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三章 請跳過 科普
?瑟的起源十分久遠,在考古發現的弦樂器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點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並且絕大多數出自東周楚墓。其他如江蘇、安徽、山東和遼寧等省,只有一點零星發現。文獻記載「庖羲氏」作瑟[1]。
傳說在夏代已經有瑟了。甲骨文上的「樂」字,上面就是「絲」字,下面是一個「木」字。瑟要用弦,那麼瑟的產生應該在蠶絲出現之後。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夠繅絲的技術才可能制出弦線。先秦前後的弦樂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個推測,象琴瑟這一類樂器,可能和狩獵的弓弦有關。當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動物的皮筋條製作。我們在1984年複製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最粗的幾根低音弦,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是我國最早的彈弦樂器之一,先秦便極為盛行,漢代亦流行很廣,南北朝時常用於相和歌伴奏,唐時應用頗多,後世漸少使用。
瑟
瑟
《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土女。」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孔子擅鼓瑟,用來為詩歌伴奏,在當時,孔子鼓瑟是獨立成家的,號稱「孔門之瑟」(《論語·先進》;「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
《周禮·樂器圖》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繪文如錦者,曰「錦瑟」。
《漢書·郊祀志》說:「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後來瑟的製作漸精,用途更加廣泛。在周代祀奉文王的家廟裡的一張瑟,上面系有染成朱紅顏色的絲弦,底部有著疏朗的音孔、彈奏時能發出舒緩的聲音來。
《史記·封禪書》:其春,既滅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見。上善之,下公卿議,曰:「民間祠尚有鼓舞樂,今郊祀而無樂,豈稱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樂,而神祇可得而禮。」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後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2歷史發展編輯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詩經》中有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瑟曾銷聲匿跡千年之久,而今「幽蘭漢樂」將傳說中的聲音再次呈現於舞台之上,琴瑟合鳴,樂聲如流水,如鳳鳴,如南風,如月行,引我們走進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古代彈弦樂器。其歷史久遠。《樂書》引《世本》:「庖犧作瑟」。據《儀禮》記載,古代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戰國至秦漢之際盛行「竽瑟之樂」。魏晉南北朝時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樂器。隋唐時期用於清樂。以後則只用於宮廷雅樂和丁祭音樂。
周、漢時期的古瑟,考古發掘中多有發現。湖南長沙瀏城橋一號楚墓(約為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出土瑟,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河南信陽、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都出土有瑟,弦數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春秋至秦漢以來出土古瑟以數十計,但多殘缺不全或柱位不詳。惟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瑟保存完好。
弦雖腐朽變質,仍保持在原位上,柱的位置也比較清晰,為我們了解古瑟的張弦和調弦提供了直接的物證。此瑟二十五弦,由三個尾岳分成三組,計內九、中七、外九。內外九弦的柱位排列較為規則,定弦的音高相同;中七弦的柱位較為紊亂,但也隱約顯示出,它與內九弦做音階級進的連接。從各柱位有效弦長的比例推算,可知它按五聲音階調弦。
上述古瑟至南北朝時期失傳。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歷代宮廷所用的瑟,與古瑟在形制、張弦、調弦法諸方面已有較大的差異。宋末元初熊朋來(1246—1323)曾編撰《瑟譜》六卷。書中記述了瑟的形制和演奏法,並有歌唱詩經的舊譜十二首和他創作的新譜二十首,以及孔廟祭祀音樂的樂譜。當時的瑟,首尾各有一長條岳山,兩岳山外側有數目相應的弦孔,依次張弦。共二十五弦,音高按十二律呂排列。正中一弦(第十三弦)不彈,其餘二十四條弦可奏兩個八度音程的二十四個音。以右手彈「中聲」(低八度音區);左手彈「清聲」(高八度音區)。左右手也可同時彈奏高低八度的和音。基本指法是大、食、中、無名各指分別向內外方向撥弦。名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共八種。後世定弦法略有變化,正中一弦也可彈奏,按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定弦。左手在必要時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變化音。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清代早期瑟一具。長207、寬43厘米。二十五弦。通體髹黑漆,描繪金色花卉圖案。本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大同樂會曾改革製作兩具瑟,一具五十弦,名「庖犧瑟」,將傳統瑟的單柱(一柱支撐一弦)改為連柱(七或八條弦共用一柱),在岳山外採用活軫,以便於調弦。另一具為百弦大瑟,採用雙排連柱交插支弦的方法排列弦位。在增加瑟的音量、改善音色和方便演奏等方面均作了有益的探索。
截止2008年08月,武漢民族樂器廠張開鎰、周敦髮根據考古發掘的楚瑟實物,吸收現代箏結構上的合理部分製作了仿二十五弦楚瑟。長176、寬42、高10厘米。可演奏琶音、和音、和弦及快速旋律。又可使用揉音、滑音等技巧,具有獨特韻味。曾在湖北省歌舞團《編鐘樂舞》中演奏。[1]
3形制編輯
古代的瑟,用整塊木料雕鑿而成,而清代所制之瑟,已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膠合成長方形的共鳴箱。琴弦用絲弦,架子琴首岳山(首岳)和尾端岳山(尾岳)上,每弦都支有一個可以左右移動的雁柱,用以調節弦長,確定音高。
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在長沙、信陽和江陵等楚漢墓中出上了近20張瑟,其中絕大多數的形制相同,與先秦和漢代文獻記載相符(極少數為23或24弦)。琴弦分為三組,中間一組七弦,內外兩組各九弦。
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初期的瑟可以看出,弦的粗細配置分為兩組,外九弦為一組(自外而內弦徑從1.2遞減至0.6毫米),中七弦與內九弦為另一組(自內而外弦徑由1.9遞減至0.5毫米),內外九弦的柱位較規則,呈階梯形的序列,這張瑟現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館。
瑟一般按五聲音階定音,用按弦升高半音的方法得到七聲音階。
1979年,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出土一張古瑟,它是戰國初期(公元前433年以前)楚國的諸侯曾國製作的,尾端有龍的形象雕塑,共鳴箱側面有彩繪的鳳凰圖案。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瑟,現藏在湖北省博物館。
現在所見的瑟,通常按其長度和弦數分為大小兩種。大瑟長18O~19o厘米,25弦;小瑟長120厘米左右,16弦。在北京中國音樂研究所珍藏著一張清代早期(17世紀)製作的精緻大瑟,竟長209厘米。
4製作方法編輯
瑟一般有三種構造的製作方法:
其一,用整木掏雕成瑟體,在另裝底板,安插其他部件。這是比較原始的製造方法。春秋時期至戰國早期楚瑟多用此種方法;
其二,瑟面板用獨木製成,四周另圍薄牆板,此類性質比較多見;
其三,完全採取拼合的方式,即不僅底板、牆板以木板拼成,連瑟的面板也用多塊木板拼合而成。瑟首尾兩端髹漆。瑟面大多光素,少數繪有變形鳳鳥花紋、幾何紋。
在江陵楚墓中常出現有一種用整木做成的瑟。中部比兩側板要高一些,兩頓略寬。底部底板兩端各挖一凹槽,無共鳴箱,也有的瑟底部中間挖一長方形凹槽,以散音。
談到瑟的工藝,我們一定要了解瑟的外觀紋飾,裝飾華麗。楚人是非常喜歡瑟的。
出土的各地方的古瑟都有彩繪精緻,以及各種形狀浮雕的外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的幾件彩繪錦瑟(長台關錦瑟紋飾圖)。該瑟首尾和兩側均塗以黑漆,中部為素麵,岳山上繪菱紋,兩側的黑底上則塗以對稱的連續金銀彩的變形捲雲紋,在首尾兩部及其旁側立牆板上還繪有精緻的系列圖案,即有射獵圖、出獵圖、巫師圖、巫師持法器圖、巫師戲蛇圖、巫師戲龍圖、群獸圖、群獸圖、燕樂圖、默禱圖、縛獸圖等,並將獵人、伎樂人、貴族、巫師等各種人物形象及各種動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5與箏的區別編輯
1、構造
相同:整木斫成,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
不同:瑟面首端有一長岳山,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常用瑟是二十五根弦。箏面首端有一前岳山,尾端有一個后岳山。有三個出音孔(也有兩個出音孔的),目前常用箏共有二十一根弦。
2、定弦
瑟基本上是按五聲音階調弦,後世定弦法略有變化,正中一弦也可彈奏,按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定弦。箏的音域與弦的數量有關。二十一弦為四個八度零小三度,一般以最低音為D,按五聲音階定弦。從定弦看瑟和箏區別不大。
3、彈奏
瑟:指法是大、食、中、無名各指分別向內外方向撥弦。名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共八種。左手在必要時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變化音。箏:基本指法:勾、托、抹、大撮、小撮、搖、辟、打、勾托抹托、托抹勾打。右手行聲,左手做樂,右手彈奏聲音再通過左手揉按滑顫取得變化音從我自己彈奏上看,
瑟和箏彈奏技巧很是相似。可能最大區別就是因為瑟面和箏面不同,彈奏時候落指自然不同,發出的聲音也許不同了。
4、音色
因瑟體較古箏大,而且都是單弦發音,所以,瑟的發聲在低音區略空泛,高音區略顯單薄。
瑟,古老的漢族彈弦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體相同,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長岳山,尾端有三個短岳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另有木質瑟柱,施於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櫸木或梓木斫成,全長約150至170、寬約40厘米。通體髹漆彩繪,色澤艷麗。
《午集上》《玉字部》·瑟
〔古文〕《唐韻》所櫛切《集韻》《韻會》《正韻》色櫛切,音璱。《說文》庖犧氏所作弦樂也。《徐曰》黃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珡,黃帝悲,乃分之為二十五弦。今文作瑟。《樂書》朱襄氏使士達制五弦之瑟,後瞽瞍判五弦瑟為十五弦,復增以八為二十三。又《禮圖》雅瑟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三弦,其常用者十九弦,頌瑟七尺二寸,廣同,二十五弦盡用。《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注》長八尺一寸,廣一尺八寸,二十七弦。《書·益稷》搏拊琴瑟。《詩·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集韻》眾多貌。《詩·大雅》瑟彼作棫。《傳》瑟,眾貌。又《集韻》矜莊貌。《詩·衞風》瑟兮僩兮。《傳》瑟,矜莊貌。《朱注》瑟,嚴密之貌。又《詩·大雅》瑟彼玉瓚。《箋》瑟,潔鮮貌。《朱注》瑟,縝密之貌。又《正字通》瑟瑟,珠類。元仁宗時,啟金州獻瑟瑟洞,請采之,不從。通雅曰:或以為寶石,緯略以為珠。程泰之則曰:世所傳瑟,瑟皆燒石為之。然瑟瑟有三種,寶石如珠,眞者透碧。番燒者員而明,中國之水料燒珠,亦借名瑟瑟。又瑟瑟,風聲。《古樂府·陌上桑》風瑟瑟,木,思念公子徒以憂。又蕭瑟,隂令促急風疾暴也。《楚辭·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又人名。《戰國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幾瑟之存焉。《注》幾瑟,韓愛子。《釋文》幾瑟,史記作蟣虱。又與索通。《梁武帝詩》瑟居超七凈。又《集韻》疏吏切,音駛。樂器。又《韻補》葉式吏切,音試。《禰衡鸚鵡賦》少昊司晨,蓐收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