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英雄遲暮
半個月後,已經進抵黃河岸邊的蒙恬,見到了垂垂老矣的頭曼。
頭曼躺在擔架上,胡亂的披散著頭髮,眼神迷離,身子動彈不得。腹部靠近大腿的位置,殘留著一支弩箭的箭梢。
「這一仗,是老夫敗了。」
見到率領秦軍擊敗匈奴的蒙恬,頭曼似乎認定了自己的命運,沒有表現得歇斯底里。
「為了打好這一仗,我從擔任上郡郡尉的時候,就開始準備。俗話說,準備得越多,距離勝利就越近。」
蒙恬命人前來醫治頭曼,幫助他進食,並沒有為難這位匈奴人的大單于。
「不用白操這個心思了,老夫自知活不了多久了,沒有醫治的必要。」
頭曼抬手拒絕了醫者的救治。
「蒙將軍,你說你從十多年前就開始準備攻打匈奴,可是真的?」頭曼驚訝著道,「匈奴南下中原,更多的是攻打趙國、燕國,跟秦國之間的衝突,可是沒有多少。」
頭曼說的沒有錯,秦國商鞅變法后,軍事實力變得更加強大,匈奴人在秦人手裡,沒有討到多少便宜。
攻打秦國的成本,與取得的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這跟衝突沒有關係,而是跟匈奴佔據的地方有很大的關係。」蒙恬收起面上的笑容,「匈奴佔據河南地,威脅著咸陽。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允許頭上懸著這麼明顯的絞索。」
關中的咸陽城,建在咸陽原上,出於秦孝公、商鞅的自信,咸陽只有宮城,沒有外城牆。
為了保證咸陽的安全,只能將防線向外推移。
咸陽南邊有武關,東邊屹立著函谷關,西邊的月氏人,更樂於跟秦人做生意。只有北邊的匈奴人,崇尚武力,潛力強大,有可能威脅到咸陽的安全。
後世匈奴強盛的時候,越過長城,突入關中,兵臨甘泉宮下。
「咳咳咳······」頭曼咳嗽著,「蒙將軍還真是說得直白,跟匈奴人一樣,還是看誰的刀劍更厲害。只要你更加強大,你說的什麼都是對的。」
頭曼回想起過往的隨越,攻打其他草原部落的時候,根本不用想什麼特別的理由。別的部落佔據的草原,水草豐美,匈奴人想要佔領,這就是最好的出兵理由。
草原上的征戰,赤裸裸的以武力為尊。
現在秦人軍力強大,擊敗匈奴人,匈奴人佔據的河南地,自然要吐出來。
「你既然放棄醫治的話,可是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可活了。可有什麼遺言要交代?只要不危害秦國,我可以為你傳達。」
望著英雄遲暮的頭曼,蒙恬不禁感到一絲佩服。
頭曼的父親,敗在李牧手裡,導致匈奴元氣大傷。結果頭曼繼位后,繼續維持匈奴部落聯盟的地位,在位這麼多年,逐漸將匈奴部落捏合成更緊密的整體。
冒頓能率領匈奴,東敗東胡,西逐月氏,跟頭曼打下的基礎有很大的關係。
「老夫的幼子夫菪,就在你的俘虜營中。中原有句話,王子不辱,老夫希望蒙將軍饒他一條性命。」
事到如今,頭曼再沒有了別的心思。南下之前,頭曼還想著扶持夫菪立功,幫助他順利的接班。眼下身為階下囚,蒙恬斷然不會釋放夫菪。
既然單于之位絕了,那就盡量安全的活下去吧。
頭曼的心中,希望寄托在了遠在月氏的攣鞮身上。他不喜歡這個兒子,但這個時候后卻真心的希望,攣鞮接到消息后,能平安的回到匈奴。
「我還沒有屠戮俘虜的習慣。」
夫菪身為頭曼的兒子,本身就是一面可以用來做文章的旗幟,蒙恬才不會殺了他。
只不過,蒙恬會好吃好喝的養著夫菪,但夫菪想要回匈奴,那是不可能的了。
「只要夫菪自己不作死,我保他不死。」
蒙恬點頭答應了頭曼的請求。
頭曼緊繃著的心神,終於放開,面上露出難得的慈祥。
他不再是匈奴的大單于,而是成了一個普通的父親,一個普通的老人。
「蒙將軍,你所效力的秦國,跟老夫統治的匈奴,頗有一些相似之處,老夫就給你一點忠告吧。」
頭曼仰天躺在擔架上,緩緩開口:「草原上,匈奴人攻破敵對的部落,特別是那些敢於反抗,具有一定實力的部落。高過車輪的男子,統統殺掉。剩下的女人、孩子,成為匈奴人的財產,他們才會成為匈奴人中的一員。」
「老夫聽說,秦國的國君,攻破敵國,保留敵國小王的性命,王室宗族人員,混跡於黔首之中,這可是取亂之道啊!」
「這些消息,你是怎麼知道的?」
蒙恬的眼神一冷。
「不用這麼大驚小怪。」頭曼道,「秦國攻破趙國、燕國,一些趙人、燕人逃到草原上,可是帶來不少中原的消息。」
每逢中原戰亂的時候,內地的中原人,不少人攜家帶口向北方的草原,或是遼東遷徙。
這樣的移民,無形中促進農耕民族跟草原民族的交流,但同樣會泄露中原內地的情報。
草原民族,正是通過接納逃難的中原人,還有前朝的遺民,才得以了解中原治理國家的方法,實現自身的進化。
「中原有中原的實際,不要用草原上的那一套,來蠱惑本將軍。」
蒙恬重重的冷哼一聲,命人把守帳篷,嚴禁任何人出入,只等頭曼靜靜的死去。
頭曼說的這番話,聽起來很殘酷,但卻反映了改朝換代的真實。後世的歷代開國君主,對於前朝血脈,正是採取了草原上的辦法,斬草除根,免得春風吹又生。
蒙恬領兵攻打山東六國的時候,對那些頑固的地方豪族,不遺餘力的大力打擊。只是山東六國的王族後裔,如果沒有明顯的過錯,無端的製造殺戮,只會給山東人宣傳暴秦的口實。
這些人活著,遲早會成為六國遺民造反的旗幟。
「頭曼說這番話,心裡存著極為陰險的心思。如果傳開了,山東六國的王室後裔,惶惶不可終日,或許不用等到嬴政駕崩,就跳出來造反了······」