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錦囊獻策
自那日後夜染璃便趁人不備時經常拉著玉珠去呼蘭賀宮中玩耍,在她看來玉珠是極其喜歡那個護衛的,自己成人之美也是無可厚非,可是俞奴老覺得時機不對,自那日起便不肯與玉珠單獨相處,玉珠每次回來都是滿心失落,夜染璃也是看在眼裡卻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恨不得逮著俞奴打一頓,玉珠這麼好的姑娘,他怎麼偏偏就是不領情呢?
玉珠一時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即使隱藏的再好,總是被她一眼看穿,她又不好意思像她解釋,也就任由她誤會去了,省的越描越黑。
夜染璃極其喜歡和這個異國公子在一起玩耍,每次拉上玉珠也不過是一個借口罷了,他雖然比她大上許多,但是對她卻不會不耐煩,她有不懂的好奇的,他都會耐心講解給她聽。小孩子總是能很快的融入的到一起,呼蘭賀看向夜染璃那一臉的天真無邪,心中十分複雜。
之前每日晨間散步,清夜吹笛都是為了引起她的注意,為了利用她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籌碼,可是如今已經如他所願,他對她卻不知道該如何著手了,那丫頭看似傻乎乎的,可是心裡精著呢,別自己想要套的話沒套出來,反倒把自己搭了進去可就是得不償失了。
窗外的雨已經停歇的有一會兒,若再下下去怕是整個殿內都要發霉了,外面還有些許涼意,呼蘭賀在門口站的已經有一會兒了,卻遲遲不見夜染璃過來,一時間心裡還有些失落,這種感覺讓他十分的不舒服,彷彿心不由自己控制一樣,這種自己無法把握的最讓人恐懼。為什麼自己會有這種感覺呼蘭賀不清楚,而他的初衷則是為了利用她而已,夜羽離開去了渝北,現在她可是夜秦國王室唯一的後裔,她的價值不可同日而語。
呼蘭賀苦笑一聲暗嘆自己真的越來越不擇手段了,深呼吸一口氣,抬頭看著天。前路一片迷茫,自己所舉也不過是只求自保罷了,又想起在渝北的那段日子,眼神倏然間變得凌厲起來,親手將自己內心那最後一點點美好的毀滅,成大事者,不可如此優柔寡斷。
「公子。」俞奴從外急匆匆走了進來,「我打聽到了。」俞奴走過去附在呼蘭賀耳邊輕聲的說了些什麼。呼蘭賀輕輕的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此事,果然如他所料,現在夜秦的燃眉之急就是這場雨啊!交不出糧,怕是承擔不起渝北的怒火啊。
呼蘭賀皺了皺眉頭這件事可不好辦,若是稍有不慎,那後果皆是不可想象,自己是無所顧忌,本身就一無所有無非也就是這條性命罷了,可若是就這麼收場,到底還是心有不甘啊,這天下,他為何不能指點河山?眼中似乎有光芒噴薄而出,沒錯,他要的不止是可以活在太陽底下,而是移星易宿,旌旗所向之處,睥睨萬代雄圖。
呼蘭賀又望著窗外看了看,天色不早了,看來她今天是不會來了。他撫了撫頭,一定是自己一個人在太寂寞了,所以才會那麼眷戀話語間的那點溫存,不由得心頭一酸,嘲笑自己居然越來越像是個人了,目光又變的幽邃,裡面還有著痛苦和掙扎。
呼蘭賀喚俞奴離得再近一點有話要吩咐,俞奴俯身聽他耳語,待得說完之後,呼蘭賀又問他道明白了嗎?俞奴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也知道在夜秦自己等人是何處境,若一擊不中,那麼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下場,他心理也清楚,慎重的點了點頭。
但是也極其不確定這個法子是否會有用,雖然那幾個人明面是前來保護公子周全的,可是整日卻不見人影,連他都無法知曉他們究竟去了何處,做了什麼?是不是還留有人在監視他們,俞奴皺了皺眉,覺得事情好像都太過於巧合,所有的事似乎都湊在了一起,越來越棘手。
次日,久違的太陽終於升了上來,秋風和煦,是個難得的好天氣,這烏雲雖然散了,可是籠罩在夜秦頭頂之上的烏雲久久不散,民眾早已怨聲載道,打家劫舍,聚眾鬧事的災民越來越多,局面馬上就要失控。而夜熹一時間也想不出良策,愁的鬢邊頭髮都白了幾縷。
夜熹站在檐下從王宮看向城外,心道:果然這位置不是那麼的好做,自己雖然能帶兵行軍打仗,可是治理起國家多數也是左右為難啊,並不像世人所看到的那般高枕無憂,無憂無憂,要關心天下疾苦,又怎麼會無憂呢?
夜熹站在殿外許久回首往事想的及其出神,旁邊的宮人也都在一旁噤若寒蟬,劉公公在一旁侯了許久,輕聲提醒道:「王上此處風寒,還是回殿內吧。」
涼爽的風倒是吹散了許多的愁緒,夜熹點點頭然後走回了書房,劉公公見他情緒稍微緩和一些,又開口說道:「這是早朝之時,公主送來的錦囊,老奴一忙竟然給忘了,實在是該死。」
夜熹撇了劉公公一眼,知道他為何現在才敢拿出來,也並不多話接過錦囊,自己那貼心的小棉襖學習了那麼久,竟然還學會了錦囊獻計,猛的觸及到了內心柔軟的地方,不由得會心一笑。
錦囊是珍妃為夜染璃縫製的香包,夜染璃不好意思再去珍妃那裡討要,就將自己的那個拆開了,把裡面的香料取了出來,所以夜熹打開之後,紙張之上還有著濃濃的葯香,看著上面歪歪扭扭的篆字,還有些便認不清,夜熹不禁想到她不過剛剛開始讀書識字,如今能給寫出這麼多也算是天賦使然。
而紙上所寫的越細看越覺得心驚,這到底是她自己心中所想,還是有高人授之。紙上赫然寫到一道良計,雖然有些語句不通順,大致意思是理應先穩固朝綱,夜秦已修養多時,若是他國來犯,也能抵擋一陣,而渝北內耗極為嚴重,雖是猛虎,氣數將盡也,若避無可避,雖非我願,亦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