家族全盤接受下來,並在沙特家族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沙特家族的首領先後征服內志,佔領利雅得,並襲擊科威特、卡爾巴拉,吞併了哈薩,攻克麥加和麥地那,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取了整個漢志,於1811年建立了第一個沙特家族統治的瓦哈比派王朝。

沙特家族的征服活動,激怒了奧斯曼蘇丹。蘇丹命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前往征討。經過7年戰爭,埃及軍隊於1818年4月夷平了沙特王朝的首都德爾伊葉。沙特家族被迫逃往科威特和波斯灣的沿海城鎮。1845年,沙特家族從埃及征服者手中收復了內志中部地區,恢復了對利雅得的統治,並把利雅得作為沙特王朝的第二個首都。后因沙特家族內訌,北方沙馬爾部落的拉希德家族乘機在內志興起,佔領了利雅得。沙特家族再次流亡科威特。

20世紀初,伊本.沙特成為沙特家族的首領,他率領沙特人於1902年收複利雅得,擊敗拉希德家族,恢復了沙特家族在內志的統治地位。為鞏固已取得的政權,消除部落各自為政的分裂狀態。

此時阿拉伯的統治者伊本.沙特是一個精明強幹的統治者。他以無情的手段和靈活的策略,結束了半島的分裂狀態,他推行的希吉來政策,為從粗放的畜牧業過渡到生產率較高的農業邁出了第一步。他雖然信奉瓦哈比派,但不拘泥教義,對現代新事物能夠根據社會發展和政治、軍事鬥爭的需要加以接受。

他最風光得意的時候,就是在一年前帶著40名忠心耿耿的朋友,從科威特出發奔襲千里之外的利雅得。在一個深夜,伊本.沙特來到利雅得城下。他將10個人留在城外作為後援,自己帶著其他人來到沙姆西亞門附近,砍倒一棵椰棗樹,把樹榦搭在牆上,順著樹榦翻進利雅得城。他們來到一個朋友的家裡,吃飯補充體力,然後爬上屋頂,從一個屋頂跳到另一個屋頂,一直來到拉希德家族指派的利雅得長官阿吉蘭的家。他們破門而入,但只抓到阿吉蘭的兩名女眷。經過審問,阿吉蘭的妻子說阿吉蘭可能在第二天早晨晨禮之後從馬斯馬克城堡回家。伊本.沙特決定據守等待。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伊本.沙特等人越來越緊張,他們知道形勢兇險。清晨,阿吉蘭終於出現,只帶了一小隊衛兵。伊本.沙特大喝一聲,帶人撲了上去。驚慌失措的阿吉蘭倉皇逃走,就在他快逃進城堡時,被伊本.沙特的堂弟阿卜杜拉.本.賈盧韋一刀砍死。不滿拉希德家族統治的利雅得人起而支持伊本.沙特,利雅得守軍軍心混亂,最終投降。

正是因為這次刺殺,使得伊本成為了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恢復了祖先的統治,伊本.沙特迅速鞏固利雅得這個基地,他的父兄和親戚也從科威特趕來援助。伊本.沙特把全城的宗教學者和顯貴召集起來,讓他們向自己的父親阿卜杜.拉赫曼效忠。但父親深知能力不及兒子,當眾宣布由年僅22歲的伊本.沙特擔任利雅得埃米爾,自己則擔任兒子的顧問。伊本.沙特開始征討利雅得周圍的阿拉伯部落。面對來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壓力,他上書奧斯曼帝國的巴士拉總督,希望成為帝國的附庸。

伊本.沙特還希望獲得出海口,但阿拉伯半島沿海地區分別為英國和奧斯曼土耳其所佔據。經過反覆權衡,伊本.沙特決定向英國kao攏。趁著歐洲大戰,他在科威特與英國接觸,得到英國的默許。得知奧斯曼帝國在戰爭中失利的消息,伊本.沙特出兵阿拉伯半島東北部的哈薩地區,將那裡的奧斯曼人趕走。

哈薩沙漠中的游牧部落給伊本.沙特製造了不少麻煩。在一次戰鬥中,伊本.沙特的軍隊失利,一顆子彈擊中了他腰間掛著的彈夾,引爆了彈夾中的子彈,在他腹部炸開了一個口子,腸子都流了出來。為穩定軍心,他忍著劇痛將腸子塞回去,用腰帶包紮好,然後命令部下給他找個女子,說他當晚要結婚。伊本.沙特娶親的消息迅速傳開,不明就裡的敵人據此判斷他並無大礙。事實上身負重傷的伊本.沙特連新娘碰都沒碰,而是緊急布置軍隊撤離。為了使游牧人定居,伊本.沙特開始著手組建宗教、政治、軍事合一的伊赫萬組織。參加伊赫萬組織的游牧民最初不屑從事他們所鄙視的農業和商業,支持伊本.沙特的宗教學者就發布教令,宣布從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符合伊斯蘭教的規定。

伊本是個聰明人,新軍在中亞地區現在已經代替了強權的奧斯曼人,新國人的軍隊已經佔據了伊朗,只要他們願意,幾十萬大軍便可隨時進入踐踏他的國土,因而,他開始向新國急劇kao攏,再也顧不上英國人了,這一次吳辰訪問這裡,被他視為維持統治的關鍵,因此,在利雅得他進行了最為盛大的歡迎儀式。

在這充滿了異域風情的宮殿,吳辰與伊本親密的交談,無數半裸的舞女為他們添上茶水和美酒,雖然伊本宣稱自己不喝酒,因為這違反宗教的戒令,但是為了尊重吳辰,他還是讓人購買了大量的美酒作為招待。

吳辰自然明白伊本的意思,這個老狐狸十分狡猾,而且意圖明顯,他十分坦然道:「新國有責任維護整個中亞乃至整個波斯灣的安全,這一次前來,我帶來的是和平,我打算與殿下籤署一份互不侵犯的協約,甚至,我願意與貴國結盟,任何外敵或者貴國國內的反抗者危及殿下的政權,新軍將會毫不猶豫的幫助殿下對他們進行最殘酷的報復,殿下以為如何?」

伊本求之不得,他清楚的明白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這些世界級的強權們哪一個都不是好招惹的,每一個隨便勾勾手指頭,都可以讓他永不翻身,對於他來說,就是奧斯曼也是極為強大的所在,可是對於新國,奧斯曼人不過是一群待宰的豬羊罷了,若是新軍能夠給予他王位的保證,這自然是再求之不得的事。

不過伊本同樣明白,眼前的這個東方皇帝絕不會平白讓他得到巨大的好處,可是他能拿出什麼來呢?他的國家只剩下一片沙漠,還有不少的牛羊,難道新國的胃口只是這個?V!~!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亂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亂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世界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