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六 離開陝西
本來皇帝是想在年後立刻就叫李不棄回京述職的,聖旨已經到了陝西了,可是一個意外讓李不棄在陝西又多留了兩個月。
張亢在米脂寨以北建啰兀寨,以西建撫寧寨,逼迫銀州,以試探西夏虛實。寨子都建好了也不見西夏人有任何前來干擾的的行動,反而銀州的羌人酋長卻有率部內附,或者獻地的。這就印證了剛剛得到的一個消息,那就是興慶府發生叛亂,訛龐差點兒讓人給殺了,叛亂的軍隊殺入訛龐府中,把訛龐家的人給殺了不少,此時訛龐忙著平亂,西夏內部正忙著自相殘殺呢。
這麼好的機會趙禎都知道不能不把握住,下令李不棄推遲述職,儘可能多的向前推進,奪取各個要點。一個春天,李不棄都在加強綏德和米脂方向的寨堡建設,在環慶路方向,都部署賈逵也率軍逼近青崗峽。與以往的宋夏戰爭情況不同的是,這次宋軍遇到的抵抗很微弱,還有一些臨近鄜延路的羌人部族前來投誠。
一開始,張亢還認為羌人是詐降,後來經過反覆刺探才得知,這些羌人看到了綏德大戰的結果,被嚇到了,再也不敢把身家性命全壓在西夏身上。
那麼綏德大戰讓他們看到什麼?他們看到了大宋的韌勁兒,和西夏的虛弱。沒藏訛龐集結了七八萬大軍與宋軍作戰十餘日,傷亡過萬,也只是暫時推遲了綏德陷落的時間。不過一月時間,宋軍就可以再次出兵三萬奪取嵬名山族帳,迫使嵬名山投降,而且從此之後,宋軍就緩慢但不間斷的向橫山步步緊逼,可見大宋強大的國力使宋軍具有強大的連續作戰能力。可西夏呢?西夏大軍只要打一仗,就至少要恢復半年,再準備上幾個月,根本就缺乏宋軍這種不斷進攻的能力。
若是李元昊這樣的軍事強人還在,大宋陝西還像李元昊在時儘是庸官還好,李元昊可以憑藉幾次震撼性的勝利迫使大宋不敢隨意動彈。但是沒藏訛龐顯然不具有李元昊那樣的軍事才能,李不棄也不是夏竦那樣的慫人,張亢、龐籍和新調任涇原路的景泰也不是韓琦、范雍那樣的糊塗蛋。這些臨近邊境的酋長們最能清楚地感受到大宋和西夏這種對比的變化,聰明一點兒的就會明白早晚有一日,宋軍會逐步蠶食到他們家門口搞拆遷。
這些酋長們都是世代居住此地,只要誰能保證他們部落的安全,有地方耕种放牧,他們就會依附誰。至於誰統治這片土地,對他們來說都差不多。過去大宋不能保護他們,他們投靠西夏還能跟著元昊到宋地搶劫,為什麼不投靠西夏呢?現在情況反過來了,而且這次很明顯,大宋不是打算快進快出懲罰一下西夏,而是打定主意穩紮穩打擺出徹底吞下橫山的架勢,在宋朝大軍眼看要打到家門口的時候,一些心思活絡的就開始琢磨改換門庭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此時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時候。在初秋時分,啰兀寨、撫寧寨和米脂寨都擴建為城,建成堅固的棱堡,無定河西岸與啰兀城隔河相望的永樂城也建好,李不棄下令暫時停止攻勢,對外放出風聲是給軍隊和百姓以休整,等待來年再戰,但其實卻是在觀望西夏內部的形勢。
據說西夏國內的政治鬥爭已經分出勝負,沒藏訛龐暫時佔據了上風,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是不管誰掌握了西夏的權柄,都必須儘快拔除啰兀城和永樂城,因為這兩處距離西夏銀州都不到五十里的路程,可以說已經迫近城下,而且可以威脅夏、銀、宥三州,西夏要保住銀州就必須毀掉啰兀城和永樂城這兩個宋軍的前進基地。
在西夏內部權力鬥爭剛剛見分曉的時候,無論誰獲勝,都未必勝得徹底,若是在攻打啰兀城和撫寧城的過程中出了岔子,可能就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對啰兀城和永樂城置之不理?李不棄估計沒有哪個西夏統治者有這個膽子。不說明年宋軍可以以此為前出陣地切入橫山腹地,就說夏、銀、宥三州羌人部族會不會在宋軍的壓迫之下倒向大宋就是一個問題。那樣西夏掌權者的權威正當性就會受到質疑。現在西夏沒有了李元昊這樣一個說一不二的政治軍事強人,李不棄暫時還想不出有誰敢冒這個險。
永樂、啰兀、撫寧、米脂四城將是明年宋軍進兵橫山,對西夏發起致命一擊的前進出發陣地,對戰爭的進程至關重要。因此,李不棄不但給這四城加強了大量守城並且把環慶路的種詁調到永樂城,勇將高永能守啰兀城,鄜延路都監折繼世統兵兩萬在米脂城為後援。此外他還要求朝廷將河東路大軍撥三萬出兵麟府,準備側擊西夏軍。
在離開京兆府的時候,李不棄專門給趙盛和龐籍說明白,就算把環慶路、秦鳳路這一年來奪取的要點全部放棄了,也要保住米脂周圍這幾座城池。
在安排好一切之後,李不棄在八月初就放心地離開了陝西,趙盛以經略副使身份代行李不棄職權,龐籍調任京兆府尹,明顯就是準備趙盛正式勝任經略使之後任經略副使輔佐趙盛的。
這次李不棄沒什麼心事,一路慢悠悠的走,到九月初才到了洛陽。等眼看要到淳澤監的時候,陝西的急報已經追來,說是沒藏訛龐起大軍三十萬包圍永樂、啰兀兩城,正在加緊攻打。
這下皇帝又被嚇壞了,連夜降旨詢問李不棄應對之策。李不棄只好在驛站里給皇帝連夜寫了一份奏章,告訴皇帝西夏沒有三十萬大軍,而且兩城都固若金湯,讓皇帝安心。
遇到這樣沉不住氣的皇帝真是沒有辦法,李不棄只好在派快馬發出奏摺后就兼程趕回汴梁。不過這樣也有好處。如果沒有緊急軍報,按照禮儀,李不棄需要齋戒沐浴至少兩三天才能見到皇帝,這次根本不用了,他一到汴梁就被召入宮中奏對。看到李不棄雲淡風輕的樣子,本來火燒火燎的趙禎好歹情緒平穩了一些,但是李不棄卻說了一句讓他再次血壓升高的話。「陛下與其在千里之外著急,不如命河東路的大軍立即渡河,從麟府出發,正可以撫敵側背,不但可解米脂危急,還可收破敵奇效。」
李不棄一提這事兒,趙禎的臉色就像便秘一樣。因為要跨區域調兵,必須有樞密院密切配合,但是樞密院除了狄青贊成調河東兵之外,其他人都以防備遼國為由堅決反對,就是文彥博和韓琦也聲嘶力竭的反對,因此所謂的河東兵團還沒有影子呢,就算現在立即組建也來不及啊。
李不棄自然知道這是有人不想讓趙盛再建功勛,但是皇帝想等他李不棄離開陝西,把功勞留給自家兒子也是一個原因。他也不說破,只能一攤雙手:「陛下,那咱們就只能坐等前線的消息了,除此之外大概只有求神靈保佑了,其他的什麼事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