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善動腦筋,知行天下 (2)

第25章 善動腦筋,知行天下 (2)

「高斯號」穿過冰原的小支流,艱難地前進了兩公里,開到了主航道上。幸虧這些日子裡,

沒有再颳風暴,而且南極正處在夏季,冰原只會縮小不會擴大,「高斯號」才能讓陽光為自己

開道,衝出了圍困自己的冰層。

創意點評:

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冰原上,偏離了主航向的船命懸一線。但是一位不起眼的廚師的辦法卻能力挽狂瀾,救了大家的性命。黑色的物體比白色的物體能吸收更多的熱,在南極的太陽照曬下,冰層終於化開了。即使是愚者,千慮也會有一得。只要我們能挖掘出自己的潛「智」,便可成就一番非凡事業,成為人生旅途中的掌舵者。

高斯智斷瓶中線

高斯是德國著名的數學家,他不但有極高的數學天分而且非常聰明。這一天,高斯正頂著烈日,匆匆往學院趕去。突然,一排人攔住了他的去路。為首的一位斜

著眼睛看著高斯,說:「聽說你是個天才,我們有一個小小的難題,你敢不敢接下來?你要

是沒膽,今天就別到學院去丟人現眼,乖乖地回去算了。」

這一個陣勢,擺明了是要為難高斯。他們拿出一個玻璃瓶,往街心

一放,指著瓶里一根棉線系住的銀幣,要高斯把棉線弄斷,但絕對不許打開瓶塞。

這倒大出高斯的意料。他本以為對方大不了出上一道數學難題,憑他們的水平,出的題也

不會難到哪裡去,現在面對的,卻是一個跟數學風馬牛不相干的問題,這些人看來是存心

找麻煩來了。一時間,他無法想到正確的辦法,於是,他面對這隻玻璃瓶,認認真真動起腦

子來。

1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高斯還是皺著眉,眯著眼,緊盯著那隻瓶,沒想出什麼辦法。擋路的

那伙人得意起來,他們相互擠擠眼,努起嘴指著高斯。有兩個對著高斯扮起鬼臉,有幾個揮

動手,把過路的人都叫來,想讓更多的人看到神童出洋相。

很快,街中心便圍上了很多人,他們有些也是學院的學生,便向別人介紹著高斯。聽說他解

決過上千年沒法解的數學難題,大家都感到十分新奇,想看看這位天才如何走出別人給

他製造的困境。

太陽光是那麼熱,那隻玻璃瓶偏偏放在炎炎烈日之下,高斯在緊張地思考,恐怕感覺不到什

么,但他的額頭卻不斷沁出汗珠來。一顆晶瑩的汗滴跟其他幾顆碰上了,合成一大滴,沿

著高斯高高隆起的額頭往下淌,終於在眉角上畫出一道拋物線,「啪嗒」一下落在了高斯身

前的石板路上。

一位戴著老花眼鏡的老人,心疼地朝高斯走近兩步,舉起自己手中黑色的布傘,撐到高斯頭

頂,安慰他說:「別著急,慢慢想。小夥子,你會想出辦法的。」

高斯回頭朝那位慈祥的老人笑了笑,感激他的關心。跟這位老人一照面,高斯立即想起了一

個巧妙的方法,完全可以不打開瓶塞,弄斷瓶中那段棉線。

高斯恭恭敬敬向老人說了句話,那老人連連點頭,把自己的老花鏡摘下來,遞給高斯。老人

往後退了兩步,更加關心地看著高斯,瞧他怎樣解決這個難題。

高斯在那隻玻璃瓶前蹲了下來,他舉起手裡借來的老花眼鏡,擺好一個角度,調整了跟瓶子

的距離。陽光通過老花眼鏡落在玻璃瓶上,透過玻璃,又照在瓶中的棉線上。

圍在四周的人突然安靜下來,都盯著那閃閃發亮的玻璃瓶。一會兒,大家看到玻璃瓶里突然

冒出一縷輕煙,接著「叮NB041」一聲響,那枚用棉線系著的銀幣,沒人碰,沒人剪,

落到了瓶底。高斯終於按那些找麻煩的人的要求,解決了難題。

在一陣歡呼聲中,那批人灰溜溜地走了,連那枚銀幣也顧不上拿。高斯回過頭,捧著老花鏡

,走近老人,鞠了個躬說:「謝謝你,老人家,全虧你的眼鏡,我才能把陽光聚焦,透過玻

璃瓶,把那根棉線燒斷。」

老人接過眼鏡,戴好,在他肩上拍了一把:「小夥子,不用謝我,全靠你的聰明才智,才能

解決這個難題!」

創意點評:

不能弄破瓶子,卻要弄斷瓶中的細棉線,這個難題怎麼解決呢?高斯用眼鏡代替凸透鏡,用透

鏡聚光的原理把太陽光都聚集在焦點上,終於燒斷了細線。想想看,如果這個難題出現在你身邊,你能將自己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嗎?

阿基米德的「秘密武器」

2000年前,羅馬軍隊前來攻打希臘敘拉古城。在城北,侵略軍開始強攻,敘拉城的男子差不多都上了城頭,他們浴血奮戰,拚死抗敵。可是羅馬軍隊又派出幾十艘戰船從海上駛來,準備從城南進攻。守城的士兵大都上了北城牆,南門上只有幾個老兵放哨。敵船越來越近了,站在岸上的老人、婦女和孩子們,都非常驚慌,甚至嚇得又哭又叫。

阿基米德得到消息后,立即趕到城南。他站在城門樓上,向海面上凝視了一會兒,然後又抬頭望望天空。只見萬里無雲,驕陽噴火,於是他有破敵的主意了。

他把全城不能上戰場的老弱病殘、婦女和兒童兩三千人,全部集中起來。阿基米德站在高高的岩石上,對大夥說:「我們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我們同樣可以打敗侵略者。現在大家聽我的安排……」在阿基米德的指揮下,人們紛紛跑回家,拿來「武器」,再次集合到海邊。

阿基米德用什麼「武器」打敗了敵人?

原來,這個「武器」就是鏡子。他把上千人排成一個弧形,每人手裡拿著一面鏡子,把太陽光反射到白帆上。不一會兒白色篷帆燃燒了起來,接著那浸了油的帆繩、木頭桅杆都劈劈啪啪地著了火。濃煙大火,瀰漫了整個船隊,後面的戰船嚇得掉頭就跑。

不一會兒,侵略軍的戰船全都起了火,有的葬身於汪洋大海之中,有的倉皇逃跑了。

創意點評:

利用光線反射把太陽光聚焦到敵船白帆上,使其著火燃燒,讓敵人不戰自退,不發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阿基米德利用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打敗了敵人。心智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才是創意的真正源泉。

冰制輸油管

日本一支探險隊來到南極,為了進行科學考察,他們準備在南極過冬。

隊員們冒著嚴寒建立了一個基地。為了把運輸船上的汽油運到基地,他們開始鋪設管道,一根一根的鐵管子連接起來,形成一條輸油管。由於事先考慮不周到,帶去的管子都用完了,可還沒有接到運輸船上。他們傻眼了,在船上翻箱倒櫃也沒找到可以替代管子的東西。如果發電報,請求國內運來,至少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不接通輸油管,那麼基地就沒有取暖的燃料,大夥都會凍成冰棍。怎麼辦?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毫無辦法。

這時候,隊長想出了一個奇特的好辦法,很快解決了這一難題。

隊長建議用冰來做管子。他們先把繃帶纏在已有的鐵管上,再在上面淋上水,在南極的低溫下,水很快就結成冰。然後再拔出鐵管,這不就成了冰管子了嗎?然後把它們一截一截接起來,你想要多長就有多長。

創意點評:

水是液體,冰是固體,只要溫度足夠低,液體水就可以輕易地變成固態冰,而固態冰就可以作輸油管道用。隊長利用冰水轉化的原理輕易地解決了輸油管道問題,這方法很簡單也很實用。可悲的是,很多人只會把知識藏在大腦中,卻不能發掘它們的力量為己所用,澆灌出智慧之花。

特殊的信

方誌敏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國的民族危亡之際,方誌敏率先遣隊北上抗日。蔣介石調集了七倍於先遣隊的兵力,圍追堵截。突圍時,因叛徒告密,方誌敏不幸被捕。

方誌敏被關在獄中后,國民黨當局採取一切手段進行「勸降」,把他安排到「優待室」,這裡有桌椅,桌上有紙墨筆硯,也可以看書,敵人企圖利用這個特殊的環境來軟化他。但是方誌敏軟硬不吃,絕不投降。

在最後的日子裡,方誌敏知道敵人不久就會下毒手了,於是寫了幾封密信,請一個敬佩他的看守把信送交宋慶齡和魯迅先生。可是他寫的信是要通過檢查的,怎樣才能使信中的內容不會被敵人發現呢?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密信安全送出去了。

這封信是怎麼逃脫敵人檢查的呢?原來方誌敏在他練字的紙背面上,用米湯寫上密信。這樣,肉眼就看不見字了。收信人用碘酒兌水將信浸濕就可以看到顯出的藍色字。

創意點評:

米湯本來無色無味,但沾上碘酒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變成藍色。方誌敏就是利用這一簡單的化學原理將信件秘密送出去的。化學知識雖然枯燥,但應用起來卻能解決大問題,知識在我們進行創意思維和創意發明時永遠佔有極重要的一隅。

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採用三局兩勝制。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

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手—上,作為他下的賭注。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創意點評:

田忌和齊威王賽馬,最初以失利告終。田忌的好朋友孫臏幫他想了個辦法,只調換了一下馬的順序就用原來的三匹馬勝了齊威王。在為孫臏叫好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想想點子背後的東西,孫臏的辦法應用了哲學中量變質變的原理:事物在總體數量不變的情況下,改變一下各個部分的排列次序就可以引起本質上的變化。哲學原理雖然艱深晦澀,但只要領會其中的意旨,對現實生活還是很有指導性的。

巧用浮力撈鐵牛

相傳北宋的時候,有個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那裡有一座浮橋,浮橋是用八隻大鐵牛固定著的,其中每個鐵牛都有幾萬斤重。

宋英宗治平年間,河中府漲起了大水。洪水沖毀了很多農田和房屋,最後像一頭下山的猛獸,奔涌到河道里。由於水勢過猛,人們用了許多年的浮橋被洪水衝垮,就連固定浮橋的大鐵牛也被牽動而沉在了河水裡。

沒有浮橋,人們沒有辦法過河,河兩岸的人民生活十分不方便。於是,當時的官府四處招募能撈出大鐵牛的人。可是,人們想,那麼重的鐵牛,即便是在地面上都不好挪動,如今又沉到了水底,怎麼才能把它撈上來呢?正在全城人都議論紛紛,一籌莫展的時候,有個和尚到官府去應招了。

那個和尚名叫懷丙,據說他十分聰明,曾經把一座有點傾斜的石橋「正」了過來。於是,人們就等著看他能想出什麼辦法撈出這八隻大鐵牛。

在眾人的期待中,懷丙說出了自己的辦法:找到兩隻大船,在船里裝滿土,讓兩隻船從兩邊逼近鐵牛,然後並排拴緊木船,再在木船上搭個大架子,最後用粗繩子的一頭拴住鐵牛,另一頭綁在船上的架子上,接著卸掉船上的土。土去掉了,船就會向上浮,鐵牛也就從河裡被撈出來了。

官府聽到懷丙的這個辦法覺得很有道理,便組織了人力,找到大船,把船泊到了河面上。只見那懷丙和尚不慌不忙,指揮大家按照他的說法一步步地做下去。在從船上往下卸土時,人們都非常著急,懷丙便告訴大家,一定要慢慢卸,並且還要均勻地把土從船上卸下去。在他的指揮下,只見那沉入河裡的大鐵牛漸漸露出水面,最後被人們一隻只拖到岸上。在河兩岸觀望的人們一陣歡呼,大家都讚歎懷丙和尚的聰明,感謝他為人們解決了一個難題。

創意點評:

巧用浮力,撈起幾萬斤重的大鐵牛,這個創意的知識含量很高。把知識應用到現實中解決實際問題,如果設計得巧妙的話,可以省時省力,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在那些不會主動開動腦筋探求問題解決方法的人那兒,知識只是一汪死水,而在一個有創意的頭腦中,即使是死水也能激起令人欣喜的漣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啟青少年智慧的150個創意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開啟青少年智慧的150個創意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章 善動腦筋,知行天下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